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运输成本的成本构成
根据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汽车运输成本应按一定的成本项目进行核算。中国的汽车运输成本划分为车辆费用和企业管理费两类共10个项目。车辆费用指营运车辆为进行运输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驾驶员工资、福利基金、燃料、轮胎、保修、大修、折旧、其他等八个项目;企业管理费为一个项目,是指企业及其所属的汽车站、汽车队为经营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和业务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基金、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管理和业务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维修费等。
为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预测与分析,汽车运输成本项目可归纳为三类费用:①在一定期间内与同期所完成运输量多少无关的固定费用(亦称期间费用),如职工的(计时)基本工资和固定津贴,绝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费等;②随汽车行驶里程增减而增减的变动费用(通称车公里变动费用),如按车公里计算的燃料消耗量的费用,以车公里为基础计算的按胎公里摊销(提)的轮胎费用,按车公里计提的汽车大修基金,按生产法计提的汽车折旧费等;③随周转量增减而增减的变动费用(通称吨公里、人公里变动费用),如按营运收入或周转量计缴的养路费,按周转量计发的驾乘人员行车津贴,按周转量计算的附加燃料消耗量的费用等。上述三类费用固定与变动的情况,都是相对运输总成本而言的。在单位运输成本中情况则恰恰相反。一定时期内,运输总成本中的固定费用在单位运输成本中是变动的,它随周转量的增加而降低;车公里变动费用在燃料、轮胎、大修、折旧等按车公里计算的单位消耗量或提取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随车公里产量(见汽车运用效率指标的升高而降低;吨公里变动费用则是固定的,即不论完成的周转量增加或减少,单位吨公里变动费用都保持不变。
2、大众汽车是服务成本定价法嘛?
这个大众汽车是服务成本定价法,他并不是服务成本,大家并加法
3、我们公司是做汽车设计,技术服务类的,请问我们的主营业务成本有哪些?
我是专用汽车制造公司,我们涉及以下成本,仅供参考!
机械产品成本核算应包含以下因素:
设计研发费用
原材料、外购件、其他配件的定额成本
工时成本,含钣金、涂装、装配等
日常人工费用成本
管理费用成本,各部门日常费用的均摊
设备折旧成本
运输费用
税金摊入
服务费用
利润空间的加入
基本上这些都是主要项目,个别公司还会有些其他小项目的加入!
也看公司规模,小公司的核算会简单一些!
希望能够参考!
4、如何计算租赁车辆的成本
把几台车的折旧费用、车辆保险费用、车船使用税、车辆年检费用、租金收入涉及的税金(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所得税)等加总合计,然后,计算出每台车的平均成本。
这里涉及到两项业务 1.购入车辆,将将车辆租给客户使用,客户支付的服务费性质其实是租赁费,适用16%的税率,这里您将车辆作为自己的固定资产核算,提取折旧作为成本核算,取得客户的租金作为租金收入。
2.公司在中间为客户取得的银行贷款,只是客户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如果您在中间未取得任何收入,没有发生相应的成本,则不用进行任何处理,如果取得了服务收入,而作为服务收入核算,对应的成本计入服务成本,增值税适用税率16%。
5、关于汽车购进的成本?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八条规定: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因此,货车的进价、车辆购置税、喷字费、检测费、注册费、制动费应当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但保险费不得计入应当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保险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6、车辆使用费包括哪些?
车辆费用具体包括驾驶员及助手等工资及福利费、燃料、轮胎、修理费、折旧费、养路费、车船使用税等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据配送流程及配送环节,配送成本实际上是含配送运输费用、分拣费用、配装及流通加工费用等全过程。
拓展资料:
车辆使用费报销规定如下:
1.车辆使用费包括汽油费、维修费、路桥费、泊车费和驾驶员补贴等。
2.行政部在掌握车辆维护、用车和油耗情况基础上,制订当月车辆费用开支计划。
3.汽油费的报销需由驾驶员在发票背面注明行车起始点和路程,由行政部根据里程表、油耗标准、加油时间、加油数量和用车纪录等复核,经行政部长签字验核。
4.路桥费和洗车费由驾驶员每月汇总报销一次,由行政部根据派车记录复核,经行政部长签字验核。
5.车辆维修前驾驶员须提出书面报告,说明维修原因和预计费用,报销时在发票上列明详细费用清单,由行政部根据车辆维修情况复核,经行政部长签字验核。
6.驾驶员行车补助按加班标准计算,每月在工资中列支发放。参考资料:网络。链接:车辆费用
7、对于大多数汽车服务企业来说什么是最大固定支出?
对于专业从事内控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各个层次的成本控制方法,就可以比较透彻地了解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潜在风险,对于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也将有重大帮助。也有助于向管理者提供更多有增值作用的管理建议。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专业从事内控管理或内部审计的人员来说,充分掌握和透彻了解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是做好内控服务的重要条件。成本控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无须讨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企业管理管的就是成本。
无数从事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但是在浩如烟海的研究成本控制和实践介绍的资料中,笔者至今尚未发现有从控制层次的角度讨论成本控制问题的文章。根据笔者20多年来从事财务管理和内控管理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成本控制应该有控制层次问题。不同的成本控制层次,决定了完全不同的控制和操作理念。许多企业在控制成本方面之所以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导致企业竞争失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分层次并错误地使用成本控制工具。
可以说,成本控制的工具非常多。广义地分析,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管理方法都可以看成是成本控制的工具。这里包括但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战略成本管理、管理会计中的量-本-利分析、预算管理、精益管理思想、六西格玛管理、价值工程、市场营销、现代物流控制、企业兼并重组等,都可以理解成某种成本控制工具。甚至没有成本控制本身也是一种控制工具。各种成本控制工具对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而言,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企业操作人员所站位置的高度和视野宽度决定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经过现场研究,笔者认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三个成本控制层次。具体介绍如下:
会计控制
会计控制可以说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也是控制范围最广阔的一种控制工具。会计控制的主要实施者由财务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包括成本工程师)和各级业务人员组成。某些情况下,一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也介入此等成本控制。典型的控制工具就是各项开支预算、精益生产、价值工程、六西格玛以及鼓励各种技术发明创造以提高效率。会计控制主要研究绝对化的成本节约问题。比如改进某项工艺或业务操作流程,可以提高效率节约人力成本;比如减少或优化某项业务活动可以节约多少费用;推行六西格玛可以降低多少质量成本;甚至将纸张两面使用可以节约多少办公费用等。财务人员在会计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企业管理者一谈到成本控制,首先就想起了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在会计级的成本控制中也确实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和计算考核职能。会计控制也确实是企业现场成本费用控制的基础性工作。
但是,会计控制是有“副作用”的。在当前的企业运营管理中,管理者如果不能事先了解其副作用,错误使用会计控制,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成本,降低目标,甚至还会造成损失。
【例1】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的基本思路。成功的预算相当于文件打印前的预览——“所见即所得”。但是,管理层对预算控制一旦出现理解错误或组织执行不好,就会出现相当大的偏差。对此,在企业一线工作的广大管理者都会有这个体会,从企业每年开始编制预算起,各部门和企业总经理(CFO或财务总监)、企业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就开始上演“预算大战”。各部门无不利用各自掌握的信息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本部门的费用开支额度或者降低本部门的经营目标。而以企业总经理为首的管理层则和董事会就下年度的目标和开支计划同样展开艰苦的拉锯战。企业能否获得有利的预算结果,全凭自己掌握的信息数量和谈判技巧。当然,预算的结果也就很难符合企业的现实情况。当企业的费用预算大于实际开支情况时,一些企业在年底的各种疯狂消费活动也就开始了,其理由之一居然是保证来年预算不会被削减。当出现费用预算小于实际需要时,管理者或者会提出调整增加费用预算的要求,或者干脆研究如何减少必要的活动以维持对管理者有兴趣的活动。特别是当预算目标与业绩考核挂钩时,企业更是会采取各种措施(有些是正确的节约措施)包括一些造假或打擦边球(管理者通常会在收入确定、预提待摊费用等方面使尽浑身解数)的办法来降低费用开支,结果当然还是损害企业股东的利益。还有一些没有建立严密的预算编制系统的企业,通常会简单地在上年度的预算基础上,将费用开支减少某个百分比,同时又将收入增加某个百分比。这种看起来非常有道理并被广泛认可的预算编制方法,有时其实比不编制考核预算危害更大。
如果要编制与绩效挂钩的考核预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根据科学的预测信息和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例如,如果大家都知道2008年的钢铁价格要上升,而企业在编制铸造企业的成本预算时,却要求企业在上年度原材料采购成本的基础上下降材料成本,如果没有特殊的工艺改进方案,这样的预算就没有任何意义。但是非常遗憾,董事会和股东通常会乐意接受这样的预算。
8、我公司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售后服务怎么算成本
我公司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售后服务成本在“销售费用”科目里核算。
售后服务的成本核算可以参照生产企业的模式来进行管理,但是,发生的相关费用(如领用的材料、辅料、电费、人工工资、设备折旧费等),应直接计入“销售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