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地铁车辆格栅

地铁车辆格栅

发布时间:2021-05-05 08:46:20

1、汽车前格栅是什么?

汽车前格栅是汽车车头部分有一格一格的网状部件。车辆的前格栅位于前保险杠和车身前横梁之间,由于在前格栅的上表面区域需要布置发动机罩锁,前格栅需要开设发动机罩锁避让通孔以避让发动机罩锁。

相关技术中,发动机罩锁下方布置有冷凝器等部件,且机舱盖锁下方无遮挡,人员可以通过前格栅上的发动机罩锁避让通孔直接看到车内结构,同时杂物或液滴也能通过发动机罩锁避让通孔落到冷凝器等部件上,影响这些部件正常工作。

(1)地铁车辆格栅扩展资料:

前格栅除了美观,最大的作用就是进气和减小空气阻力。前格栅对发动机舱的阻力影响越大,发动机舱阻力约占总体阻力的10%,格栅主动关闭有利于减小发动机舱内的阻力。

另外前格栅还起到降温的作用。前格栅是外界与发动机舱的通道,空气通过它进入发动机舱,带走散热器的热量,进行降温。

2、常州地铁车辆的断面轮廓是什么形状?

三角形对就是三角形

3、地铁列车车辆的主要尺寸的长宽高是多少

1)一般世界上有三种地铁列车车型 。A型车为3.0米,B型车为2.8米,C型车为2.6米。当然也有例外 如将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的超宽A型旗舰车,3.2米 。

A型车 基本尺寸:长22m、宽3.0 m、高3.8 m , 断面面积=11.4m@ 

B型车 基本尺寸:长19m、宽2.8 m、高3.8 m,断面面积=10.64m@ 

C型车 基本尺寸:长19m、宽2.6m、高3.8 m ,断面面积=9.88m@ 

2)这三种车型是世界统一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牌子(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日立。),都是按照这三种规格建的。目前唯一的特例是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的超宽AA型旗舰车,3.2米

3)中国北京五号线新车也是目前北京地铁车辆中最宽敞的,车厢宽2.8米,高3.8米,而普通车厢宽只有2.6米,高度为3.51米。我国地铁列车根据“体宽”可分为A、B、C三个型号,以A型列车宽度最大,载客量最多。  中国新下线的列车最大载客量为2460人;每辆车长度为22.8米,宽度为3米。

4)以DKZ5型车辆为例:

车辆高度(最大处):3695mm 

车体宽度(最大处):2800mm 客室地板面距走行轨顶面高度:1100mm 

A型车 基本尺寸:长22m、宽3.0 m、高3.8 m   

B型车 基本尺寸:长19m、宽2.8 m、高3.8 m 

C型车 基本尺寸:长19m、宽2.6m、高3.8 m

4、地铁列车是怎样放进地下轨道的?

地铁列车一般都是直接由制造商(主机厂)通过大铁路线路牵引到地铁的车辆段。并且不是所有的轨道都在地下,可以放在同一线路的地面部分,然后再开到地下轨道。承运操作如下:

上图为列车的国道运输图,它可以直接由运输车运到相关轨道路段,然后各节车厢进行拼接。因为车厢的长度并不长,所以在拆分之后的每一节运输问题不大。


运输到目的地之后,有吊车可以直接吊装到轨道上,机械完成拼接,在经过一系列的性能测试之后,列车地铁就可以正常运行了。

5、广州地铁1号线的列车

德国SIEMENS列车
1号线车辆为八字形结构,列车以黄色为主色调,车体两边各有一条红色的饰带,象征着广州地下卧着几条巨龙,给广州带来繁荣与昌盛。
1号线列车总长约140m,列车高3.8m,宽3m,每抽列车有48个座椅,每个座椅最多可座7人。在AW1状态(即座位坐满人)下可坐336人,AW2(额定载荷)下,可座1860人,AW3状态下(超员载荷)可座2592人。
1号线车门系统采用的是电控气动车门,通过相关的继电器和电磁阀控制车门风缸,车门风缸驱动门页进行开和关。同时,采用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当车门夹人或夹物后,列车将无法启动,直到司机重开一次门,让被夹人离开后或将被夹物清除后才能动车,以防止夹人夹物行车,保证乘客安全。
1号线每个单元车设有两个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整抽列车共有12个空调机组。空调系统是由独立的控制单元控制运行,具有制冷、通风和紧急通风等功能,客室内的温度设定值是可调节的,调节范围为19-27℃,一般情况下客室温度设定值为自动。此外在车顶空调单元及客室内都分布有温度传感器,用以实时检测客室内的温度,空调系统将根据室内外温差自动调节客室温度,让乘客始终保持舒适的感觉。
1号线的广播系统包括:司机室对客室广播、运营控制中心对客室内部广播、自动报站和司机室与司机室对讲。列车从月台出发后经过轨道特定位置,将会自动触发相应的广播,让乘客了解到站信息,以及地铁站周边的建筑设施、旅游景点等。
1号线列车接驳处有五色灯,原五色灯为方格形状,现大部分列车已改为圆形。
MOVIA 456型列车(增购版的)
制造商:庞巴迪长春客车
设计/营运速度:80km/h
列车编组:6卡编组(Tc+Mp+M+M+Mp+Tc)
编组载客量:1,896人
电化方式:直流1,500V(接触网供电)
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2002~2006年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34抽
设计寿命:30年
昵称:BBD
注:该批所有列车设闪灯路线图
前两抽列车(43~44、45~46)是进口车,在外国组装,再用飞机、轮船运抵广州,59~60号车为微动塞拉门试验车
第一批Movia456列车经信号系统改造后可在1、2、8三条线上按需要调配。
第二批Movia456增购列车既可在1号线上运营,也可在2号线上运营,按需要调配。
一号线的Movia列车采用铝合金车体。相比1号线的全进口列车,该款列车开始出现国产部件。但关键零件设备依然为国外进口。而前两列是进口车,在外国组装,再用飞机、轮船运抵广州。
Movia列车以香槟色为主色调,车体两边各有一条黄色的饰带。该款列车开始采用电动门,并非1号线西门子列车的气动门。
首批Movia列车与增购车大部分部件都是一样的,亦可互相交换使用。两者的差别仅在于: 乘客信息显示系统:首批Movia列车使用安装于车卡连接位上方的LED点阵显示屏;增购车则改为使用车门上方的连续式闪灯路线图。 车头运营信息显示系统:首批Movia列车车头并没有任何班次信息显示;增购车则在车头加装了一个LED点阵显示屏,显示车次号及终点站等简单运营信息。 Movia列车照明系统与1号线的安达-西门子模块化列车基本一致,设置于车门及车窗上方,使用光管及铁格栅式灯罩。在车卡连接位亦装有光管照明。随着2010年二八号线拆解,该款列车的所有铁格栅式灯罩全数更换为塑料透明灯罩,车卡亮度得以提升。部分列车亦改用LED点阵照明光管。但由于增购车的闪灯路线图占用了车门上方原来设置光管的位置,因此增购车车门位置的亮度略暗。在2010年2号线拆分后全部更换灯管,照明效果更佳。
首批Movia列车原来只为旧2号线(即2010年后的新2号线和8号线)设计,后因应需求,部分列车的车载信号系统作了改造,随后亦可在1号线行驶;增购车只能在1、2号线上行驶。1号线、2号线、8号线的部分列车会根据需要进行调配。
一号线部分路段不时会有限速的措施(其中一部分是受正在进行的接触网柔改刚工程影响),截至2012年7月,仅有长寿路-黄沙区间双向限速。

6、地铁车型的分类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车辆类型可分为:A、B、C三种。
三种车型的主要区分是车体宽度。C型车宽2.6米。注意:这里指得是普通的侧面垂直的列车,不是鼓型车。
长度可以靠改变编组来随时变化,高度差别不大(因为人的身高都差不多),所以这些都不是车型的参考标准。只有宽度最重要,而且一旦成型就无法再改变,因此是区分车型的唯一标准。
国铁也一样存在界限,这个界限和轨距是相关的,事实上很难想象轨距1067但是车宽3米3的样子,这也是很不稳定的。
我国国铁车宽一般是3米,铁路界限最多可以兼容3米4也就是可以兼容到新干线的水平(3380毫米)。如果超过界限,就可能剐蹭行车设备造成事故。我国国铁因为和地铁概念被严格区分,所以他们主要面向长途,所以虽然容积大但定员远远小于地铁。
车辆长度跟abc有点关系,是因为类别高,线路标准相对稍高,此时车辆增长也是可以的。对比一下:a类一般在21-24米;b类19-21米;c类15-19米。有时候,尤其是像日本那种实行混跑的国家,因为国铁车辆入侵,abc类的定义经常会失效,所以不必强求。
至于高度,对于三轨系统,目的就是减小隧道面积,如果做得跟架空线车辆那么高,意义就失去了。此外,单纯说乘客高度固定的说法不全面,因为乘客不是全部,车顶空调薄厚,安装方式,都直接影响了车辆高度。
A型地铁列车:长22.8米,宽3米,代表车型:上海地铁1、2、3、4、7、9、10、11、12、13、14、16号线列车
B型地铁列车:长19米,宽2.8米,代表车型:北京、天津地铁宽体车(实际上是鼓型,是利用既有限界条件下的加宽车体,应该算作准B型车)
C型地铁列车:长19米,宽2.6米,代表车型:上海地铁5、6、8号线列车

7、地铁车辆在二位端有哪些电器设备?

侧窗下面标着,挨着车号,一端标着“I”,二端标着“II”

8、地铁里面的房顶都做成格栅的有什么好处?

受力需要

9、地铁列车有哪些系统组成?

地铁列车由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风源系统、电气传动装置、辅助电源、通风、采暖及空调、内装及设备、车辆连接装置、受流装置、照明、自控、监控系统等组成。


与地铁车辆格栅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