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求轿车前挡风玻璃毕业论文
浅谈光栅玻璃在汽车上的应用
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功能、安全玻璃在汽车行业己经广泛的应用,作为高科技的玻璃产品,光栅玻璃应
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必将为玻璃行业和汽车工业带来更为广阔的生机。
Abstract Function glass(varieties of safety glas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strial technology
has beenw
idely
in used in automobile Instrial,as High—tech glass proction,Raster glass has
been in used in automobileI
nstrial,
丽ll bring a broader 1ife in the glass instry and the automobile instry,
关键词光栅玻璃汽车玻璃挡风玻璃应用
Key words Raster glass Autoglass Windsereens Application
汽车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象征,已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而汽车玻璃的革新亦在不断变化。作为高
科技的玻璃产品,光栅玻璃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可使夜间相向而行的汽车,在会车的时候,省去复杂的打会
车灯的步骤,避免夜闯会车时,汽车大灯造成的司机暂时性目眩,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光的偏振原理
为了理解汽车安全玻璃避光的原理,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光波的特性。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见到的光大
部分都是自然光,我们知道光波是横波,横波可以发生偏振现象。从普通光源直接发生的天然光是无数偏振光
的无规则集合,所以当我们直接观察光的时候,不可能发生光强偏于某一方向的事情.这种沿着各个方向振动
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的光叫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沿一
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这些光都是自然光。
让太阳光或灯光通过一块用晶体薄片作成的偏振片Pl(如下图),在Pl的另-N观察,可以看到它是透明的.以
入射光线为轴旋转偏振片Pl,这时看到透射光的强度并不发生变化. 再取一块同样的偏振片P2,放在偏振片Pl的后面,通过它去观察从偏振片Pl透射过来的光,就会发现
从偏振片P1透射过来的光的强度跟两偏振片P1、P2的相对方向有关.
把晶片P1固定,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偏振片P2时,从P2透射过来的光的强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当Pl与P2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大,当Pl与P2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
几乎等于零
其透射光的强度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a为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的夹角),
上式就是著名的马吕斯定律。
从马吕斯定律可以看出,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后,光强随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和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
之间的夹角q的改变而改变.当a=O时,I=I。,透过偏振片的光强最大;当n--90。时,I=0,没有光透过偏
振片。
根据以上原理可知,如果在所有的汽车前挡风玻璃和车灯玻璃上镀一层偏振膜,而保持这两种偏振膜的偏
振方向互相垂直,就能达到在夜间会车时避免车灯强光透过,而眩目的目的。
2偏振片的分类形式
目前的玻璃镀膜技术已十分成熟。从最初的化学镀膜到真空蒸镀以至发展到现在的真空磁溅射镀膜。国外
很早就在玻璃镀膜的技术上开发了车灯防护产品。早在1995年,BOCCT公司取得氧化硅阻挡膜专利;德国
Leybold公司把这一技术用于汽车车灯的在线团束溅射镀膜上。而我国的玻璃镀膜技术发展比较缓慢。1990
年以后才迅速发展。根据我国目前汽车和玻璃市场的发展趋势,应该开发这种偏振膜产品(也就是车灯阻挡膜)。
上文提到的偏振片就可以用在玻璃上镀覆偏振膜的方法得到。一般较常用的偏振片种类有以下数种:
2.1反射型
当光线斜射入玻璃表面时,其反射光将被部分偏振化。利用多层玻璃的连续反射效果即可将非偏振光转为线性
偏振光。
2.2复屈折型
将两片方解石晶体接合,入射光线会被分解为两道偏振光,称为平常光与非常光。
2.3二色性微晶型
将具有二色性的微小晶体有规则地吸附排列在透明的薄片上,这是人工第~次做出偏光膜的方法。
2.4高分子二色性型
利用透光性良好的高分子薄膜,将膜内分子加以定向。再吸着具有二色性的物质,此为现今生产偏光膜最主要
的方法。这类吸收式的起偏器都是以膜(Film)或是板Ⅱ1ate
or
Sheet)的形式存在,因此,通常又称之为偏光膜
(Polarizing Film)或偏光板(Polarizmg Plate orSheet)。英文上另外一个更通俗的称呼是Polarizing Filter。
3偏振膜的发展过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偏振玻璃的功能,我们有必要再来了解一下偏振膜的发展过程和它的分类方法:
3.1偏光膜的起源
偏光膜是由美国拍立得公(Polaroid)iilJ始人兰特(Edwin H.Land)于1938年所发明。六十年后的今天,虽然
偏光膜在生产技巧和设备上有了许多的改进,但在制程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的材料上仍和六十年前完全一样。因
此,在说明偏光膜的制作过程的原理之前,先简单的叙述一下兰特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褥到灵感,相信这有助
于全面了解偏光膜的制作过程。
兰特于1926年在哈佛大学念书时看了一篇由英国的一位医生Dr.Herapath在1852年发表的论文,内容提到
Dr.Herapach的一位学生Mr.Phelps曾不小心把碘掉入the solution disulfate of quinine,他发现立即就有许多小的
绿色晶体产生,Dr.Herapath于是将这些晶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当两片晶体相重叠时,其光的透过度会
随晶体相交的角度而改变,当它们是相互垂直时,光则被完全吸收;相互平行时,光可完全透过。
这些碘化合物的晶体非常小,所以在实际应用上有了很大的限制,Dr.Hempath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来研究
如何才能做出较大的偏光晶体,可是他并没有成功。因此,兰特认为这条路可能是不可行的,于是他采用了以
下的方式:
t
●兰特把大颗粒晶体研磨(ball mln)成微小晶体,并使这些小晶体悬浮在液体中。
●将一塑料片放A上述的悬浮液中,然后再放入磁场或电场中定向。
●将此塑料片从悬浮液中取出,偏光晶体就会附盖在塑料片的表面上。
●将此塑料片留在磁场或电场中,干燥后就成为偏光膜。
兰特的方法是将许多小的偏光晶体,有规则的排列好,这就相当于一个大的偏光晶体。他应用上述的方法,
在1928年成功的做出了最早问世的偏光膜J片。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费对、成本高和模糊不透明。但兰特已经
发现了制造偏光膜的几个重要因素:(1)碘(2)高分子(3)定向(Orientation)。经过不断的研究改进,兰特终于在1938年发明了到现在还在沿用的制造方法,其制法如下:首先把一张柔软富化学活性的透明塑料板(通常用PVA
浸渍在12/KI的水溶液中,几秒之内许多碘离子扩散渗入内层的PVA,微热后用人工或机械拉伸,直到数倍长
度,PVA板变长同时也变得又窄又薄,PVA分子本来是任意角度无规则性分布的,受力拉伸后就逐渐一致地偏
转于作用力的方向,附着在PVA上的碘离子也跟随着有方向性,形成了碘离子的长链。因为碘离子有很好的
起偏性,它可以吸收平行于其排列方向的光束电场分量,只让垂直方向的光束电场分量通过,利用这样的原理
就可制造偏光膜。时下最通用的偏光膜是兰特在1938年所发明的H片,一直沿用至今。
3.2偏光膜的种类及发展:
偏光膜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但能使用在LCD做为偏光材料,亦可用于太阳眼镜、防眩护目镜、摄影器材
之滤光镜、汽车头灯防眩处理及光量调整器,其它尚有偏光显微镜与特殊医疗用眼镜。为了满足轻量化及使用
容易的要求,偏光膜的选择以高分子二色性型为主,这类起偏材料的种类有四:
3.2.1金属偏光膜
将金、银、铁等金属盐吸附在高分子薄膜上,再加以还原,使棒状金属有起偏的能力,现在已不使用这种方法
生产。
3.2.2碘系偏光膜
PVA与碘分子所组成,为现今生产偏光膜最主要的方法。
3.2.3染料系偏光膜
将具有二色性的有机染料吸着在PVA上,并加以延伸定向,使之具有偏旋光性能。
3.2.4聚乙烯偏光膜
用酸为触媒,将PVA脱水,使PVA分子中含一定量乙烯结构,再加以延伸定向,使之具有偏旋光性能。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知,一直以来偏光膜均是将具有二色性的有机染料涂覆在聚乙稀醇上进行拉伸定
向而成。在玻璃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否借助在线沉积镀膜技术生产出玻璃偏振产品,这有待于玻璃行
业的科技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有更多更好的技术面世,为推动我国的汽车工业和玻
璃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三慧编《大学物理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黄士萍编《玻璃与玻璃制品生产加工技术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务全书》2003年版,三秦出版社
3.鲁云编《先进复合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
2、IFE青岛威奥轨道车辆门(青岛)有限公司现在怎么样?比如:效益、管理、待遇等等吧。
应该是属于合资企业,待遇在网上评价还不错,管理应该比较正规。其他情况应该还不错吧。
3、宝马也推出了电动汽车,但为什么没有特斯拉的口碑好?
为什么宝马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始终无法力压特斯拉成为领军者?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2017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发布了旗下的i Vision Dynamics(参数|图片)概念车。无论是车型尺寸,还是性能参数,这款i Vision Dynamics概念车都表现出了对特斯拉的浓浓敌意。一时之间火药味十足,不少媒体纷纷开始猜测这款概念车量产后,将会对特斯拉的市场份额造成怎样的冲击。时隔半年,这款概念车终于被官方确认定名为:宝马i4,并将在不久之后于德国慕尼黑正式投产。
无论宝马i3本身产品性能的短板,还是特斯拉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在当前的电动市场里,宝马的确在很多方面都要比特斯拉略逊一筹。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宝马都缺少一款真正能够威胁到特斯拉主力产品线的车型。根据EV Sales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以及美国和欧洲等市场的持续推进,2017年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22.3万辆。
这个数据同比去年增长了58%,并且让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销量之中的占比超过了1%。在这愈发庞大的电动军团之中,宝马i3(参数|图片)的销量仅有31410辆,相比特斯拉Model S(参数|图片)或是Model X(参数|图片),差距都还很大。如果要比电动汽车技术,宝马从来就没怕过。无论是曲高和寡的混合动力i8(参数|图片),还是身负众望的纯电动i3,都向全球展示出了宝马对未来材料和未来技术的理解以及运用。
但是,如果单纯以销量来论输赢,你会发现大多数豪华品牌受众在选择电动汽车时仍然会倾向于特斯拉。ife模块+Dirve模块的模块化座舱设计、富含科技并且坚持环保理念的内饰材料、首款量产化的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车身带来的极致轻量化概念。i3可以说是一款“浑身上下都是宝”的天之骄子,按照常理,这样的同学就算没当上班长,起码能够混个学习委员。可奇怪的是,宝马偏偏忽略了纯电动汽车产品中消费者最看重一个要素:续航里程。特斯拉有极具科技含量的模块化设计吗?
没有;特斯拉有环保材料的内饰吗?没有;特斯拉有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吗?也没有。但是特斯拉恰好切中了电动汽车消费者最看重的续航里程。要知道在最初的时候,宝马i3的价格超过了Model S的一半,但是续航里程却只有可怜的150公里,还不支持快速充电。随后在2016年,宝马终于给i3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让它的续航里程达到了250公里。但可惜的是,此时的特斯拉早已经抵达500公里的续航大关了
4、IFE青岛威奥轨道车辆门(青岛)有限公司在哪
一直向西走3公里就到
5、对吉利汽车的IFE矩阵分析
找专业人员来分析吧
6、深度解析宝马 i4 概念车,第五代 eDrive 与宝马电气化的种种
属于 2017 的憧憬和展望,在 2020 年化作宝马第一台四门纯电动轿跑车。
早在?2017 年 12 月举办的技术研讨会上,宝马已经为我们展示了 2020 年代全面向电气化转型的坚定决心。自研三电,第五代 eDrive 系统,没有稀土材料的电机……即便是在我们发现这些内容的 2019 年,宝马的电气化内功也足以让观众瞪大眼睛。
这份材料里关于纯电动车的部分,很多都会出现在今年国产上市的宝马 iX3 上,不过大家都隐隐感觉到它只是一份“开胃菜”,宝马纯电动浪潮的第一波巨浪,将是一台四门、双排座的中型轿跑车。
这款车的重要性让宝马用两台概念车昭示它的相貌,一台是 i Vision Dynamics;另一台就是今天的主角,也是更接近量产的那一个——i4 概念车。它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和即将到来的下一代宝马 4 系四门轿跑车共享外观设计语言和底盘代号(G26)这件事,成了一件小事。
让我们从设计语言开始
燃油车型与同系列的 i 车型共享一套设计语言,其实从 iX3 就开始了,i4 概念车也很有可能延续这一做法,因此它的外观也可以看作下一代 4 系四门轿跑车,也就是 Gran Coupe 的同款,只是在细节位置,i4 概念车仍会保留纯电动车的细节。无论如何,全新 4 系概念车已经为它俩的长相奠定了基调。
扁平且横向延展的前大灯,快要延伸到前保险杠底部的双身型“进气格栅”,连带几乎成为条状的六边形“天使眼”,或许和我们传统认知的宝马风格不太相似,但用在 i4 概念车上并不特别违和,预计它在 4 系量产车型上也会逐渐被人接受。全封闭的中网和酷似 M Performance 系列的细节让看到它的人不禁开始联想它的动力特征。窄小的后视镜或许没有传统的镜面,只是一个流媒体摄像头支架而已。
从它的侧面图可以看到 4 系诞生以来的特征——前叶子板上的导风槽,它将有利于引导前轮附近的紊流,对延长纯电动车型的续航里程应该很有帮助(轮圈也大概率会用上超低风阻的样式)。i4 概念车的车顶线条有点像现款 3 系 GT 与现款 4 系四门轿跑车的结合体,车尾的溜背线条让我们觉得量产车也会配备掀背式尾门。
i4?概念车还配备了超大尺寸的全景天幕,从前到后连成一体,车门的无边框设计完全是意料之中。另外,i4 概念车还具有电控隐藏式门把手,在当今的电动车领域,这些都是标配般的存在。霍夫迈斯特拐角变得更尖锐,为后排乘客的视野增大提供一定协助。
没有了排气管的干扰,设计师可以随心所欲地打造视觉和实用效果兼而有之的后保险杠,对?i4 概念车而言,这意味着尺寸巨大且带有蓝色装饰的大尺寸扩散器。相比之下,i4 概念车的车尾线条却意外地很简介,尾灯是宝马对这一代轿跑车的一贯处理方式——带轻微弯折的横向条状,自 M235i 四门轿跑车到 X4、X6 和 8 系皆是如此。
不知怎的,i4 概念车的外观竟然隐隐有点硬派、肌肉的感觉,特别是腰线一下凹进去的部位。但一看到车顶,我们又能回过味:这不还是宝马出品的 Gran Coupe 之一嘛。
概念车的内装:激流转舵
我们要承认一点,i4 概念车的内饰第一眼望过去真的很不宝马,尤其是看到连在一起的中控显示屏和全液晶仪表盘后,我敢说认错品牌的绝对大有人在。OK,下一眼看一下方向盘上的车标和中央通道的设计,熟悉的宝马风格又回来了。两块大屏幕透露了很多信息,比如新的 iDrive UI,不少于 600km 的 WLTP 工况续航,以及精确判别周围车辆和道路的高度自动化驾驶辅助系统。
作为 i 子品牌的成员,内饰自然要有新意,因此它采用滑块式换档按键,多面体水晶镶嵌在方向盘上也就不足为奇了。方向盘上稀疏的按键或许代表着高度精确和多功能的手势控制系统,这也是未来车辆人机交互的发展方向——能用其它方法感应,尽量别用实体按键。看,空调调节区就取消了嘛。
俯视设计图为我们展现了大屏的另一个角度——与 iNEXT 量产车一致的大尺寸曲面屏幕!门板的镂空设计对这一代宝马而言是非常有新意的,座椅就显得有一点点普通。
后排座椅是非常接近量产版本的三座设计,同时配有后排出风口(以及 Type-C 接口?)。在这里我们似乎能隐约感觉到座椅相对地板的高度,与这个级别的轿车没有太大差距;底盘也没有过度抬高,后排地板还是纯平的。这是一台电动车,i4 概念车的特征其实是电气系统设计和技术能力的展现。讲到这儿,重头戏要来了。
宝马电气化转型的内核:第五代 eDrive
BMW i4 所使用的高压电池、驱动组件以及充电设备由 BMW 集团设计以及研发。宝马此前在量产历代 eDrive 电动技术所获得的经验将应用在 i4 上。第五代 BMW 电驱动技术采用了非常高的集成度:电机、减速器、电力控制元件被集成在同一个腔室内。高度集成的驱动部件能明显提高电机功率密度,降低驱动部件的重量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当然,BMW 往后的电驱动技术将不使用稀土元素,避免影响环境。
得益于宝马集团多年来深度的研发以及使用经验,正如第五代电驱动技术一样,高压电池同样获益。宝马对如何研发电池技术以及制造适合具体车型(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的电池和其它电气化部件颇具经验。
自 2013 起,BMW 集团已开始为车辆制作模块化以及定制化的高压电池组。宝马 i4 以及未来的纯电动车辆每个电池组模块将包含更多的电池单元、更少的组件、更紧凑的设计,以提高它们装车的适应性。
通过更高的充电功率(150kW)以及高压电池,宝马 i4 概念车在 35 分钟时间内可实现 80% 的充电量,这意味着每充电 6 分钟,续航即增加 100km。轻量化工程也将有助于延长 i4 量产车的续航里程,最高达到 600km(WLTP 标准)水平。
根据此前的推测,宝马 i4 的量产版本或将使用容量 80kWh 的动力电池组,搭配前后两台电机时,综合最大功率达到 390kW(530PS),0-100km/h 加速约在 4s 完成。同时它还能拥有最长 600km 的 WLTP 续航里程,未来甚至有可能上升到 700km 之多。
随着电气化逐步渗透到豪华汽车制造商产品线的每一处,纯电驱动的高性能电动车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鉴于此前宝马推出过基于现款 M550i xDrive(与 i4 量产车同属 CLAR 平台)制造的 Power BEV 测试车,它搭载的三电机系统会不会出现在高性能版的 i4 量产车上?
如果答案是“是”,一套能让 2.4 吨重的测试车 0-100km/h 加速时间“轻松少于 3s” 的动力系统,会让高性能版 i4 有怎样的动力效果?我们难以预测。
?最后让我们把目光转向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的围场。宝马在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的表现也有目共睹,在第六赛季迄今为止五个回合的比赛中,宝马曾两夺分站冠军,三次登上领奖台,积 90 分排名车队积分榜第二;在刚结束的马拉喀什站比赛中,宝马也因出色的电能管理策略在最后时刻超越前车登上亚军的位置。从赛场到量产车,从 iFE.20 到 i4 量产车的转化,很可能就在一瞬间。
根据宝马的中期规划,到 2025 年,品牌将推出 25 款电气化车型,涵盖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毋庸置疑,除了中大型 SUV iNEXT 外,量产版 i4 也要扛起宝马在纯电动这条路上的大旗。并且,由于 i4 几乎肯定要以更入门的定位与一批新兴车企的产品竞争,它也需要有足够竞争力,让宝马——这个在传统车企里面电气化转型力度最大的公司之一——维持自己在燃油车时代的固有优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手机百度carlife怎么连接汽车
1、首先在手机上下载并安装百度CarLife,安装完毕之后打开百度CarLife,同时用手机数据线将手机和汽车上的百度CarLife(需要打开)进行连接。
2、点击手机屏幕左上角的设置菜单按钮。
3、在弹出的界面中将开发者选项和USB调试的开关打开,同时根据提示点击允许USB调试即可。
4、此时,就需要等待手机上的USB调试完成后,就可以成功的汽车上的百度CarLife和手机连接上了。
8、IFE威奥轨道车辆门系统(青岛)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人事部的人很牛逼!
有如此低素质的人事,公司会好到哪里啊,目前这家公司的人事总监似乎还在空缺状态,据说给的待遇很高,但没人愿意去!这说明什么?
9、IFE威奥轨道车辆门系统(青岛)有限公司是威奥集团的吗? 待遇怎么样啊?
对不起喔,楼主。这个是帮不上你啦。
不是很了解。。。
它现在在招聘耶,楼主是要去应聘的吗?
加油喔~楼主~~~
支持~~支持~~~●ω●
10、IFE-威奥轨道车辆门系统(青岛)有限公司 电话
麻烦问下,这个公司的人事联系电话是多少啊,谁知道能提供下吗,万分感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