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河铁路的客运为何会停运,今后是否会恢复客运?
从1910年通车,滇越铁路已有98岁高龄。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昆河铁路(滇越铁路滇段)至今仍在运营。然而,这种运营目前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货运萎缩,客运列车已停运多年,每天行驶在这段米轨上的只是几趟方便铁路职工上下班的通勤车,固定乘客是搭车进城做生意的沿线农民……可以想像,一旦泛亚新铁路开通,米轨运营状况还会进一步恶化。
年底前打造37公里绿色景观铁路,这也许将成为复活米轨的第一步;按照铁路局和昆明市政府的蓝图,恢复它的通行功能也大有可能;而专家们对昆河铁路“申遗”的建议,无疑为米轨铁路指出了长远发展的道路。
对这样一条铁路,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逐渐老去。
2、1978年昆河米轨铁路客车事故
有山体崩塌!掩埋客车!貌似还死了很多人!具体不知道了
3、云南铁路的昆河铁路
昆河铁路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原为滇越铁路北段,全长464千米,是中国连接越南的铁路干线。现仍为米轨轨距,即窄轨铁路。 北起云南省昆明市,南到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全长468公里。共有车站62个。
昆河铁路,又称滇越铁路。建于1904-1910年。是我国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目前我国最长的一条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该线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1942年),为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从越南北犯我国,曾分段拆除近250公里,余者亦不通车。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修复工程,1957年全线通车。线路自昆明北站向东引出,过水晶波站折向正南,经宜良、开远、蚂蝗堡到中越边界重镇河口县。沿线既有崇山峻岭,茂密森林,又有大河小溪,涓涓流水;既有沃土良田,五谷丰登,又有广阔草原,百花盛开。雨水充沛,气候宜人,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是旅游的好地方。 继俄、德两国之后,法国夺取了滇越铁路的控制权。滇越铁路全线分南北两大段。南段在越南境内,称越段,长389公里;北段在中国境内,自老街跨越红河进入河口,经碧色寨到昆明,称滇段,长469公里。越段于1901年动工,1903年告成。滇段于1904年动工1910年竣工。滇段工程远比越段艰巨,桥梁425座,有的两端紧接隧道,下临万丈深涧;隧道155座,占滇段全长的36%。1910年4月1日全线通车。
4、昆河铁路的铁路机车
滇越铁路所使用的为米轨机车。 早期是蒸汽机车,之后改为内燃机车。滇越铁路(昆河铁路)所使用的机车为东方红21型(米轨型),该车液力传动,轴式B-B。另有一种型号为四方机车车辆厂所生产的东风21型内燃机车,该车为交-直流电传动。轴式C0-C0。 中文:东风21型内燃机车
简称:东风21
缩写代号:DF21
车辆简介及技术参数:
DF21型机车是采用交—直流电传动方式、C0- C0轴式、双司机室(装有司机室空调)、内走廊整体承
载式米轨机车。其常用最高速度为60km/h,通过最小曲线半径为70m,整备重量84×(1±3%)t,轴重14×(1±3%)t,外形尺寸:16000×3020×3865mm。 已知昆河线上共有12台在运用。
动力装置采用了CAT3512B型柴油机,其装车功率为1455kW,是由ZQF-408E型起动发电机通过NM-360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提供电源作电动机运行来起动柴油机,在柴油机起动后作发电机运行为机车提供110V的直流电源。
主传动装置是采用JF219A型无刷励磁同步发电机与ZD-126型滚动轴承抱轴的轴悬式半悬挂方式牵引电动机。
辅助传动系统采用交、直流电传动方式。
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装置对机车进行完全控制。
转向架采用Co-Co结构的自导向径向转向架。
机车的制动系统是采用了JZ-7C型空气制动机与动力电阻制动装置两套制动系统。
生产厂商:中国南车集团
柴油机装车功率:2000马力/1500千瓦
传动方式:交直传动
用途:货运
轴式:Co-Co
轨距:1000mm整备重量:84t
轴重:14t
构造速度:60km/h
持续速度:15.3km/h
启动牵引力:408.6kN
持续牵引力:268.9kN
轮径:1050mm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70m
柴油机型号:16V240ZJB
柴油机最大转速:1000r/min 首台制成年份:1977年
柴油机装车功率:1100马力
传动方式:液力
用途:客货运、调车
轴式:B-B
轨距:1000mm
整备重量:69吨
轴重:15吨
构造速度:50公里/小时
持续速度:小于12公里/小时
起动牵引力:19800公斤
持续牵引力:14000公斤
轮径:915mm
机车轴距:8200mm
转向架轴距:2200mm
转向架中心线间距:6000mm
车钩中心线间距:12676mm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70m
最大高度:3793mm
最大宽度:3046mm
燃油储备量:2t
水/砂储备量:0.5/1t
柴油机型号:12V180ZJA
液力装置型号:SF2010Z-2
东方红21型是高原米轨通用型内燃机车,由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于1976年设计,1977年试制投产,1982年又进行改进,总产量分前后两批共102台。机车标称功率是640kW,最大速度50km/h,车长12000mm,轴式B-B。
现还在昆河铁路上运行 KD55 型 窄轨蒸汽机车的原型车是1913年由日本川崎(Kawasaki)车辆株式会社制造的轨距为1067毫米的9600型窄轨客货两用机车,和其它这种轴式机型系列一样,又称“团结式”。二战时期由日本运到中国大陆使用的有249台,1949年以后中国将这批9600型机车改为1435毫米轨距的KD5和1000毫米轨距的KD55在国内继续使用,其中昆河线上的KD55在1985年最终停止使用。轴式排列:1—4—0 全长:16.56米 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 整备重量:98吨
现收藏于云南铁路博物馆、昆明小石坝机车厂和中国铁道博物馆共3台 机车型号:曾称ㄇㄎ51型
轴式排列:1—4—1
全长:11.55米
设计速度:55公里/小时
制造国家:法国
制造年代:1913年
动轴轴重:一位11.3t/二位11.5t/三位11.81t/四位12.5t
用 途:客运、货运、调车
轴 式:1-4-1
整备重量:61.96t
轮周功率:680马力
模数牵引力:12901 kg
总效率:5.9%
构造速度:55 km/h
轨距:1000mm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80m
固定轴距:3850mm
机车总轴距:8050mm
最大高度:3696mm
最大宽度:2300mm
两车总长:11550mm
煤水车装煤量:5t
煤水车装水量:7.5m³
火箱型式:窄火箱
过热器型式:四单管双曲折式
炉床面积:2m³
火箱容积:4.2m³
气缸数目:2
气缸直径:460mm
鞲鞴(活塞)行程:500mm
最大遮断比:88%
JF51型 窄轨蒸汽机车是1913年由法国制造的轨距为1米的侧水柜型窄轨机车和其它“解放”型系列一样,又称“天皇式”。这台法国制造的米轨机车原属昆河铁路,在昆明—河口线上运营,1990年取消该机型。
现收藏于中国铁道博物馆共1台 制作时间:1929年制造
型号:N级
轨距:1000mm
机车全长:24.385m
整备重量:121.1t
动轮直径:1092mm
模数牵引力:21569kg
构造速度:40km/h
云南铁路上所运用过尺寸最长的窄轨蒸汽机车——“嘎拉式”活节蒸汽机车。
1937年抗战爆发,滇越铁路运量增加,当时法国滇越铁路公司所拥有的最大功率主力牵引机车为1913-1926年间配属的28台JF51型超重型机车,由巴底纽勒公司制造,模数牵引力为11571千克,因无法满足国民政府繁忙的战时运输需求,为解决河口至昆明段高海拔、大坡道的货物列车牵引问题,1938年5月法国滇越铁路公司从英国购进了6台轴式为2-4-1+1-4-2的 “加拉特”式(Garratt)机车, 中国大陆代号为GD51型,按照其轴式排列及音译,通常俗称为“嘎拉式”机车。该车型最初由英国人赫伯特·W·加拉特(Herbert William Garratt 1864-1913)于1907年设计,贝耶·皮科克公司制造,后来发展出多种型号,是中国窄轨铁路上使用过的最大功率蒸汽机车。另外在阿根廷、英属缅甸也使用过此种机车。
“嘎拉式”机车构造奇特,全车为活节式构造,机车两端各有一个机械部、行走部的完全相同的车架:前车架上装有水柜,后车架上装有煤槽和水柜,总共可储水20吨、储煤8吨。锅炉位于机车中部,座架在前、后车架的后端,以活节联接。在机车前后端处两车架上相对装有斜置的汽缸,蒸汽以很长的带弹簧式球面活接头的蒸汽管锅炉过热箱输往前、后车架上的汽缸;前、后车架上的水柜也以带活接头的连通管相通,司机室为在锅炉后端的通常设计。在当时,“嘎拉式”机车的功率是最为强大的,但是其车体过于长大、机械构造复杂,在崎曲的米轨铁路上运行故障率很高,蒸汽管活接头易泄漏、浪费燃料,检修费用高。
1940年滇越铁路中断后,这6台“嘎拉式”机车都平安地渡过了余下时光。1961年,昆明机车修理工厂将其中一台的前后两个带机械部、行走部的车架,设计改造为两台TW51型2-4-0轴式蒸汽机车(模数牵引力9163千克)。至1966年,剩下的5台“嘎拉式”机车还在昆河线上运用。 2007年4月,中国铁路的第六次大提速,把动车组的概念展示在中国人面前。从此,一条条中国铁路线上,有了动车组的身影。它带给人们的,是舒适快捷、旅行时间大大缩短的概念。其实,百年前的滇越铁路上就曾有过动车组的身影 。如今,这列名为“米其林”的动车组,静静地躺在昆明铁路博物馆的机车馆内:白色的车身、蓝色的“MICHELIN”标志,橡胶的车轮恐怕绝无仅有。彼时,全世界的铁路上跑的还都是蒸汽机车,而滇越铁路上专供铁路高层管理人员和达官显贵乘座的米其林号车,便是一台奇特的内燃动车组。这台由法国制造的载客内燃动车组,分为动车和附属行李车,1914年在滇越铁路上投入使用。动车长16米、宽2.6米、高2.9米,车内设软席座位19个、硬座24个,还设有洗脸间、卫生间、厨房和西餐厅,装饰豪华,犹如一个功能齐全的流动宾馆。1932年,采用米其林橡胶厂的新产品—橡胶车轮后,更是如虎添翼,可以以70公里的时速在滇越铁路上飞奔,曾创下最高达100公里的时速记录。
100公里/小时,在今天来说并不算什么,在当时却是了不起的纪录。因为当年滇越铁路上由蒸汽机车牵引的列车,一般只能跑到15—20公里/小时,就是已知的滇越铁路上还在运营的内燃机车牵引的列车,其时速也超不过50公里/小时。米其林何以创造了滇越铁路上一个百年未被打破的纪录,有人说是因为其装上了橡胶轮子。对于这种说法,笔者无法考证,不过,如今躺在昆明铁路博物馆机车馆的这台动车组的轮胎,历经70多年仍不见龟裂,轮面纹路清晰,就连轮胎上的“MICHELIN”标识也一样清楚,足见西方早年产品的工艺水平和质量,即便是在今天,米其林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轮胎品牌。米其林虽然是达官贵人的专车,一般人无福享受,但在滇越铁路沿线还是有不小的影响。老辈人回忆,曾经好长一段时间,米其林成了滇南老百姓“快”的代名词,“有多快?再快能快得过米其林?”成了比喻快的口头禅。
1935年春末夏初,蒋委员长的夫人宋美龄就乘坐米其林号有一次开远之行。据说,蒋夫人之所以来到云南,还与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关:陪同蒋介石坐镇昆明围剿红军。乘坐如此舒适快捷,如此华贵、如此风光、如此刺激的米其林,乃人生一大快事。开远之行,便是宋美龄乘坐米其林“兜风”的主要目的。而米其林的舒适便捷,也确实让蒋夫人赞叹不已。米其林号,或许是中国铁路运输史上最早的动车组。
5、京张铁路与昆河铁路哪个更早些
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千米,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工程艰巨。现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京张铁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国、俄国等殖民主义者的阻挠,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
昆河铁路指滇越铁路云南部分,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全长468公里。共有车站62个(现已撤销多个)。是中国连接越南的铁路干线。现仍为米轨轨距,即窄轨铁路。昆河铁路,史称滇越铁路滇段,于1903年10月开工修建,1910年1月正式通车。它是云南省拥有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西部地区最早建成的铁路。
所以按照时间上来说,昆河铁路先开工,但后通车;京张铁路后开工,但先通车。
6、据说以前昆河铁路上有一列米其林公司制造的有橡胶轮胎的火车,最高时速能达到100公里,这是真的吗?
A+B+C=180
A-C=25
B-A=5
所以C=A-25
B=A+5
所以A+(A+5)+(A-25)=180
3A=200
A=200/3
B=215/3
C=125/3
1045313513513103
7、昆河铁路的运输能力
昆河铁路运输情况方面自准轨进入云南后一直是很低微的。就以2013年米轨货车每辆承载吨位为30吨来说,这仅为准轨货车的一半,多年来列车跑得多拉得少,这便是多年来一直制约米轨运输能力与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昆河铁路又受地区经济和公路运输的影响,昆明地区从石咀站到王家营站一段段基本上没有什么货源,行车人员与设备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山腰站到河口间国际联运则更为廖廖。倒是做为米轨货物与准轨货物换装场的王家营车站以下,则货物运输繁忙,列车运行稠密。在宜良地区,各站之间简直达到了前趟列车刚过,后趟列车又将继行,区间基本上没有空闲的时候,铁路设备损耗与行车人员工作相当紧张。其原因就是在昆明与开远、蒙自地区仍有大批货物需要流通。而铁路运费低于公路运输,货主们对这条铁路仍抱有很大的依赖性,这便是这条早已不堪负载了的铁路干线一直运行到2010年的原由。
随着社会发展对运输效率的要求,滇越铁路有点步履维艰。昆河铁路局逐渐收缩战线。 2003年6月,按铁道部的要求,滇越铁路停止客运。接着,一些车站停业,人员已经撤离。2007年关闭了一个车站,2009年关闭了10个车站,截止2013年2月,已撤除草坝至河口间除芷村和腊哈地的所有车站(包括河口)。
8、昆河铁路的客车车辆
滇越铁路-昆河线上的客车运行史也是滇越铁路丰富文化的重要见证,解放前的法国木制车厢到建国后的铁皮客车,再到自主研制的新型窄轨旅游客车,无疑反映出滇越铁路客车技术发展史,是我国铁路技术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变迁,米轨列车终会淡出人们的眼眸,成为遥远的记忆。 制造日期:1991年
适用轨距:1000mm
车体长:16004 mm
车体宽: 2650 mm
车体高: 3658 mm
自重: 26.7 t
定员: 58/62人
设计时速: 80 km/h
出厂至今一直是昆河线的主力车型,其命名取自米轨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外型上酷似25型准轨客车,因车身宽度狭窄,车内每排仅有4个座椅。2003年后,随着米轨客运时代的终结,大部分车辆被赠送至缅甸,仅有部分遗留用于石咀-昆明北-王家营铁路通勤使用。 制造日期: 1991年
适用轨距:1000mm
车体长: 16004 mm
车体宽: 2650 mm
车体高: 3658 mm
自重: 28.4 t
定员: 26/39人
设计时速: 80 km/h
出厂后一直作为长途快速旅游列车主力,1996年中越两国恢复了滇越铁路国际联运,更成为中越国际联运(昆明北-河内)的主力车型,2000年前后长途列车被废止,2003年滇越铁路滇段客运停止,车辆大部分被赠送给缅甸。 制造日期:1975年
适用轨距:1000mm
车体长:16004 mm
车体宽: 2650 mm
车体高: 3672.5 mm
自重: 26.3 t
设计时速: 80 km/h
70至80年代随着原有木制客车的淘汰,新增了一批以准轨22型客车为原型的缩小版米轨客车,即30型,包括硬座车、硬卧车、软卧车、餐车等。XU30型即是目前服役时间最长的米轨行(李)邮(便)车,至今仍为石咀-昆明北-王家营铁路通勤使用。2003年滇越铁路滇段客运停止后,大部分被赠送给缅甸,仅存4辆。 制造日期: 1985年
适用轨距:1000mm
车体长: 14000 mm
车体宽: 2650 mm
车体高: 3668.5 mm
自重: 24.5 t
定员: 133 人
该车型设计之初适用于市郊规划线路,是基于平战两用而开发的客车。平时的市郊运输时,车内两排长椅,中部空置,可作商贩行李摆置;战时可添改卧椅用于伤者运输。之前曾编组于昆明北-狗街,昆明北-开远-蒙自,小龙潭-开远-石屏三趟客运车次。96年以后,除昆明北-狗街仍在使用用外,均已淘汰;2003年客运停运后,被全部赠与缅甸。 车体长:16006 mm
车体宽: 2650 mm
车体高: 3658 mm
适用轨距:1000mm
自重: 29.3 t
定员: 10人
这是工务用的商用车。从门的形状来看是相当新的车辆。 制造日期: 1974年
车体长: 16006 mm
车体宽: 2650 mm
车体高: 3672.5 mm
适用轨距:1000mm
自重: 28 t
定员: 26人
车内各种仪器丰富的试验车。该车最早由餐车改装而来,米轨餐车为准轨CA 30型的缩小版。 制造日期: 1991年
车体长: 16006 mm
车体宽: 2650 mm
车体高: 3658 mm
适用轨距:1000mm
自重: 26.3 t
该车是以M1型客车为基础的试验车,车内各种仪器丰富的试验车。
9、昆河铁路-米轨火车【500分帮忙】
现在昆明到河口的火车好像已经停了客运了,因为路上路况不好,你到昆明以后直接坐k1、23到火车北站然后去问问,难说还会有到宜良的车,不过很难说了。米轨火车很慢的,跟骑电摩托一样的速度。
其他的地方无非是民族村啊,世博园啊之类的,再远就是石林了
-----------------------------------------
另,今天问了我妈,有车去呈贡王家桥,所以你还是可以体验一下的。北站有一个火车博物馆,讲述了云南米轨的历史,你可以去看看。
10、昆河铁路的介绍
昆河铁路指滇越铁路云南部分,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全长468公里。滇越铁路在法国殖民时期称云南铁路(越南为清朝属国),从越南海防至云南昆明,全长854公里,分为越南段(即越段)和云南段(即滇段)。铁路由法国政府在1903年10月始建,1910年1月正式通车,跨越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现在所说的滇越铁路是指其滇段部分,1958年铁道部电令:滇段改称昆河铁路。百年前修建这条铁路,是法国殖民主义侵略东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法国掠夺中国财产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