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的侧定义

车辆的侧定义

发布时间:2021-04-26 19:24:00

1、汽车的定义是什么?

汽车对于现代人并不陌生,即便是谈到品牌,很多人也能说出一二三来,可真要问“什么是汽车”的话,许多人未必能说得清。按照《词海》的权威说法:“汽车是一种能自行驱动,主要供运输用的无轨车辆。原称‘自动车’,因多装用汽油机,故简称汽车”。《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汽车是用内燃机做动力,主要在公路或马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通常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橡胶轮胎。用来运载人或货物。”但这样给汽车下定义有失严谨。一则摩托车也是自行驱动、无轨、用汽油机;二则拖拉机也使用内燃机、无轨、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车轮;三则过去的蒸汽机车是采用外燃机;四则现在的汽车还可以用天然气、煤气、甲醇等为燃料,何况还有太阳能车、电力车等。因此,目前对汽车的解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对此作以探究从而较科学地反映汽车的特征。
我们认为,给汽车下定义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汽车的产生与发展。汽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汽车有着不同的结构特点,并且汽车的种类和用途也是日新月异;第二,以汽车原意为依据。汽车源自西方,应以西文原意为主要依据,并结合现代意义上的汽车予以定义。英文中的“汽车”即“automobile〃是由“auto(自己)”和“mobif?会动的?”构成的,这就是“automobile?汽车?”的来历,其意思是自己会动的,即自动车;第三,汽车与其它相似机械相比是有区别的。在汽车定义中,不应完全涵盖相似机械的所有特点。
下面从蒸汽机车的出现及其发展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车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利用人力和畜力作为车辆的动力源,后来发展到利用自然力制造出了风力车。再随着机械业的发展,又有人制造出了滑轮车、发条车等。但这些车辆都因缺乏使用价值而没有得到世人认可。
十八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的出现,成了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导火索,它为蒸汽机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769年,法国工程师兼陆军炮兵大尉尼古拉斯·古诺(n·jcugnot)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前三轮车(题图)。当时制造这辆车的主要目的是为牵引火炮。车身为木制,用三个庞大车轮支撑。前轮直径1.28米,后轮直径1.5米。车的前部设有“梨”形锅炉,锅炉后部有两个容积为11加仑的汽缸,锅炉产生的蒸汽被送入两个汽缸,推动两个活塞运动。通过简易曲轴把活塞运动所产生的力传给前轮,由前轮带动整车行驶。这辆车看上去虽显笨重,制作简陋且工作效率不高。但它采用了机械动力,实现了自驱动,亦即现代意义上的“自动化”,这完全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飞跃。以此为起点,到十八世纪末,欧洲各国及美国又先后制造出运载物资、运送人员等用途更加广泛的蒸汽机车,车身和其它结构有了很大改进。到十九世纪中期,便形成了一个蒸汽机车的全盛时代(本文专指公路蒸汽机车)。所以,蒸汽机车在人类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蒸汽机车与现代汽车相比具有自身驱动,不依靠轨道和架线,装有车轮,能在道路上行驶等特点。不同之处,它是以外燃机作为动力源的。但外燃也好,内燃也罢,都属发动机范畴,只是形式不同。由此可见,从动力来源看,不论它使用何燃料,只要靠自身驱动,就已具备汽车的基本条件。因此,蒸汽机车可以称之为汽车。

二、以内燃机为动力
的车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karl benz),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主要用于人员乘坐的现代汽车“奔驰一号车”(图2),并获得了专利权。车上装有三个实心橡胶轮胎的车轮,前面一个小轮,后面两个大轮;将一台单缸四行程汽油发动机设置于两后轮之间;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靠齿轮和链条机构传给装有差速器的后轴,行驶方向靠操纵杆控制。为了提高人员乘坐的舒适感,在车架和车轴间装有钢板弹簧悬架,使之更加具有现代汽车的特点。
以内燃机作为驱动力可使汽车的车体轻颖灵巧,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省力。同时也使得汽车工业得到了一次技术和理念上的升华。“汽车”一词是外来语,冠之“automobile〃?其中并没有内燃机、外燃机和使用什么燃料之意,更没有特指以汽油为燃料,其本意就是“自行驱动”。因此,诸如前文所述的汽车定义,就不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了。

三、不同燃料和
不同用途的汽车并存

1898年法国人狄塞尔(deisel)首次在慕尼黑展览会上展出了他研制的柴油内燃机,使得汽油汽车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同年,美国人阿尔道夫·布什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柴油汽车。柴油汽车的出现,拓宽了人们开发汽车用燃料的途径。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又研制出以天然气、煤气、甲醇为燃料和以电能、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这些以不同燃料和以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动力的汽车的研制成功,既打破了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汽车就是以汽油为燃料这一概念的框架,也打破了汽车就是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的观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使得汽车家族不断发展壮大,用途更加广泛,并随之派生出了具有各种用途的动力机械,使汽车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百花争艳的美好景象。诸如:洒水车、消防车、工程车、大型平板运输车、扫雪车、翻斗车以及担负各种军事任务的汽车不胜玫举(图3)。这些汽车虽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用途迥异,但都未异出汽车的整体特性,都是基于交通运输这个本能派生出来的。按照西方“汽车”初现时的界定,它们都应属于“自动车”的范畴。
摩托车是英文motorcycle的译音。motor是发动机,cycle是自行车?江苏儿童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越跑越快》)。三轮摩托有两种,一种是在功率较大的二轮摩托车上加装一个有车轮的边斗而成的侧三轮摩托车;另一种是一轮在前居中,两轮在后的三轮摩托车。这就说明摩托车是在自行车或类似自行车的车体上加装发动机而成的。它的车架与汽车的车架有着截然不同。而三轮摩托车则是由二轮摩托车派生出来的。它虽属于“自动车”范畴,但不是“汽车”。
拖拉机是一种农用机械,其用途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分离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公路上拖拉机随处可见,人们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和农用机械,这种情况在我国更为普遍。可见从用途上无法说拖拉机就不是汽车。可是拖拉机与汽车相比,在整体结构上有着明显差异。汽车的车身不可分体,除个别车类中的部分车型,如:大型平板运输车,驾驶室与载物平板不共车架外,其它各类车辆,驾驶室与车厢要么一体,要么统一固装在一个车架上;拖拉机的车身?相对于汽车?是两半式,中间活络连接,驾驶室与车厢不能固装为一体,且驱动轮大,从动轮小?车头?。故此,拖拉机同样属于“自动车”范畴,但也不是“汽车”。
综上所述:汽车属于“自动车”范畴中一个发展着的家族,不同时期的汽车有着不同的技术性能和结构特点。汽车是一种以自身动力驱动,不依靠轨道和架线,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驾驶室与车厢一体或固装在同一车架上,能在道路上行驶的轮式交通运输工具,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具有其它特殊用途的无轨自动车辆。
给汽车冠以准确的定义并非易事,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汽车是一种公共事物,是属于全世界的,给它一个名副其实的解释是所有汽车人的责任。

2、汽车的定义?

指以可燃料作动力的运输车辆,也指有自身装备动力驱动的车辆

3、汽车外型尺寸的基本定义?

外廓尺寸包括汽车长、汽车宽和汽车高。
汽车长是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面之间的距离。
汽车宽是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汽车高是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4、车辆的基本定义

<

5、汽车是如何定义的

按照国家最新标准GB/T 3730.1—2001,其中对汽车的定义为: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及其他特殊用途。本术语还包括:a)与电力线相联的车辆,如无轨电车;b)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的三轮车。

根据国家有关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标准的规定,机动车类型可分为如下几种:
* 大型汽车:指总质量大于4,500千克,或车长大于等于6米,或乘坐人数大于等于20人的各种汽车。
* 小型汽车:指总质量在4,500千克以下(含4,500千克),车长在6米以下,或乘坐人员不足20人的汽车。
* 专用汽车:指专门设备且有专项用途的汽车包括扫地汽车、仪器车、邮政汽车、汽车吊车等。
* 特种车:指有特殊专门用途的紧急用车辆包括消防汽车、救护汽车、工程车抢险车、警备车、交通事故勘查车等。
* 有轨电车:指以电动机驱动,设有集电杆,行驶在轨道上的车辆。
* 无轨电车:指以电动机驱动,设有集电杆,装有轮胎或车轮的车辆。
* 电瓶车:指以电动机驱动,以电瓶为电源的车辆。
* 三轮摩托车:指总质量在750千克以下的三个车轮的机动车。
* 二轮摩托车:指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大于或等于50毫升,最大设计车速超过50公里/小时的两个车轮的机动车。
* 轻便摩托车:指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小于或等于50毫升,供单人乘骑,最大设计车速不超过50公里/小时的两个车轮的机动车。
* 四轮农用运输车:功率不大于28千瓦,载质量不大于1,500千克,最大设计车速小于或等于50公里/小时的四个车轮的机动车。
* 三轮农用运输车:功率不大于9千瓦,载质量不大于500千克,最大设计车速小于或等于40公里/小时的三个车轮的机动车。
* 大型方向盘式拖拉机:指发动机功率大于等于14.7千瓦(20马力)的方向盘式拖拉机。
* 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指发动机功率小于14.7千瓦的方向盘式拖拉机。
* 手扶拖拉机:指用手把操纵转向的轮式拖拉机。
* 轮式自行专用机械:指设计行驶速度在10公里/小时以上,装有充气轮胎,可以在道路上自行行驶的专用机械。
* 全挂车:指本身无动力,独立承载,依靠其他车辆牵引行驶的车辆。
* 半挂车:指本身无动力,与主车共同承载依靠主车牵引行驶的车辆。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轮式车辆。

6、汽车的定义是什么?

指以可燃气体作动力的运输车辆,也指有自身装备动力驱动的车辆。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

7、汽车外廓尺寸如何定义

外廓尺寸包括汽车长、汽车宽和汽车高。

汽车长是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面之间的距离。

汽车宽是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汽车高是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7)车辆的侧定义扩展资料:

车身长意味着纵向可利用空间大,前后排腿部活动空间都比宽裕,乘坐人不会有压抑感。但车身太长会给转弯、调头和停车造成不便。

相反,如果车身较短,例如微型车,乘坐在前排的人经常是腿没有办法伸直,而坐在后排乘客的膝盖常常顶到前排座椅背部,无论是坐在前排还是坐在后排都很容易产生疲劳感。

宽度主要影响乘坐空间和灵活性。对于乘用轿车,如果要求横向布置的三个坐位都有宽阔的乘坐感(主要是足够的肩宽),那么车宽一般都要达到1.8M。

近年由于对安全性的要求,车门壁的厚度有所增加,因此车宽也普遍增加。

车身高度直接影响车的重心和空间。大部分轿车高度在1.5米以下 ,与人体的自然坐姿高度相比低很多,牺牲了不少乘坐者的头部空间,主要是出于降低全车重心的考虑,以确保高速过弯时不会翻车。

8、什么是汽车侧围

汽车前杠后杠组成的车裙部,汽车侧围属于大包围的一种,汽车车身外部扰流器,源自赛车运动。主要作用是减低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逆向气流,同时增加汽车的下压力,使汽车高速行驶时更加平稳。

而引用到民用车上的大包围不再那么看重功能性,更强调的是外型的美观协调和个性化。在越来越追求个性的今天,外观上变化繁多、安装方便又最容易被看见的汽车改装件---大包围渐渐成为车主们首选的产品。

(8)车辆的侧定义扩展资料:

车身的基本结构

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乘用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白车身)、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车箱和其它装备。

1、车身壳体(白车身):是一切车身部件的安装基础,通常是指纵、横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钣件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客车车身多数具有明显的骨架,而轿车车身和货车驾驶室则没有明显的骨架。车身壳体通常还包括在其上敷设的隔音、隔热、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涂层。

2、车门:通过铰链安装在车身壳体上,其结构较复杂,是保证车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部件。这些钣制制件形成了容纳发动机、车轮等部件的空间。

3、车身外部装饰件:主要是指装饰条、车轮装饰罩、标志和浮雕式文字等等。散热器面罩、保险杠、灯具以及后视镜等附件亦有明显的装饰性。

4、车内部装饰件:包括仪表板、顶篷、侧壁、座椅等表面覆饰物,以及窗帘和地毯。在轿车上广泛采用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的纺织品、人造革或多层复合材料、连皮泡沫塑料等表面覆饰材料;在客车上则大量采用纤维板、纸板、工程塑料板、铝板、花纹橡胶板以及复合装饰板等覆饰材料。

5、车身附件:门锁、门铰链、玻璃升降器、各种密封件、风窗刮水器、风窗洗涤器、遮阳板、后视镜、拉手、点烟器和烟灰盒等。在现代汽车上常常装有无线电收放音机和杆式天线,在有的汽车车身上还装有无线电话机、电视机或加热食品的微波炉和小型电冰箱等附属设备。

6、车身内部的通风、暖气、冷气以及空气调节装置:是维持车内正常环境、保证驾驶员和乘客安全舒适的重要装置。

7、座椅:也是车身内部重要装置之一。座椅由骨架、座垫、靠背和调节机构等组成。座垫和靠背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调节机构可使座位前后或上下移动以及调节座垫和靠背的倾斜角度。某些座椅还有弹性悬架和减振器,可对其弹性悬架加以调节以便在驾驶员们不同的体重作用下仍能保证座垫离地板的高度适当。

9、什么是汽车的侧倾角

侧倾角是汽车以一定车速向一侧急转向时,车身发生倾斜,车子本身可以承受的车身平面与地面所达到的最大夹角(大于这个角度即发生翻车)。

当汽车以侧倾姿态通过时,汽车车身所能承受的最大侧倾程度,即为最大侧倾角。或者说,能汽车在大于这个角度的斜坡上行驶,汽车将无法通过。汽车车身相对于地面有六个自由度,即上下、左右、前后的移动,绕车身纵向轴线的侧向转动(如汽车转弯时)、绕车身横向轴线的转动(如启动、刹车时)及绕垂向的转动。

(9)车辆的侧定义扩展资料:

侧倾中心的高度变化实质上并不改变由悬挂质量离心力以及侧倾后质心偏移所带来的轮荷转移量,它改变的的是在轮荷转移过程中侧倾力矩的大小和由弹性元件、传力杆系所分担力的比例。

侧倾中心越高(h越大),侧倾力矩M越小,在一定侧倾角刚度下侧倾角越小,由弹簧及横向稳定杆传递的力越小,而由传力杆系所传递的力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与车辆的侧定义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