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情期间汽车该如何消毒
自新的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月,明明只有短短十几天,但是由这种疾病引起的恐惧和恐慌使今年的春节显得特别长。在疫情期间,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不出门但是当我们不得不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今天这篇文章,来给大家说下如何给自己的爱车进行消毒。
一、勤通风,多换气
在当前的疫情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即在空旷的地方打开所有门窗5-10分钟以确保新鲜空气,在冬季的这个时候,北部地区的温度相对较低,通风时,应尽量选择正午,并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因车内外温差大而引起不必要的感冒。
二、及时更换空调滤芯
近年来,受诸如雾霾等客观气候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防雾过滤器模型可以有效过滤直径为2.5微米(PM2.5)的悬浮颗粒物,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中传染所依附的飞沫颗粒直径在5微米以内,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绝作用。
三、内饰消毒
除了汽车的空调系统外,汽车的内部空间也需要消毒,可以在汽车的座椅、天花板、地毯、脚垫和其他地方喷上75度以上的酒精,专业人士说,高于75度的酒精可以消除新型冠状病毒,也可以使用酒精湿巾擦拭内部进行消毒。值得注意的是,当消毒剂中含有酒精和氯等元素时,请避免与皮革和金属部件长时间接触。
从目前的新闻报道来看,估计该疫情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大家仍然需要更加注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外出,当您必须外出时,必须戴上口罩,回家时也要进行消毒。毕竟,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私家车如何消毒杀菌?
常通风
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消毒,只需将车停在空旷场所,通风换气。但如果只能停在地下车库这类密闭环境,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当人在车内的情况下开窗通风,要提防因车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
勤消毒
当车辆去过公共场所返回家后,一定要做好消毒措施。
最直接的方法是准备75%的酒精,装在喷壶里,或者是均匀喷在毛巾或湿纸巾上,先从门把手、后备箱拉手开始擦拭,然后再拉开车门,对内门把手、车厢空间、车内扶手、方向盘、座椅等经常接触到的地方进行消毒。
其中,门把手、方向盘区域消毒建议用沾有酒精的毛巾等擦拭;车厢内座椅、扶手箱、顶棚等区域建议使用喷雾消毒,擦拭后迅速让它挥发。在全部清洁完成后,关闭车门,让车辆静止30分钟以上,然后打开车门,降下玻璃,让车内保持通风10分钟左右。
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出门前和回来后对车辆各清洁一次,这样能在很大程度防范病毒。同时带好口罩勤洗手,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社会的负责的态度。
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在消毒车辆时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第一、确保自己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
第二、酒精属于易燃物品,切记远离火源;
第三、没有用完的酒精不要留在车上;
第四、消毒时注意车辆熄火并在阴凉处操作。
3、在这抗“疫”期间为我的爱车逸动消毒
今年的新年和往年有些不同,新冠病毒的出现,让我们一起战斗起来,在家不出门就是对这场战争最大的贡献。伴随着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也是成功在望,随着去单位通知的到来,我们也复工了,虽然通知复工了,但是车子的消毒绝对的马虎不得。还是要认认真真的消毒的。 小逸作为陪我一直上下班主要的劳动力,风里雨里的陪伴我3年多啦,这几年时间车况一直是不错的,这不马上出保了,抽时间要去4s店里看一下啦。下面就带大家一起看下我今天给小逸的消毒过程啦。
我打算用酒精来消毒,这样子会不会好一些,不是说病毒怕酒精嘛
今天小逸不孤单啊,有个黑家伙陪着它的
正面看车子是不是特别的大气
来个侧面的特写,看着线条还是不错的吧
看看黑色的小伙伴在旁边也想要露露脸啊哈哈哈
车子跑的有些赃啦,有空再清洗下
看看两个车灯的对比,觉得哪个灯漂亮啊
先给方向盘消消毒,这是经常摸的地方呢啊
多喷点点啊,这样子保证安全点[憨笑]
档位这里是要多来点的,接触多的地方
作为也要消消毒的,因为要出门嘛
整个前面位置都要来一遍的
还有后面座椅的位置也需要呢
脚垫是不能放过的小细节啊
还有驾驶位置上的几个 按键也是需要的
喷完以后啊可能会有小小的味道的,需要晾一晾的
晾个20分钟左右通通气
这时候晾着看还是很霸气的啊
正面看就是大鹏展翅啊,黑色的车子影响啦小逸的发挥哈哈
车上我也备了这样一小瓶消毒水,随时可以用。
虽然疫情接近稳定,但是呢我们还是不能有一丝的马虎,一起努力到最后时刻。
4、如何对车辆进行消毒?
1、用毛巾蘸取医用酒精,84消毒液,或者是来苏水。注意84消毒液要先按照包装标签上的稀释比例进行稀释,来苏水与水配制成1%~3%的溶液。
2、用毛巾擦拭车内的部件。注意医用酒精具有易燃性,在擦拭时要保持汽车通风,汽车是熄火停止工作状态。对于真皮材质的内饰就不要用消毒液擦拭。
3、擦拭结束后,就将车辆车门打开,让汽车通风一段时间,以消除消毒液残留的气味。
5、严峻疫情下用车该如何消毒,更好的进行防范?
目前,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绝大部分人都在积极响应号召,闭门不出。但在论坛和某乎上,小编留意到还是有不少朋友在问,如遇特殊情况需要驾车出门,那在疫情期间我们也要记得给我们的爱车进行消毒防护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相比之前的“一片狼藉”,近期传来的都是好消息: 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 武汉协和医院第二批6名被感染医护人员出院; 病原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在抓紧建设……
在好消息的背后,我们仍然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尤其接下来这10天最关键。 不过,春节假期过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返回工作岗位或是踏上复工路途。 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有一个安全的用车环境也特别重要,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些特殊时期的用车指南。
车内杀菌消毒
为了保持车内环境的干净卫生,在疫情期间最好做一次彻底的车内清洁、杀菌处理,尤其是车的顶棚、座套、皮椅、出风口、空调风道等部位。 除此之外,留意车内有没有果汁、食品和宠物的排泄物、毛发等遗留物。
为了防患于未然,防止车内细菌滋生最好的办法是选择空调杀菌产品,或者为爱车做一次光触媒杀菌以及在车内摆放空气净化器等。 不过,车内除菌杀毒也不能太频繁,自己可以特意对部分位置消毒就行,像车辆门把手、方向盘、档把等位置,很容易沾染细菌,车主可以采用医用酒精兑水,或者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处理。
车上多备口罩
多地预约、摇号买口罩,可见其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产品。 外出公共场所带口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开车时是否需要带口罩? 如果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没有特别密集的人员接触的情况,没太大必要戴口罩。 由于这种病毒主要依靠飞沫传播近距离传播,且独立存活时间较短,而车内的空气滤清器就相当一个大口罩,如果开启内循环的话,就相当于穿上防护服了。
这里说的多备口罩是方便特殊情况使用,比如车内搭载着身体不适的乘客,最好大家都带上口罩; 另外现在公路设置很多疫情检测点,需要摇窗配合量体温之类的,这时候还是带上口罩比较合适; 还有高速路口和加油站时,也会经历与工作人员接触,这些时候同样要戴上口罩。
时刻谨记勤通风
不管你在车内是否选择带口罩,在日常驾驶过程中,空气的流通非常关键。 虽然内循环可以阻隔污浊气体,但长期开启内循环,不仅会令车内滋生细菌,也会造成车内缺氧,带来疲劳驾驶的隐患。 因此,我们在空旷的地方也适当开一下车窗,保持车内的空气流动。 有天窗的小伙伴,可以利用天窗负压换气的原理,将天窗向上开启,来加快车内空气流动。
如果你车子自带车载空气净化器也可以一同使用,尽管没有科学论证其能完全净化掉新型冠状病毒,但效果肯定好于普通的空调滤清器。 像凯迪拉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沃尔沃的CLEANZONE?清洁驾驶舱等,它们的防护效果可比肩医用N95口罩,为车主筑起一道防护网,将感染降至最低。
车主注意个人卫生
无论你车上装备如何先进,清洁消毒做得再到位,车主的个人卫生才是最关键。 建议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由于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必不可少的动作,特别是触摸容易滋生病菌的位置,应该彻底清洗双手。
另外,如果你需要长途返程,不仅要注意饮食,更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如果饮食不规律,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被病毒有机可侵; 如果没足够休息,就长时间的进行开车工作,疲倦的身体容易导致被病毒感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抗击疫情到了关键时刻,最紧缺的物资是什么?附汽车消毒方法介绍
这波疫情到了今天,毫无疑问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不管是一线医护人员还是志愿者,不管是职能部门还是普通百姓,正在全力面对这场对我们生命安全的挑战。我们可以做到“人山人海”,也可以做到“万人空巷”,这就是中国。
随着防控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效,相信疫情也将会进一步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随着工作节点的到来,很多企业单位都会在防控要求下陆续复工,毕竟,一切都还将继续。这种情况下,对于防控的物资需求会到一个高峰点。对于抗击疫情的一线来说,政府已经接管统一调配物资,确保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的保障。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我们在自觉减少外出流动、严控疫情传播之后,也会面临继续工作的问题,这对防疫物资的需求也会达到一个高峰。小编参与了在所在城市的防疫物资配送公益志愿者团队,就目前和接下来一个阶段对于大众所需的防控物资做一个梳理,让大家能有所准备,有的放矢,既不要轻视接下来的防控,也不要刻意浪费物资,做到人人有防护,物资高利用。
口罩
口罩是第一位的防护用品,目前政府调配到大众市场供应覆盖面是基本覆盖到位的,但还有部分地区会有不均衡的情况。在此要提醒的是几个重要的问题:
(1)??口罩的种类问题:大众使用的口罩一般采用医用一次性口罩即可。至于医用外科口罩和KN95口罩等防护性可能更加出色,但对于日常防护,并不是非用不可,两者防护性能相差仅仅1%-2%左右,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尽量能保证给一线人员使用,这也是资源的最优化处置。当然类似于KN95等的更高级别的口罩,有备用当然不错,但如果没有也不用刻意去购买,除了成本高昂、资源紧缺之外,在日常防护新冠病毒中的差别并不明显。
(2)??口罩的质量问题:目前因为口罩紧缺,所以难免鱼目混珠。很多通过私下渠道取得的口罩,大部分并不具备病毒防护能力。有的是放粉尘口罩,有的是普通口罩,有的甚至是假冒伪劣口罩,这种口罩不但不具备基本的防护性能,甚至因为原材料的问题,还会增加感染风险。简单的鉴别方法网上也有很多介绍,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医用口罩对液体分子的过滤性能,用水滴法看是否渗透。因为符合国标的医用一次性口罩,中间带有一层防渗透膜。建议去专业的药店或者政府定点机构购买获取。
(3)??口罩的合理使用:医用一次性口罩,在严酷条件下,确实只能使用几小时,甚至重感染环境下,几十分钟就需要更换。而日常防护使用,一般可以使用1-2天,前提是每次外出使用回来,用50-60度温度烘烤,并最好使用紫外线消毒。烘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民用消毒柜烘烤,也可以用铁锅烧热后密闭烘烤的方式。至于紫外线消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太阳光下晾晒,如有紫外线灯照射几小时当然更佳。另外如果使用的场景并不是人流密集的场所,医用一次性口罩完全可以使用2天左右。当然如果去医院等相对恶劣的环境后,建议一次性更换。
(4)??废弃口罩的处置:当然更换新的医用一次性口罩时,换下的口罩应该养成正确的处理方法之后再作为“不可利用垃圾”处理。处理方法也很简单,向外折叠(内侧为口鼻接触面)2-3次,用口罩带缠绕几圈折叠后的口罩后放置到专门的回收垃圾箱。
防护目镜
防护目镜应该选用镜片左右带有护翼、镜片上下带有封闭边框的防护镜。而不是使用一般的防颗粒冲击用的护目镜和游泳镜,因为这两种均存在透气缝隙或者透气孔。因为病毒是随着体液(唾沫或者泪水等)传播,如果在严酷环境下,并不能起到可靠的防护作用。同样,防护目镜在日常情形下并不是必须的,有条件使用当然最好,没有条件使用,一般的眼镜也可以起到部分防护作用,当然如果能用保鲜膜巧妙地给普通眼镜做个上下和侧面的防护,那是更好了。很多人不戴眼镜,那外出时最好建议跟其他人交谈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人人都带口罩了,其实防护镜的使用就大大降低了!这就是要求大家出门带口罩是必要的做法了。
消毒水
大家熟知的84消毒液可以作为日常家庭环境的地面卫生间等处的消毒使用。但因为84带有氯化合物,有一定的漂白和刺激性气味,不适用所有的地方。酒精消毒液就成了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使用酒精消毒,一般采用75%的医用酒精,对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或者喷洒。但为了安全起见,不建议大面积喷洒,因为酒精是挥发性液体,且是易燃液体,容易发生意外,一定要在开启窗户后,小面积喷洒,对于部分物体,建议用擦拭的方式比较安全。还有一些非酒精类的消毒液,对于细菌和部分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可以根据说明书要求使用。
额温枪
这个工具是接下来的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物资。江苏一家著名医疗器械企业,已经被省政府全部统一调配,每天6000把额温枪*10天紧急征用。目前网购的此类产品,基本需要到2月中旬以后才可能发货。除了紧俏之外,良莠不齐的质量也是个问题。目前防控需要的额温枪,基本都是之前的库存,非典之后产能增加了很多,但13年之后,重视的人依然很少。对于即将复工的企业需求,实在没有购买的渠道,建议可以使用耳温枪等其他工具,当然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做好消毒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但并不建议。最好的方法还是建议个人自己监测体温,有异常直接自己报告最好。至于车站机场等人流很大的场合,除非有人体红外感应监测设备,也只能是使用温枪了。
其他物资
对于防护服、医用手套等专业防疫物资,个人基本没必要使用了。但建议个人出门使用手套比较好,可以准备2副手套,替换使用。一次性手套也可以作为临时在应急时使用。手套作为常用物品,基本大家都会有备用,而且市场也并不紧俏。对手套的要求也并不很高,只要注意勤洗勤换就可以了。外出回来,不管戴没戴手套,必须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
私家车如何进行消毒?
按照防疫要求和个人防护的原则,私家车也需要一定的消毒防护。
车辆是一个相对密闭的小环境,如果必须出门行驶,那么返回之后也建议做一些基本的消毒处理,具体的方法如下:
需要准备的物料:一次性消毒湿巾、75%酒精溶液(药棉)、其他消毒用品及工具。
(1)车外消毒
4个车门把手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后尾门如果手动开启的,开关处也要消毒湿巾擦拭。同时,车钥匙也需要在回来后做同样的消毒。建议重点位置一定要每次用车前后都做一次。如果有社区有喷淋消毒,那是最好。通过喷淋消毒后,建议用干毛巾及时擦干车身,特别是带有电镀、塑料等部位。
(2)车内消毒
对车辆内部以下与人体接触的位置进行擦拭。如果采用75%酒精溶液,建议用干净的一次性毛巾或者棉布湿润后擦拭,座椅、安全带、方向盘、把挡杆、仪表中控等位置,同时对于车门拉手、开关、手刹等手接触的位置,同样需要擦拭几次。对于顶棚等织物部位,可以采用小面积喷洒的方式,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有火种出现,不能同时抽烟,并同时开启两侧车门的情况下进行。
(3)及时更换空调滤芯
如果有条件,建议疫情防控期间,根据用车频率及时更换。条件许可的话,建议每周更换一次。如果手头没有备品滤芯,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取出空调滤芯之后,首先轻轻在地上磕几下抖落灰尘,然后用吸尘器或者电吹风开到最大档位除尘(注意吸尘器风力方向跟滤芯过滤方向一致)。然后使用84消毒液或者消毒酒精进行冲洗,晾干后装车使用。
(4)车辆道路行驶
在相对空旷的道路和人流稀少的路段,且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建议交替开启部分窗户或者部分天窗,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如果空气质量一般,或者需要进出医院,或者其他人流比较密集的敏感区域,需要关闭车窗,使用空调时开启内循环模式。行驶中,如果开窗循环,一定要戴好口罩。?疫情当前,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我们有一线医护人员的冒死逆行为我们护航,作为普通民众要做的是做好自我防护,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就是防控工作的一件大事。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良好的防控意识,疫情的蔓延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控制,疫情的危害也才会离我们远去。做好自己的事,是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最大的贡献!期待疫情尽快消散,大家一起回到明媚的阳光下之下,昂首挺胸继续我们的伟大旅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疫情又来了,汽车消毒要注意什么?
这两天,北京又出现了新增确诊病例,本来已经放松下来的心又紧张了起来。
现在基本已经正常复工了,许多人上下班出行会选择私家车出行,汽车消毒成为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注意消毒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从公共场合返回车内时,建议用消毒湿巾擦手,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进行清洁,避免将有害物质带入车内。同时也要对车内进行消毒,方向盘、门把手等手会接触到的地方也建议用消毒湿巾擦拭。
不过对车内消毒时要注意不要让汽车内饰和座椅受到伤害。如果使用84、来苏水等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话,一定要注意稀释,因为这类消毒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要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浓度进行使用。
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也要注意,皮质座椅不要直接用酒精擦拭,有可能会变白、掉色。
除了擦拭,日常可以使用臭氧消毒。车载小型臭氧机价格并不高,可以产生大量臭氧进行消毒,杀菌完成后也不会对车内造成二次污染,消毒完成后要记得通风。
车内消毒后,通风也很重要,如果处于比较空旷的环境中,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如果在一些人流密集的环境中,还是建议关闭车窗使用内循环进行换气。
现在天气炎热,车内经常要使用空调,空调滤芯的清洁程度也要注意,建议清理或者更换空调滤。如果有条件,可以更换CN95级别的空调滤芯,给爱车也戴上口罩。
关于汽车消毒也有一些误区,注意不要踩雷
大家都知道病毒怕高温和紫外线,有些车主就觉得开车多在阳光下晒一晒可以有消毒的效果。但是高温和紫外线消毒的条件和时间都很严格,仅靠阳光并不靠谱而且车内过热还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车内也不能喷洒过多酒精类型的消毒液,因为酒精属于易燃物品,车内温度过高、车内吸烟、发动机启动都有可能导致引燃,所以要注意车内的酒精浓度,避免发生危险。
还有几点防疫小贴士希望大家注意,病毒不怕冷,食物一定要加热,做熟就安全了。还有就是衣物和鞋的消毒,广州第一次发现了污水导致的传染,正值夏天雨水较多,回家后应该把衣物和鞋单独放置,及时消毒。
在我们都以为疫情就要离开的时候,它又回来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这个时候我们所有人更不能掉以轻心。
希望我们能早日战胜疫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拒绝疫情蔓延,别忘了做好车辆消毒工作
新型肺炎无情地将2020年春节肆虐成了"百年难遇"的"疫情春节",全国各地朋友的生活出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避免疫情蔓延,不少人都纷纷取消了春节聚餐和走亲访友,减少了不必要的外出。为了保证室内卫生,消毒也成了非常必要的"劳动"。即便遇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要出门,更多人也愿意选择相对安全的自驾方式外出。和家里一样,为了保证自驾出行的卫生,爱车也同样需要消毒。那么爱车该如何消毒?本次就来分享几点爱车消毒的事项,以确保疫情期间自驾出行的安全卫生。
确保车辆"口罩"的干净,更换空气滤芯
疫情期间,空气滤芯就好比是爱车的"口罩",一般情况下空气滤芯更换周期为1万公里,如果车辆已较长时间未更换,最好更换。
空气滤芯的更换也就简单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打开引擎盖,第二步打开滤芯盒取出就滤芯,第三步清理干净滤芯盒并安装新滤芯即可。
保证内饰卫生,清洁车内
车内卫生跟室内卫生一样,同样需要保持。如今大面积软材质包裹的车内,很多地方都容易积攒细菌,比如缝隙、地板、储物格、座椅、天花板等等。长时间不清理也容易滋生病毒,疫情期间若不可避免要用车,做一次车内消毒很有必要
消毒方式也很简单,用消毒剂对消毒位置喷洒和擦拭即可。市面上能买到的车内消毒剂种类繁多,除此之外还可以用酒精、84消毒液等常用消毒剂。但不得不说的是消毒剂往往都具有一定腐蚀性刺激性,消毒过程中应当注意正确使用。
确保车内空气质量,保证空调系统的清洁
别说是疫情,日常驾驶保持空调系统的清洁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清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空调过滤网直接拆卸下来,对其进行清洗(或直接更换)。另一种是使用空调清洁剂,通过空调外循环功能将清洁剂吸入。
车内放置活性炭,多开窗通风,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
消毒完成后,剩下的就是保持车内空气的质量。我们可以在车内放置一些活性炭,来吸附车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春节期间气温也比较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也不会被温度限制,吸附效果也能得到保证。
除了活性炭,时不时还可以采用"天然"的方式清洁车内空气,那就是简单的开窗通风。毕竟流通的空气才新鲜,尤其是当车辆停在空气质量较高、植物较多的位置时,花草树木都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
总结
疫情期间自驾出行,爱车作为自己"移动的家",消毒自然必不可少。除了保证车内卫生,防止感染和蔓延,个人卫生也极需注意,如佩戴口罩、不去人员密集地、减少陌生人近距离接触等等。当然最安全的方式,还是减少外出,能在家解决的事情就不要出门,哪怕是相对安全点的自驾。毕竟新型肺炎的肆虐下,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抗击疫情 人人有责 | 如何更好的自我保护以及私家车的消毒防护
2020年的开始确实太难了,1月份的春节本该是高兴的日子,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然爆发,使得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然而数据却在不断增加,在外面的人们越来越少,即使出门,大家也都提前佩戴好了口罩。当然最好的建议就是在家别动,做好消毒防范,就完事了。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具备人传人的能力,首例患者于2019年12月1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被发现,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部分严重病例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尚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主要还是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并且,于2020年1月30日,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①潜伏期一般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
②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③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④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同源性达85%。
但出门在外仍然是现在情况下,必不可少的现象,如果真有急事需要开车出门,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出门之前必须要带好口罩,有条件的随身携带一瓶免洗消毒液或者消毒湿巾,来清洁手部等。
其次,开车后,空调尽量内循环,关闭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不开风机就没有气流循环,开风机时吸入的气流也仅来自车内,形成车辆内部的气流循环。内循环主要是及时有效地阻止外部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进入车内。
第三,有条件的话,定期对车门把手、方向盘、挡把进行消毒,使用75%医用酒精少许,倒在湿纸巾上(开车最常触碰部位),以及飞溅的唾沫容易附着在座椅、仪表板、地毯、脚垫、门板等处,所以清洁汽车内饰得多下功夫。
科普知识点:曾有海外研究表明,SARS病毒可以在金属、皮革等表面上附着两天时间,因此简单消毒是必须的!
第四,勤洗手,就算不是开车回家,也要保持进门洗手的习惯,洗手液连续搓15秒以上即可杀灭绝大部分病毒。
第五,戴手套,其实也是另一种方便有效的避免接触传播的方式,如果您使用的是一次性手套,使用完毕后需要像口罩一样丢进封闭式垃圾箱。而如果是非一次性手套,回到家之后一定要注意及时的进行清洗消毒。
在灾难面前,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抗击疫情 从我做起 不出门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