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工了,这里有一份用车防疫指南请查收?
躺着挣钱的时间,不多了!
伴随着省里下发的春节复工日期正式到来,少数企业已经开始复工,即便是多数负责任的企业,也将复工日期锁定在了2月20日前后,社会经济和生产即将全面开动,广大车主朋友或许又要驾驶自己的车辆返回工作岗位了。
当前全国的疫情依旧严峻,钟南山最新的判断中,“超级传播者”第一次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而企业的返工复工,也是社会或者企业的权衡无奈之举:新冠的防疫打法是“没事不出门”,然而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员就不能不流动。
若有要事必须外出,私家车比要比公交/出租车来得等更加安全,但千万别掉以轻心,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更加危险。
全车防疫消毒,是非常时期每一台外出私家车必须要做的工作,这里有一份指南请查收。
重点消杀区域在哪里?
在众多洗车店还未开始营业的当下,常规的高温蒸汽、臭氧消毒等等方式都极不现实,毕竟几乎不会有人家专门购入这些专业的设备给全车里里外外消杀病毒细菌。那么自己DIY,在条件不充足且消毒物资并不充分的情况下,消杀的重点区域在哪里?
依据新华网的权威发布,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
气溶胶传播仍“未经证实”
了解了传播途径,我们不妨推演用车场景:我们在用车的过程中会频繁接触车子的哪些部位?
理论上讲,汽车消杀区域应当主要在车内,汽车外壳的消毒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病毒必须依附于活体细胞才能长时间存活,即使其有一定概率通过介质附着在车身上,当汽车开始行驶之后也极难长时间附着在车身表面。
同理,现在有小区或者单位在车辆进入的时候还要对车辆的轮胎进行消毒,或者对着马路喷洒消毒剂,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车内重点消杀区域
内外车门把手内侧、后备厢开关、安全带、车窗按键、方向盘、挡把、中控屏、中控台所有旋钮、座椅。
这些区域,就是我们进行病菌病毒消杀的重点区域。
关于消杀材料的选择
车用消毒与日常消毒用到的材料一样: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等等都等能够有效防御病毒,我们常见的84消毒液、75度医用酒精都可以拿来使用,应付车子的消毒没有问题。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各种物体表面和环境等的消毒。次氯酸钠在水溶液中产生的次氯酸可分解出新生态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使病毒的核酸物质发生氧化作用,从而杀灭病毒。
84消毒液
但是84消毒液,绝对不能不经稀释直接使用!
如今的不少中高档车都喜欢在内饰中运用大量金属、皮革、烤漆表面的塑料等材质,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而作为一种腐蚀化学剂,次氯酸钠对很多内饰的金属材料或塑料饰板都有氧化腐蚀的作用,如果直接喷涂在这些材料之上,很容易导致这些地方被腐蚀从而失去光泽甚至破皮起泡鼓包。
塑料饰件容易“破相”
即便是在使用大量织物材料的低端车上,不经稀释也不能直接使用,次氯酸钠同样具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如果未经稀释直接作用于织物其表面,可能致使织物表面留下较为明显的褪色痕迹,非常不美观。
所以如果使用84消毒液,一般稀释浓度要做到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原液,再用喷壶或者抹布对内饰金属皮革塑料等材质进行消毒,至于织物的座椅套,可以喷洒经过稀释之后的液体或者干脆拆下来全部浸泡消毒。
除了84消毒液,汽车车内还可以使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毒,直接在车内喷洒消毒就可以,酒精不会损坏内饰件的皮革织物等材质,喷射消毒是没有问题的。但仍然要注意:酒精不能大量直接擦拭爱车上的皮质部件及纯木饰件,否则同样会掉色或者起泡。同时要注意,酒精是易燃物,如果在车内使用量过大导致挥发气体浓度过高会有一定的爆燃隐患。
75%医用酒精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是有刺激性的,所以在消毒过程中最好戴口罩戴手套。且消杀完毕之后,最好将车辆门窗全部打开通风一段时间以免影响健康。此外,车辆定期消杀的工作一定要做。
如果现在买不到上述这俩主力消毒液怎么办?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碘伏、过氧化氢消毒液这些都可以消毒,但同样要仔细阅读使用范围和使用说明。
关于空调系统
上述区域都消杀完毕之后,还有一个重点需要关照。
在车门关闭后,空调滤网几乎就是车内跟车外空气唯一有交换的地方,所以除了空调本身的内外循环切换很重要之外,空调滤网上的消毒工作也非常重要。此外跟空调相关的当然还有车内的空调出风口,有的车型也不要忽略了后排出风口。
汽车内外循环切换键
及时更换空气滤芯也是重点,车的空调滤芯如果不及时更换,已经吸附了很多灰尘、有害物质的空调滤芯反而会成为污染源,并且滋生细菌、病毒从而污染车内空气,家中有库存空调滤芯的同学可以视情况及早更换空调滤芯,由于汽车使用场景极少会接触到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因此有条件的还可以更换HEPA滤芯以进一步增强防御能力。
其实最为关键的防疫,一定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因此汽车空调的使用一定要避免过高或过低诱发感冒进而免疫力减退。
那么,在开车或者坐车的时候,要不要戴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和卫健委《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的建议:在车内所有人员都需要戴口罩,在快速路、车流稀疏的道路上要时常开窗换气通风,而在地下停车场、人流密集处,则必须关窗且切换空调内循环。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布的《汽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建议》则更加细致:乘坐私家车在空旷路面行驶,且车上仅有驾驶员一人时,可不戴口罩,可打开车窗;如车内有多名乘客时,须佩戴口罩,打开外循环加强通风;车辆慢速经过人口密集区域时,须佩戴口罩,关闭车窗,使用内循环。
虽然返工日期已到或者临近,但目前的防疫工作还是相当紧张,“没事别出门”仍旧是最重要的防疫手段,而对于已经复工的同学,建议能线上解决的工作就一定避免线下解决。钟南山说了,疫情拐点未到,警惕一刻都不能放松。
最后,还有一个缺乏爱心但却能大幅降低疫情下用车风险的温馨提示:
尽量拒绝让他人搭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哈尔滨市的无人车承担了环境消杀防疫工作,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目前俄罗斯疫情严峻,疫情感染人数众多,而黑龙江地处俄罗斯交界处,疫情受到边界影响也是在在所难免,而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的省会,人流出入频繁,目前疫情形势也是比较紧。为了更好的疫情防控,加大对环境的消毒,降低于让人们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为了更好的疫情防,哈尔滨市的无人车承担了环境消杀防疫工作,这么做有以下好处:
一、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众所周知,新冠的传染能力是威力极大,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若一个人患有新冠,若没有及时发现,严重则会传染半给整个城的人。为加强疫情防控,让人居家自行隔离,使用无人车消毒环境,不仅可以清洁环境中的病毒,还可以降低人们的交叉感染,增加了疫情的防控能力。
二、降低人员成本
环境消毒是一个极其消耗人力物力的工作,高薪聘请环境消毒防疫工作人员,还要担心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出了问题还有可能对社会还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节省资源,加强疫情防控,利用无人车对环境消毒杀菌,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大大节省了成本。
在疫情尚未结束时,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对疫情的防控,出门要随时带口罩,勤洗手,让房间通风,不定时自行测量体温,若发现身体有不适现象,不要慌张,第一时间报备给政府工作人员,暂且先自行隔离,不要擅自自己就医,等待工作人员安排。在外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一切消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信谣不传谣,相信政府的防控能力。
3、抗击疫情 应急不退 利津县外来车辆防疫洗消忙不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利津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处置工作小回组有关部署答,利津县应急系统、卫生系统、消防大队抽调45名骨干力量组建外来车辆防疫洗消突击队,集中对外来车辆进行病毒消杀处理,及时消除外来车辆疫情隐患问题。利津6处外来车辆洗消检查站24小时不间断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共清洗和消毒过往车辆756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返程高峰来袭,私家车如何消毒防疫?
“超长假期”已进入尾声,节后返程和复工高峰期即将到来,为避免与人群接触,降低感染风险,选择私家车出行安全系数更高,汽车也成为了家庭的另一个战场。而想要在私家车中做好防护,有哪些注意事项?
NO·1?车辆如何消毒
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车内车外大范围进行消毒处理。冬天开窗通风时,要注意车内外温差大而引起感冒;处于地下停车场等密闭环境时,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方式进行通风。
车不同家,不方便用水洗手,建议车内常备两样东西,一是免洗的消毒洗手液,二是消毒湿纸巾。司乘人员进入公共场所返回车辆后,建议先用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进行卫生消毒;在门把手、方向盘、中控面板、安全带等手经常接触到的地方,也要做好消毒清洁。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直接在车内车外喷洒大量酒精消毒,很容易埋下隐患,造成安全事故。酒精作为可燃物,在遇到火源时会引发着火。
所以大家使用酒精时不得接触明火或靠近高温物品,同时也避免靠近电器开关等有可能产生静电火花的设备。另外,含氯消毒剂有强烈刺激性,会对金属材料造成腐蚀,请慎重使用。
NO·2 汽车空调要清洗消毒
首先要及时更换空调滤芯,一般来说,滤芯多久换一次,具体取决于个人用车情况、外界环境及季节气候。一般情况下,城市家用车1-2万公里或者1年左右更换一次。如果平时行驶的环境比较差,灰尘粉尘比较多,可以适当缩短更换周期。
对空调外循环进行清洁消毒,可购买专用的空调清洗剂。消毒前,应将车内的食品、纸巾取出,避免吸附异味。找到汽车的外气导入口,如有必要再打开发动机罩;启动发动机,打开窗户;
将空调的AC挡置于OFF,将循环挡调至外循环,风扇开至最大;向汽车外导气口吸力最强的位置注入空调清洗剂;清洗剂将向蒸发器方向流动,清洗吸附在蒸发器上的霉菌、灰尘;全部注入后,使风扇继续转动10至15分钟;10分钟后,污液由排水管排出车外,空调出风口送出洁净的空气。
对空调内循环系统清洁,可购买专用消毒熏罐。将空调内循环开至最大风量,打开熏罐置于副驾驶座位脚下处,关闭门窗。待10至15分钟后,抛弃熏罐并打开门窗通风。
NO·3 检查工作要到位
1:定期发动。车辆长时间不开,蓄电池会因缺失电力源而出现缓慢亏电情况,为防止急用车时无法启动,建议每隔一周发动一次,启动后让发动机低速运转10~20分钟,并将灯光及其它用电设备关闭,保持发电机给蓄电池充满电。
2:要检查制动系统,先感觉一下制动系统有无异常,反应是否灵敏。同时检查一下轮胎,看看上面是否有异物、有破损的地方,还要检查一下轮胎的磨损标记线,如果已经磨到了标记线就要及时更换轮胎。其次是要听听车在行驶时底盘等部位是否有异响,是否有漏油的地方,需要更换的油、水要及时进行更换。另外提醒SUV车主最好缩短换油里程,定期更换高品质的机油。
3:要检查一下发动机舱,看看电路是否有老化、破损的地方,各部件是否有松动、变形的情况,如发现有问题,要及时地进行维修、处理。
NO·4 搭乘疑似症状者时,采取什么措施?
首先,需要了解疑似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搭乘私家车时应佩戴口罩,尽量与同车人员保持距离,不要开启空调内循环,适度开窗通风。
当疑似症状者下车后,及时开窗户通风并将接触过的表面(车门把手,方向盘,车窗,风挡玻璃,座椅等)进行消毒。
疫情当前,保护好自己,就是对家人的最大的呵护。祝大家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疫情又来了,汽车消毒要注意什么?
这两天,北京又出现了新增确诊病例,本来已经放松下来的心又紧张了起来。
现在基本已经正常复工了,许多人上下班出行会选择私家车出行,汽车消毒成为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注意消毒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从公共场合返回车内时,建议用消毒湿巾擦手,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进行清洁,避免将有害物质带入车内。同时也要对车内进行消毒,方向盘、门把手等手会接触到的地方也建议用消毒湿巾擦拭。
不过对车内消毒时要注意不要让汽车内饰和座椅受到伤害。如果使用84、来苏水等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话,一定要注意稀释,因为这类消毒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要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浓度进行使用。
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也要注意,皮质座椅不要直接用酒精擦拭,有可能会变白、掉色。
除了擦拭,日常可以使用臭氧消毒。车载小型臭氧机价格并不高,可以产生大量臭氧进行消毒,杀菌完成后也不会对车内造成二次污染,消毒完成后要记得通风。
车内消毒后,通风也很重要,如果处于比较空旷的环境中,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如果在一些人流密集的环境中,还是建议关闭车窗使用内循环进行换气。
现在天气炎热,车内经常要使用空调,空调滤芯的清洁程度也要注意,建议清理或者更换空调滤。如果有条件,可以更换CN95级别的空调滤芯,给爱车也戴上口罩。
关于汽车消毒也有一些误区,注意不要踩雷
大家都知道病毒怕高温和紫外线,有些车主就觉得开车多在阳光下晒一晒可以有消毒的效果。但是高温和紫外线消毒的条件和时间都很严格,仅靠阳光并不靠谱而且车内过热还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车内也不能喷洒过多酒精类型的消毒液,因为酒精属于易燃物品,车内温度过高、车内吸烟、发动机启动都有可能导致引燃,所以要注意车内的酒精浓度,避免发生危险。
还有几点防疫小贴士希望大家注意,病毒不怕冷,食物一定要加热,做熟就安全了。还有就是衣物和鞋的消毒,广州第一次发现了污水导致的传染,正值夏天雨水较多,回家后应该把衣物和鞋单独放置,及时消毒。
在我们都以为疫情就要离开的时候,它又回来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这个时候我们所有人更不能掉以轻心。
希望我们能早日战胜疫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私家车消毒指南
2月10日是不少城市的复工日,然而疫情还没得到完全控制,城市公共交通班次也尚未完全恢复,这让很多车主朋友更倾向于选择私家车出行。
但病毒还在肆意传播,即使是私家车也要避免去往人群聚集场所,并做好消毒防疫,具体怎么操作,又有哪些注意事项,这篇文章为你详细解答。
NO.1 常通风
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消毒,只需将车停在空旷场所,通风换气。但如果只能停在地下车库这类密闭环境,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当人在车内的情况下开窗通风,要提防因车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
NO.2勤消毒
当车辆去过公共场所返回家后,一定要做好消毒措施。
最直接的方法是准备75%的酒精,装在喷壶里,或者是均匀喷在毛巾或湿纸巾上,先从门把手、后备箱拉手开始擦拭,然后再拉开车门,对内门把手、车厢空间、车内扶手、方向盘、座椅等经常接触到的地方进行消毒。
其中,门把手、方向盘区域消毒建议用沾有酒精的毛巾等擦拭;车厢内座椅、扶手箱、顶棚等区域建议使用喷雾消毒,擦拭后迅速让它挥发。在全部清洁完成后,关闭车门,让车辆静止30分钟以上,然后打开车门,降下玻璃,让车内保持通风10分钟左右。
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出门前和回来后对车辆各清洁一次,这样能在很大程度防范病毒。同时带好口罩勤洗手,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社会的负责的态度。
NO.3注意事项
在消毒车辆时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第一、确保自己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
第二、酒精属于易燃物品,切记远离火源;
第三、没有用完的酒精不要留在车上;
第四、消毒时注意车辆熄火并在阴凉处操作。
在疫情面前,我们首要的是保护好自己,这样才有能力去保护家人,保护城市,共同打赢这场战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疫情缓解仍不能轻心,日常用车有哪些防疫妙招??
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逐渐出现缓解的局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下调,截至3月2日15时,全国已有20省份下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其中,7省份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9省份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三级,还有4省份针对省内不同风险程度,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虽然疫情防控得到缓解,但是仍有专家与学者建议广大的群众不要掉以轻心,放松对新冠肺炎的防护措施,后疫情防控阶段车主如何做好疫情防护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扒一扒后疫情时期如何做好用车疫情防控。
?车辆本身疫情防控
对于车主来说,用车疫情防控首先当然要对车辆本身进行消毒处理,车辆常见的容易接触到病毒的有几个地方需要车主留意,日常做好消毒处理:1、门把手,这也是日常我们用车时最容易接触到的地方;2、脚垫与座位,这也是日常能跟我们身体接触到的地方;
3、空调送风管道,特别是在外循环时,这个就需要专门的处理,一般在有疫情区时不建议开启外循环模式,以上提到的几个地主,像门把手、脚垫与座位这些清理起来比较容易,常规清洗加消毒剂即可完成。4、如果有条件,可以采用N95的空调滤芯,这样在开启外循环时就更保险了。
?驾驶员跟乘客疫情防控
对于驾驶员跟乘客来说,特别是我们经常驾车外出,接触到不同的人群或物体时,这时候本身的消毒就很重要了。有几点建议:1、车上常备免洗消毒洗手液,从车外到车内时要清洗一下,避免通过手部传到车内;2、与身体直接接触的地方,像方向盘、挡位这些,可以使用酒精擦拭消毒,消毒完记得要通风;3、在开启车内空调进行外循环,经过疫情区时记得要戴上口罩(当然不建议这个时候开启外循环),如果要透气通风,建议在空旷的地方进行。
当然目前还在疫情防控期,虽然已经得到了缓解,但是还是建议广大车主,在没有必须要出门的事情之下,还是尽量呆在室内空间,不给祖国人民添麻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严峻疫情下用车该如何消毒,更好的进行防范?
目前,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绝大部分人都在积极响应号召,闭门不出。但在论坛和某乎上,小编留意到还是有不少朋友在问,如遇特殊情况需要驾车出门,那在疫情期间我们也要记得给我们的爱车进行消毒防护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相比之前的“一片狼藉”,近期传来的都是好消息: 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 武汉协和医院第二批6名被感染医护人员出院; 病原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在抓紧建设……
在好消息的背后,我们仍然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尤其接下来这10天最关键。 不过,春节假期过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返回工作岗位或是踏上复工路途。 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有一个安全的用车环境也特别重要,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些特殊时期的用车指南。
车内杀菌消毒
为了保持车内环境的干净卫生,在疫情期间最好做一次彻底的车内清洁、杀菌处理,尤其是车的顶棚、座套、皮椅、出风口、空调风道等部位。 除此之外,留意车内有没有果汁、食品和宠物的排泄物、毛发等遗留物。
为了防患于未然,防止车内细菌滋生最好的办法是选择空调杀菌产品,或者为爱车做一次光触媒杀菌以及在车内摆放空气净化器等。 不过,车内除菌杀毒也不能太频繁,自己可以特意对部分位置消毒就行,像车辆门把手、方向盘、档把等位置,很容易沾染细菌,车主可以采用医用酒精兑水,或者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处理。
车上多备口罩
多地预约、摇号买口罩,可见其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产品。 外出公共场所带口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开车时是否需要带口罩? 如果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没有特别密集的人员接触的情况,没太大必要戴口罩。 由于这种病毒主要依靠飞沫传播近距离传播,且独立存活时间较短,而车内的空气滤清器就相当一个大口罩,如果开启内循环的话,就相当于穿上防护服了。
这里说的多备口罩是方便特殊情况使用,比如车内搭载着身体不适的乘客,最好大家都带上口罩; 另外现在公路设置很多疫情检测点,需要摇窗配合量体温之类的,这时候还是带上口罩比较合适; 还有高速路口和加油站时,也会经历与工作人员接触,这些时候同样要戴上口罩。
时刻谨记勤通风
不管你在车内是否选择带口罩,在日常驾驶过程中,空气的流通非常关键。 虽然内循环可以阻隔污浊气体,但长期开启内循环,不仅会令车内滋生细菌,也会造成车内缺氧,带来疲劳驾驶的隐患。 因此,我们在空旷的地方也适当开一下车窗,保持车内的空气流动。 有天窗的小伙伴,可以利用天窗负压换气的原理,将天窗向上开启,来加快车内空气流动。
如果你车子自带车载空气净化器也可以一同使用,尽管没有科学论证其能完全净化掉新型冠状病毒,但效果肯定好于普通的空调滤清器。 像凯迪拉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沃尔沃的CLEANZONE?清洁驾驶舱等,它们的防护效果可比肩医用N95口罩,为车主筑起一道防护网,将感染降至最低。
车主注意个人卫生
无论你车上装备如何先进,清洁消毒做得再到位,车主的个人卫生才是最关键。 建议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由于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必不可少的动作,特别是触摸容易滋生病菌的位置,应该彻底清洗双手。
另外,如果你需要长途返程,不仅要注意饮食,更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如果饮食不规律,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被病毒有机可侵; 如果没足够休息,就长时间的进行开车工作,疲倦的身体容易导致被病毒感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疫情期间,如何给您的爱车做好防疫?
连日来,各地复工复产都在稳步推进,我们发现路上的车子越来越多。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新增发病数在持续下降,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外出行车还是要注意车辆的清洁和消毒。那么,疫情期间,如何给您的爱车做好防疫?
1、车辆外部清洁
汽车的车漆就如同人们的“皮肤”长期“裸露”在外再加上疫情期更容易吸附污染物所以想要光鲜亮丽,就要精心呵护:
(1)平日春季要多给汽车打蜡、封釉;
(2)疫情间门把手、后备箱开关、车钥匙等最常接触物要重点做好消毒处理,建议配备一次性消毒湿巾,在上车前后,对双手以及车内会接触到的部件进行擦拭。
清洁方法:用毛巾或一次性清洁巾蘸取稀释 75% 以上的医用酒精,重点擦拭车门把手、后备箱开关及把手、汽车钥匙等经常接触的部位,尽量避免将病菌带入车内。
特别注意的是,在消毒液的选择上,避免使用含有次氯酸钠的 84 消毒液,以免车辆金属和皮质出现腐蚀现象。
2、车辆内部清洁
首先:重点擦拭方向盘、安全带、档把、仪表盘、中控区按键、手刹、座椅脚垫等经常接触的部位,擦拭完成后,打开汽车门窗通风,以消除酒精残留的气味。
特别注意的是,合理使用医用酒精不会影响个人健康,同时也不会破坏汽车内的饰件。但医用酒精具有易燃性,在操作时,确保汽车是熄火状态,避免引发火灾。
其次:对空调系统,建议进行专业全面消毒。常规的空调系统清理办法,主要包括?换灰尘滤芯,使用清洁剂对空调风道、蒸发器杀菌、消毒以及拆开进行手工清理。
路上的行人、车子多了起来,城市也正逐渐“苏醒”,人们对全面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充满信心。但是疫情还未完全解除,我们还是不能松懈,出门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不扎堆,勤洗手不聚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