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取消车辆是什么意思
公车改革启动 中央国家机关取消一般公务车
《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今天下发:①取消一般公务用车②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③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④中央国家机关今年完成改革。改革方案详解见图。
详见:http://auto.qq.com/a/20140716/055771.htm
2、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包括单位班车吗?为了减少资金浪费为什么还发车补?
不在体制中的人不是清楚的,要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仅仅是这个小问题,临时工或者不是领导的人享受不到好处,甚至会发生,补贴拿了,车子变着花样照坐不误,一些政策到下面就走样了,表面抓落实,背后更腐败。。老百姓看到的只是表面。现在很多领导都用起了私车公费了,还在乎你这些什么补贴或者取消一般公务车?随便你取消,没事。小意思而已。。。所以说政府中央的力度是不够的,因为也没有这么蠢的老大不让手下人活。。。其实很多大家都懂,只是没有话语权。就好比什么全国人大,省人大,市人大,县人大,基本都是被代表了。少数可怜的几个老百姓,新闻就不停的报道,中国又怎么怎么亲民了,又好比新闻联播的形式都背出来啦,第一条,某某主席访问哪里出席什么国际国内东东,形式一片大好,国际发生了什么,中国发生了什么好事喜事。然后是某某国又在打仗,最后叙述国内又载歌载舞过上了好生活。叫我们要感恩祖国,抗议那某国,最后抗议无效,人家照样跳。好了,好无力,这些老百姓都知道,新闻都是片面的,还是人民币实在,得了,货币也有假的。哈哈哈
3、汽车年检真的取消了吗
汽车年检并没有取消,而是要改革可以在网上办理年检业务,不过车辆必须没有出过任何伤人的事故!剩下的依然是六年免检政策
4、关于中央国家机关车辆改革有新规定吗
对参改的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自行选择公务出行方式,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城区)内公务出行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用。按照节约成本、保证公务、便于操作、简化档次的要求,合理确定各职级工作人员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具体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单位统筹部分,集中用于解决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均衡等问题,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补贴总额的10%。统筹资金使用要公开透明,具体管理办法由各单位自行制定。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在交通费中列支、按月发放,用于保障公务人员普通公务出行。适时适度调整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执法执勤部门统一参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规定保留的执法执勤用车要严格配备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执法执勤部门的其他一般公务用车一律纳入改革范围。对未参改单位和人员,不得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5、车辆年检改革能去肖吗
车辆年检改革,取消是不可能的,他只会取消部分车辆,而且是有免检年限的,完全取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6、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什么时候执行?
公务用车是指由政府财政为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需要所配备的车辆,主要分为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固定用车和公务人员公务活动用车两大类。
公车超标、公车私用、公车浪费等成为多地纪检监督部门和媒体曝光的热点。2013年10月中纪委也明确表示将试点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加大惩治力度。
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一般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办理公务、机要通信、处置突发事件等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执法执勤用车是指用于办案、监察、稽查、税务征管等执法执勤公务的专用机动车辆。此次新发布的条例中取消了办理公务这一功能。
按照国家现有的规定,省部级以上的官员才有专车,其他的都叫一般公务用车。此前杭州在车改中规定,只有副省级以上的官员才有专车,正厅级干部都被纳入了改革的范畴。
两会过后,各地方政府的一般公务车改革将开始推行,有望在年底前落实到位,目前的计划是将原有一般公务用车依托非官方拍卖公司向全社会进行拍卖。
7、取消汽车年检呼声这么高,为什么不可能取消?
对于车主来说,无时无刻都会有人在说“取消年检”,但这根本不可能的,说句比较好听的,年检作为机动车辆的“防火墙”,防止车辆出现安全隐患。
但放在如今根本不切实际,年检有什么检测项目呢?灯光、外观、刹车、尾气等几个项目,其中在尾气检测这个项目上,很多车主根本过不去,一旦上线检测就会被判不合格。
换句话来说,年检对于车主是不是真的需要存在?估计90%的车主都会认为不需要存在,有车主这么跟我抱怨过:
如果车辆刹车有问题,车主会第一时间修理吗?答案肯定是会的;
如果车辆大灯等指示灯出现问题,车主会第一时间进行更换吗?答案也肯定是会的
至于尾气检测,这个就不多作解释,我相信每一位车主对车可能都紧张过,有这么一句话:车和媳妇概不外借。这不就真实反映出来吗。
汽车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车主肯定是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处理,哪怕车身上有一条不足3cm的划痕,有些车主都觉得心疼,想要去维修店进行修复,谁也不会把这些问题放在年检的时候,难道要享受一次免费的检测?
年检设立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到现在来说,年检已经开始变质,提供了很多人的“就业”, 每一次的年检,很多车主都说一下线,故障灯全亮了,如果你作为车主,肯定也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年检也一直在改革,比如现在的新购车辆6年检是免上线检测的,6年之后每年才会进行一次上线检测,但如果说取消年检,按照目前的情况而言是不可能取消的
8、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如何看待这一新规定的推行?它将造成哪些比较明显的影响?
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这是摘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反浪费条例中的一段。
这次改革,在我看来,并不是很彻底。
第一,这种车辆补助的形式,并没办法真正落实到经常外出办事的人群上,大家都知道,真正需要公车的,除了领导,就是那些经常外出办事的基层人员,而在这种补助发放的条件下,领导拿到了符合级别的补助,真正的办事人员,有时甚至需要自行贴钱外出办公,这必然影响到大家外出办事的积极性。
第二,这次的政策改革,并没有避免以往公车政策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仍保留了所谓的机要通信和应急公务用车,以往的公车政策,给予司机和车辆管理人员极大的自由度,各种虚开发票、停车费根本没办法监管,这次表面上看取消了公车,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想你我都懂,不需要我赘言。
第三,各种规定不明确。那么在车辆改革之后,什么叫机要通信,哪种类型的公务属于应急公务,到底怎么界定这个事情,根本就没说,最后就还是单位领导和车辆管理者的一言堂。这其中,仍有很多上下其手的空间。
就以上几点来看,以前有车的现在还有车,以前没车的现在还没车,并没有彻底地解决问题。这样来看,中国规范公务用车,任重而道远啊!
9、中央和国家机关涉及公车改革总共清理多少公车
7月16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现状如何、车辆将如何处置、车补标准如何制定、司勤人员怎样安置,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记者采访了国管局有关司局负责人。
中央国家机关涉及改革公车近5000辆
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中央和国家机关每个单位根据编制总量和工作性质可保留5辆以内公务用车。国管局有关司局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中央国家机关本级涉及改革的公务用车有近5000辆。
2011年1月,中办、国办联合出台了两个文件,从定义、范围、标准、使用年限等方面对全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进行规范,明确公务用车全面实行编制管理。
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历时近两年半,由中纪委牵头,国管局等12个相关部门开展了全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全国共清理违规公务用车19.96万辆,基本实现了公车总量减少、费用下降、管理规范的目标。在专项治理中,中央国家机关清理了1442辆违规用车。
负责人表示,上述工作为此次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车辆或公开拍卖,或解体报废
负责人表示,此次车改方案制定过程中,较为核心的问题是补贴标准的制定、车辆处置以及司勤人员的妥善安置。车辆处置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充分竞争的原则。
车辆处置主要涉及三类机构,分别为鉴定评估、拍卖、解体报废机构,负责人介绍,将委托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和中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取消车辆的处置机构,招标的每个环节向社会公布,引入社会监督。
鉴定评估机构将对取消车辆进行客观评估,根据评估情况作出处理。处理方式一为公开拍卖,二为解体报废。
“车辆进行拍卖的,拍卖价格将以评估价作为基准价,拍卖价格不得低于基准价,如果出现流拍的情况,将重新启动评估,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负责人说。
负责人表示,公务用车拍卖将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只要符合条件,都可参与竞拍。初步考虑8月底完成处置机构的招投标,9月底完成处置车辆的移交封存工作。被处置车辆的号牌将按规定交回交管部门,由车管所收回。
应防止车补演变成变相福利
关于补贴标准的制定及车辆处置,负责人说,从1994年开始,审计署、环保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4个部门开展了公车改革试点工作,为此次公车改革积累了经验。
补贴标准的制定,既要防止演变成变相发放福利,还要保障正常的公务出行。负责人介绍,《方案》规定了相应的车补标准,同时,为解决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均衡等问题,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统筹部分,但比例不超过补贴总额的10%。(江琳)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8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