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系有哪些专业?
汽车专业设置一般有:1、汽车检测与维修;2、汽车运用技术;3、汽车营销与服务;4、汽车装配与制造;对口就业单位是汽车维修企业、4S店的售后服务岗位;汽车4S店的销售岗位;汽车制造企业的装配岗位等,建议根据个人兴趣与需求进行选择!
2、汽车上的ECON是什么﹖
汽车上的ECON表示的是节能模式。
ECO是由Ecology(生态)、Conservation(节能)和Optimization(优化)的首字母合成而来,以技术、环保和经济性为设计理念,部分车型也叫“ECON”模式。
其工作原理,是在车辆行进过程中,行车电脑对自动变速器挡位、发动机转速、车速、制动系统等对油耗有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评判,计算出最佳喷油量提供给发动机做功,从而实现降低车辆油耗水平工作模式。
ECON模式就是以合理的挡位控制发动机转速,以减少多余的燃油消耗,达到节油、省油的目的。为了解决动力和节能之间的矛盾,ECO功能正是为节能而设计的一种驾驶模式。
(2)车辆族系化扩展资料:
尽管ECO模式能够起到省油的效果,但是它在一些情况下还是不能发挥作用。
1、ECO模式主要是在车辆行进中通过电脑自行控制,发挥功效,因此停车怠速或者手动模式下,ECO不能发挥作用;
2、在车辆遇到爬坡这种需要克服一定阻力且大扭矩输出的时候,ECU控制单元会判断优先保证足够的动力驱动车辆,ECO模式也不会工作。
3、当车速超过120公里/小时高速行驶,这时候是需要车辆能够有更好的动力输出的,而且时速已经超过了经济时速(通常在60-90公里/小时之间)很多,ECO模式也不能起到节油的作用。
3、迅速扩张家族车系,领克是认真的 丰评1月9日之家车市重点新闻
每天为你带来车界最新最IN最火热的新闻,欢迎来到丰评汽车频道!在这里除了每日新闻,也会经常分享各类汽车评测,车主故事,经典车和老车那些事儿,改装车的小知识,欢迎大家的关注~
写在开头:本文所有内容均转自汽车之家车市资讯新闻,仅对汽车之家全天车市重点新闻进行梳理及汇总。
目录:
一:定位中大型7座SUV 领克EX11谍照曝光
二:初现“龙颜” 比亚迪汉EV/DM官图发布
三:或搭3.3T/3.8L 捷尼赛思新G80国内谍照
看点一:定位中大型7座SUV 领克EX11谍照曝光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取到了一组领克旗下全新7座中大型SUV——EX11的测试谍照,其未来有望提供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同时,其将在吉利梅山工厂项目投产。
外观方面,由于该车采用了重度伪装,但通过细节仍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例如,其依旧采用领克家族设计语言,分体式大灯组,配合贯穿式扁平化前格栅,增加该车辨识度。
车身侧面来看,作为中大型7座SUV,其车顶采用了微微下滑的车顶线条,在提升整车视觉张力的同时,还可获得尽可能大的内部空间。尾部方面,该车采用了双边共四出的排气布局,配合尾窗上方的尾翼造型,适当的加强了该车的力量感。
内饰方面,其整体被大面积伪装材料覆盖,无法看出过多细节。不过参考其方向盘造型以及微微露出的副驾驶前方中控台造型,预计其将继续沿用领克家族的内饰设计语言,并针对车型定位在细节方面进行调整、升级。
通过此前官方公示的信息资料来看,领克EX11将在梅山工厂投产,并有望提供四驱混合动力系统。据了解,梅山工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岛,工厂占地面积约1883.9亩,总投资约34亿元,将生产基于SPA平台(即与沃尔沃共享平台)打造的领克车型。此外,全新7座SUV的四驱混合动力总成将试验3个月时间,是否会搭载在新车上并未公布。另有消息称,领克梅山工厂规划的三款车型中,除了代号为EX11的7座中大型SUV外,还将有一台代号为ES11的中大型轿车。
看点二:初现“龙颜” 比亚迪汉EV/DM官图发布
日前,比亚迪官方正式发布了旗下中大型轿车——汉EV/DM车型官图,整体采用了四门轿跑式车身设计,其风阻系数仅为0.233Cd。据了解,吉利几何A、小鹏汽车P7、广汽新能源Aion S、大众ID. Space Vizzion概念车、SSC Tuatara官方公布的风阻系数分别为0.2375Cd、0.236Cd、0.245Cd、0.24Cd、0.279Cd。同时,根据此前信息显示,该车或于2020年第二季度末/第三季度初(6月份左右)上市。
根据此次官方发布的官图来看,新车整体延续了比亚迪Dragon Face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厚重下压的车头与发动机舱盖上微微隆起的立体式线条组合,打造出俯冲的感觉。同时,扁平狭长的灯组配合下方三段式进气口以及略带铲型的前唇,让新车看上去更加动感、大气。
根据此次官方发布的文字中我们能够看到,配图中的赤红色为汉EV车型;玄青色为汉DM车型。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汉EV版车型在前脸设计方面针对家族式Dragon Face语言进行升级进化,进一步提升其整体辨识度以及车辆风阻系数。
侧面造型方面,其采用圆滑的弧线勾勒出溜背式的车身造型,颇具力量感的腰线以上扬的姿态从后门处一直延伸至车尾,让整个侧面看上去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既视感。同时,由该车C柱开始,车舱上部逐渐收窄,形成了美观且充满力量感的宽车肩造型,配合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从而加强了贴合车身的气流走向,有效缩小车侧的涡流,进一步降低风阻,优化风阻系数。
据官方表示,追求低风阻的轿车讲究“前圆后方”的设计理念,车辆前段越“圆”,在风最开始冲击到车上时能够实现快速贴合车身的效果,而车尾越“方”,则能够让风在车尾能够快速的离开车身。值得一提的是,该车还配备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气动”轮圈,其镂空比在8%左右,这样的造型设计能够在保证刹车散热的需要下,将风阻系数降到更低。
2015年,比亚迪曾发布了在研车型汉的部分参数(见上图),可以看到该车的长宽高为4950/1890/1490mm,轴距为2940mm。动力方面,前驱车型搭载由2.0T发动机和150马力前桥电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而三擎四驱版车型还将加入最大功率476马力的后桥电机。
看点三:或搭3.3T/3.8L 捷尼赛思新G80国内谍照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捷尼赛思全新G80国内谍照。新车采用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或将搭载3.8L和3.3T发动机,首发时间尚未公布。
相比此前曝光的海外谍照,国内的伪装更加严密。因此我们结合来看,新车家族标志性的大尺寸钻石中网设计,内部填充以网状设计,看上去十分大气。两侧前大灯组为横向设计,内部融入LED灯带,与新款G90保持一致。相比现款车型,全新G80看起来更加精致,辨识度也明显提升。
车身侧面,可以看到全新G80采用溜背式设计,同时使用大尺寸全新样式的轮圈设计,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车尾部分,新车采用分体式尾灯组设计,依旧为家族式设计风格,或将配备贯穿式尾灯组。由于是测试车型,全新G80采用双边共两处排气布局,未来量产或将加入装饰罩等。
内饰方面,我们仅获得了后排图片。可以看到新车配备后排双娱乐系统以及空调出风口,且后排为三座设计。据此前外媒猜测,Genesis G80入门版车型将配备3.8L V6发动机,最大功率315马力;Genesis G80 Sport车型将采用3.3T双涡轮增压V6发动机取代现款的5.0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为375马力,最大扭矩为510牛·米。
事实上,此前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梦铉透露,捷尼赛思品牌将在2020年年初引入国内,并在上海开始推广活动,同时由现代中国承担推广任务。因此,捷尼赛思G80未来不排除会引入国内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世界三大车系是什么?
这是很老的说法了
全球汽车三大车系
1
.
美系车辆
美国车宽大、悬架柔软、大扭力、空调棒的特性成了安全舒适豪华的代表。但负面地
说,
美国车因宽大而耗油,
因悬架柔软而适合高速行驶或拐弯,
而且高速行驶时缺乏需要的
大马力。
2.
日韩系车辆
日本车的特性是平顺、省油、好开、涂装优异、仪装细致、品质优秀。但缺乏欧洲车有
的品牌传统、引擎个性和外观美学设计以及美国车宽大、
悬架柔软、大扭力(大扭力表示其
起步及加速能力强)的特性。韩国车的风格接近日本车系的风格。
3.
欧洲车辆
欧洲车和美国车相比,
它以优良的发动机见长,
高压缩比、
高马力的发动机设计比比皆
是在德国有名的无线速高速公路上各国名车以超过
200km
的时速飞奔;但在舒适性方面欧
洲车就无法与美国车竞争,他们生产的高速车种的悬架系统无法像美国车那么松软。
欧洲车仍然以高速著称,
刹车系统较佳,
但悬架系统较硬;外形设计典雅,
产品性能可
靠,折旧较低,具有优良品牌传统。
5、汽车上的ECON是什么﹖
汽车上的ECON是智能化绿色节能辅助系统,车主只需ECON开关,车辆便自动进入优先控制油内耗容模式,由系统主动避免驾驶者过度加速和深踩油门带来的高能耗,实现智能化节油。
智能化绿色节能辅助系统原理:
ECON智能绿色辅助系统 ECON(智能化绿色节能辅助系统)通过控制气门开合度,改善驾驶者的不良驾驶习惯;
有效控制因驾驶者猛踩油门而造成的多余燃油消耗,同时更可智能调整制冷工况,使空调处于节能状态,从而降低发动机能耗,真正达到人车合一,进入环保新境界。
6、怎样在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设计模式下实现民族化?
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是现代的企业管理方式,是在大工业生产模式下产生出来的,也是服务于工业化生产的管理方法,其服务的是批量化,工业化的生产。
民族化,民族化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个性化的,以手工业和小作坊的工作方式为主,以其量少所以珍贵,以其贵而称之为民族。
如果少的东西变多,其价值就会降低,就失去了保护的意义。
希望已经解答了你的疑惑。
7、工信部新政征求意见 同一系族内车型将无需重新申报公告
4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系族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系族管理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落实《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推行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系族化管理,简化车辆产品准入,减轻企业负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申请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时,可依据本细则规定按系族进行申报。
新能源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校车、专用作业车、三轮汽车、电动摩托车产品暂不实施系族管理。
第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道路机动车辆产品(以下简称“产品”)系族准入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装备中心”)负责产品系族的申报受理、技术审查等工作。
第四条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采用产品系族申报时,应当按照《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及技术要求》(见附件)对申报车型进行系族划分,并在同一个系族中选取一个或多个代表车型进行产品检验。
第五条 同一系族中选取的代表车型,其检验结果应当能代表系族中所有车型的性能,保证系族中所有车型均应当符合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相关技术标准。
第六条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可自主选择具备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产品系族检验;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及技术要求》开展相关检验检测工作,出具《系族检验统计表》及检验报告。
第七条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按系族申请产品准入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系族的基本情况、技术参数及系族划分说明;
(二)系族各车型的主要技术参数;
(三)确定代表车型的说明;
(四)代表车型的检验资料,包括《系族检验统计表》、代表车型样车情况说明、检验报告等;
(五)《管理办法》关于产品准入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八条 产品系族的申报受理、审查和决定按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
第九条 装备中心负责对已准入产品系族建立系族数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
第十条 已准入产品系族发生变化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本细则的要求,根据变化情况对系族划分及代表车型重新评估,并进行扩展申报。
当系族中新增加或减少车型时,系族划分和代表车型选取应当仍能符合《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及技术要求》;必要时,应当重新选取代表车型进行相关检验。
当系族中车型申请扩展变更技术参数时,其应当满足《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且对该系族划分和代表车型选取不产生影响;必要时,应当重新选取代表车型进行相关检验。
第十一条 《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发生变更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变化情况对系族划分及代表车型重新评估。有影响时,需重新选取代表车型进行相关检验。
第十二条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在开展系族申报工作中应当诚实守信,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和本细则的要求,规范开展相关工作,确保申报和生产的产品符合《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的规定。如有失信行为,将被记入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将暂停或撤销产品系族申报资格。
第十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管理办法》,对批准的系族及系族内产品进行管理并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并按照《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违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
第十四条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细则
系族申报:是指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在申请车辆产品准入时,对多个单一车型按系族进行划分,选择代表车型进行检验,同时申请一系列产品准入的工作程序。
系族: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特征的一系列单一车型的组合,其主要性能和功能等方面无明显差别。
代表车型:在同一个系族中选取进行检验的车型,其检验结果应当能代表系族中所有车型的性能。
车型:由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按照《车辆产品型号编制规则》命名确定的一类车辆。
专用作业车:是指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第2.1.2.3.5所定义车型。
第十五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应依据《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及系族管理实施情况,适时调整《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及技术要求》。
第十六条 本细则自××××年××月××日起施行。
附件: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系族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doc(内含附件:《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及技术要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汽车家族化外观设计利弊
谈起汽车家族化外观设计,你最先想到谁?没错,就是大众,大众是最早玩家族化前脸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套娃”。
怎么样,傻傻分的清吗?能把一副类似的前脸,玩出这么多风格迥异的产品,我最服大众。当然玩套娃的不只大众一家,你比如ABB、福特、吉利、哈弗等,这个市场怎么了,貌似都被大众给“套”进去了。
家族化前脸设计有什么好处?
其一,可以提升品牌辨识度和形象力。这个就好理解了,你比如在大街上你看到一个不知什么具体型号,但是你认得这个家族脸谱,就不由得想出,大众,大众神车啊。无论是朗逸还是帕萨特,反正就是大众的车。这个品牌辨识度瞬间就上来了。开着像帕萨特的朗逸,似乎更能给车主带来面子感,这也是朗逸热销的原因之一。
其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周期。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大,车企要想立足于市场必须要考虑成本控制问题,这不套娃设计就可以再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了,如果一个品牌下有数十种特征各异的车型独立生产,那么模具啊,设计啊什么的一连串的东西都要独立完成,试想下成本会高出多少?这也是套娃所带来最大的好处。
家族化前脸避端?
当然,套娃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双刃剑。你比如,套娃设计的新车不具备新外观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特别是对于这个年轻的消费市场;其次,家族式设计会让原本设计中的缺点一直延续下去。
最后说一下,其实外观设计都被车企玩的差不多了,未来的车辆外观设计将会更加注重于形体感和细节的设计,细节将是最大的亮点。
猜猜上图是新奔驰E还是大S,反正我是眼挫,难不成是照搬了S级的设计方案的C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宋楠:深度解析比亚迪汉车族技术状态之IPB制动篇
2020年1月,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前往室外温度最低达到-28摄氏度的牙克石,对覆盖着重度伪装的比亚迪汉车族测试车进行全向技术评测。综合目前获得的相关信息研判,比亚迪汉车族将包括DM和EV(适配电四驱系统)两大车系。其中DM车系搭载超级电四驱系统 、EV车系则适配电四驱技术。
因配置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使得汉车族的在安全层面的制动距离和相应时间的缩短,直接提升整车主被动安全性能;制动分泵的制动片和制动盘被标定为“零”接触,换来的是更低的行车电耗(针对汉EV车型)与更高的行车发电功率(针对汉DM车型)。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将会在持续推出比亚迪汉车族技术状态解读系列稿件,并对车型平台、电驱动技术、超级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充放电效率以及“3高”环境整车应用进行全向展示与分析。
红色箭头:汉EV
蓝色箭头:汉DM
由于比亚迪汉车族适配的各分系统技术状态依旧处于保密阶段,不过从在售的全新一代唐车族、宋Pro车族中DM和EV车系所搭配的电驱动技术进行参照。汉车族的DM车系和EV车系,在驱动技术应该立足于现有技术进行“不同幅度”迭代式提升,并与宋Pro DM车系那样交叉使用。
比亚迪在持续优化和提升DM和EV技术状态同时,为汉车族适配了与博世联合开发的IPB技术解决方案。这种,针对新能源车型开发的行车制动、能量回收、智能驾驶等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将成为全行业首发。
1、什么是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
IPB技术可以理解为,以电机作为驱动单元的制动系统,替代目前传统燃油车和大多数新能源车使用的由真空泵、储气罐、制动总泵构成的带有助力的制动系统。
IPB模组单体包括电机(动力源)、阀体(分配源)、电脑(控制源)、制动总泵(执行机构)和储液罐(能量载体)进行集成构成一个“电液一体化”的制动力发生、分配、传递总成。
集成在新能源车上的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将能量回收、智能驾驶、车身姿态等诸多控制体系,与整车控制系统、电驱动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式的结合。
实际上,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推出,为的就是让新能源汽车(不具备传统内燃机输出真空气体帮助制动总泵运行),通过“电液一体化”的制动系统,
首先,解决能量回收和制动力衔接的节点柔顺性,提升驱动电机端的能量回收效率,降低对制动分泵(制动片和制动盘)的依赖性(磨损程度)。
其次,直接与整车控制系统(VCU)通联,获取更高级别的数据,通过计算梯次释放控制力,让车辆在加速与制动过程的车身姿态更稳定,提升驾乘人员舒适性。
最终,在法规建立完善的前提下,使得整车复杂的都市早高峰,频繁的加速和制动工况下,既要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又要警惕插队车辆时,保持己方行车安全。
2、现有新能源车制动系统技术状态:
目前,全球范围量产的燃油车装备的带有真空助力的制动总泵+ABS系统,构成简单、可靠的制动技术解决方案。只不过,根据车型的市场定位不同,带有真空助力的制动总泵+ABS系统+ESP系统的功能愈加完善,具备更精准的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轮速差抑制等保障主动行车安全的效能。
上图为郑州日产制造的纳瓦拉适配的代真空助力的制动总泵与ABS阀体的特写。真空助力器输出真空气体降低制动总泵反复踩踏时的力矩,制动液通过管路输入ABS阀体并经过计算,再分配不同力矩的制动液至全部车轮制动分泵,使得车辆加速与制动工况的姿态控制在安全范围。
但是,基于传统燃油车的制动系统和ABS系统(包括ESP系统),都依赖于传统内燃机输出的真空气体,只不过来自ABS系统的电液能量占比虽然有所提升,不能完全替代制动系统的机械能量。
在中国市场量产的大部分新能源车,出于成本和技术的考量,配置了类似燃油车使用的带有真空助力的制动总泵+ABS系统(包括ESP系统)。只不过,电动机替代内燃机真空气体就由真空阀体和储气罐替代与制动总泵配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机电”制动系统。
这种真空阀体制造的真空气体,通过储气罐存储并传递至制动总泵的架构,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燃油汽车在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或频繁制动导致真空气体消耗殆尽,引发的制动力助力效果降低的问题。
2017年,北京现代制造的伊兰特EV率先引入了由曼都提供的点液一体化制动技术解决方案。抛弃了真空阀体和储气罐,依靠电控压力单元与制动阀体,对整车制动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进行联合控制。这套被称为iBAU的制动技术解决方案,最显著的效能是提升能量回收效率,并替代一部分制动力。当能量回收产生的制动力不足,机械制动力介入时,车辆制动姿态更加线性。
上图为爱驰U5电动汽车集成,由博世提供的iBooster电液一体化制动总泵技术状态特写。这组2代iBooster技术解决方案,采用的是制动总成与ABS阀体单独设定架构。
上图为北京现代制造的昂希诺EV适配曼都提供的2代iBAU电液一体化制动总泵技术状态特写。相对2017年量产的伊兰特EV,2019年量产的昂希诺EV搭载的2代iBAU系统,将制动总泵与ABS阀体进行了整合,直接提升了信号反馈、计算、输出和执行的速度。
显然,为新能源车适配专用的车型平台和电液一体化制动总泵技术解决方案,无疑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技术路线。
3、比亚迪为什么为汉车族适配IPB技术:
可以肯定的是比亚迪为汉车族配备的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中,将“AEB自动紧急制动”、“CRBS再生制动”和“CST舒适制动”功能作为标配。
通过这次牙克石高寒测试,笔者最直观的体验到集成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汉车族中的DM车系和EV车系,在急加速时和紧急制动缓解,由于扭矩的纵向瞬间转移,前后驱动桥的悬架行程会产生拉伸或挤压动作。
在急加速时,车身重心向后驱动桥转移,前悬架拉伸、后悬架挤压;在紧急制动是,车身重心向前驱动桥转移,前悬架挤压、后悬架拉伸。
对于百公里加速X.X秒的汉EV四驱版而言,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介入,在急加速时更精准的控制前后驱动桥牵引力分配,获得安全的行车姿态;在紧急制动时持续调节前后驱动桥制动力的分配,抑制重心向前转移幅度和扭矩的释放力度,使得前后悬架行程的拉伸和挤压幅度相近,提升驾乘人员舒适性。
无论汉DM还是汉EV由于配置再次提升的超级电四驱技术和电四驱技术,在不同附着力的路况进行加速时,相同驱动桥两侧车轮、不同驱动桥的车轮,扭矩在分配速度较唐80更频繁。
在不同附着力的路况进行紧急制动时,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介入,力矩的分配更快速,始终将车姿态牢牢控制,保证驾乘人员安全。
IPB技术解决方案不可避免的需要比亚迪工程师们,考虑到不同车型的前后驱动桥负载,不同动力源动力输出切换过程中,带来的控制策略的应对。
集成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汉车族,TTL(Time To Lock)<150毫秒(TTL越小制动响应越好)。相对传统车型,驾驶员制动时TTL降低50ms,对应的百公里制动距离相应减少了1.38米。制动响应时间短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主动刹车AEB的性能会非常好,相对于传统车型,主动制动时TTL降低了150-350毫秒。围绕制动响应时间和制动距离缩短的结果,或将使汉车族在C-NACP测试中得到更优异的成绩。
一个附加功能,比亚迪为汉车族开发了一个BDW功能(制动盘擦拭)。雨季行车时,雨水溅到了制动盘上,导致摩擦力会受到影响,BDW功能的出现可以自动消除制动盘上的雨膜,保证制动力处于正常状态,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行车保障。
4、回归传统造车领域持续扩大汉车族技术优势:
前文提及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除了让制动力量更线性,能量回收效率更高的优势外,还有一项对于新能源车具有特别意义的贡献,那就是可以节省制动分泵(制动盘和制动片)的损耗。
当下采用传统真空助力的制动总泵、iBAU电液制动总泵、2代iBooster电液制动总泵的传统车以及新能源车,适配的制动盘和制动片都采用适中处于“接触”状态,行驶时候开始浮动,但依旧存在制动力的设定。无形中,来自制动系统的能耗,从技术根源上被设计师所忽略。
上图为全新一代唐DM在驻车状态,前制动分泵的制动盘与制动盘“啮合”状态特写。
汉DM或汉EV因为IPB系统的集成,能量回馈利用率达到>86%。在>90%的制动工况(都市用车模式)都可以通过驱动电机进行“反转”起到制动作用,基本上很少用到液压制动的部分,制动分泵的制动片使用率降至一个很小的状态。在车辆滑行时的能量回馈和制动工况的能量回馈的稳定性,全部由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进行处理,通过接轮速传感器,直接获取车轮动态,快速高效的处理保证车辆稳定性。
由此,电驱动系统的能量回收效率更高,制动分泵的使用效率将会降低。在行车过程中,制动分泵的制动片与制动盘可以被设定为完全脱离接触,不再被设定为“半联动”的浮动状态。
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与汉DM和汉EV的结合,彻底摆脱来自制动分泵带来的行驶中产生的油耗和电耗。这一突如其来的技术进化引发的能耗降低,在汉DM上转化成液冷散热的BSG行车发电效率的提升;在汉EV上转化成百公里综合电耗的降低。
截止笔者发稿之时,比亚迪汉DM和EV车型将成为全球首款使用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族。这也导致,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与技术更加复杂的DM车型的结合,没有成熟方案可以借鉴。为了将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与汉DM和汉EV结合的更自然,用起来更柔顺,比亚迪工程师们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尤其将在售其他车族的DM车型和EV车型遇到的问题全部理了一遍,最后都转化到IPB系统控制策略里面,力图达到能量回馈利用率、稳定性、舒适性适配的最优状态。
笔者有话说: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汉车族仅包括DM和EV车型,燃油车将不再推出。此前,笔者撰写了《综合研判比亚迪汉车族电驱动及动力电池技术状态》一文。其中就汉车族的车型平台、电驱动和动力电池技术进行了预判。
比对,此次在牙克石对汉车族的高寒评测获取的相关信息比对,
汉车族在电驱动技术提升基于现有DM和EV技术不同幅度的提升和应用;采用全新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相对e6和K系列电动客车适配的磷酸铁锂电池,更多的性能进化基于结构优化(间接提升能量密度)。
汉车族在车型平台技术的提升,源于正向研发的中大型平台的细化。在满足DM车型和EV车型设计标定同时,对不同尺寸超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燃油箱和悬架的设定,以及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比亚迪制造新能源的突破口再次从电驱动技术,转向传统造车层面。
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汉车族的轴距接近3000mm,是否有利布置密度性和能量型超级磷酸铁锂电池总成,并保证车身诸多功能符合预设需求。
让人激动的是,比亚迪正在同和对外合作,寻求汉车族甚至改款全新一代唐车族以及后续推出的全新车族,操控性、舒适性的提升。为了迎合不同用车人群的需求,DM车型的经济性和EV车型极端气候续航里程稳定性的提升,也都将在汉车族上得到体现。
未完待续。。。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