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查询车辆肺炎

查询车辆肺炎

发布时间:2021-05-05 22:42:23

1、备受关注:肺炎疫情下的国内车市会如何发展?

2020年的年初就出现了一个频繁刷屏并且影响全国人民的关键词:新型肺炎。这场风暴对于中国车市会有什么影响呢?车企、汽车供应商和媒体人自然对这件事十分关注,就连普通的车友也十分关注,不知道这新型肺炎疫情下国内的车市会如何发展呢?

首先在复工问题上全国汽车产业就会收到一轮延时复工的影响。拿湖北为例,湖北汽车在2019年生产量有224万台。武汉还是全国汽车产业布局车系最全的城市,武汉的车企和零部件汽车企业十分多。第一季度的产能势必会有一定的影响了。

放开湖北不说,国务院发布的延长春节假期通知规定在2月3日开始正常上班。对于1月的计划来说必定难以实现。在这之前去年的汽车厂家就经历了国六排放的打击和车市下行的冲击,厂家的库存压力是大的。但是暂时的疫情管制也会带来需求的节后会谈,不同的群体购车需求也会收到不同的刺激。比如自主品牌来说因为库存比较多性价比也会更高。在中西部市场可能会因为多重因素的刺激出现购车热情的提升。

当然了疫情之后汽车产业链调整也会及时进行,除了稳定职工之外经销商体系也需要稳定,并且社会上也要给与车企更多的支持。尤其是供应链部分,整车企业需要给零部件企业更多的支持。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其实也有不少,比如在娱乐化和综艺化节目上要尽量减少影响,做出更多正能量的宣传,公益传播更重要。而车企也可以利用电商经营的优势来进行发展,可以通过线上订车等模式来提振销量。年前还有车企尝试了各种直播带货的模式,相信在疫情面前可以找到应对的策略和更多的发展空间。

当然除了这些措施也可以参考下2003年非典对车市的影响以及车企的应对。当年的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巨大,而且当年的销量也同比增加了70%。这一年的非典并未对当年的中国车市产生负面影响。当然了这和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疫情带来的也不仅仅是负面影响,比如安全和健康的理念也被更多人接受,比如天窗通风换气,空调履行过滤病毒有害物质等等。和当年相比如今的汽车是存量市场,但依据当年的经验和处理方式也可以找到有效的走出低谷的策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型肺炎厉害,回不去了,可是汽车票不支持线上退,怎么办?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人体早期的症状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状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数病人会表现为胃肠道的反应,比如腹痛和腹泻。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发烧度数在37.3度以上。另外还会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等。

随着症状的加重,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甚至会出现呼吸窘迫等严重症状。进行影像学的检查会发现肺部有磨玻璃一样的肺间质的改变。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和肾功能衰竭等。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暂时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方法,做好个人防护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包括: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

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多饮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居住及工作环境中多保持通风状态。

怀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

怀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要第一时间与家人和朋友隔离,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身体进一步出现发热(发烧度数>37.3度)、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时,要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这样能够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要保持医学观察14天,14天期间如果无其他症状发生,才可以解除隔离。

以下是其他关于冠状病毒的其他专题解读:

【预防知识】积极防护,保护自己

【科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种类盘点

若您在疫情期间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询

查看各地实时交通封禁状况可关注: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报

若您出现身体不适状况,可足不出户,在线免费问医生:阻击肺炎免费问医生

3、汽车年审因肺炎路封了出不去怎么办?

年审其实过期了也是可以审的,只不过被交警拦住了会被扣分罚款,你这是属于特殊情况,如果被拦住了,就好好解释,相信交警不会给你处罚的。

4、因新型肺炎汽车过年审怎么办?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人体早期的症状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状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数病人会表现为胃肠道的反应,比如腹痛和腹泻。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发烧度数在37.3度以上。另外还会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等。

随着症状的加重,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甚至会出现呼吸窘迫等严重症状。进行影像学的检查会发现肺部有磨玻璃一样的肺间质的改变。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和肾功能衰竭等。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暂时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方法,做好个人防护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包括: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

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多饮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居住及工作环境中多保持通风状态。

怀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

怀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要第一时间与家人和朋友隔离,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身体进一步出现发热(发烧度数>37.3度)、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时,要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这样能够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要保持医学观察14天,14天期间如果无其他症状发生,才可以解除隔离。

以下是其他关于冠状病毒的其他专题解读:

【预防知识】积极防护,保护自己

【科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种类盘点

若您在疫情期间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询

查看各地实时交通封禁状况可关注: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报

若您出现身体不适状况,可足不出户,在线免费问医生:阻击肺炎免费问医生

5、新型肺炎持续 车内如何防疫?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关于普通老百姓的基础防护卫生,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比如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尽量少去封闭、人员密集的场所,回家后要勤洗手、消毒,确保室内的生活空间保持通风等。

那么对于有车一族来说,车内的防疫需要做到哪些?开车出门是否就真的可以把自己隔离在病菌之外吗?于是,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车内防疫的小攻略,还请大家花上一分钟时间学习一下。

 

一:车内最好也要戴口罩

拥有爱车的小伙伴大多都知道,车辆的空调具备一个内循环的功能,开启该功能之后能够使外部空气进风管道关闭,从而保持车内空气内部循环。没错,在低速或城市普通道路上驾驶,这个功能确实“好用”。但是一旦驶上快速路甚至高速道路时,受到风力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进风管道的隔板,所以当空气中存在雾霾、病毒时依然会进入到车内。因此,尤其是在车内这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下反而更需要戴上口罩出行。

 

至于不少“眼镜侠”提到的起雾问题,可以先把镜片洗干净、擦干,然后再涂上洗洁精或者肥皂。待镜片上的洗洁精干得差不多了,再用干的眼镜布把它擦掉就行了。当然,有条件的小伙伴也可以直接选择戴上隐形眼镜避免镜片起雾。

 

二:空调滤芯也是防护伞

平时在给爱车做保养的时候,一般我们会更关心空气滤芯、机油滤芯甚至汽油滤芯,恰恰和我们最相关的空调滤芯反而关心的较少。其实,空调滤芯是车内空气的一把保护伞也是车内防疫的重要一环。倘若当下小伙伴们家附近或者购物网站上还能选购到和车型匹配的带有抑制病毒功效的空调滤芯,则可以尽快选购并换上。

 

目前大部分车型的空调滤芯都在副驾驶手套箱后方,更换相对较简单,可以单人操作完成。仅需将副驾驶手套箱拆下(通过螺丝刀或固定卡扣),然后便能看到空调滤芯,直接拆除更替即可。

 

三:车内也需常消毒

在当下疫情持续,如果你的爱车需要经常外出,则需要对车内的“常接触”部位进行消毒,如:中控台、车内外门把手以及每个空调出风口。一般我们可以选择稀释的84消毒液、来苏水或者酒精棉球、喷雾进行擦拭、喷洒,以达到去除病菌的目的。倘若您的爱车曾接触过病患,则需要做到全车消毒,以确保在再次用车时,能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用车环境。

 

以上这些便是小编总结出来的一些简单的车内防护攻略。总的来说,在面对疫情时,我们需要做到强防护、不恐慌、信科学、不传谣,在大家共同的努力和防护下,避免疫情的蔓延。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若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如发现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因肺炎外地车有没有下了高速又被劝回到原来城市?

最近的情况不知道,我是初七从外地回来,出城的时候说是外地的车可以出,但是不能进了,而且是走的低速,有人设卡消毒登记。

7、新冠肺炎对汽车业打击多大?1月车市遭遇史上最大跌幅

习惯了在每一年用亮眼数字拉开序幕的中国车市,2020年却以“史上最大跌幅”迎来了“开门黑”。

169.9万辆的零售销量,对1月份而言是个不太妙的成绩,而21.5%的同比滑坡的速度更是刺眼。季节因素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双重作用自然脱离不开干系,但后者的威力还会延续到2月。

不利因素已经很明显,但灾后反弹性消费、后续政策扶持也是在业界预期之中。那么车市在今年究竟会有怎样的走向?新冠肺炎的拖累又有几何?第一个月的数据怕是难以完整反映真实的市场情况,但又不得不成为分析前瞻的开始。

放在历史长河里观察,“COVID-19病毒”的搅局不过只是一朵小小浪花。真正的狂涛巨浪来自于产业节奏的震撼,和企业盲目发展之后遭遇的挞伐与鞭笞。历经波折起伏之后,已经有车企开始反思和整改,自然也有弱者继续沉沦,给强者腾出更大的舞台空间。

行业规律继续推进着洗牌,却终将局面带回稳定和前行。我们应当有“这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之审慎,但决不需要再有“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之颓丧。

至暗1月:可以更伤悲,可以有安慰

数据的内涵总是比外表看起来更丰富,尤其是如果能参考其他的周边数据。

如果只看乘联会和中汽协给出的1月中国车市销量,很可能就会一味地陷入沮丧、消沉:零售同比下降21.5%至169.9万辆,却已经是三个指标里最高者;批发同比下降21.4%至159.0万辆,降幅最小;跌势最狠的是产量,140.0万辆同比暴跌29.0%。

中汽协给的同比下跌18.0%至194.1万辆销量(产量是同比下滑24.6%至178.3万辆),则是计入了商用车之后的结果。

这是什么概念?去年我们曾经提过,仅从数字角度而言,2018和2019遭遇连跌的中国车市,还算不上进入“至暗时刻”,毕竟单月销量同比跌幅最大也就在18%左右。今年1月份的21.5%跌幅,是自2005年乘联会零售统计以来的最低增速。

其实,如果进一步了解这个“最差1月份车市”,既可以更伤悲,也可以获得安慰,全凭如何选择思考角度。

29.0%的产量同比跌幅,还不是整体车市最惨的数字。1月份车市上牌/上险数同比跌幅达到了29.6%之多。

安慰从何而来?

首先,批发销量数字不用太当真。根据部分自主车企内部人士反映,公司所报出的1月销量成绩有所保留。换而言之,目前我们看到的批发销量其实有所低估,一部分原因是车企担心2月销量受到新冠肺炎严重影响,需要从1月转移部分成绩。

其次,上牌/上险数虽然跌幅巨大,但绝对值达到了192.7万辆,在各个月份里属于“高位水平”,较之2018年也仅次于1月、6月和12月。这意味着市场在1月份的需求依然有着不错的基数。

第三,如文首所言,造成1月销量暴跌有新冠肺炎和季节因素两大原因,其中季节因素需要我们以不一样的眼光去对待数字。

由于2020年春节假期完全出现在1月份,因此当月有效工作时间大幅缩减。若按平时月份22个工作日计算,那么只有17个有效工作日;若按所有日期计算,则从30天几乎下降30%至20天。无论哪种标准,在有效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减少近三成的前提下,上牌/上险数跌幅为29.6%,则每日销售速率与2019年1月持平。

虽然按照平常惯例,年初有一部分经销商的订单结转,但新冠肺炎造成春节期间经销商停止零售,因此在有效工作的日期里,市场单日表现不低于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准。

第四,车企库存压力大为削减。原本车企考虑到春节后生产时间充裕,上个月执行了较为保守的生产策略,一些合资企业尤其强调减轻库存压力。整个汽车行业当月库存减少19万辆,比2019年的库存减量5万辆明显翻倍。那么接下来,供应不足反而会替代库存压力成为新问题。

有更难看的数字,也有可以寻求的慰藉,1月车市便是如此一首“冰与火之歌”。而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应当是2月份汽车市场面临的冲击。

从1月下旬以来,汽车销售整体趋于停滞,虽然一部分经销商积极开展“云看车”、在线下单等网上营销举措,结合送车上门交付服务,但由于方式刚刚起步,以及居民消费信心受到疫情拖累,因而收效不佳。原本应当1月底2月初恢复开工,多数车企鉴于疫情至少推迟一周上班。

从《汽车公社》自身估算和其他机构的预测看,2月份原先零售销量有望实现正增长,但新冠肺炎会带来一个胜过1月的惨跌数据,即同比滑坡30%以上。整个第一季度,乘用车市场销量可能同比跌落20~25%。

最惨痛的冲击和最迷惘的反弹

季节因素对市场成绩的影响总是昙花一现,因为多余或者短缺的销售工作日总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找补”或者“偿还”。而新冠肺炎的影响则是确凿的损失,这才是牵动整个业界乃至全国的“心上最大一块石头”。

哪些区域和细分市场受到冲击更为严重呢?

以地理区位划分,自然是人口数量众多、经济实力较好的大城市。

疫情中心湖北省,乃是我国汽车工业重地。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湖北省汽车生产量为224万辆,占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8.8%。再考虑到叠加周边地区影响,以及疫情辐射到上海和广东等汽车生产核心地带,车市的供给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

2月初,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曾预测,沪、鄂、粤等地将因为疫情损失15万辆产出,远超过2003年非典SARS的打击。但考虑到中旬曝光的疫情相关人数以及企业停工期限高于预期,那么产量损失很可能还要翻倍。

在销售端,截至1月27日,中国达到10例或10例以上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城市已超过40多座,这些中大城市在2019年累计共销售约800万辆轿车和轻型卡车,占全国新车总销量的36.8%;2月13日,仅仅安徽、湖北和广东三省,这个数字便达到了46座,换而言之,确诊人数10人以上的城市已经覆盖了千万辆以上的汽车年销量。

从乘联会的预测看,假设4月疫情平稳下降,对全国乘用车市场厂家批发销量影响约110万辆,零售销量约100万辆;原先预计全年批发/零售增速基本持平,现将同比下跌5%。

再以产业细分市场划分,新能源车滑坡较为严重,而SUV总体相对“微暖”,内部出现分化。

以1月份车市零售数字看,轿车、SUV、MPV和微客销量分别同比下降23.7%、17.1%、33.1%和33.5%。在轿车内部,豪华品牌轿车勉强维持了持平同期的成绩。SUV距离轿车销量差距只剩下3.8万辆,不过最为主力的A级SUV跌落了17%,反而是B级SUV同比上涨6%。合资的大众品牌,自主的长城、长安和奇瑞等品牌SUV销量水平相对较好。

品牌档次角度,或许1月的态势在后面月份会出现改变。上个月,豪华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三者变化幅度分别是5%、-18%和-32%,呈现出“越入门越惨淡”的局面。而随着疫情冲击大城市消费信心,接下来很可能入门车能够得到抬升;当然,原先高消费区(东南沿海、一二线城市)对车辆的“防病毒能力”等功能会有更高诉求,精品车型将愈发朝着精品化方向演变。

正因为适应大城市用途,新能源车会面临比传统燃油车更为可怕的狂澜,1月份便已经初见端倪。同比下降51.3%、缩减至4.5万辆,是新能源车1月成绩单;纯电动车同比暴跌52%至3.5万辆,插混同比骤降38%至1.0万辆,都没有逃过此劫。即便是身份含混的油电混动车,也放慢了它的脚步,同比增长16%至2.08万辆,一方面是维持了难得的增长,一方面增幅低于去年水平。

在集体滑坡的背景下,“退步慢一些”的德系和日系市场份额反而在扩大。自主阵营的分化速度高于其他系别,既有能够维持单月销量相对出色的吉利长城,也有几乎全军覆没的弱势自主品牌。

最后一个人尽关心的问题,便是疫情影响之下的车市,后续会发生什么变化,还能否寄望于“报复性消费反弹”?

首先,疫情的确会对首购群体购车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是疫情爆发后,公交暂时停运会强化消费者对私家车需求的认知,另一方面在“避开危险区域”的意识之下,自由移动出行会出现更显著的诉求。

其次,“灾后及时消费”心理也确实存在,对于短期内拉升市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行业显然不能指望“一锤子买卖”,更需要进入良性节奏。

第三,疫情对宏观经济起到拖累作用,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信心受挫,不利于汽车消费。疫情对节假日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根据部分机构估计,仅旅游、餐饮和影视等行业就将损失近万亿产值,尤其是第三产业所覆盖的4亿就业人员。因而大部分消费者短期收入都将面临下降压力,消费意愿也会淡化。

因此,车市会在第一季度疫情结束之后逐渐回归复苏轨道,但6月又将遇见高对比基数。同比滑坡的局面要一直到下半年才可能有所缓解,最终全年销量仍会出现个位数跌幅(其实2019年上牌量只跌了3%出头)。

破天荒的十强榜单

而从零售和批发销量前十车企来看,1月一汽-大众再次获得双冠的头衔,零售和批发销量均超过18万辆,其中批发销量还实现16.4%的增长。能取得如此成绩,一方面得益于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的SUV战略,不仅有探岳和探歌,还有刚上市三个月的探影,另一方面则是捷达品牌继续在入门级市场抢夺着自主品牌的份额。

而2019年名次逐渐滑落的上汽通用也在1月开始回归,虽然在零售方面不敌上汽大众,落于其后,但批发销量却以1.2万辆的优势领先,这是因为目前上汽通用出口量占有更大优势,出口到美国、墨西哥以及部分南美和中东等国家。

当然,无论零售还是批发,1月最显著的特点依旧是日系车企保持较强的走势,其中尤以本田为代表。

在零售车企前十中,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的销量分别为7.7万辆和7.4万辆,两者均实现正增长,其中东风本田的增幅更是超过20%,而紧随其后的广汽丰田也微增1.6%。批发销量方面,东风本田的销量虽不及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但同比仍增长1.8%。因此,东风本田也成为1月零售与批发销量前十车企中唯一一家两者均实现增长的车企。

不过,未来几个月内东风本田可能无法延续这样的好成绩。因为东风本田的三家工厂都位于武汉——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城市,这也使得其将成为此次疫情中受影响程度最大的车企。

在合资车企中,1月最让人感到意外的北京奔驰,零售销量达6.8万辆,这不仅刷新了近年来北京奔驰的最高单月销量纪录,实现18.9%的增长,也让数年来北京奔驰首次进入零售销量前十车企榜单。

其实,这一切在2019年已初见端倪。2019年,北京奔驰有多达10个月都进入了零售销量前15名中,分别是1月、2月、5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15名,3月和4月的第13名,7月第12名,8月第14名。因此,1月的闯入也不过北京奔驰销量循序渐进的表现。

尽管,2018年以来中国国产乘用车市场一直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但豪华车细分市场却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均实现着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北京奔驰2018和2019的增幅分别为13.3%和19.2%。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1月豪华车市场的销量同比继续增长5%,所以北京奔驰能拥有两位数的增幅也不足为奇。

从具体车型的销量来看,北京奔驰的主销车型奔驰E级、C级和GLC都继续保持在高位,入门级车型奔驰A级仍在走高,去年年底上市的全新车型GLB也在贡献着一份力量。

?

正是由于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和北京奔驰这样的合资车企表现优异,因此在零售销量车企前十中自主阵营仅剩吉利汽车一家。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吉利汽车零售和批发销量均超过10万辆,并且还凭借较小的优势超过东风日产,位居前四。

虽说,在批发销量中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仅仅是居于末尾,但实际上这两家的表现还是相当抢眼的,尤其长城的哈弗H6系列和长安CS系列,尤其是后者在PLUS车型上市后销量更是逐渐回升。

正如前文所述,1月数据并不能完全体现车市的状况,但却具备不可忽略的参考意义。一味地消沉或者亢奋都失却理智,对汽车制造商和行业观察者来说,如何透过数字去明察背后的规律与真相,并付诸指导实践操作,才是真正领悟吃透数字的体现。

文/石劼、康琴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现在肺炎高速查车广东茂名返玉林私家车可以带狗吗?

可以,但必须要有狗的检查报告和防疫报告


与查询车辆肺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