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单位改革

车辆单位改革

发布时间:2021-05-10 04:07:48

1、单位更名车辆登记证如何变更

单位更名车辆登记证变更步骤:

1、单位更名以后,属于单位名字下的车辆需要同时变更所有人名字。

2、办理车辆的更名,需要到车辆登记的车管所办理,国产车可以在县市区一级办理,进口车辆需要到地市一级车管所办理。

3、办理单位车辆的更名,需要携带单位的更名以后的公章,新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市场管理监督局(工商局)出具的企业变更信息证明,需要更名的车辆登记证书和车辆行驶证(车辆行驶证必须在年检的有效期以内)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

4、到车管所填写车辆变更申请表,同时提供一辆车一份的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企业授权委托书(需要加盖企业公章)。

5、当天办理,当天可以拿到新的行驶证,办理费用为每辆15元。

受理、审核需要查验车辆的,对车辆进行查验符合规定的,收存相关资料并录入信息,收费,制作,发放牌证即可。

(1)车辆单位改革扩展资料:

一、需要携带的材料:

1、《机动车变更登记/备案申请表》;

2、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原件;

3、由代理人代理的,还需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代理人为单位的,还需提交经办人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以及机动车所有人的书面委托;

4、机动车登记证书;

5、机动车行驶证;

6、相关事项变更证明。

二、办理时间:

自受理之日起一个工作日内办结。

三、收费标准:

机动车行驶证收取工本费10元/本,机动车登记证书收取10元/证。

四、 有下列情形之一,在不影响安全和识别号牌的情况下,机动车所有人可以自行变更,不需办理变更登记:

1、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加装前后防撞装置;

2、货运机动车加装防风罩、水箱、工具箱、备胎架等;

3、机动车增加车内装饰等;

4、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的。但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喷涂和粘贴车身广告需经北京市户外广告管理处审批,未经批准一律不准在车身上做广告。

(2)在机动车车身外喷涂、粘贴标识的(不含车窗玻璃、前、后风挡玻璃),允许喷涂和粘贴的内容为:单位名称、标识、电话、地址、网址。喷涂字迹应端正,字号大小不得大于车身高度的10%;

字迹和标识颜色面积不得大于车身主体颜色的1/3,不得改变车身整体颜色,原行驶证和机动车登记证书登记的车身颜色不变。

(3)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及其挂车应在车身后部喷有与号牌字体相同,放大倍数应为号牌字体的2.5倍的放大号,字迹颜色应与车身颜色色差分明;

厢式货车和封闭货车在车身两侧分别喷有统一的“厢式货车、封闭货车”字样;大型货车和大型客车车门两侧应喷有载重吨位及乘员人数字样,字迹要端正,颜色与车身颜色色差分明。

参考资料:

网络车辆登记证书

2、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车改进展

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全面完成,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方案2015年内公布,争取2016年底基本完成;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仅事业单位就有1万家左右。
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车改启动的同时,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方案也一直在研究当中,方案已基本成熟,会在2015年内印发并对社会公布,争取到2016年底基本完成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工作。
中央事业单位和企业车改实施意见分别由国管局和国资委牵头制定,已分别形成征求意见稿,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在充分听取反馈意见的基础上,中央车改办将尽快完善两份改革方案,经中央车改领导小组批准后印发执行。
据统计,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涉及一级预算的中央直属事业单位10余家,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所属的各级事业单位1万家左右,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100多家,还有数十家中央金融企业及各部委管理的中央企业。
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车改涉及面更广,情况更为复杂,应分类施策,但节约开支和应改尽改是必要前提。企事业单位车改一定要避免将车改补贴标准福利化和发放范围扩大化的倾向。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和行政机关有很大差别,涉及公务出行的人员范围有限。推进改革首先要按规定严格确定涉改人员范围,改革后也不是像机关车改那样统一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而是要根据各单位实际,采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不同方式。同时,要确保正常工作不受影响,必要的医疗救护、新闻转播、科学考察、技术勘察、检疫检测、环卫清洁等特定功能的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将得到保留。
日前,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中央企业:
现将《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车改
62%涉改车辆取消,节支率10.5%;已公开拍卖2672辆涉改公车,平均溢价率65.15%
2014年7月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车改启动;2014年12月,134个部门实施方案获批,年底完成车辆封存停驶、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工作;2015年上半年,又分两批完成了其他6个部门实施方案的审批。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参改部门实施方案全部批复,参改车辆全部封存,司勤人员全部安置,补贴全部发放到位,车辆处置全部公开,处置收入全部上缴国库,各项改革措施均已顺利落实,改革后公务出行实现多种方式有效保障。
据统计,中央和国家机关140个部门共取消车辆3868辆,保留符合条件的2391辆,取消的占62%。各部门涉改公务人员49355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按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执行。初步测算,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节支率为10.5%。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施子海曾表示,这只是根据直接节约支出测算的节支率,如果考虑到司勤人员的相关支出、车位的建设及其他潜在费用,节支率比10.5%还会有所提高。
封存停驶的车辆移交后,到达报废年限的进行解体,其余的公开拍卖。已举办26场拍卖会,据初步统计,共2672辆车拍出,总成交价15665.95万元,平均溢价率65.15%。
涉改司勤人员也进行了妥善安置。据统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车改共有涉改司勤人员2126人,其中提前离岗136人,解除合同265人,清理清退退休返聘人员50人,内部安置1675人。安置工作平稳有序。
改革后如何公务出行
发放补贴后公务员自行选择出行方式,费用自付;87家社会化车辆租赁机构提供服务
车改后,公务出行实现了多种方式的有效保障。国管局、中直管理局通过公开招标分别选取了51家和36家社会化车辆租赁服务机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出行提供服务。北京市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京西宾馆等重要场所附近还增设了6处出租车扬招站和相关配套设施。
领取补贴后,公务员出行方式自行选择,包括骑自行车、开私家车、乘公交,不少人也用起了叫车软件。公车改革的推行,也让社会化车辆服务机构捕捉到了商机。2015年7月以来,一些中央机关办公楼内就装上了“人民数字”公司与易到用车公司共同推出的“政务用车使用平台”,通过大屏幕用个人手机号叫车,车辆到了后,乘车人自行付费。
车改效果
对实施方案“联审联核联批”;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将公车使用管理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切实加强保留车辆监督管理
中央车改领导小组审批各部门实施方案,采取“联审联核联批”,即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同时审核方案,同步反馈意见,发现内容不符合要求的,由中央车改办通知上报部门修改,直至全部符合要求。
车改单位除了要详尽提供申请保留公务用车情况说明、中央编办核定编制、参改人员花名册,还要填报现有车辆信息统计表,列清车辆所有人、品牌型号、车牌号、车型、车架号、发动机号、登记日期、排气量、购置价格、使用性质、使用人姓名、职务、任职状况、级别、备注(留用或上交)等。而在补贴预算申请表中,列出了机关参改人员的总人数,包括中管干部总人数、执法执勤人员总人数、其他人员数(含离退休),同时附上每位参改人员的花名册和岗位信息,以便核查核对,避免冒领误领公务用车补贴。
除了纪检监察部门加大车改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力度,审计部门加强监督,将改革后公务用车配备和运行维护费用等纳入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还将通过加装卫星定位系统等手段,实现实时动态监管,防止公车私用。

3、机动车单位名称变更,行车证需要变更吗

需要变更,拿着未变更前的单位的绿本和车辆行驶证等相关手续,到车辆所在交管局车管所直接申请名称变更即可。也就是说你证明你的单位的名称变更了,那么车管所会给你的车户主也变更为新的名字。这个手续不用特别着急,即便你没变更,也不会影响你的使用。但是根据你的情况尽快办理即可。

4、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终于开始了,副科级以上有,工作人员采取实报实销,拿工作人员当傻子了,大家怎么看

面对这些问题我也头疼,在纪委上班的时候,那是冬天,主任叫里面的人去买床被子,明明是3000多元,发票上写8000多元,站队不站好,你就没法开展工作,就会给你穿小鞋,上次领导拿20元给我去买烟,我还贴20多,给他买包中华,你懂得!

5、关于中央国家机关车辆改革有新规定吗

对参改的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自行选择公务出行方式,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城区)内公务出行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用。按照节约成本、保证公务、便于操作、简化档次的要求,合理确定各职级工作人员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具体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单位统筹部分,集中用于解决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均衡等问题,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补贴总额的10%。统筹资金使用要公开透明,具体管理办法由各单位自行制定。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在交通费中列支、按月发放,用于保障公务人员普通公务出行。适时适度调整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执法执勤部门统一参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规定保留的执法执勤用车要严格配备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执法执勤部门的其他一般公务用车一律纳入改革范围。对未参改单位和人员,不得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6、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最新方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各级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特殊公务出行实行定向化保障。
参加改革的机构范围确定为: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全部参加改革。除了各级党政机关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按照规范职务消费原则进行改革,对原符合车辆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员,逐步按规定纳入改革。
参加改革的人员范围确定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在编在岗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和地方地厅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原则上参加车改。考虑到地方实际情况,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市(地、州)、县(市、区、旗)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车改,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参改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但须严格规范管理,不得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

7、我公司因名称变更,先前公司的车辆行驶证上单位名称也要变更过来,请问如何办理,需要哪些手续?谢谢拜托各位

您可以带上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委托书,车辆登记证书,行驶证,变更车辆的照片,公司公章,公司变更证明原件(原件上工商局盖得章看清是“复印件无效”还是“此为原件,如有需要请留复印件”如果是后者需要再复印)到您所在地的车管所审核办理。

到了车管所跟前台要《机动车变更登记/备案申请表》有多少车要变更要多少份这个表。填好之后等待办业务就好了。

(7)车辆单位改革扩展资料:

公司名称变更之后相关的证件办理步骤是:

(1)工商局:持工商局的变更申请书、公司的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变更名称)、新的公司章程或补充章程、营业执照正副本。通常时间在一周,费用就是证件的工本费。

(2)到公安局重新刻章。

(3)技术监督局:持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原组织机构代码证、代码卡。约两个工作日,工本费100多元。

(4)国税、地税:持税务局的变更申请书、旧的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如果有购买发票的应先核销发票。时间1-2个工作日,费用十几元。

(5)开户银行:无论是基本帐户还是一般帐户都要变更,一般没有费用。

待已在工商局办结了公司名称变更后,应在一个月内持执照及申请办理税务登记证、法人代码证、商标注册证等所有载公司名称的证照。公司铭牌应在核准后制作完成,领取执照后即可挂牌,具体时间法律无限制。

8、公务用车改革办公室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用车改革办公室属于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公务用车改革组织实施

1、中国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管局、中直管理局牵头,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计署等部门参加,主要负责指导、协调全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及配套政策。

2、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非参公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

3、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及配套政策。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报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5、中国各地区各部门要健全工作机制,深入调查研究,细致统计测算,周密制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时限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有效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6、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改革任务。已先行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地区和部门要按本意见进行规范。

(8)车辆单位改革扩展资料:

公务用车改革基本原则

1、创新制度、分类保障。改革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并适度补贴交通费用,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

2、统筹协调、政策配套。妥善处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过渡、有机衔接。

3、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制定改革实施方案,中央和国家机关先行示范,地方党政机关加快实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有序推进。

公务用车监督检查

1、把公务用车配备和运行维护费用、交通补贴发放、车辆处置情况等纳入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及政务公开范围。党政机关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

2、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用途使用或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名义变相发放福利。

3、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受理群众举报,依法依纪严肃查处违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管理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9、行政单位的事业编制公车改革怎么办?

好像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最有可能就是一部分允许自主择业,另外一部分归入事业单位编制或者年龄大点的,直接允许提前退休,给与政策性退休金吧。个人意见,说的不对还望见谅。


与车辆单位改革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