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诊断机制

车辆诊断机制

发布时间:2021-05-03 16:39:44

1、谁能说一下汽车故障诊断的思路

  1、机械因素:

汽车故障导致效率下降,请回厂检修确定无故障。

汽车发动机磨损老旧:大修发动机。

2、胎压不足:请时常注意轮胎状况,保持胎压,不但省油且增长使用寿命。

刹车咬住:可自行作慢速空档滑行测试,确定刹车无此状况。

2、简述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

汽车故障诊断基本流程包括从故障症状出发,通过问诊试车(验证故障症状)、分析研究(分析结构原理)、推理假设(推出可能原因)、流程设计(提出诊断步骤)、测试确认(测试确认故障点)、修复验证(排除故障后验证),最后达到发现故障最终原因的目的。

最初症状是指需要维修车辆所表现出的故障特征,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准确了解并描述故障现象非常重要,这关系到诊断的方向和效率。因为车主只能从车辆使用中的异常判断车辆出现故障,而维修人员需要根据车主的描述以及自身观察准确描述故障症状。

问诊是通过对车主的询问了解汽车故障症状的过程,试车则是对汽车故障症状的实际验证并进一步确认故障症状的过程。

问诊是维修人员向车主询问汽车故障情况的过程,就像医生向就诊的病人询问病情一样。问诊应该是汽车故障诊断的第一步。问诊在汽车故障诊断中非常重要,把握好这个环节可以确定下一步故障诊断的方向、甚至可以锁定故障范围。

分析研究是在问诊试车后根据故障症状,对汽车结构和原理进行的深入研究分析,目的在于分析故障生成的机理,故障产生的条件和特点,为下一步推出故障原因做准备。分析研究通常需要借助与汽车故障相关的基础材料,了解汽车正常运行的条件和规律,并且与故障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2)车辆诊断机制扩展资料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是:

利用车载计算机,使随车故障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对电控发动机的故障自诊断逐步扩展为包括传动、制动、转向等系统在内的全车故障自诊断;

由于传感器技术、测控技术、故障分析和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车外诊断设备向多功能、自动化、智能化车载诊断设备方向发展,除监控和诊断故障,代替人类专家处理故障外,预测汽车技术状况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3、汽车诊断参数的选用原则是什么?

诊断汽车常见故障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24个字:熟悉结构、紧扣原理、观察现象、由表及里、先易后难、少拆为益。
这就要求在分析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先全面搜集了解故障的全部现象,然后在使用中从故障逐渐出现、突然出现,保养前现现和大修后出现等到几个方面来考察,弄清在什么状况、条件下故障现象最为明显。在允许条件下,还可以改变汽车工作状况以观察现象的各种变化,从而抓住故障现象特征。
另外,还必须熟悉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时所具备的条件,要弄清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因为故障发生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必须分析确定其主要原因,逐一先易后难的排除,再查找,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如发动机排气管冒黑烟,主要是燃料烧不完全,故应抓住油、气及其混合的关键,不要被一些次要原因及表面现象所蒙蔽。尤其应注意的是不要动不动就拆卸,很容易造成新的故障,也会浪费不必要的人力、材料和时间。

4、汽车故障诊断原则?

汽车故障诊断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
(二)、先思后行、先熟后生的原则
(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原则

(四)、先备后用、代码优先的原则


(1)先思后行。

对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的故障现象先进行综合分析,在初步了解故障原因的基础上,再进行故障检查,以避免故障诊断的盲目性。

(2)先外后内。

在发动机出现故障时,先对电控系统以外的可疑故障部位进行检查。这样,可避免无谓的检查。例如,本来是一个与电控系统无关的故障,却先对电控系统的各个元件、器件、线路等进行了复杂的检查,而真正的故障部位却未找到。

(3)先简后繁。

应优先检查那些能以简单方法检查的可疑故障部位。可以利用人的感官,如问、看、触、听、试等直观检查方法,将一些较为明显的故障部位迅速找出来。

(4)先易后难。

发动机的某一故障现象通常是由某些总成或部件引起的,应先对那些常见故障部位进行检查,再对其他不常见的故障部位进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迅速排除故障,而且省时省力。

(5)代码优先。

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出现故障后,通过发动机故障警告灯闪烁向驾驶人员报警。但是对于某些故障,自诊断系统只存储该故障码,并不报警。因此,在对发动机做系统检查前应先按制造厂提供的方法,读出故障码,再按照故障码的内容排除该故障。

(6)积累资料。

积累资料是指在检修该车型前,应准备好与该车型有关的检修数据资料。除了可以从维修手册、专业书刊上收集整理这些检修数据资料外,另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随时检测记录无故障车辆的有关参数。

这样,通过逐渐积累,可在日后检修同类型车辆时,将这些平时积累的检测参数与实测参数进行比较,供检修人员参考。

5、如何诊断汽车发动机异响

(1)故障现象

摩托车行驶时,发动机内部发生不正常的响声。

(2)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发动机在运转工作中,由于机件运转和震动,总会发出响声,响声可分为正常响声和异常响声。正常响声是允许存在的各种适度的噪声,即在怠速运转时,只能听到均匀的“嘟嘟”响声;在中速运转时,响声均匀清脆;加速时会发出有力而圆滑的“嘟嘟”响声。异常响声是各种不正常的金属敲击声或其他不应有的异常声,是发动机产生故障的征兆。若能及时找出其声源和产生异响的原因并加以排除,即可避免故障和机械部件的损坏。发动机异响的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见表4-7。

表4-7 发动机异响的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表4-7 发动机异响的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续)-1

(3)故障诊断流程

发动机异响的诊断流程如图4-23所示。

图4-23 发动机异响的诊断流程

(4)故障诊断要点

发动机常见的几种异响的判断技巧如下:

①气门敲击声。在怠速运转时会出现有节奏的“嗒嗒”或“嗲嗲”的敲击响声,转速增高,响声随之增大,并变得杂乱。

故障排除方法:重新调整气门间隙或更换气门机构。

② 气门漏气声。在进气管侧听到“嘘嘘”的声音,或在排气管听到“唏唏”的声音。

故障排除方法:重新调整气门间隙

③ 活塞环的漏气响声。漏气响声是一种“喝喝”、“吱吱”声,严重时有较明显的“噗噗”声。

故障排除方法:解体发动机,更换活塞环。

④活塞环的金属敲击声。在汽缸体上部发出一种钝哑的“噗噗”的金属碰击声,随着转速升高,响声也随之增大。

故障排除方法:解体发动机,更换活塞环。

⑤活塞销的敲击声。发动机工作时,发出一种非常尖锐、清脆、音调甚高而明显的“嗒嗒”的金属敲击声,像用手锤敲打铁砧的声音。其响声在冷机时不响,温度升高后响,转速越高越响。其主要原因是活塞销与连杆小头套,或活塞销与活塞销孔配合间隙过大。

故障排除方法:解体发动机,更换活塞销。

⑥活塞敲缸声。缸内发出一种比较清脆、尖锐的“当当”或“嗒嗒”响声,其响声在冷车及加速时最为明显,发动机温度升高后,响声会减弱或消失。

故障排除方法:拆下火花塞,往汽缸内注入约120mL机油,踏动启动杆数次,再启动发动机,响声将减轻或消除。

⑦连杆大头轴承敲击声。在曲轴箱附近,可听到一种清脆、音量较大的“当当”响声,严重时为“哗啦”、“哗啦”的响声;离发动机一定距离,则听到短促而坚实的“嗒嗒”响声。其响声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强;猛增转速或负荷时,响声最为明显;不随发动机温度改变而变化。

故障排除方法:解体发动机,更换连杆大头轴承。

⑧磁电机飞轮松动敲击声。发动机运转时,会听到一种沉闷的“嗒嗒”的敲击响声,其响声呈周期变化。变化转速时最容易发觉,发动机启动或熄火时特别明显,转速越快,响声越大。

故障排除方法:拆卸曲轴箱盖,拧紧磁电机飞轮的坚固螺栓。

6、汽车故障诊断基本流程?

你好
1.了解最初症状
最初症状是指需要维修的车辆所表现出的故障特征,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准确了解并描述故障现象非常重要,这关系到诊断的方向和效率。因为车主只能从车辆使用中的异常判断车辆出现故障,而维修人员需要根据车主的描述以及自身观察准确描述故障症状。
2.问诊试车
问诊是通过对车主的询问了解汽车故障症状的过程,试车则是对汽车故障症状的实际验证并进一步确认故障症状的过程。
3.故障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是在问诊试车后根据故障症状,对汽车结构和原理进行的深入研究分析,目的在于分析故障生成的机理,故障产生的条件和特点,为下一步推出故障原因做准备。分析研究通常需要借助与汽车故障相关的基础材料,了解汽车正常运行的条件和规律,并且与故障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研究的基础材料是车辆结构与原理方面的知识,以及所修汽车维修手册提供的机械与液压结构原理图、油路电路气路图、电子控制系统框图、控制原理图表、技术参数表、技术信息通报等重要信息。
4.推理假设
在了解汽车故障部位的结构原理、查找对比汽车技术资料后,通常可以根据逻辑分析和经验判断做出对故障可能原因的推理假设。推理假设是对故障原因的初步判断,它是基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
理论上是指根据结构原理知识,加上故障症状的表现,再从逻辑分析出发推出导致故障症状发生的可能原因,这个推导从原理上是能够成立的逻辑推理,这是基于理论的逻辑推理。实践上是指根据以往故障诊断的经验,对相同或相似结构的类似故障做出的可能故障原因的经验推断,这个推断具有类比判断的性质,这就是基于实践的经验推断。
5.流程设计
流程设计是在推理假设环节之后,根据假设的可能故障原因,设计出实际应用的故障诊断流程。设计时要先确定应检测的项目,再确定分辨汽车各大组成部分或总成故障的检测方法,然后确定汽车各个系统和装置工作性能好坏的检测方法,最后才是部件和线路的测试方法。这些测试方法的应用目的在于逐渐缩小故障怀疑范围,最终锁定故障点。
6.测试确认
测试确认是在故障诊断流程设计之后,按照流程设计的步骤通过测试的手段逐一测试各个项目。测试确认是在不解体或只拆卸少数零部件的前提下完成的对汽车整体性能、系统或总成性能、机电装置性能、管线路状态以及零部件性能的测试过程,它包含检测、试验、确认3 个部分,这3 个部分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检测主要指通过人工直观察看和设备仪器进行的检查和测量来完成的技术检查过程,试验主要指通过对系统的模拟实验和动态分析来完成的技术诊察过程。确认主要指通过对诊断流程的逻辑分析、对检测和试验结果的判断,最后确认故障发生部位。
7.修复验证
修复验证是在测试确认最小故障点发生部位后,对故障点进行的修复以及对修复后的结果进行的验证。它分为修复方法的确定和修复后的验证两个部分。
8.最终原因的确定
在对前面环节中找到的最小故障点进行修复验证后,故障现象可能消除了,但是这时不能认为故障诊断工作到此可以结束了,因为导致这个最小故障点发生故障的最终原因还没有认定,如果不再继续追究下去,就此结束维修,让汽车出厂继续行驶,很有可能导致故障现象的再次发生。

7、汽车故障诊断思路方式

温度预测中途停车检查,可通过用手摸的方法来判定车辆各部位温度是否正常,气味预测驾车时,如果嗅到不正常的气味(焦糊味、过浓的汽油味等),表明车辆已发生故障。
耗油预测汽车的各种油耗均有一定的标准范围,如果出现油耗量明显增加,表明隐存有故障。
性能预测车辆的各种使用性能随行驶里程而发生变化,但很缓慢,若在行车中感到汽车使用性能明显变坏(如汽车突然摆头严重、制动器不灵等),说明有了故障。
渗漏预测如果车辆某些部分的密封性能变坏,出现漏水、漏油、漏电等现象,表明有了故障。
间隙预测各部位的间隙都有其标准数值,如果间隙过大过小,都表明有了故障。
声响预测如汽车发生异响,表明有些部件存在故障。?详细参考:
http://www.szqczl.com/newsshow.asp?id=900

8、什么是 汽车诊断标准?

汽车故障是指汽车总成或部件总成,部分地或完全地丧失了原设计功能的现象。

汽车故障按照其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情况划分,可分为功能性故障和参数性故障两种。

功能性故障是指不能继续完成本身的功能,如ABS/EBD制动抱死跑偏、发动机不能起动运行、自动档汽车不能升入超速档等;

参数性故障是指性能参数达不到规定的指标,如汽车动力性能下降、换档质量差、耗油量增加、尾气排放恶劣等。随着汽车电子产品的增多,特别是CAN总线技术在汽车上被广泛应用,汽车功能性故障和参数性故障往往交织在一起,由于某个总成部件发生功能性故障,而影响到其它总成部件发生参数性故障,汽车电子系统的“故障运行模式”,或者叫“备用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

汽车故障诊断是指依照相关技术标准,使用专用的工具、仪器、设备和软件,对汽车故障进行检测排查、分析判断,从而查明故障成因,确认故障部位的操作过程。

汽车故障诊断标准是对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诊断接口的接脚定义、故障代码的编码顺序、诊断操作的技术要求和传感器执行器限值等的统一规定。

汽车故障诊断标准是众多汽车技术标准中的一种,由国际标准,如OBD-Ⅱ《汽车微机随车故障自诊断欧洲统一标准》如SAE—J1850《汽车微机随车故障自诊断美国统一标准》;国家标准,如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技术要求与检验方法》,GB/T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如JT/T201-1995《汽车维护工艺规范》、JT/T198-19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地方标准,如DB11/105—1998《北京市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企业标准,它包括德国的奔驰、宝马汽车公司、日本的丰田、日产汽车公司制定的标准等一系列不同的汽车制造企业标准构成。

国家标准一般是由国务院某部、委提出,国家技术监督局核准发布,全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贯彻执行的,具有强制性与权威性,是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从一般规律上说,企业标准要高于地方标准,地方标准要高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又要高于国家标准。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在工业产成品方面与国际标准还有一些差距,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改革不断深化,这些差距正在逐步缩短。现阶段汽车故障诊断标准主要依照世界各大汽车制造企业的企业标准执行。

汽车故障诊断的一般流程

(1)用户调查:详细询问故障发生的现象、时刻、周期、频率以及对于车辆行驶性能带来的影响。用户调查是汽车故障诊断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初步诊断的主要依据。在“用户调查”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引导用户“多说话”,用户尽可能多地描述故障现象对于直观判断故障是很有帮助地。

(2)外观检视:也叫“初步判断”或者“直观检查”,必要的时候还要对车辆进行路试。因为车主不可能个个都是汽车维修行家,其对故障的描述往往带有很多个人心理因素和片面性,比如有些车主始终觉得自己的车就是要比别人同型号的车费油;有的行驶异响明明是后桥响,他认为是自动变速器异响要求做大修。通过直观检查,印证用户故障描述是否准确,故障是否真实存在,建立第一印象,为下一步仪器、设备检查做准备。还有一些电控系统故障是由于真空管路脱落、龟裂,电器插头松脱,线路折断等简单原因造成的,可通过直观检查直接诊断并修复这些故障。

(3)检查电控单元故障代码:在进行全面检查、测试之前,首先使用故障诊断仪检查ECU存贮器是否存有故障码,以确定大致的故障方位、需要检查的部位以及需要使用的工具、仪器和设备,为进一步检查作准备。ECU故障代码编码是有一定条件的,又有间歇、偶发故障和硬故障之分。

当前几乎所有车载电控单元都具备主动区分故障性质的功能,仔细阅读这些故障信息,对于准确查找故障,避免漏检、误检都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短路或断路到接地”的故障,表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反馈信号过低,需要检查的部位包括:电控单元、插接器、传感器5V参考电压传输电路、反馈信号电路、传感器本身。如果读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短路或断路到火线”的故障,则表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反馈信号过高,需要检查的部位是不一样的,主要检查传感器电阻是否有短路,电路是否有“串线”现象等。

(4)动态数据流分析(验证判断,在无代码时更为重要)

(5)电路分析(明确检查方向与部位)

(6)波形分析(确定部件功能、状态)

(7)万用表测试(确认故障点)

(8)填制《诊断报告》(进厂检验单,派工依据)

(9)实施作业(维修或更换,过程检验单)

(10)填制《维(检)修报告》 (竣工检验单,归档)

汽车故障诊断方法主要有直观诊断法和仪器设备诊断法两种,在许多书籍上都有介绍,不再赘述,这里介绍的汽车故障诊断的分析方法,主要围绕汽车故障诊断的一般流程阐述。

(1)问诊:也就是客户调查;

(2)故障代码分析;

(3)数据流分析;

(4)波形分析;

(5)尾气分析;

(6)电路分析;

(7)万用表测试分析。


与车辆诊断机制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