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每百人车辆占

每百人车辆占

发布时间:2021-04-29 13:33:59

1、全球汽车总量

——对我省近年私家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车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私家车正快速进入千家万户,已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私家车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许多便利和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领导和社会的关注。

一、我省私家车发展现状

(一)私家车呈快速增长态势。

年报资料显示,进入二十一世纪,我省私家车发展迅猛,拥有量由2000年末的18.94万辆猛增到2004年末的78.2万辆,平均每年以42.6%的速度递增,其中2002年、2003年、 2004年的增速分别达45.8%、48.7%、33.2%,增速快于同期19.9%、26.1%、22.3%的增长水平,年新增量由2001年的8.16万辆递增到2002年的12.4万辆、2003年的19.22万辆、2004年的19.48万辆。在私家车中私人轿车的增长更为迅猛,年增长率达到44.7%,其中2004年比上年增长54.4% (具体每年增长情况见下图)。

(二)私人轿车占私家车的比重首次超过50%。

由于近年来我省私人轿车的快速发展,私人轿车在私家车中的份额逐年大幅提升, 2004年全省私人轿车占私家车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全省13个省辖市中有5个市私家车拥有量超过了50%,比上年新增3个。据统计,至2004年末,我省私人轿车拥有量由上年的26.31万辆增加到40.63万辆,私人轿车占私家车的比重由上年的44.8%提升到52%,首次超过50%,比2001年的34.9%上升了17.1个百分点。在13个省辖市中有5个市的私人轿车比重超过了50%,他们分别是南京为55%(上年为49.2%)、无锡为71.3%(上年为63.4%)、常州为63.9%(上年为58.8%)、苏州为58.3%(上年为49.8%)、南通52.8%(上年为42.1%),而上年只有无锡和常州两市。

(三)私家车在民用汽车总量中的比重大幅提升。

年报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特别是私人轿车的快速发展,私家车在民用汽车中的比重大幅提升,据统计,至2004年末,全省私家车占民用汽车总量的比重为48.5%,比上年的44.6%提升了3.9个百分点,比2001年的31.1%提升了17.4个百分点。分市看,2004年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有5市私家车拥有量占民用汽车的比重在50%以上,其中南京为51.2%(上年为44.9%)、徐州为50.9%(上年为45.9%)、苏州为60.1%(上年为58.3%)、盐城为52.5%(上年为45.5%)、宿迁为58.7%(上年为54.6%)。

(四)苏州私家车总量突破20万辆,总量遥居全省第一。

作为我省经济最发达的苏州市,近年来私家车发展更为迅猛,正快速进入千家万户,到去年末全市私家车拥有量已突破20万辆大关,总量继续位居全省各市第一。据统计,至2004年末,苏州市私人汽车拥有量达21.3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1.4%,一年新增私家车5.1万辆, 总量遥居全省13个省辖市之首。2004年苏州市新增私人汽车占全省新增总量的26.2%,私人汽车占全省私人汽车总量的比重为27.3%。在私人汽车总计中,私人轿车由2003年末的8.1万辆发展到12.44万辆,年增长率达53.6%,一年新增4.34万辆,比上年多增近万辆,2004年苏州私人轿车新增量占全省新增总量的30.3%。位居全省总量第二的南京市,2004年末私家车总量为12.65万辆,比上年增长43.4%,全年新增3.83万辆;无锡市总量接近10万辆,为9.97万辆,增长30.6%,新增2.33万辆,屈居第三。苏州、南京、无锡三市的私家车数量占全省总量的56.2%。

(五)我省百人私家车拥有量低于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

近年来我省私家车虽然发展迅速,但人均拥有量水平与广东、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至2004年底,我省每百人拥有私家车1.05辆,广东每百人拥有私家车2.41辆(私家车总量为200.13万辆,比上年增长24.5%);上海每百人拥有私家车2.35辆(私家车总量为31.77万辆,比上年增长41.6%);浙江每百人拥有私家车2.18辆(总量为102.79万辆,比上年增长35.5%);山东每百人拥有私家车1.28辆(总量为117.1万辆,比上年增长30.3%)。全国每百人拥有私家车1.15辆(私家车总量为1497.2万辆,比上年增长22.8%),我省人均拥有量水平明显低于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从2000年的18.94万辆发展到2004年的78.2万辆(私人轿车从9.27万辆发展到40.63万辆),四年中平均每年以42.6%的速度增长,我省私家车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进入新世纪我省私家车缘何会发展这么快,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刺激和拉动汽车消费。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省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951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512亿元,年增速由2001年的10.2%提升到2004年的14.9%,比全国增速高5.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2922元增加到20852元,年增长率为12.9%。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7375元提高到2004年的10482元,年增长率为12.4%,其中2004年比上年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3785元提高到4754元,年增长率为7.9%,其中2004年比上年增长12.1%,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001年的11842元提高到18202元,年增长率为15.4%,其中2004年比上年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01年的5731元增加到2004年的7332元,年均增长8.6%,其中用于交通通信支出由484元增加到765元,年均增长16.5%。以上数据分析表明,经济快速发展,收入和消费水平双重提升,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强是近年我省私家车快速进入千家万户的主要因素。

(二)国内汽车工业迅猛发展为私家车快速进入百姓家庭提供了现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一方面加大了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一方面加快了与国外先进汽车制造跨国集团合资合作的步伐,我国的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整体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大提升,形成了国际知名品牌和国内品牌竞相发展的良好新格局,全国汽车生产量由2001年的233.4万辆增加到2004年的507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9.5%,其中我省汽车生产量由9.8万辆猛增到24.4万辆,年均增长率达35.5%,车型技术成熟、车价稳定、货源充足、品种繁多、款式多样,一汽马六、一汽大众(宝来、捷达、高尔夫)、一汽丰田(威驰、花冠)、上海通用别克、长安福特、广州本田、南京西耶那派力奥、东风悦达起亚等中高档轿车和经济型轿车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为成千上万的私家车快速进入百姓家庭提供了方便之门和现实基础条件。优雅的购车环境,良好的售后服务,完善的销售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一流服务也是促进汽车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全国大约有3000多家汽车专卖店。

(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日益健全推动了私家车的快速发展。

“十五”以来我省不断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公路、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全省道路状况日益完善。据统计,至2004年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由2001年的58866公里发展到78262公里,其中2004年新建12057公里,新建公路里程首次突破万公里大关,国、省道里程为10762公里,比上年新增569公里,占总里程的13.8%;高速公路里程继2003年首次突破2000公里后,又跃上一个新台阶,总里程由上年末的2004公里增加到2423公里,比2001年增加了1036公里,其中2004年当年新建419公里,比上年多建11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继续保持在全国的前三位,高速公路密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城市道路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快速增长,全省城市实有道路长度由2000年的11011公里增加到2004年的26598公里,平均每年增长24.7%,城市实有道路面积由13357万平方米增加到35596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27.8%。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现代交通网络和日益完善的城市交通设施为私家车尤其是私人轿车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可以说汽车的发展跟道路的状况息息相关,两者相辅相成成正比关系。

(四)民营个私经济发展加快,运输市场全面放开,对汽车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把发展民营个私经济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广大民众自主创业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全省民营个私经济呈现出强劲增长、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0万户,从业人员767.35万人,注册资本5835.02亿元,其中私营企业41.80万户、新增11万户,注册资本5351.70亿元,从业人员547.37万人。2004年,我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95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个私经济实现增加值500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由于民营个私经济快速发展,再加运输市场全面开放,对运输工具需求不断增多,大量私家车进入运输市场,如2004年在全省41.29万辆营业性公路运输汽车中,个体运输车辆为12.94万辆,比上年增长18.2%,占运输车辆的比重为31.3%,其中载货汽车由10.02万辆增加到12.03万辆,增长20.1%,占36.6%。

(五)政府公务用车改革,公务员购车热情高涨,加快私家车的发展。

近年来,为了防止腐败和减少支出,全省各地进行了公务用车改革试点,有的地方已在部分乡镇和涉农街道推广,政府公车改革的原则是对公务员实行交通补贴,不同级别的公务员每月可享受几百元到上千元的补贴,为了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双重需要,相当部分的公务员会选择买车这一条路,公务员购车偏重于选择经销商数量多、服务措施主动的汽车品牌。如南京经过乡镇和涉农街道的试点,城区街道的公务用车改革正在逐步推广、全面铺开,公车改革进一步加快了汽车进入家庭的发展进程。据南京市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截止今年三月底,全市92个镇及涉农街道车改工作全部完成,车改后全市镇及涉农街道领导干部目前已购私车达960辆左右。南京市近几年来私家车发展迅速,2002年到2004年三年的增长率分别达47.7%、58.8%、43.1%,私家车拥有量由2001年的37635辆猛增到126492辆,其中私人轿车的增长率分别达72.4%、80.1%、60.3%,拥有量由13978辆猛增到69551辆,这与公车改革也有一定的关系。

三、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主要问题。

从几年来我省私家车的发展情况来看,总的来说是健康发展的,一方面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改善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大大推动和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提高了城市交通管理和综合管理的水平。但是私家车的快速发展也带了一些负面影响和新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驾驶新手增多,交通事故频发,经济损失严重。近年来随着民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快速发展,全省持有驾照的人员愈来愈多,据统计,至2004年末,全省汽车驾驶员总量达到342.2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2.8%,从2000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以21.7%的速度递增,2004年全省新增汽车驾驶员84.45万人,是近年来新增驾照人员最多的一年。由于私家车驾驶员都是近年拿照的新手,新手增多无疑增加了许多交通隐患,驾驶新手成了新的马路杀手。据省交巡警总队提供的资料显示,驾龄在1-3年的新手造成的交通事故明显多于驾龄在五年以上的驾驶人员,驾龄在二十年以上的最少,如2004年全年全省驾龄在一年及以下的新手肇事交通事故5702起,造成1469人死亡,4422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33.77万元,而驾龄在20年以上的仅肇事443起,造成死亡91人,受伤306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2.9万元。另南京市交管部门提供的情况,今年以来南京驾驶新手月均肇事近五十起,三年以下驾龄驾驶员肇事次数2、3、4月分别为46起、48起和47起,光4月份分因交通事故就造成17人死亡、3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16.1万。

二是私家车快速增长,引发交通瓶颈再现,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不堪。近年来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公路、高速公路和桥梁建设成效显著,城市道路改造、拓宽、出新也日新月异,但是其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私家车的增长幅度,从2000年到2004年的四年中,我省城市实有道路长度和面积平均每年增长24.7%、27.8%,公路里程和高速公路分别增长7.8%、22.1%,远远低于私家车特别是私人轿车42.6%、44.7%的年增长水平,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远远滞后于私家车的发展,沪宁高速(每天通过量由开通时的不到2万辆增加到5万辆以上)和312国道拓宽改造就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汽车快速发展的需要。城市交通更是如此,上下班高峰期乘公交车不如步行走路、开私家车不如骑自行车现象屡见不鲜,城市道路交通已拥挤不堪,新的交通瓶颈再次显现,私家车尤其是私人轿车的快速发展已对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发展趋势。

今年上半年我省私家车发展迅速,继续保持去年以来强劲增长势头,总量突破90万辆,在民用汽车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愈来愈多的私家车正快速进入百姓家庭,成为当今汽车消费的主流。据统计,至今年6月末,全省私人汽车拥有量达93.1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2.3%,一年中新增私人汽车22.72万辆,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私人汽车14.92万辆,比去年同期多增0.68万辆,今年以来平均每月新增2.49万辆,私人汽车占民用汽车的比重由去年末的48.5%上升到51.3%,私家车新增量占汽车新增总量的73.5%。在私人汽车中,轿车发展尤其迅猛,至6月末,全省私人轿车拥有量由去年末的40.63万辆增加到49.66万辆,同比增长54.5%,一年新增17.52万辆,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9.03万辆,同比多增0.36万辆,私人轿车新增量占私家车新增总量的60.5%。

从目前我省私家车的发展现状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几年中我省私家车的发展虽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理由一是中国的汽车产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价廉物美的满意产品和服务。目前,全球知名的汽车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差不多都已经进入中国,整个汽车行业在扩大,竞争能力在提高。六月份全国轿车产量再创新高达到27.51万辆,同比增长26%。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我国和我省国民经济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9.5%,我省增长14.5%,增速高于全国5.0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我省的经济总量和增速均居第三位。三是今年以来在全省各地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推动下,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是近几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1-6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71元,增长17.9%,人均消费支出为4222元,增长19.7%,随着我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的不断提高和汽车价格的不断下跌,现实的和潜在的购买力必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四是我省私家车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还很充足,特别是苏中苏北地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4年我省的私家车百人拥有量仅为1.05辆,苏中苏北大部分地区在0.5左右,与广东、上

2、其他车辆15占车辆总数的几分之几。

---种类 车辆数/辆 占车辆总数的几分之几
小轿车 27 8分之3
公共汽车 18 4分之1
面包车 12 6分之1
其他车辆 15 24分之5
合计 72
以下为如何计算
27/(3/8)=72
72*1/4=18
72*1/6=12
15/72=5/24

3、世界上一共有多少辆车

8亿辆 全球汽车保有量达到8亿辆 中国有望今年入前三 从15日在上海举行的“2005嘉定汽车论坛”上获悉:全球汽车保有量达到8亿辆.按全球人均计算,每8人中就有一人拥有汽车.汽车是一种物化的文化,也是现代化水平的反映.在发达国家,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美国每百人拥有汽车55辆,德国为54辆,平均两个人就拥有一辆汽车.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介绍,在美国,每六个企业中就有一个企业依赖于汽车的生产、发送、服务或使用,汽车工业扩大了钢铁和橡胶的产量,还推动了石化、玻璃、纺织以及其他工业技术进步.德国则有超过500万人从事与汽车相关的职业,创造的价值占国家工业总收入的1/6,汽车工业纳税占全国总税收的1/4.在亚洲、非洲,汽车尚未像欧洲等发达地区普及,南非每百人中拥有12辆汽车,而中国仅为0.8辆.“这个差距与亚非国家人口基数较大、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有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亚非国家的汽车保有量正呈急剧上升趋势.”张小虞说.以中国为例,中国汽车工业自上个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以来,势头迅猛.中国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的跨越,且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还将以每年百万辆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汽车工业突破了500万辆,位居世界第四,成了当今世界汽车销售增长最快的地区.有专家预计,200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570万辆,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三个汽车大国之一.

4、轿车保有量和汽车保有量什么关系,轿车占汽车保有量的多少比例?

据了解,截至去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086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284万辆内),比上年增容长19.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万辆,增长25.3%;民用轿车保有量4029万辆,增长28.4%,其中私人轿车3443万辆,增长32.2%。可以看出,广东民用汽车保有量占全国的8.62%;而私人轿车的保有量广东则占了全国的11.05%。

5、国家规定的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标准是多少

国家规定的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标台)>8。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数据指标

1、群众对党政机关工作的满意度>90%

2、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90%

3、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完好率达100%

4、交通事故死亡率(人/万台车)<10

5、群众安全感>85%

6、虐待、不赡养老人案件发生率<1.5%

7、家庭暴力投诉率(起/万户)<1.5%

8、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遗弃、虐待、侮辱等)投诉率(起/万户)<1.5%

9、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普及率≥80%

10、依法直选的社区居委会≥80%的选民参与选举

11、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90%

12、行业风气满意度>85%

13、“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知晓率≥80%

14、大于等于80%的街道建立市民学校,社区居委会普遍建立教学点,有效开展活动

15、形成崇尚先进的浓厚氛围,市民对本市重大典型的知晓率≥80%

16、人均教育经费支出>420元

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

18、全市性科普教育活动≥3次/年

19、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户/百人)>8

20、城市电话主线普及率(线/百人)>35

21、每百人公共图书藏书量>160册

22、市属各区文化馆40%以上为二级馆

23、每个街道都有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总面积每万人≥500平米

24、大于等于80%的社区居委会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并能正常开展活动

25、业余群众文体活动团队数量(支/街道)>15

26、区级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次数(次/年)>8

27、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人/万人)>8

2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45%

29、文化遗产定期保护,保存完好率≥95%

30、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支持率≥90%

31、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8%

32、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量的比例≥80%

33、市民对捐献骨髓、器官及遗体行为的认同率≥50%

34、人均GDP(万元)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35、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36、贫困率<3%

37、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平米

38、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标台)>8

39、市民对交通便捷程度的满意率>70%

40、每3-5万居民拥有1个卫生服务中心(站)

41、大于等于95%的卫生服务中心(站)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

42、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满意率≥80%

43、每5万人配备急救车数(辆)>1.2

44、计划生育率>95%

45、平均预期寿命(岁)>73

46、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1平米

47、恩格尔系数<38%

48、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95%

49、城市登记失业人口再就业率>70%,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50、每百名老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张)>1.7

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

52、绿地率>30%

53、人均公共绿地>8平米

5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

55、城市污水处理率>60%

56、环境保护投资指数>2.0%

57、空气污染指数(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80%

58、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

59、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70%

60、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且市内无劣质V类水

61、科教、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80%

62、区级以上(含区级)文明社区>70%

63、窗口行业、执法部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覆盖率100%

64、全市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3次/年

65、主要公共场所设有大型宣传创建活动和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数量>广告总数的20%

66、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90%

67、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80%

(5)每百人车辆占扩展资料:

1、创建文明城市对市容市貌的要求

⑴规划合理,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⑵街道整洁卫生,无乱张贴(包括牛皮癣)现象;

⑶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

2、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在公共场所道德方面的要求

⑴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⑵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⑶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3、创建文明城市市民应具备的交通意识

⑴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⑵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⑶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

⑷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

⑸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侯车,依次上下车。

⑹禁止酒后驾车。

6、全国现在私家车总量是多少

80000000

7、按照中国目前私家车拥有数量,约每多少人就拥有一辆私家车?

发改委预计:2010年中国每百人拥有4辆汽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工业司官员李钢今日在此间举行的“第四届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上预计,到二0一0年,中国国内汽车保有量将达到五千五百万辆左右,汽车化水平将达到每千人四十辆,汽车产量达到九百万辆左右。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汽车平均保有量为每千人二十四辆,而美国和全世界的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则分别为七百多辆和一百二十辆,相较之下,中国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今后五年期间,中国将调整汽车行业产品结构。据李钢所言,当汽车保有量翻番时,将力争实现燃油消费增长不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目标。 与此同时,中国还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二0一0年实现百分之十的汽车整车产量和百分之五十摩托车产量的出口目标,主要汽车零配件企业进入国际汽车配套体系。 目前,中国汽车产量约占世界汽车产量的百分之八。中国官方预计,未来中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比例还将持续增长,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则是 今后五年期间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之一。(记者 于晶波) 相关资料:http://auto.qq.com/a/20060524/000023.htm


与每百人车辆占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