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寒冬遇上疫情,车企如何走出至暗时刻
正如我们所料,汽车销量再遭遇暴跌。今日(2月21日),乘联会公布了2月上半旬的全国乘用车的销量数据。
数据显示,2月第一周的乘用车零售几乎处于冰封状态,第一周日均零售811辆,同比减少96%。第二周的情况较第一周有所好转,日均零售量4098辆,但同比依然减少89%。
我们都知道,去年车市本来不景气,在加上受春节后修整因素和疫情的综合影响,就连以往坚不可摧的德系、日系品牌,也进入到负增长的行列,令汽车行业不得不迎来至暗时刻。
那么,在严峻的疫情当下,车企如何走出至暗时刻。
营销战略调整改变传统销售观念
疫情隔离下的汽车业,不能坐以待毙,主流车企均已开始行动起来,转向线上营销与零接触商业,展开销量自救行动。
保时捷:推出智能展厅和车辆VR看车功能,可针对车辆的外观、内饰进行放大和移动观赏。若点击购买,则弹出相应的销售顾问,“在线咨询”进行线上问答。
特斯拉:众多销售人员在春节期间注册了快手等短视频账号,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销售汽车。特斯拉方面表示,对于交付用户,特斯拉开通了送车上门服务。
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强指出,奥迪品牌正在将品牌沟通、线下活动、终端集客等营销出口全面互联网化,依托线上用户的持续运营,带动销售线索的挖掘和转化。通过对电商平台的用户利益开发、短视频/直播营销的终端指导,以及奥迪ADC业务的持续深化三大手段,为经销商提供市场营销支持。
宝马:引入视频通话形式销售汽车。2月6日,宝马汽车上线实车互动平台小程序,消费者打开小程序选择车辆后,在线客服将迅速接入,以视频通话的形式为消费者解答问题。
疫情非常时期,加速了车企的营销数字化。其实,伴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不断深入,汽车行业本身就处于快速进化期。
政策或将会影响汽车行业的走势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虽然属于短期,但到目前为止,疫情依然没有迎来拐点,中国汽车产业何时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目前还无法作出研判。
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了中国汽车产量全年减产上百万辆,汽车产业供应链中,中小企业面临破产。虽然疫情结束之后,市场可能迎来一轮短暂的消费高峰,但整体来看,全年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政府及时给予了新的指导意见,新华社发表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明确表示,需要稳定居民对于汽车的消费,通过放宽限购等方式促进销量增长。
如果政策实施力度强,有针对性传统车的全面支持政策,则至少待疫情稳定后销量会实现微增长,甚至会拉回全年销量实现正增长。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车市产生了许多不好的影响,但只要政策落实到位,国内车市一定会度过此次难关。
结语
在汽车行业的至暗时刻,车企应该要积极寻求短期能够刺激销量的自救策略。另外,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车市产生了许多不好的影响,但只要政策落实到位,春天总会如期而至。
汽车科技观察,由跨界科技媒体人申斯基(微信号:shenyao)创办、拥有中美两地16万公里公路自驾游经验老司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拥有专栏,致力于汽车科技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读懂汽车,看懂科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疫情期间,车辆长久放置有哪些危害
受疫情影响,武汉全市小区采取封闭式管理,人员凭出入卡在规定时间里出入,车辆则彻底禁止进出,而且很多路段封路,路上几乎很少有车辆行驶。但是车辆长期置放对车辆本身是有伤害的。
车辆长期不开,电瓶没了充电源,却还要给防盗器等电子设备供电,时间一长就容易亏电,导致车辆启动困难。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会给电瓶充电,车辆每天都正常行驶,电瓶寿命可达到三四年,但是如果隔一段时间不开的话,电瓶就比较容易出问题。
发动机长期不工作会导致机油变质,产生凝固物,润滑效果大打折扣。再使用时会有动力不足、车身颤抖和发动机产生积碳
一些酸性物质还会对机件造成一定的腐蚀,比如轮胎、雨刮器等橡胶制品。而且长期不动,其胶质也会变松,影响车辆密闭性或者自身产生行驶噪音。
长期停放的车辆轮胎接触地面的部位会因长期受挤压而收缩变形,从而导致轮胎局部变形,高速行驶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如果车辆要长期停放要给轮胎打满气,最大程度减免轮胎因承受压力而变形的可能性。
车辆停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天,即使在疫情阶段也应该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5-8天启动一次车辆并在小区内或地下停车场内安全行驶一会。如果可以开车出门尽量开车出门,不仅可以保证车辆正常运行也可以降低感染几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疫情之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几点思考(一)
这个春节,超脱了所有人的预料。
原本传统佳节的欢喜变成了全民恐慌,相信凭借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这场疫情终究会成为历史的插曲,但短期来看,它仍然打断了中国经济弱企稳的传导节奏,让2020年的开年充满阴翳的感觉。
不过,有必要相信的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站在一个角度看待,疫情对经济环节的进行造成冲击的同时,也给各行各业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思考,风险中酝酿着机遇,或将催生出新的业态。
比如与国人“衣食住行”之一密切相关的汽车行业。
值得称赞的是,在这次疫情当中,汽车行业行动积极,在短时间内几十家车企自发地投入到对疫情防控的支援当中,除了累计6亿元的捐款(统计截止到2月3日)之外,还有不少车企采取了海外筹备物资、向疫区捐助车辆等其他方式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来。
而正如上文所说,疫情终究会过去,它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健康卫生方面,相信对国人的生活方式也会产生莫大影响。
作为关联行业的从业者,在这里,我只摘拣与汽车行业的相关内容作出叙述。
从短期来看,这次疫情爆发速度之快、传染性之强都要超过2003年的非典,尤其叠加春节时点因素,其影响范围甚至超出国界。
按照时间线推演,它对汽车行业的首次冲击就是春节期间长假出行消费的严重抑制。
结合往年同期数据,2018-2019年间,自驾出行占据着国民自由行消费的半壁江山,与2016年相比有着一倍的增幅,虽然2019年车市整体负增长,但有机构相信这样的增长受到影响会小。
但疫情开启后,受限于各地防控规定,自驾出行基本被抑制,不少人心心念一年的“诗和远方”被彻底报销。
而疫情对汽车行业的第二次冲击来自因防控工作而不得不采取的延期复工。这里倒不是担心产能抑制导致市面上“无车可售”,而是在延期复工阶段车企和渠道商所担负的高额财务压力,并且主要压力集中在后者身上。
至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第三次冲击,是否仍然是负面性质的,还有待考量。那就是短期车市消费的被抑制。
一方面,疫情爆发时点几乎与春节假期同步,由于今年春节早,年底的售车清库存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疫情恶化大概率见顶在2月,这是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照比旅游业、娱乐消费产业等等,汽车行业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小。
反倒是,由于疫情市场对汽车这一相对封闭私密空间是否会出现新的认知,从而导致短期略带“报复性”心态以私车代替公共交通的消费潮还有待考究,至于为何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下文中会有提到。
说完了短期影响,接下来就应当是我们对长期的思考。
第一点,来自宏观方面,即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控。参照非典之后国家的动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消除疫情对经济的各种负面影响,积极恢复生产生活。同样的,这次疫情过后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力度也会明显加大,并且已经率先在资本市场出手。
只不过,当下我们的宏观经济并不似2003年那样具备高增长性,疫情的出现推迟了经济筑底的时间,国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及之前,因此在汽车这样的“大件”消费上或将持保留态度,即便行业力促,大概率也只能出现:先抑后扬的消费态势,且负增长或将更甚。
第二点,就是在疫情期间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相信已经引发了诸多车企的思考。既然车市公认进化的方向是“电动化、智能化、电商化和共享化”,那么在下一期当中就着重从这四个方面着手聊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疫情期间汽车年检怎么办?
1、网上年检。如果车辆属于六年免检车辆,在处理完全部交通违法记录和交通内事故后,可以下载容手机APP“交管12123”,在手机上进行在线申请年检,取件方式选择邮寄自取,车管所工作人员会在审核完成后交由邮政快递进行邮寄。
2、延期办理。如果车辆属于需要进行上线检测的车辆,公安机关交管部门会根据疫情的进展情况,统一为到期需要年检的车辆进行延期,当疫情防疫结束,再去检测就可以。如果在这期间,需要上路行驶,公安交管部门儿也不会对这个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
提示:2月1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做好疫情期间道路运输车辆技术保障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提出临时政策措施,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道路运输运力保障。《通知》指出,在疫情期间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可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和道路运输保障需要,对道路运输车辆年审时间到期但因疫情原因暂时无法进行车辆审验或不具备相关审验条件的,允许其年审周期自动向后延续至疫情结束之后45天。
5、疫情过后,汽车行业会受到哪些影响?我们这样预测
此时此刻,有车君与大家一起心系武汉。
共战疫情,万众一心。
今年的春节本该是如往年一样喜庆热闹,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着我们的生命健康,也带走了本该属于我们的新年气氛。
在这里呼吁大家为了你我的生命健康,请支持拒食野味,禁绝野味交易。
01
援助武汉,车企在行动
在经历了车市寒冬后车企们也是走在抗疫一线,为支援疫情出钱出力。多家车企向武汉捐赠了物资或提供了帮助,市面上的主流车企,分别都捐了多少呢?以下图表来源网络。
那么疫情的突然来袭,又会对车市有什么大体上的影响呢?我们来细品下。
02
上半年销量上升下半年下滑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的SARS事件,当时疫情过后市民对于公共出行方式产生了排斥与恐惧,减少了对公共出行的依赖,更多会选择私家车方式出行。没购车的少数家庭会选择立即购车,毕竟担心被传染的心理肯定存在。
另外参考乘联会给出的销量数据,尤其在2003年,销量同比增幅达到了70%。但是这个“影响”因素要长期来看,凑巧那时候中国内地车市刚刚兴起,增长潜伏大,在产量输出有限的情况下,终端销售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可见“非典”时期成就了一个“非典型”的汽车市场,或许在2020年,疫情突袭的当下,今年2月份会释放一些家庭新购或增购私家车的用户出来,让2月车市销量得到提升。
03
对汽车配置的影响
相信大家在春节期间都一罩难求,短时间内一个平日在药房随手可及的过滤医用品(口罩)成为了炽手可热的抢手货。
受疫情的影响,消费者或对车辆的消毒及过滤等方面的需求性更高,而PM2.5过滤功能设备相信也会成为一个热门配置。因为在相对密封的车内,你不知道所呼吸的空气是否干净,车内的乘客就是“人肉”净化器。面对这种情况,车辆的PM2.5过滤功能是唯一可以净化空气的一道屏障。
而适当投入研发汽车相关的消毒和过滤设备,或许也能成为车企新的卖点。
04
对汽车消费者的影响
由于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这可能会导致生产厂商人力不足,造成无法正常生产,势必造成产量不足,对于库存量少的热销车型来说,短期内或许会出现加价的情况,如果你是对买车还心存犹豫的刚需消费者,建议继续坐观。
写在最后
虽然2003与2020年迥然不同,也不能同日而语。但如果上半年如上述一样提前释放销量,下半年车市可能会加速下滑。从新购再到换购时代,汽车消费不断在升级,随着总体经济的回暖,未来几年很可能是中高档汽车的销量高峰。最后想说的是风雨同行,共克时艰,武汉加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面对疫情车辆回京有什么规定?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人体早期的症状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状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数病人会表现为胃肠道的反应,比如腹痛和腹泻。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发烧度数在37.3度以上。另外还会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等。
随着症状的加重,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甚至会出现呼吸窘迫等严重症状。进行影像学的检查会发现肺部有磨玻璃一样的肺间质的改变。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和肾功能衰竭等。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暂时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方法,做好个人防护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包括: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
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多饮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居住及工作环境中多保持通风状态。
怀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
怀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要第一时间与家人和朋友隔离,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身体进一步出现发热(发烧度数>37.3度)、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时,要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这样能够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要保持医学观察14天,14天期间如果无其他症状发生,才可以解除隔离。
以下是其他关于冠状病毒的其他专题解读:
【预防知识】积极防护,保护自己
【科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种类盘点
若您在疫情期间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询
查看各地实时交通封禁状况可关注: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报
若您出现身体不适状况,可足不出户,在线免费问医生:阻击肺炎免费问医生
7、疫情期间如何做好车辆防护工作
武汉疫情已经持续很多天了,确诊病例也越来越多,很多城市都是封城的状态,就连小编老家这种地级市都已经交通管制了,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在疫情期间车辆如何做好防护。
有的人觉得开自己家的车车出去就是安全的,首先口罩是要佩戴的,这就不用小编多说了,一个人开车也是需要佩戴口罩的。
很多网友都说开内循环就没事儿了,其实对比外循环来说的话,内循环的阻隔率确实要好一些,但是车辆的内循环其实只是通过一块可活动的翻板来阻挡外面的空气。
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较大的风力会破坏翻板的密封性,外界空气中的雾霾和有害气体会进入到车内,这个时候空调滤芯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空调滤芯是车内空气的保障,疫情期间你可以更换新的空调滤芯来保证车内的空气质量。
车内消毒也是疫情期间的一个必要流程,用消毒剂对车内进行喷洒,或者用稀释的消毒液对车内进行擦拭。
现在的疫情非常严重,希望大家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最好在家里,如果有什么急事一定要出门的话,希望大家做好防护措施,使用后的车辆进行消毒处理。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疫情对汽车研发方向的影响,这几方面很重要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存在确实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为了降低交叉感染,很多企业均选择了不同程度的延期复工复产。而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也对汽车行业影响也较为明显,那么疫情会影响汽车研发的方向吗?文青认为确实会的。
无人驾驶成为关注重点
在疫情期间,为了减少人与人的接触,很多物流的配送以及医院内药品、食品的配送均采用无人车来完成。而且根据相关报道,已经有京东、美团、华为等多家公司的无人车出现在武汉市以及其他地区。而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也发布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空气净化再上一层楼
因为雾霾天气,所以很多车企配备的空气净化功能已经有所提升,比如部分车型已经达到了PM2.5的级别。也就是在直径为2.5微米以上的颗粒可以有效的过滤,从而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但是新型冠状病毒直径更小,一般的空气净化器并不能够有效的过滤病毒,所以这也对空气净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驾乘人员健康提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发热现象,而如果车辆配备驾乘人员体温检测以及提醒功能,可以对于防控疫情有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饮酒检测功能和疲劳驾驶提醒功能,尽量降低酒驾和疲劳驾驶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写在最后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除了对汽车研发方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之外,对售车方式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说现在很多汽车经销商都开启了线上售车模式,尽可能的降低损失。所以由此也不难看出,疫情在带来损失的同时,也给各行各业制造了新的机遇。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疫情期间北京车辆检测怎么办?
这种情况,你只能延期进行审验,但目前很多车辆检验所都可以验车了,没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