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城市是哪个?
人均汽车保有量第一的城市为郑州,平均一千人有352辆汽车,虽然郑州的汽车保有总量不是最大的,但是郑州的人口基数比较小,从而导致郑州的人均汽车保有量比其他城市都要高。
2、说说世界各国人均汽车拥有量排名
根据美日欧国家长达60年的人均GDP水平与汽车普及率的统计分析,其一,汽车拥有量随着人均GDP水平的上升而上升是一个普遍趋势。其二,在人均 GDP1000美元时,美日欧汽车拥有量平均5-11人一辆,当达到3000美元时,平均2.5-5人一辆。也就是说,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期间是汽车普及率上升最快的第一个时期,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汽车普及率进入第二个上升期,平均每3人1辆汽车,一直持续到人均GDP达到 2万美元,平均每2人1辆汽车时,上升速度开始放慢,汽车需求进入饱和状态,但是汽车市场销售量不会明显下降,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及汽车不断地更新,对汽车的需求还会有所增长。
3、如何计算人均汽车保有量?
汽车数量/人口数
4、目前中国汽车人均两有多少?
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信息 截止10年9月 保守估计我国机动车1.99亿辆左右 汽车8500万辆左右
我们13亿人 你算算
5、总量2.5亿,千人保有量173辆,中国的汽车算多吗?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了全球主要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其中,中国每1000人拥车量为173辆,在统计的20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四位(17位)。 而美国以千人拥车量837辆高居第一,澳大利亚、意大利则以747、695辆分列第2、3名。换句话说, 中国千人拥车量仅为美国的1/5,实际情况远没有人均拥有量数据那么悬殊。这样看,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确实与欧美发达国家有着相当明显的差距。
那这么看来,其实中国的汽车并不算多,那为什么汽车行业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呢?
2018年我国车市出现了中国28年来的首降,但很多人仍然相信,中国汽车市场还未进入饱和状态。原因就是“千人汽车保有量”这个参考值,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日韩欧美等经济体的千人汽车保有量都在500辆上下,美国2015年的数据更是达到了837辆。所以大家觉得,中国不到200辆应该还有不少成长空间。
“千人汽车保有量”在今天的中国很可能会大打折扣。中国普遍拥挤的城市道路以及昂贵的停车位,会使汽车保有量的数字大大缩小。欧美两大经济体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参考意义有限。
日本和中国的情况更相似,2017年日本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了591辆。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汽车协会、日本总务统计局数据显示:日本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东京,面积2190平方公里,人口1352万,汽车保有量为316万,千人汽车保有量是233辆,远低于600辆的平均水平。
如果按照这个参数来看,我国国内很多城市已经超过了千人230辆,甚至是300辆。这样看,我国很多城市的汽车可能已经趋于饱和。
6、汽车保有量
交通运输部门中的石油消费主要是汽车的消费,汽车的石油消费占到交通运输部门石油消费总量的65%以上,占美国石油消费总量的40%以上。汽车的发明使人们的出行更为便捷舒适,但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即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19世纪最先发明的汽车是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随着石油的发现和利用,以及内燃机的发明,使汽车都转变为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随之石油的消费也就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上升。汽车的石油消费是一种刚性因素,汽车保有量只会增长,不会下降,因此,汽车的石油消费也只有增加,不会减少。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车轮子上的国家,它是世界上的人均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国家。2003年美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每1000人拥有汽车795辆,其中每1000人拥有乘用车达到了480辆,均居世界前列。统计美国1949年以来汽车保有量与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量的关系可以看出,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与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量的增长有非常好的正相关关系(图6.6)。从图中可以看出,几十年来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几乎一直在上升,美国的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虽然在1978年后有一次下降,但随后有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增长。
图6.6 美国汽车保有量与石油消费量历史
在美国交通运输部门石油消费量历史上,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有一个十分明显的高速增长,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不协调。其原因是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进入“富足社会”阶段,人们追求更为舒适的生活,加上美国国内油价受管制低于世界油价,造成人们购买油耗高的大型汽车成为一种风潮。这种汽车有较大的自重和很高的油耗,导致了交通运输部门石油消费异常上升。20世纪70年代实施公司平均燃油效率标准和原油价格与世界油价接轨以后,汽车的燃油效率提高,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明显的降低。图6.7显示了汽车惯性质量与燃油效率的关系[105],汽车的惯性质量越大,每加仑燃油行驶的英里数越少。20世纪70年代,汽车的惯性质量最大,每加仑燃油行驶的英里数也最少。70年代以后,随着汽车平均惯性质量的下降,燃油效率迅速得到了提高。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一股轻型卡车和SUV车的风潮,汽车的惯性质量有所增加,致使汽车平均燃油效率的改进速度减缓。
图6.7 美国汽车惯性质量与燃油效率的关系[105]
(资料来源:美国环境保护署,燃料经济趋势2004)
7、全国汽车人均保有量,安徽省铜陵市排第几?
2010铜陵人均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跃居全省第一,人均汽车保有量全国第二!
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铜陵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去年首次跃居全省第一,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十一五”期间实现翻番。1月27日上午,铜陵市政府新闻办就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铜陵市经济运行情况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据介绍, 2010年,铜陵市紧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奋勇拼搏,实现“十一五”圆满收官。同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和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后续发展的根基进一步得到夯实,并呈现出增长加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初步核算, 2010年该市实现生产总值(GDP) 46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1%,增速比上年加快3.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9.5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117.5亿元,增长9.8%。初步估算, 2010年该市人均GDP约63000元,实现财政收入88.6亿元,人均财政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1970元。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首次跃居全省第一。从总量上看, 2010年与2005年相比:GDP从182.8亿元增长到46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从24.26亿元增长到88.6亿元,年均增长2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524元增长到18690元,年均增长14.4% (基本实现翻番)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354元增长到7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6%,连续四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8、为什么中国汽车人均保有量不及南非、伊朗?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也应该能够大致了解到,影响中国人均汽车保有回量的因素了吧。不过,我答们也要乐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中国市场在这一块还有巨大的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市场还会迎来一轮新的爆发。
你正在考虑买车,还得想清楚这些问题。
一、停车难
不得不承认,中国不仅交通拥堵,停车难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些难以拆除的老街、老住房,配合着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让停车成为了一件难事。除此之外,车位贵这个问题也成了“劝退”消费者的一大原因,现在一些小区的停车位甚至比车价本身还要高,本来买车就不容易了,再买个更贵的停车位……那干脆还是不买车了吧。
二、养车贵
买了车,并不是一劳永逸,而后期的养车费用可能会让你更加头疼。不便宜的油价,一次上千的保养、一年三四千的保险,维修的费用……都是要考虑进去的。如果都能接受,再考虑买车。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也应该能够大致了解到,影响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的因素了吧。不过,我们也要乐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中国市场在这一块还有巨大的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市场还会迎来一轮新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