1、自带“N95口罩”的新车,这五款值得推荐!
疫情之下,汽车究竟能否隔离病毒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虽然现如今配备PM2.5过滤装置的车型举不胜数,但依然无法完全阻隔病毒。
那么,车内PM2.5过滤装置就真形同虚设?
其实也并非那么绝对。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没有疫情的出现,也同样无时无刻不遭受着各种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如今,家用空气净化器基本成为标配,更不说暴露在室外的汽车,配备PM2.5过滤装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虽然PM2.5过滤装置无法完全阻隔病毒,但有总比没有好,何况对于病毒或多或少会起到一定的隔离效果。所以今天,马拉车市就给大家推荐5款标配PM2.5过滤装置的热门新车,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收藏一波。
沃尔沃S60
官方售价:24.98-37.99万元
沃尔沃一直以安全闻名,但如今的沃尔沃更加入健康、环保的座右铭。其引以为傲的“健康”用车理念非常之讲究,因为沃尔沃S60无论是水性车漆、环保材质还是净化系统,这些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它却下了很大工夫去研发和生产。
另外,沃尔沃还为S60配备了全新升级的CLEANZONE清洁驾驶舱,新增了AAC双效增强型空气净化系统,在开放道路环境下PM2.5的净化效率高达95%。它还集成了IAQS智能空气循环控制系统、Pre-cleaning 座舱远程净化系统和CZIS主动式座舱预净化系统、AQI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负离子双区空调等多项空气质量管理功能。
更“变态”的是,车内乘客经常接触的车门把手、按钮等部件,沃尔沃S60均采用高品质的镀铬工艺防止镍泄漏,达到珠宝级接触的标准。
动力方面,沃尔沃S60拥有的Driver-E E驱智能科技可带来T3、T4、T5和T8四种不同参数的动力,其中T8高性能E驱混动系统配合eAWD智能四驱,最大输出390匹马力和640牛·米的扭矩,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时仅需4.6秒,综合油耗仅1.9升/百公里。
2020款哈弗H6
官方售价:10.4-14.1万元
哈弗H6有着“国民神车”的称谓,常年在国内SUV销量排行榜上霸榜,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配置、价格,无一不彰显三个字——性价比。
如今我们又迎来2020款哈弗H6,它的性价比又再次得以提升。整车造型敦实耐看,六边形网状的前进气格栅搭配棱角分明的前大灯组,进一步提升了HAVAL品牌的辨识度。配置方面更是毫不含糊,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9英寸中控屏、电子手刹、自动驻车、倒车雷达、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多功能方向盘、自动空调等装备一应俱全。除了最低配,2020款哈弗H6均搭载车内PM2.5过滤装置,各项功能可谓是武装到牙齿。
卡罗拉双擎
官方售价:13.98-17.98万元
去年,热销全球的卡罗拉在国内终于实现了换代,第十二代卡罗拉出自TNGA架构,产品力得以提升。2019年卡罗拉在国内累计销量357,798辆,占到一汽丰田全年销量的48.5%,持续成为一汽丰田在华市场的销量冠军。
卡罗拉双擎版的空调调不仅仅能够改变车内的温度,更加改变了车内的空气质量,花粉和PM2.5过滤功能已经做到标配,若选择顶配车型,还搭载了Nanoe水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将雾霾与外隔绝。
动力方面,卡罗拉双擎版搭载一套由1.8L自然吸气发动机+双电机和电池组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采用了松下的锂电池组,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为55km。综合工况油耗为1.3L/100km,混合动力模式下油耗为4.3L/100km。
比亚迪唐DM
补贴后售价:22.99-35.99万元
比亚迪唐作为比亚迪家族的旗舰车型,不管是中国"龙"式的前脸还是最快破10万销量的国产售价过20万价格的车型,一直都是比亚迪家族颜值和销量的担当。
而比亚迪独创的PM2.5绿净系统采用的是超效过滤网,具有低风阻、高效率、高容尘量的优势,同时也确保了安全性及节能性。另外,滤网上熔喷了大量细小合成纤维同时带静电电荷,能够高效捕捉粉尘颗粒物,0.3um直径大小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达90%以上,整车绿净系统能够在6分钟内使PM2.5浓度从800ug/m3降到35ug/m3,PM2.5颗粒物净化速率行业领先。
此外,比亚迪唐的PM2.5绿净系统还能实时采集车内、车外PM2.5数值,并在中控醒目位置直观显示,空气质量如何一看便知,防霾降霾看得见,让车主对车内空气质量有清晰的认知。
长安CS75PLUS
官方售价:10.69-15.49万元
长安CS75 PLUS在2019年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除了时尚动感的外观设计外,不错的做工和豪华的内饰也是这款国产高品质SUV的一大亮点,而搭载了第二代Forest Air森林空气净化系统也让消费者对长安CS75 PLUS好感倍增。
第二代Forest Air系统具有多重防御净化技术,内置HEAP滤网,有效祛除空气中PM2.5和有害物质,还带有主动换气新风系统,开启3分钟,就能降低到优质的空气标准。独有的智能除味干燥功能,可以在熄火后10分钟内将车内空调吹风烘干,避免细菌在潮湿环境滋生。
作为一台国产精品SUV,长安CS75 PLUS售价仅为10.69-15.49万元,搭载提供了1.5T、2.0T两种动力,匹配6AT和8AT变速箱,硬实力完全可以和合资产品扳手腕,而出色的性价比也是长安CS75 PLUS热销的主要原因。
马曰:
随着大众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车型都开始配置了空气净化系统,这一项过往比较高级的配置也逐渐普及到10万元级别的家用车市场。当然了,配有这项设备的车辆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要多注意车内卫生,勤消毒才能让出行更安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继“给汽车戴N95口罩”之后 车企又祭出了这些“大招”
灾难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如何让世界在一次次灾难中挺过来,是科技发展的真正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我们当前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各行各业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儿来应对。以各车企为例,从制造口罩、口罩机到为汽车“戴”上N95口罩,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叹为观止。不过,令我们眼前一亮的远远不止这些,一系列黑科技的亮相或将成为疫情期间出行难的“拐点”。
● 福特SYNC+导航系统
基于百度智能导航的优势,目前,长安福特旗下搭载SYNC+智行信息娱乐系统的车型均已获得功能更新(锐际、2020款锐界、金牛座、福克斯Active等),车主在使用这套导航系统时,可以获得4类疫情提示信息。
疫情位置提示:当导航至目的地后,SYNC+系统将主动对车主发出提示,检测目的地周边是否有确诊病例,并可查看周边疫情地点。
疫情限行提示:根据实时路况信息,提示车主当前的疫情限行路段,提前规划新路线,保证行程顺利。
跨省疫情信息:当您需要跨省出行时,SYNC+将实时提供前方城市的疫情信息,并督促车主及车内乘客主动申报健康状况。
搜索附近医院:当车主遇有紧急就医需求时,语音导航输入“发烧发热门诊”,SYNC+将提供出最近的定点发热门诊清单,确保以最快的方式就医,避免病情耽搁。
● 小鹏G3:高温抑菌功能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比较敏感,56℃ 30分钟以上即可杀灭病毒。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获知病毒惧怕高温的消息后,小鹏汽车在G3车型上研发出了高温抑菌功能。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车主可实现一键开启车内空调,并令其以56℃的温度对车内进行长达60分钟的循环杀菌。
小鹏汽车官方表示,这套技术未来将以OTA升级的形式推送给G3车主,通过更新功能,便可实现获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56℃的高温气体对于活体生物来说是相当可怕的,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车内空无一人。此外,小鹏汽车官方提示:高温消毒结束后,车辆需要静置30分钟以上,车主才可以进入车内。
● 长安CS75 PLUS:会跑的“体温计”
作为一台上市起就打着“智能”旗号的SUV,长安CS75 PLUS同样祭出了一款黑科技——AI智能热成像测温系统。这套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测温技术,在保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可以对车外人员测量体温,最大测温距离可达10米,误差可以控制在±0.2℃。也就是说,在CS75 PLUS内,你相当于拥有一个半径为10米的“防护罩”。
在疫情持续发酵的大环境下,可谓是人人自危,每次出门都令人紧张。这套系统虽然无法起到杀菌作用,但它可以为你提供更安心的出行体验。及时远离体温异常的人员,保证安全距离内没有发热人员,大大降低了“人传人”的概率。
● 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在本次疫情期间的表现不必多说——低调的实干家。无论是口罩、口罩机还是救护车,五菱都照造不误,而且并未进行过多的宣传,可能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佳体现。
除了上述医护物资外,五菱又出手了!据悉,五菱已正式向柳州市政府交付了首批智能移动测温车,这批特殊的“宝骏新能源”车型将迅速投入到防疫一线,完成它们的使命。
与长安CS75 PLUS原理类似,测温车可以精准识别人脸,对两米内的大面积的移动人群进行精准测温,精度同样可以达到±0.2℃。在发现体温异常人员后,系统可迅速在后台实现数据传输,同时锁定对象并发出语音预警。对于火车站、飞机场等人员密集的地带,测温车相比人工将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写在最后:科技的发展让可怕的疫情变得“可控”了不少,虽然完全隔绝病毒并不现实,但当我们面临必须要出门的情况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我们的行程安全。当然,疫情的拐点目前仍未到来,我们依然不能够掉以轻心,避免聚集、在家隔离、做好防护仍然是我们当下面对病毒最好的自保方式。
作者:杜安迪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N95口罩”汽车?这些车企真是太有才了
“媳妇儿,今儿个咱们专门找个腿脚好的卖给他,看看我大忽悠的能力。”
“那你恁么地你不是骗人么?”
“愿者上钩,懂么?”
——小品《卖拐》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肺炎成为第一大焦点话题。虽然宅在家里就算是给国家做贡献,出门乱窜就是给防疫工作添乱,但是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地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切实做好出行防护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
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即便口罩、手套、护目镜都戴上,也会感到惴惴不安,如果身边有人咳嗽一声,估计都会慌得一匹。自然而然,私家车成为出行上选。因为较少与人接触,困扰也会少许多。
最近,有些车企已经开始给汽车戴“口罩”,打造更加洁净安全的乘坐空间。
哈弗打造“H-Clean净化系统”,将空调滤芯升级为“车规级N95空调滤芯”, 除过滤烟雾、粉尘、花粉等易致敏物质和防霉除异味外,对吸附新冠状病毒后直径达到0.7?m-0.8?m的颗粒达到99%的过滤;车内通过“空气净化系统”,以HEPA滤纸和活性炭等具备抗菌、抑菌、防范病毒的新材料为基础,过滤有害物质或颗粒。
吉利在为吉利车主等群体提供“新冠防疫险”时,还提出为所有吉利车主免费更换“车规级CN95空滤”。
奔腾、广汽、观致、华晨中华、荣威等也各自推出了空气过滤或净化功能的空调系统。忽如一夜春风来,“N95”成了众多汽车品牌和车型的新卖点。
目前,各个药店别说N95口罩,就连常见的一次性医用口罩都难觅踪影,反倒是汽车品牌Get到了“N95”这个点,让自己火了一把。
其实,汽车上的“N95”和口罩的“N95”并不不同,虽然对于细小颗粒物过滤效果相似,但是执行标准和测试方法并不相同。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颗粒物防护口罩中的一种。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可以对空气动力学直径0.075?m±0.020?m的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
中国市场上,N95级口罩遵循国标GB262-2006《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分为防油性颗粒物和非油性颗粒物2种。汽车空调滤芯,等级评定则遵循GB/T32085标准,包括粉尘过滤测试、气体过滤测试等。目前,HEPV滤网对于对空气中的0.3?m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能够达到N95、N99口罩标准的有H11、H12、H13三个级别,分别为98%、99.9%、99.97%。
但是,即便对于细小颗粒物有同等过滤效果,也不能将两者同等看待。
N95口罩通过盖住口鼻,降低病毒颗粒通过呼吸器官感染人体,维持呼吸体统的安全性。
而汽车空调滤清器,则是将通过送风系统的空气进行过滤,提高车内空间洁净度。但是,就像口罩穿戴不正确会导致漏风一样,车门、车窗的开关会让外部空气直接进入车内,空调过滤系统营造的“洁净”空间会随时被“污染”。
况且,一辆车几乎无法做到密不透风,发动机舱、底盘等多个部位,都能与车内联通,这部分空气虽然很少,但却是未经过滤的,这也可能导致空调过滤功能变得“前功尽弃”。
随着一些自主品牌车企推出“车规级N95”、“车规级N99”空气过滤系统,加装车内灭菌装置,甚至打造“精品医用级”环境时,不禁让人感慨,中国车企真是牛的一匹啊。
但是,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给车企颁发CN95认证资质后,引起GB/T32085《汽车空调滤清器》标准起草单位之一科德宝的关注,科德宝表示CN95并不能像N95口罩一样隔绝病毒。由此看来,作为滤清器行业龙头企业,科德宝对于CN95这样的企业标准,而非汽车行业标准并不认可。
在全民战“疫”的重要时期,车企提升汽车空气净化系统,提高乘坐空间安全性,这是一件好事,适度宣传无可厚非,但利用消费者恐惧心理做营销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试想一下,在许多人连平价口罩都买不到的时候,难道就会将希望寄托在“N95级”防护的汽车上吗?我们广大消费者真的就这么单纯吗?
与其蹭热点、造概念,研发“N95级”汽车空调滤芯,还不如学学上汽通用五菱,76小时改建生产线,成为第一批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并通过专业检验的汽车企业。一盒盒小小的口罩,打上“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字样,正才是满满的正能量,给人的感觉才是真香啊。
其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车企们也纷纷在行动,除了直接捐款,有的企业积极参与工程建设,有的加班加点赶制负压救护车……都是值得点赞的行为。
归根结底,普通大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首先要响应政府号召,居家时分多通风,出门预防做到位;其次是要相信科学,不要偏听偏信,擦亮双眼,别让人给忽悠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家用汽车变身移动N95,各大车企有什么奇招?
疫情来势汹汹,各大车企在社会责任层面做出了表率,积极捐款捐物不说,五菱、比亚迪等企业甚至在几天之内就迅速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和消毒液。将来疫情结束之后,大红花和锦旗必须要发给他们。
随着复工的开始,越来越多的童鞋们开始回到工作岗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总让人心里不踏实,开车上下班就成了首选。很多反应迅速的车企开始意识到“防病毒”功能的重要性,前不久,吉利就宣布投入3.7亿巨资开始家用车防病毒技术的开发。但是有不少汽车迅速宣称自家的汽车直接带有防护功能,今天汽车有文化就来和大家看看这些产品到底有什么奇招:
特斯拉绝招
生化防护模式
网上盛传特斯拉车上有生化防护模式,很多大V也拍摄视频展示过这项功能。其实特斯拉"生化防御模式"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可以看作是给车内增加了一个大号的HEPA空调滤芯,这种滤芯目前并不难买到,它能够有效的过滤空气中大于0.3微米的细小颗粒,而最容易导致传染的飞沫的直径一般在0.74微米,所以还是有一定防护效果的。同时在车辆行驶中,空气在进入车厢前都先经过这个滤芯过滤才能进入,会让进入车内的空气就会更安全,于此同时特斯拉的电脑还会让空调不停的向车厢内吹气,让车内形成一个正压环境,防止车外被污染的空气进入车内,从而提升防护效果。
这么看来特斯拉的"生化防御模式"核心就是那个HEPA空调滤芯,本质上和很多国产车都配备的PM2.5过滤系统异曲同工,只是这种特制滤芯的过滤效果更好,可以抵挡大多数其他的细菌、花粉和灰尘。但缺点在于滤芯的孔比较小,更换间隔比较短,而且脱离飞沫束缚之后,病毒直径比较小,有穿过滤芯的风险,幸好在户外低污染环境下,被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其实这种防护方式,对于其他品牌汽车的车主而言依旧具有参考意义,只需要自己购买适合自己车型的HEPA空调滤芯,然后替换自己的汽车滤芯即。,至于正压模式只要把空调风量调大即可,当然更换滤芯时一定要注意带好口罩,更换完认真洗手。
小鹏汽车绝招
高温抑菌
前面咱们说过使用特制滤芯是可以防御车外病毒的,但是开关车门时带入的病毒,以及吸附在滤芯和内饰上的病毒和细菌怎么办呢?这些是滤芯阻隔不了的。根据官方说法,新冠病毒可以在室温下生存2天以上,因此车内的消毒其实也非常重要。
小鹏汽车为此推出了高温抑菌功能:
关于原理,这幅官方长图已经说的比较明白了,一般医用消毒会选择紫外线和消毒液,对于汽车而言车内棱角太多,紫外线会有很多照射不到的死角;而消毒液消毒会对内饰有一定损伤不说,普通人操作起来也确实很难保证每个死角都照顾到;高温杀毒其实很好的避免了这些缺点(当然是在温度和持续时间都达标的情况下)。如果在疫情期间拼车或者有其他乘客乘坐之后使用这个功能,打开手机远程进行消毒,节省时间不说,效果无疑是最好的。
虽然这个功能听起来像是冬季远程热车功能的升级版,但是在这个时间节点,想到通过OTA远程让车辆基于现有硬件,升级这个功能的工程师绝对是公司和用户的“福星”。汽车有文化相信开发出这个功能,也会让互联网汽车的优势逐渐凸显,建议所有支持远程升级的汽车都要尽快上线这个功能。
名爵、广汽传祺的绝招
车载负离子发生器
消毒这种事情听起来繁琐,但实际上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到位,就会前功尽弃。上面两种办法只解决了车外空气污染和车内消毒的问题,其实还有另一个问题没解决,那就是消毒之后,车主打开车门进入车内这个过程带来的污染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名爵和广汽传祺都宣称即将在自家汽车上搭载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负离子”这个名号听起来非常黑科技,但是实际上这种消毒办法在医疗领域已经使用多年,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空气放电产生负离子,结合臭氧消灭空气中的漂浮物和微生物。
汽车有文化通过和专业人士采访得知,早在2000年之前,国内就已经有医院开始采用负离子消毒,这种办法对于细菌病毒的灭活效果非常突出,而目前负离子在医疗、环保、卫生领域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而这种消毒方式的缺点就是对密封性要求比较高,使用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打开车窗的次数。
不过这种通过负离子进行车内空气进化的设备,其实某宝上有很多,基本都在300~400元上下。大多数都是结合一套简单的车内空气过滤系统。产品介绍里这些商品大多数,也是通过车内空气滤芯和负离子发生器结合的方式进行杀菌除味。
当然这种副厂生产的消毒产品,本身就不是为了专业的消毒而生产。所以目前没有国家标准,质量和实际效果是否能达到消毒标准不得而知。而汽车厂商此时推出这种具有官方背景的随车配置,相信在换气功率以及病毒去除效果上都会更值得信赖。
总结:从疫情爆发到现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让本来并不致力于医疗方向的汽车企业,拿出真正具有病毒防护功能的汽车,肯定是不现实的。但从现有产品基础上,尽量提升防护性能是必须要做的。虽然家用车空间相对密闭,比公共交通更安全一些,但还是建议大家在上下车之前做好个人防护,带好口罩,勤洗手,非必要情况减少外出,对家人和自己的健康负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汽车配置N95的滤芯或是空气杀菌系统,真的能预防病毒吗?
近期全国各地受到疫情的影响,一些车企凭借灵敏的嗅觉推出了“N95口罩”车。N95的口罩很多人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但是对于N95的汽车可能很多人还不是那么了解。那么N95口罩车真的能够阻止病毒传播吗?对我们预防病毒又有多大作用呢?
如果是N95的口罩,那么是能够对直径≥0.3微米的颗粒过滤功效达到95%以上,但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仅为0.1微米。也就是目前使用的N95口罩也是不能完全隔绝病毒的,不过病毒是不能打单独存活的,会依赖与唾沫或其他物质才能存活,目前唾沫的直径是0.74到2.12微米的,因此N95的口罩还是能够阻挡绝大多数的病毒。
所谓的N95口罩车,则是将车辆上原来的普通空气滤芯更换为更为高级的滤芯,或者是通过安装负离子、紫外线、高温等系统进行二次杀菌,从而保证经过车辆空气滤芯的空气没有细菌或是颗粒物。
所谓的口罩车也不是目前才配置的,而在疫情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不过那时候的车型基本上是以过滤PM2.5为主。此次疫情的发生很多车企对其进行了升级,不仅可以过滤PM2.5还可以杀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车辆的防护等级。
那么口罩车能不能防止病毒入侵呢?小编认为其功能还是有限的,目前新冠病毒的传播主要方式还是唾沫等接触传播,即使能够阻止病毒从空气滤芯进入到车内,那么病毒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入车内,比如说司乘人员身体粘附的病毒进入车内,随身物品携带病毒进入车内。
病毒并不是一定需要悬浮在空气中的,病毒还可以粘附在方向盘、座椅、坐垫、拉手等位置。所以即使进入车内的空气非常干净,那么也不能完全隔绝病毒。所以口罩车的防护还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同时车辆也不同于人群,车辆一般行驶在道路上,车辆密集和人员密集是有一定区别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N95的口罩车就没有任何作用,我们只能说N95的口罩车可能切断了某一种的传播的方式。口罩车对净化车内空气相对于普通车还是有明显优势的,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口罩车的防护,如果要预防病毒,那么平常还是应该做好车内的消毒和通风。
特殊时期需要保持特殊的警戒,不要因为车辆配置了N95的空气过滤系统,或是配置了一些杀毒灭菌的装置就可以肆无忌惮了,做好车辆和人员的防护还是必不可少的,空气净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在关键时期只有面面俱到才能真正做到防护。相信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加重要了,这并不是高尖精的技术,不要过度的依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汽车过滤要达到N95标准难! 疫情下的汽车营销考验人心
面对这场疫情
任何一个消息
背后牵动的也许就是生命!
任何的营销
任何的利益
此刻都不容打科学的擦边球!
2月10日以后,从汽车行业复工开始,我们就看到了各种车企的各种行动。有开始生产口罩的,有开始扶持经销商的。当然,热火朝天的营销活动伴随着给品牌营销人员的复工也开始了。
远程看车,VR看车,零接触卖车这些都无可厚非!
但是最近一个非常扎眼的营销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有厂商以车的空调系统可以“N95”级别的过滤和杀菌效果。想用这样的营销手段,让自己的产品变成了疫情中的“方舟”。
我们可以看看
荣威品牌的营销海报,里面的N99,N95字眼特别耀眼
年轻的捷途品牌,直接说了自己的车就是口罩
还有一个消息是最近发展飞速的吉利汽车,更是放出话要花大钱,马上赶制出来“全方位健康汽车”,同样的海报里面有耀眼的“N95”。
“很多事情出发点都是好的”
“营销人,就是要根据社会热点,抓住风口浪尖”
固然把让自己的产品,能给人们带来更多安全的驾驶空间,这同样无可厚非。但科学是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夸大的。
特别是在这个大家众志成城,一起努力的特别时期,如果偷换某些概念就会让人真正地增加危险——汽车空调系统的过滤标准和口罩的N95过滤标准是完全不同的范畴!
作为汽车品牌的营销人,这个时候考验的是我们的人心!是一个品牌的社会责任。
还好!今天我们听到另外不同的声音,而这个声音里面有一种“啪啪”的声音。
凹凸之道的同仁们,仿佛听到的是打脸的声音!
一封《micronAir 致中国汽车滤清器行业的公开信》刺痛了我们的心。
这个公司是很多中国主机厂的空气滤清器的供应商。他们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滤清器委员会秘书长确认——在之前《华诚CN95认证可靠性的说明》这个汽车“口罩”N95级认证标准既不是汽车行业标准,也不是中汽协滤清器委员会的团体标准,就是该测试机构自己企业的标准。
所谓的《国内首个汽车“口罩”N95级认证》,就如同康师傅与康帅博,完全在误导我们企业和终端用户,误导民众!
那个所谓的《华诚CN95》的认证受到了巨大的质疑!
科德宝还表示,他们执行的是QC/T 998-2015《汽车空调滤清器技术条件》标准,而且不会承认此机构的汽车“口罩”N95 N90级认证。
最关键的是
科德宝目前给部分OEM主机客户在供产品性能远高于所谓的N95,90级认证。
但是,他们强调技术针对0.3um 的NaCl气溶胶可以达到95%的过滤效率甚至更高,但不能就此认定是N95口罩级别,应用不一样,产品标准也不一样,不能套用。
就连上游的专业供应商都这样严谨和科学的认为:
在口罩的测试中不存在空气动力学直径的说法,冠状病毒直径约80nm~120nm,属于电迁移率直径范畴(N95的95代表针对电迁移率当量直径*为0.3um的氯化钠气溶胶过滤效率大于95%。
对≥0.3um的A2/A4矿物质颗粒过滤效率达到95%,不代表对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大于95%,更不能对新冠病毒起到隔离作用
因为按照GB/T3285.1-2015汽车空调滤清器测试标准,矿物质粉尘通过高速运转的电刷被高压空气送入测试通道的过程中,摩擦碰撞产生大量电荷导致被测过滤器过滤效率增加,而氯化钠测试时无该过程。
所以即使通过了CN95的认证,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与N95口罩相距甚远,也不足以抵御冠状病毒。
非常通俗的总结个观点:汽车过滤效果超过了CN95的标准,也不能说这样的过滤系统达到了N95口罩的防护能力!
但是某些汽车的营销的海报里面大量的出现“口罩”,“N95”,“汽车戴口罩”,这样的字眼,作为不熟悉行业标准和没有时间阅读和理解概念的标准的普通民众,他们非常容易被误导!!!!!
甚至认为只要在这样的车里面,就不需要任何防护和口罩了!这样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在商言商,做营销自然是正确的。
但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希望做汽车营销的朋友们,更多的是考虑人心,用心去为人民思考。
一个品牌的格局就体现在这样的事件中。
我们希望,各品牌的领导,请不要过多的用“N95”和“口罩”作为营销点了。如果能安排生产一些符合标准的口罩,送给自己的用户和在一线的人们,这便是更得人心的。
(我们人微言轻,但必须发声,希望能依靠大家的力量,好人平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汽车故障代码 N95
N95是主气囊或者游丝 安全气囊电脑板一般都在排档杆前面或者是档杆下面。 车上有带AIRBAG的地方是气囊。 用电脑进气囊糸统检测故障,再根据故障意思进行修复. 如果没有故障电脑可以直接清除故障.
8、国内首个“车载N95口罩”量产车,即将投入抗疫前线
攻坚国内首个真正N95级车载空调净化技术,力争20天达量产标准,抢先投入抗疫前线
吉利汽车率先打响国内首个真正N95口罩级标准的车载净化系统研发攻坚战!吉利整合全球研发资源,成立专项攻坚项目组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国内首个真正以“N95型口罩”为过滤标准的车载空调滤芯,打造吉利独有的G-CLEAN:吉利智能生态健康圈。通过开发行业领先的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Intelligent air purification system),实现对细菌和病毒进入车内的有效阻隔和过滤。
吉利汽车将力争在20天内完成该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研发工作,达到量产标准,并将在30天内实现量产。首批产品将率先装备在吉利汽车捐赠疫区的150辆嘉际上,给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健康、安全的移动空间,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力量。
?
与时间赛跑,同疫情较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N95口罩车是新发明还是噱头?这些车型其实已有完善空气净化系统
今年的春节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春节,一切都要从一只蝙蝠说起。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伟大。在这场全国的灾难之中,各大车企也纷纷出力,不仅捐赠物资,生产线还转型生产口罩。其中某车企更是宣传要打造国内首家N95口罩标准级车载净化系统,那么到底什么才是N95口罩车?
N95口罩车指的是车内的车载净化系统可以等同于N95口罩,它的系统将采用N95型口罩的过滤标准,采用高效复合空调滤芯,除了能够过滤常规的粉尘、有害气体、PM2.5颗粒等,还能够对粒径0.3um以上的颗粒粉尘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特别是对于病毒有会有相当优秀的防护效果。此外本次流传的新型冠状病毒飞沫核的直径大多在0.74-2.12微米,并且它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具备有这种能力的车型在这场灾难中能够给予车内乘员更全面的防护。
那么话说回来,是否目前国内的汽车市场就只此一家具备该项实力?答案是否定的。其实目前已经有很多车型都已达到标准,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丰田凯美瑞和名爵6。作为日系老大哥,丰田凯美瑞搭载有nanoe?纳米水离子发生器。这款水离子发生器对于松下用户来说应该不陌生,松下的空调和吹风机基本都有这个装置。nanoe?是松下开发的一种直径5-20mm弱酸性的带电水微粒子,具有高度的抗菌能力,可去除纤维异味,还能起到保持皮肤湿润的作用。
据官方称此装置安置在车内的空调里,空调系统通过使用nanoe?技术电离氧离子,使得细小水分子紧紧包裹着离子,通过驾驶席侧的出风口释放到车内空气中,其在除臭除菌的同时,还能达到补水保湿的功效。
而相比之下运动家轿名爵6不仅仅满足于常规的PM2.5过滤,而是已经达到了N99级别的防护措施,并且在产品的研发初期,名爵就已经将其作为核心打造,以三重防护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第一重防护:名爵品牌旗下的多款车型都配备有高效PM2.5空调过滤系统,就以颜值担当的名爵6为例,它的空调过滤器所采用的过滤材料由纺粘工艺的预过滤层和熔喷工艺的超细纤维层组成,再经过静电驻极工艺制成,不仅具有机械阻挡作用,同时可二次捕获细菌、粉尘等。并且根据实验验证,名爵6的过滤器对于0.5um~5um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95%以上,这也能够有效将冠状病毒抵挡在外。
第二重防护:而这仅仅只是名爵6给到消费者的第一层防护措施,名爵6还可以通过负离子发生器和独立空气净化器提供第二重的病菌杀灭和防护。其中负离子发生器所释放的负离子能够与细菌结合,并且可以使得细菌产生结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以此导致细菌死亡,在开启系统后1小时的杀菌率>85%;而同步搭配的独立空气净化器,其抗菌抗过敏功能层的24小时抑菌率超过99%。
第三重防护:除此以外,名爵6还他提供了多样的化的售后精品服务,比如搭载有90秒杀菌率达99%的车载紫外线杀菌灯、杀菌率达99.99%的高温降菌服务、三层过滤抑制和灭菌率达94.6%的车载复合型电子滤芯,三位一体的配置和服务。从内而外的保障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当然名爵6作为一款极具运动气息的性能家轿,除了到位的空气安全保障外,无论在外观、内饰还是动力上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在外观设计上,名爵6采用了颇受年轻人喜欢轿跑式造型,尤其是全新一代的名爵6还采用了熏黑套件的加持,搭配上低矮的车身,整体散发出性能车的味道。
所谓表里如一,名爵6在内饰的设计也不马虎,车内设计简洁不简单,内部采用了大量皮质包裹,并且还运用了仿碳纤维装饰,呈现出不一样的高级感。此外在重要的三大件部分,名爵6搭载了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69马力,峰值扭矩可达250牛米,传动系统提供7挡双离合和6速手动变速箱。
没有想到口罩会有脱销的一天,距离SARS已经过去了十八年,在今年春节期间又在武汉再次爆发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这次病毒的爆发由于处于春节人流高峰期间,病毒在传染性方面也是长时间处于攀升阶段,因此我们自身安全的防护尤为重要,日常的必要出行也尽量以私家车出行为主,最好就是驾驶或搭乘有配备多重健康防护系统的车型,以此来进一步减少感染的机会。本次推荐的这两款车型都具备超强实力,但是综合在性价比方面,还是名爵6要略胜一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315专题|N95汽车真的能防病毒吗?揭秘宣传背后的真相
N95口罩上一次出名的时候是前些年受雾霾影响,尤其是北方雾霾重污染地区人们纷纷戴上N95口罩出门,而2020年伊始爆发的新冠肺炎再一次把N95推上了热门,然而一些车企也从中发现商机,推出了所谓“N95汽车”,大肆宣扬其所谓“功效”,企图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抢一把头条,那么本期《谣言粉碎机》就来揭穿N95汽车的谣言。
N95汽车是什么?有何“功效”?
所谓的“N95汽车”概念最早是在2月份,也就是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在全国各地都在集中力量支援武汉,各地实行封闭式管理,防止疫情扩散。此时,一些车企公开表示,投入数亿人民币研发一款具备预防病毒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这种所谓的健康汽车具备N95甚至更高级别的防护能力。
所谓的“功效”是谁的功劳?
然而从现实中发现,只有全封闭的汽车或者是负压救护车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标准,然而这类汽车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被广大消费者所使用的。那么所谓的N95“功效”从何而来呢?答案就是空调滤芯,当然,这里的“功效”要打上引号,因为根本不存在N95级别的空调滤芯,即使空调滤芯达到了N95级别,日常使用的车辆也不是完全密封环境,也根本无法达到车内N95的级别。
国企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准是什么?具有权威性吗?
2月12日,中汽研华诚认证推出了国内首个CN95认证,即汽车空调滤清器过滤效率分级认证。但这标准随即就引发了争议。
科德宝micronAir(德国科德宝集团旗下过滤品牌,车内空气净化龙头企业)发布了一封“针对华诚CN95认证可靠性说明”的公开信,就直指这一认证有失权威性和专业性。
在公开信中,科德宝认为,由于应用不同、产品标准也不一样,华诚认证推出的CN95认证将汽车空调滤清器的过滤效率级别与口罩的N95防护级别关联,有“套用”和“误导”之嫌。也就是说,汽车空调滤清器与口罩的过滤等级标准不能“照搬照抄”。
科德宝在公开信中得出这样的结论:CN95认证无法像N95口罩一样有效隔离病毒。原因很简单,几乎所有的汽车空调滤清器都达不到隔离病毒的标准。而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华诚认证的所谓“CN95认证”既不是行业标准,也不是团体标准,只是华诚认证的企业标准,丝毫不具备权威性。而诸多车企在使用中直接宣称N95级别,”给汽车带上口罩“,直接误导了消费者。
车企强推N95汽车纯属哗众取宠还是过度营销?是否有欺诈去消费者之嫌?
一些车企推出N95汽车纯属混淆视听的营销,不仅愚蠢可笑,还会让外界对其品牌产生厌恶。在全国抗疫的大背景下,无数人在一线奋战,大家都尽量做到不添乱。此时部分车企利用疫情,混淆病毒和病菌,试图传递买车可以代替口罩安全保障的概念,诱导消费者为了‘安全’来买车,消费者反倒有可能因听信而陷入险境,这种不负责任的营销可以和“发国难财”划等号。此外在没有权威认证机构,且疫情尚处于艰难的控制期时候,车企应该停止N95式口罩宣传,避免消费者错误理解。
总结:归根到底N95汽车是国内一些车企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目的就是想博人眼球,提振销量,不料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毁了自己的声誉,也算是自作自受,这种趁国难之际忽悠老百姓的谣言,还是少造为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