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爱车消毒,这几件事需要注意!
大家翘首以盼的疫情“拐点”,目前看来,仍旧是一个未知数。截至2月4日晚间,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市,也相继针对部分地区采取严格的出行管控措施,以求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阴霾的笼罩下,私家车成为了很多家庭首选的交通工具。这样一来,为爱车定期进行消毒,也就成为了必要措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一说,车辆消毒的一些小误区。不过在进入正题前,小编还是要啰嗦一句:如果不是必要情况,建议大家不要外出活动!
84消毒液,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含氯消毒剂。在过去爆发的SARS、甲流、禽流感疫情的防治工作中,均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针对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84消毒液的功效同样获得了官方的首肯。
84消毒液杀菌的奥秘,在于其较强的氧化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其较强的腐蚀性和一定的漂白作用。所以,如果您选择用稀释后的84消毒液为爱车进行消毒,那么一定不要将其直接喷洒在车内有皮革材料覆盖的区域,例如座椅、中控台、门板等。否则将有可能导致内饰掉色。
另一方面,在对车外进行消毒时,大家也要慎用84消毒液。因为一旦稀释不充分,84消毒液的强腐蚀性很可能会对车漆造成损伤。
在使用84消毒液时,务必要按照说明(通常按1:200的比例)进行稀释。如果想对车内的脚垫、织物的座套进行消毒的话,最好先从车内取出,之后再通过擦拭、喷洒,或者是浸泡等方式消毒。消毒之后,要记得给车辆通风换气,让有毒性气体充分挥发。
除了84消毒液,医用酒精的消毒功效,此次也是获得专家“认证”的,特别是以75%浓度的为最佳。不过和前者一样,酒精也不宜用在皮革及实木材料的表面。这样做,同样可能导致掉色的后果,而且是不可逆的。当然,如果应急用,一次两次是没有问题的。
在用酒精对车内进行消毒后,一定要马上通风,让残留的酒精充分晾干。作为一种易燃易爆液体,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3.3%以上时,遇到明火即会发生闪爆现象。尤其要记得,酒精用完后一定不要留在车内,以免日后发生意外情况。
不过,即便我们的爱车已经从内到外都进行了消毒,但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在驾车外出过程中,还是建议大家戴上口罩。同时关闭车窗,打开车辆的内循环。
文章的最后,再次为大家奉上16字“箴言” :勤洗手,戴口罩,少外出,不聚会。非常时期,大家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对于一线的工作者而言,同样是一种支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疫情之间给爱车消毒,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眼看假期即将结束,大部分的企业将开始复工。上班族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爱车了,那么怎么给自己的爱车消毒就很有必要了。今天就来介绍汽车消毒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般境况下,私家车无需消毒。建议停在空旷环境下开窗通风10分钟左右即可,停在地下停车场等密封空间内建议开启空调内循环。对于在疫区的朋友或者载过身体状况不明的朋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消毒
第一,使用84消毒液消毒。4消毒液具有刺激性,对身体有害,由于浓度过高建议稀释后使用。可对车辆地板、塑料、玻璃进行消毒,84对皮质座椅有腐蚀性,所以不建议对皮质座椅使用。
第二,使用酒精进行杀毒,平常在药店可以购买到5%浓度的酒精。新冠病毒使用不低于75%的医用酒精消毒。由于酒精的挥发性高,对人体皮肤没有伤害,可以用喷壶对车内整体进行喷洒,然后关闭车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而且遇火既然,所以在消毒时需要关闭全车电源。
第三,臭氧消毒。由于84消毒液和酒精只能对汽车表面消毒,但是无法对空调管道进行消毒。臭氧消毒效果好、无死角。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是成本也是最高的。
以上的就是我对大家盘点的消毒方法,大家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欢迎在品论区评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使用紫外线消毒车时应该注意什么?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内,应随时擦容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于燥,减少尘埃和水雾。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紫外线消毒的科学原理: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核酸,导致其破坏,同时对蛋白质、酶及其它生命攸关的物质的作用,致使微生物死亡,达到消毒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车的使用技巧
1、应保持杀菌灯管表面清洁,否则会影响杀菌效果。
2、紫外线对有机细胞有杀伤力。人的皮肤和眼睛如较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会造成灼伤。因此使用时人员应该离开房间或穿戴防护用品。由于紫外线有较强卸色作用,被消毒物应以浅色为主。
3、如长期不使用,应贮藏在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4、汽车清洗时的注意事项?
洗车来注意事项 行车应经常源对汽车进行清洗和上蜡,在清洗汽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盐、尘土、昆虫、鸟粪等杂物粘在汽车上时间越长,对汽车的破坏性就越大,应及时进行清洗。 (2)用水清洗汽车时,注意不要将水喷旱灾锁孔。 (3)如果将汽车送进自动清洗设备中清洗时,装有车顶天线的汽车,不用将天线拆下。 (4)车身粘有沥青、油渍、工业尘垢时间过长会损坏油漆。要及时用沥青清除剂、昆虫去除剂等去掉污点。 (5)清洁车身油漆表面时,切勿使用刷子、粗布,以避免留下刮伤痕迹。 (6)清洗时,用分散水流喷射,使坚硬的泥土浸润而被冲去,再用海绵从上而下擦洗,最后用布擦掉水迹。 (7)清洗发动机室时,注意不要将水溅到分电器、点火线圈等电气系统的零件上。否则会使发动机不易起动。如果不小心溅到电气系统上,应用干布擦干,或用压缩空气把水吹净并将分电器盖内的水分擦净。 (8)洗车或行驶深水区后,因制动部位浸湿,有可能制动效果降低,应轻踩制动判断制动效果如何。台制动不正常时应边踩制动边低速行驶一段时间,使制动器干燥。
5、疫情又来了,汽车消毒要注意什么?
这两天,北京又出现了新增确诊病例,本来已经放松下来的心又紧张了起来。
现在基本已经正常复工了,许多人上下班出行会选择私家车出行,汽车消毒成为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注意消毒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从公共场合返回车内时,建议用消毒湿巾擦手,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进行清洁,避免将有害物质带入车内。同时也要对车内进行消毒,方向盘、门把手等手会接触到的地方也建议用消毒湿巾擦拭。
不过对车内消毒时要注意不要让汽车内饰和座椅受到伤害。如果使用84、来苏水等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话,一定要注意稀释,因为这类消毒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要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浓度进行使用。
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也要注意,皮质座椅不要直接用酒精擦拭,有可能会变白、掉色。
除了擦拭,日常可以使用臭氧消毒。车载小型臭氧机价格并不高,可以产生大量臭氧进行消毒,杀菌完成后也不会对车内造成二次污染,消毒完成后要记得通风。
车内消毒后,通风也很重要,如果处于比较空旷的环境中,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如果在一些人流密集的环境中,还是建议关闭车窗使用内循环进行换气。
现在天气炎热,车内经常要使用空调,空调滤芯的清洁程度也要注意,建议清理或者更换空调滤。如果有条件,可以更换CN95级别的空调滤芯,给爱车也戴上口罩。
关于汽车消毒也有一些误区,注意不要踩雷
大家都知道病毒怕高温和紫外线,有些车主就觉得开车多在阳光下晒一晒可以有消毒的效果。但是高温和紫外线消毒的条件和时间都很严格,仅靠阳光并不靠谱而且车内过热还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车内也不能喷洒过多酒精类型的消毒液,因为酒精属于易燃物品,车内温度过高、车内吸烟、发动机启动都有可能导致引燃,所以要注意车内的酒精浓度,避免发生危险。
还有几点防疫小贴士希望大家注意,病毒不怕冷,食物一定要加热,做熟就安全了。还有就是衣物和鞋的消毒,广州第一次发现了污水导致的传染,正值夏天雨水较多,回家后应该把衣物和鞋单独放置,及时消毒。
在我们都以为疫情就要离开的时候,它又回来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这个时候我们所有人更不能掉以轻心。
希望我们能早日战胜疫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汽车消毒误区有哪些,汽车消毒需要注意什么?
不知不觉,在大家长达数月对抗疫情的努力之下,生活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秩序。值得欣慰的是,所有人都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戴口罩、勤洗手、注意消毒…保持住了来之不易的“战果”。
既然公共交通仍然存在着一定风险,更多车主选择了私家车出行,汽车消毒也成为了家庭防疫的重要一环。那么,消毒过程中有哪些误区,要注意什么呢?整理了一份汽车消毒科普,让你科学消杀、安心出行,快来康康吧~
Part.1座椅消毒要注意,千万别让它受伤在对座椅进行消毒的时候,很多车主都“凶猛”地拿着酒精直接擦拭。酒精虽然有消毒的效果,但皮质座椅直接用酒精擦拭会导致发白、掉色,在消毒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果您是织物座椅,可以试着用湿度适中的抹布蘸取少量酒精擦拭,(太湿了座椅会受潮哦~)避免座椅被酒精腐蚀。
Part.2空调高温能消毒?骗人的!由于新冠病毒不耐高温,很多车主认为调高空调温度,可以杀死病毒。但由于高温消毒要求的条件较高,所以这些事实上并没有用,反而会使车里的人感到不适。
想要杀灭病菌,不妨在适宜自己的温度下,试着降低一下车内湿度,因为在干燥的环境下,病毒不容易生存哦~
Part.3紫外线和高温能消毒,但晒晒还远远不够和上一条一样,由于病毒不耐高温,一部分车主觉得,疫情期间开车在阳光下多“晒一阵”,也会有消毒的效果。
紫外线和高温对病毒确实有作用,但此类物理方法要求的条件、时间都很严格,且晒晒更多是作用于汽车外壳。为了保险起见,我们绝不能仅仅依靠阳光的作用,还是要以酒精等消杀方式为主,对汽车从里到外进行仔细消杀。
Part.4玻璃水掺消毒液?这类混搭没必要消毒是防疫的有效手段,但有的人消毒几乎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只要出门,凡目光所及之处,消毒液“虽远必诛”,甚至有的车主在玻璃水中也掺了消毒液,想给挡风玻璃也消一消毒。
但事实上,这样做是毫无作用的,毕竟我们几乎不会有用手触摸到挡风玻璃机会。而更重要的,当玻璃水与消毒液混合,会使消毒液分解,杀菌作用下降,还会伤害雨刮器,所以,千万不要再这样做啦~
Part.5酒精消毒液喷越多越好?小心着火疫情严峻,有的车主认为既然车内没有火源,就为了“彻底消毒”在汽车内“狂喷”酒精消毒液。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在车内吸烟、汽车发动机发动等,都有点燃酒精引起火灾的风险,特别是汽车是密闭空间,就更要注意空气中的酒精浓度。最安全的方法还是用湿度适中的抹布,蘸取消毒液小心擦拭,千万不要在车内大肆喷洒。
Part.6开车戴口罩太闷?其实,有时也可以不戴疫情期间,口罩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出行的必备单品。但由于车内环境较为密闭,一直带着口罩,着实很是不适。
如果是单人用车的话,开车的时候可以适当摘下口罩。但如果车内还有其他人员,我们建议大家还是都戴起口罩,而且尽量减少交谈,毕竟健康是第一位的啦~
Part.7强迫症天天洗车?注意这几个位置就够了虽然,疫情期间注意消毒十分必要,但有的车主过度紧张,洗车频率大大增加。
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保持正常洗车频率,准备几包消毒湿纸巾,在用车前后仔细擦拭,车把手、方向盘、车钥匙、后备箱开关、档把等,要经常用手触碰的地方即可。
Part.8请汽车空调,到底能不能过滤细菌?汽车空调可以有效地抵挡空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很多车主十分关心空调滤芯,到底能不能抵挡病毒的问题。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一部分汽车采用了高级滤芯的汽车空调,是可以达到过滤病毒的效果的。采用了与医用口罩材料相同的过滤机理,就相当于“给汽车戴了一层口罩”,车主们可以看一下自家汽车的消毒滤芯,有此类空调滤芯的车主大可以放下心来,您汽车空调对病毒是起到过滤作用的。
Part.9全程内循环抵挡病毒?这样可很危险疫情期间,大家出门都恨不得“与世隔绝”。很多车主在开空调的时候,刻意选择“内循环”,以避免外面空气的进入。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随着驾驶时间的增长,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加,不仅使车内温度升高、司机容易犯困,如果长时间待在车里甚至有生命危险。
在开车的过程中,千万不能一直保持内循环,要时常切换外循环为汽车换入新鲜空气。
避免手动切换的繁琐,通过对空气进行精确的实时监测,在外部空气质量堪忧的情况下切换内循环,车内达到一定指标切换外循环,通过智能切换,保证车内空气清新安全。
7、机动车驾驶室内使用酒精消毒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应该特别注意防火安全,因为乙醇本身也是一种燃料,理论上100%的无水乙醇正是E10乙醇汽油的原料,闪点燃点与燃烧速度与汽油很接近甚至有些特点比汽油更强。75%的乙醇同样可以燃烧,即使是把乙醇倾倒在地面,只要有明火同样可以引燃。所以在车内对座椅与内饰板进行喷射清理时要注意避开明火,且车辆要在熄火断电时进行清洁;清洁之后要对车内进行通风处理,保证清洁空气能与外部进行交换。室内利用乙醇消毒也要注意相同的事项,否则引起火灾的概率会非常高。车辆行驶中不宜用加湿器等电器设备加速挥发酒精,安全隐患同上;车内只需要放置一瓶乙醇并且敞口即可,自然挥发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消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