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3月车辆产能

3月车辆产能

发布时间:2021-05-26 00:13:48

1、【观察】3月轿车销量逐渐回暖,凯美瑞同比增长2.3%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随着疫情趋于平稳,汽车行业运行正在恢复正常,但由于疫情并没有完全结束,部分市场需求被抑制,汽车销量同比降幅依旧超四成。

数据显示,3月汽车销量143万辆,同比下降43.3%,降幅较2月份收窄35.8个百分点 。其中,轿车销量49.7万辆,同比下降42.0%,和大盘销量基本保持一致。

宝来速腾同比增长,凯美瑞超雅阁

和以往绝大多数月份一样,合资品牌依然是轿车市场主力,自主品牌中只有吉利帝豪进前十,具体车型来看,大众系车型依旧有着出色的销量,其中,朗逸销量26014辆,排名第一。桑塔纳销量10774辆,排名第八。

宝来销量19352辆,排名第三,让人惊讶的的是,如今的特殊情况之下,宝来竟然同比去年增长9.1%。宝来在朗逸的光芒之下,多少显得有些暗淡,但是,它的暗淡终归是输给自己的大哥而已,相比较其他品牌,排名第三的它依然是成功的典范。

除了宝来有明显的增长之外,速腾也出现了略微的增长,销量16924辆,同比增长5.1%,排名第五。

轩逸销量25251辆,排名第二。卡罗拉和雷凌分别位列第四和第六名,销量19338辆和16066辆。随着各大工厂的陆续复工,丰田卡罗拉也终于回到了曾经属于自己的第五名,夺回了因为上个月工厂产能不够所丢失的位置。

英朗销量12835辆,排名第七,伴随着英朗加推四缸机车型的入市,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估计会有一个不错的销量提升,毕竟,英朗在四缸机时代,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也是轿车领域销冠强有力的争夺者。

凯美瑞销量11498辆,排名第八,凯美瑞销量超越雅阁,同比增长2.3%,成为轿车销量前十中独撑中级轿车门面的唯一车型。众所周知,虽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但第八代凯美瑞的市场表现还是比较平稳,月销过万已经形成了常态化。

帝豪销量10697辆,排名第十。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8.7%。当然,除了吉利帝豪,长安逸动的成绩也是可喜的,在3月份,逸动销量10032辆,虽然没能进前十,但相比2月回暖明显。

可以看到,在今年3月份,轿车销量前十中并没有出现本田车型,以往畅销的雅阁和思域也跌出了前十五名。此外,2月份的季军Model 3跌至了第11位。如果只对比交付量,3月份特斯拉是创造了国内首次月销过万好成绩的。

结语

整体来看,车市虽然回暖,但距离完全复苏尚存一定距离,尤其是在海外疫情不断蔓延下,出口受阻,供应链断供等令中国汽车产业再迎新的挑战。

展望今年轿车市场走势,朗逸,轩逸争冠军依然是主旋律,若轩逸对现有车型进行配置升级,它会在销量争夺战中更有优势,而新增1.5L四缸车型的别克英朗,雪佛兰科鲁泽在竞争力方面或许会有明显提升。

汽车科技观察,由跨界科技媒体人申斯基创办、拥有中美两地16万公里公路自驾游经验老司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拥有专栏,致力于汽车科技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读懂汽车,看懂科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3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大增,你认为此行业前景如何?

我认为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前景特别好,而且这也是以后的汽车发展方向。

道理非常简单,因为新能源汽车会逐步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而目前全球市场的燃油汽车存量特别大,在这样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会有非常大的规模,这个规模在未来会逐渐释放出来。

3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大增。

如果单单从国内品牌来看的话,3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其实已经可以用暴增来形容了,因为比亚迪的产量同比增长了149%,蔚来汽车的产量同比增长了373%,这都是几倍的增长速度,我觉得以后这些品牌的产量会进一步提升。从国际市场来看,国际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需求也在进一步增长,所以很多人非常看好这个行业。

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前景特别好。

正如我在回答一开始中所提到的那样,我觉得新能源汽车就是以后汽车的发展方向,因为这些汽车会逐渐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传统燃油汽车的污染环境问题一直被大家诟病,新能源汽车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更何况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会更高,在同样的前提下会更省钱,所以很多消费者也会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

芯片短缺是新能源汽车目前的大问题。

严格意义上讲,其实现在很多行业都会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因为这一次的芯片短缺是全球性质的缺货问题,新能源汽车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商不是不想提高产量,而是没有足够的芯片来生产汽车。

我觉得如果芯片问题得以解决的话,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会进一步增加,人们的消费欲望也会进一步提高,这个行业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3、最全PPT看懂中汽协产销数据:3月复苏迹象明显,同比降幅仍超4成

3月,汽车产来销分别完成自142.2万辆143万辆,环比增长399.2%和361.4%,同比分别下降44.5%和43.3%,降幅较2月分别收窄35.3和35.8个百分点 。

1-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7.4万辆和367.2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

要·点·速·览

??汽车整体:3月销量143.0万辆,下降43.3%;1-3月销量367.2万辆,下降42.4%

??乘用车:3月销量104.3万辆,下降48.4%;1-3月销量287.7万辆,下降45.4%

??商用车:3月销量38.8万辆,下降22.6%;1-3月销量79.4万辆,下降28.4%

??新能源汽车:3月销量5.3万辆,下降53.2%;1-3月销量11.4万辆,下降56.4%

??中国品牌乘用车:3月销量43.3万辆,下降48.2%;1-3月销量115.5万辆,下降47.3%

??汽车出口:3月出口量9.1万辆,增长0.8%;1-3月出口量20.4万辆,下降11.5%

关注该公众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3月国内汽车销量大跌,大众神车逆势上涨!

进入4月中旬,不少人生活节奏早就恢复了年前的状态,只是测温、口罩这类还在提醒着我们,“如今还属于特殊时期”。虽说如此,还是有不少消费者去解决汽车之一刚需,在这段时间也能感受到汽车带来的安心。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3月销量榜单,3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1-3月累计销售301.4万辆,同比下降40.8%。在这个依然是大跌的前提下,榜单又有怎样的变化呢?消费者们最爱的车型是哪些?

 

 

——我是厂商销量排名分割线——

 

 

——我是车型销量排名分割线——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暴跌40%,环比增长317.3%。也就是说,虽然依然受疫情影响汽车销量下降,相比2月的冰点3月销售情况有所好转,汽车市场开始复苏。

 

在这背后,一部分是用户需求进行了释放,一部分是政策的推动,近两个月已有不少城市地区给出补贴促进消费者淘汰置换、选购新车。例如,广东佛山新车每车补贴2,000元,广东广州新能源每车1万元/国6车型每车3,000元,湖南长沙直接补助购车价格3%。

 

 

有着南北大众绰号的上汽大众以及一汽-大众,依然占据了企业销量排行的前二位置,一部分原因是国人对德系品牌偏好程度高,另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大众品牌产品矩阵丰富,有多款“扛把子”高销量车型,轿车部分就有朗逸、宝来、速腾、桑纳塔等。

 

 

最突出则数华晨宝马,从上月的15名开外进入了11名的位置,力压北京奔驰成为本月最畅销豪华品牌。但无论怎样说,作为豪华品牌,它们能够进入前十五位置实属惊人。

 

 

车型销量部分,大众朗逸、日产轩逸以及大众宝来依然占据了前三位置,三者正好处于中国最热门的12-15万合资紧凑型市场,拥有最大的用户市场之一,也凭借着自身均衡的实力赢得消费者欢心,所以长时间占据了轿车销量前三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同比上年3月销量,大众宝来、速腾以及丰田凯美瑞整体变化不大,甚至略有上升,并未受到这特殊时期的影响;但也或者因为上年基数较低,说明这几款车型在车市恢复元气后,能有进一步的销量提升。

 

 

国产后的特斯拉Model可谓是如今30万市场的当红辣子鸡,2月份靠着预估3,900辆的销量成为进入了轿车销量排行第5的位置,3月份销量翻倍达到了预计10,160辆的成绩,在如此时期有着这般大幅度提升,实属不易,也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

 

 

并且在近日,国产model 3长续航版上市,补贴后售价仅仅是33.905万,如此高性价比相信能使得其销量能再翻一翻。

 

 

在此榜单中,我们能发现相当有意思的一件事——中国消费者无论什么时候都乐意去买豪华品牌车型,所以华晨宝马以及北京奔驰才能进入厂商销量前15榜单中,并且在车型前十五榜单中,宝马5系、奥迪A6L、奔驰C级以及特斯拉Model 3都有着不错的销量成绩,这在平时是比较少见的。

 

从如今情况来看,车市已经逐渐复苏,但2020年整体销量估计还只能维持、或略低于2019年成绩。而如今是否是最好的购车时机?教授认为还可以继续观望到5月、6月,相信会有更多的地方优惠、车企优惠推出,并且如今因产能、运能关系现车不多,导致整体优惠水平不高,勉强与年前相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3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3月产销规模恢复至百万辆以上

3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3月产销规模恢复至百万辆以上,环比虽倍增但同比仍大跌,出口量同比微增成亮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3月,汽车产销降幅收窄;乘用车降幅大于行业总体;商用车同比降幅明显缩减;新能源汽车“九连跌”;出口同比微增。一季度,汽车累计产销同比降幅均超四成;新能源汽车下降幅度大于50.0%;商用车出口跌幅明显超出行业总体。

要·点·速·览

? 汽车整体:3月销量143.0万辆,下降43.3%;1-3月销量367.2万辆,下降42.4%

? 乘用车:3月销量104.3万辆,下降48.4%;1-3月销量287.7万辆,下降45.4%

? 商用车:3月销量38.8万辆,下降22.6%;1-3月销量79.4万辆,下降28.4%

? 新能源汽车:3月销量5.3万辆,下降53.2%;1-3月销量11.4万辆,下降56.4%

?汽车出口:3月出口量9.1万辆,增长0.8%;1-3月出口量20.4万辆,下降11.5%

产销总体

3月产销量环比大幅反弹,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商用车市场表现优于乘用车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生产经营陆续恢复, 国内汽车市场从2月的低谷中逐步复苏。生产端,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明显好转,据中汽协对23家企业集团最新复工复产调查情况统计,整车生产基地全面复工,员工返岗率86%,复产情况达到2019年平均水平的75%。然而,不同于生产端的快速复工复产,因疫情尚未完全结束,消费端的部分市场需求仍处于被抑制状态。但3月企业销售情况已明显好于2月。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汽车市场将加快恢复。

尽管3月汽车产销量明显回升,整体高于此前预期,但对比去年同期,当月产销仍然呈现较大幅度的下滑,疫情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汽车产销均超过140.0万辆,分别达到142.2万辆和143.0万辆,环比增幅3倍以上,同比下滑幅度均超四成,降幅相较2月明显收窄。从一季度整体情况看,汽车产销347.4万辆和367.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降幅与前两月大致相当。其中,一季度累计销量降幅创近年最低记录。无论单月还是累计情况,乘用车产销降幅依旧超过行业总体水平。(见图表1、2)

3月产销降幅明显放缓,四类细分市场下滑态势未改,SUV表现稍佳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进度不断加快,乘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上月,环比呈迅猛增长,但同比继续呈较快下降,乘用车市场受疫情的负面影响尚未明显减弱。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产销104.9万辆和104.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4和3.7倍,同比分别下降49.9%和48.4%,并高于汽车产销总体降幅。1-3月,乘用车产销268.4万辆和287.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8.7%和45.4%,降幅比2月扩大0.6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具体车型方面,3月在乘用车主要车型中,与上月相比,四类车型产销均呈迅猛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显著;与上年同期相比,四类乘用车产销依然呈快速下降,其中MPV降幅居前;1-3月在乘用车主要车型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类车型产销降幅均超过30.0%,除SUV之外,其余三类乘用车降幅均过半数,并高于乘用车总体水平,而其中MPV降幅更为明显。(见图表4、5)

3月产销同比降幅均超两成,细分市场全部呈下滑,重型货车表现相对较强

由于乘用车与商用车分属两个消费领域,故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也会存在差异。随着全国疫情大范围减弱,各省市交通、客货运逐渐恢复正常,以及近期传统基建、新基建项目陆续开工,无疑对商用车特别是货车市场形成利好效应,因此3月商用车产销降幅总体低于乘用车,尤其是重型货车表现相对更佳。此外,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的政策,也将使重型和轻型货车获得更多市场商机。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3万辆和38.8万辆,环比增长均3倍多,同比分别下降20.3%和22.6%。1-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9.0万辆和79.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8.7%和28.4%,降幅比2月缩小6.1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

分分车型产销情况看,3月,在商用车主要车型中,与上月相比,货车和客车产销均呈快速增长,其中货车增速更为显著;与上年同期相比,货车和客车产销均呈下降。在货车和客车细分车型中,产销环比均呈迅猛增长,同比依然下降,但降幅均比2月明显收窄。1-3月,货车和客车产销依然呈较快下降。在货车主要车型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仅重型货车产销同比降幅小于行业,其它三类货车产销降幅依然明显。在客车主要车型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其中轻型客车同比降幅低于行业总体水平,大型客车表现相对较弱。(见图表7、8)

3月销量同比“九连跌”,行业总体及细分领域创一季度单月销量新高

自去年下半年补贴标准退坡起,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就开始出现下滑。而经历了今年2月份疫情大暴发的至暗时刻后,3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逐步复苏,产销环比增速迅猛,同比降幅比2月也有所收窄,至此新能源汽车已连续第9个月出现负增长。业内普遍观点认为,补贴退坡导致车企成本增加,消费者购车费用也“水涨船高”,直接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从而进一步影响销量提升。中汽协方面表示,第一季度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下滑的主因在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而期间网约车运营受挫也是新能源汽车销量走低的原因之一。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含特斯拉)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8倍和3.0倍,同比下降56.9%和53.2%,降幅较2月收窄两成以上。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降幅比2月缩小3.6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

从动力特征来看,纯电动是主要技术路线,占比在75%左右。3月,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大幅增长,同比依然呈较快下降。当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4.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5%和55.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1.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0.2%和44.1%;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辆和36辆,其中产量同比增长5.6%,销量持平同期。此外,今年一季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比降幅继续呈较快下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1.8%和58.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万辆和2.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0%和48.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3辆和207辆,同比分别下降19.7%和7.2%。

从车型特征来看,乘用车是绝对主力,占比高达89%左右。今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4万辆和4.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9.2%和55.7%;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0.5万辆和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6%和17.0%。1-3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9.4万辆和10.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1.5%和57.4%;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1.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4.1%和45.5%。(见图表12、13)

3月出口量及同比增速均刷新一季度最高记录,乘用车表现明显好于行业总体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加剧蔓延,导致全球汽车消费市场需求受到抑制,也使中国品牌的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受阻。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汽车企业出口9.1万辆,环比增长103.8%,同比增长0.8%,在大盘持续走跌的情势下,出口还能有所提升,这其中乘用车的贡献功不可没;此外,今年一季度汽车企业出口20.4万辆,同比下降11.5%。

从车型特征来看,3月,乘用车出口6.8万辆,环比增长97.6%,同比增长21.9%;商用车出口2.3万辆,环比增长125.3%,同比下降33.8%。一季度,乘用车累计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长5.3%;商用车累计出口5.0万辆,同比下降40.7%。(见图表17)

结语

短期有望复苏,长期稳步向好

虽然近期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防控工作常态化趋势确定无疑,加上全球范围内疫情尚在持续,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同时,疫情使得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出口企业被迫关停,从业人员收入下降,导致消费能力受损。不过中汽协表示,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生活秩序和经济活动正在从疫情冲击中逐步好转,3月车市整体表现超出预期,行业恢复性消费有望持续。

近阶段,国内各地陆续推动汽车消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并相继迎来包括限购松绑如增加购车指标配额、刺激消费升级类的购置换购补贴以及放宽准入门槛等多项利好政策,从需求侧、供给侧促进汽车市场的稳增长。而对于车市未来的走向,中汽协预计二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会迎来较大复苏,不过难以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若仅就国内影响因素而言,随着各项支持和促进政策的陆续出台,结合业内车企的积极努力,下半年汽车行业有望恢复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但即便如此,依然难以弥补一季度和上半年因疫情带来的损失,而海外疫情防控进展不确定因素仍将影响全年汽车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3月汽车销量解析 直播带货能否成为车企的救命稻草?

不久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在乘用车领域,2020年3月的整体销量达到了143万辆,相较于2月的22.4万辆,实现了5倍以上的增长。

在经受了疫情的影响后,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但事实上,从宏观来看的话,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保持了连续21个月销量的同比下滑,因此对于中国车市来说,何时能将销量提升到去年同期的水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已经逐渐被控制,大部分行业也都迎来了复工潮,车企复工复产的情况也明显好转,据统计全国整车生产基地的员工返岗率已经达到了86%,车企的产能问题已经得到了缓解。虽然业内专家所预测的“报复性消费”还没有到来的迹象,但相比2月惨淡的车市销量,3月销量已经开始回暖,甚至个别品牌的车型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销量,考虑到目前疫情还未完全结束,未来几个月的车市销量依旧有很大增长空间。

 

3月轿车销量大众朗逸重回榜首,BBA三家C级车表现惊人

轿车销量排行榜的前六名基本上一直都被大众、日产、以及丰田的产品包揽,并且销量数据相差不大,竞争十分激烈。

但2月疫情对于大众和丰田的影响要远大于日产,这两家的销量甚至都跌出了前十位,而日产轩逸却依旧稳稳的坐在第一的宝座,凸显出了日产轩逸的实力,在非常时期确实令人刮目相看,直到本月大众朗逸才重新夺回了榜首的位置。

在C级车阵营中,BBA三家车型的表现同样令人惊异,3月仅有奔驰E级、奥迪A6L以及宝马5系销量破万,并且基本上与疫情到来之前的销量持平,仿佛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可谓是销量恢复最快的3款车型,毕竟C级车三大标杆真不是吹出来的。

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表现,或许与很多中小企业复工有关,在疫情还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这些中小企业内高层人员的出行安全保障就显得比较重要了,网约商务用车多少也会有些风险,因此商务用途的购车需求就不得不被提上日程。

 

SUV国产品牌依旧强势 奔驰GLC逆袭

SUV销量方面,哈弗H6是SUV车型中唯一销量过2万的车型,并且销量破万的车型仅有9款,整体不及轿车市场中3款车型破2万,15款车型破万的成绩。

但与轿车市场不同,位于销量榜首的哈弗H6基本上算是毫无悬念,虽然在2月份吉利博越掉过一次队,但3月的前三名依旧被哈弗H6、长安CS75和吉利博越这国产品牌三巨头包揽。

不过紧随国产三巨头之后的却是奔驰GLC,凭借13489的月销量位居第四,销量与1月未受疫情影响时基本持平。

事实上从2月开始,奔驰GLC就在豪华品牌中型SUV阵营中崭露头角,是SUV销量前十中唯一的一款豪华品牌SUV。

不过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2020款的奔驰GLC在3月底上市,不少消费者选择在新款车型上市之前抄底购买现款车型。至于4月能否保持这个销售势头还需观望。

其实除去上面提到的几款成绩比较亮眼的车型,绝大多数车型的销量也都在3月迎来了增长,但确实有不少车型的销量增长没有达到预期,这是需要车企去思考的问题。

当然,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看得出各家车企对于销售方面所做出的的努力,都在努力拥抱变化,将重线下的销售模式转向了线上,积极的做起了直播,这在以前可能也就在双十一等各种购物节的时候才能见到。

据统计,在疫情期间车企、经销商在抖音平台开通的账号达到5000多个,在快手的汽车类直播日均场次突破3万场,这样的情况在疫情到来之前是根本想象不到的

在这些直播中,你甚至能看到众多车企高层大佬放下包袱亲自来卖车,不过毕竟人家专业不是做主播,就算对于车懂得再多、再专业,被观众吐槽也是在所难免的,着实心疼大佬。当然也有知道自己老板做直播不行的,像哈弗就直接找来罗永浩合作,帮助自己卖车。

不过至于卖不卖的出去,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直播带货的竞争力除了主播的个人魅力,还有很大原因在于“低价”,但在汽车领域这个低价策略能奏效的时候并不多,因为不管是车企大佬、4S店销售、还是网络红人,都改变不了汽车属于大宗商品交易的事实。

动辄几十万的价格是不会让消费者脑袋一热这么轻易就下单的,因此至今我们也还没看到有厂商敢公布疫情期间直播卖车的转化数据。并且从另一方面讲,对于高端品牌来说,直播卖车这种形式从长久来看对品牌价值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但不得不承认,抛开带货,直播这种形式对于消费者来讲其实是很有帮助的。根据调查,消费者购车前的平均到店次数在1.8次左右,通过直播这种形式可以为消费者在线上提供详尽的咨询及问答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购车参考,并且能避免被线下销售的话术影响,更加理智的做出购车决策。

所以未来线上提供咨询服务,再将购车流程转换到线下的形式会比直播带货更加被看好,相信车企们也一定会认识到这一点,在未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购车帮助。因此对于疫情后的车市销量,让我们拭目以待。

综上所述,结合3月的销量数据来看,我们认为至少在现阶段,直播卖车还无法对车企的销量产生显著影响。但直播为品牌带来的曝光量是车企无法忽视的,这种营销方式能够确确实实的触达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群,如果能够将线下的服务体验与线上更好的进行融合,相信直播这一形式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会成为车企销量增长的推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中汽协:3月汽车产销均超140万辆 环比高涨超350%

根据中汽协最新发布数据显示,3月,我国汽车产销均超过140万辆,分别达到142.2万辆和143.0万辆,环比增长399.2%和361.4%;同比下降44.5%和43.3%,降幅较2 月分别收窄35.3和35.8个百分点。1-3月,汽车产销347.4万辆和367.2万辆,同比下降45.2%和42.4%。

商用车降幅总体低于乘用车

从细分市场来看,乘用车产销降幅依然较大,商用车降幅收窄较为明显、总体低于乘用车。

3月,乘用车产销104.9万辆和104.3万辆,环比增长4.4和3.7倍,同比下降49.9%和48.4%。1-3月,乘用车产销268.4万辆和287.7万辆,同比下降48.7%和45.4%,降幅依然明显。分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50.4%和 47.6%;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1%和39.6%; 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0.4%和63.3%;交叉型 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51.1%和54.1%。

商用车3月产销37.3万辆和38.8万辆,环比增长3.2倍和3.5倍,同比下降20.3%和22.6%。1-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9.0万辆 和79.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8.7%和28.4%。

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分别完成6.9 万辆和6.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9%和 30.7%;货车产销分别完成72.1万辆和72.8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9.3%和28.2%。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型货车产销同比降幅略低,其他三大类货车品种产销降幅依然明显。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明显下降。

新能源汽车同比继续下降

3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也明显好于上月,不过同比下降依然明显。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产销(不含特斯拉)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9%和 53.2%。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 4.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5%和55.6%;插电式 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1.3万辆, 同比分别下降50.2%和44.1%;燃料电池汽车产 销分别完成38辆和36辆,其中产量同比增长5.6%, 销量与同期持平。

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0.2%和56.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1.8%和58.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 销分别完成2.8万辆和2.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0%和48.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3辆和 207辆,同比分别下降19.7%和7.2%。

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高于同期 中国品牌乘用车份额提升

1-3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329.5万辆,同比下降41.7%,低于行业降幅0.7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 89.7%,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在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十家企业销量均呈较快下降。

从品牌销量来看,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43.3万辆,同比下降48.2% ,市场份额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为41.5%。不过,从一季度整体销量来看,德系及日系依然出现同比增长,品牌效应凸显。

整体来看,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车市正在逐步回暖中。中汽协预计二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会有较大的复苏,但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在仅考虑国内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随着各项支持和促进政策的陆续出台,结合汽车行业企业的积极努力,下半年汽车行业的销售水平有望恢复或超过去年同期,但仍将受到海外疫情防控进展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3月进口车市场情况发布 高端车受疫情影响较小

虽然目前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但在此前的几个月中可以说疫情导致车市跌幅明显。在近2个月国内情况逐渐得到控制。不过即便如此也未能阻挡国人对进口车的消费热情。
近日,人民车市从国机汽车获悉,2020年3月,进口汽车向消费者交付6.6万辆,同比下滑28.8%,降幅放缓。另外,由于疫情对国外汽车产能等造成影响,3月海关进口汽车6.0万辆,比销量少0.6万辆,还存在一定缺口,可见消费者对高端车市场还存在一定消费热情。
市场供给方面,2020年1-3月,受到全球的疫情以及春节因素的影响,全国累计进口汽车20.0万辆,同比累计的降幅为15.5%。在3月,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不过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疫情加剧,单月进口车6.0万辆,同比降23.5%,降幅扩大。
图片与数据来源于国际汽车
总体销售情况方面,2020年1-3月进口车销量为16.4万辆,累计同比下滑34.3%,3月单月,进口汽车销售6.6万辆,同比下滑28.%,降幅有所放缓。
图片与数据来源于国机汽车
在平行进口车方面,同样受到疫情印象,另外还有新推出的排放政策等因素影响,2020年1-3月平行进口车销售11,023辆,同比下降56.1%,占进口车总量的5.5%,相比2018年全年相比下降9.5个百分点。
图片与数据来源于国机汽车
车型结构方面来看,2020年1-3月,进口销售车型仍然以轿车和SUV车型为主,占全部进口车比例的96%。整体市场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同比下降34.4%。
图片与数据来源于国机汽车
品牌方面,3月保时捷与雷克萨斯实现逆势增长,增幅分别为63.7%以及0.6%,其余品牌呈现下滑趋势,其中林肯品牌下滑幅度最高,达到84.6%。总体来看2020年1-3月雷克萨斯重回第一,而宝马与奔驰分列2,3名,保时捷虽然在3月涨幅明显,不过仍然同比下滑5.7%,奥迪下滑64.4%,降幅最大。
图片与数据来源于国机汽车
区域方面,呈现出的曲线十分有趣。3月,全国销售前三的省份仍然是广东、浙江以及江苏。销售前十的省份中,北京与上海由于疫情与输入型疫情防控的要求,对进口车的需求下滑明显,销量分别下降64%与34%。最有意思的当属辽宁省,由于同期基数较低,反而是想增长,涨幅9%,是全国唯一实现增长的省份。
图片与数据来源于国机汽车
总结
从总体数据中来看,虽然进口车市场整体还是呈现比较明显的动荡,但是消费大省依旧是维持对进口车的高需求,那么随着海外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港口开放,海外工厂回复复工复产后,国内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增加,海外的产能也将逐渐跟上,总体市场情况会在下半年有所好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日系车企3月在华销量公布 丰田恢复最快首破10万辆

自3月份各个车企纷纷恢复生产至今,为了进一步弥补疫情期间的业绩损失,不少车企开始增加国内的产能和销售业务。近日,在华日系车企丰田、本田和马自达发布了各自的在华3月份新车销量数据,虽与此前的销量数据相比差异明显,但跌幅与差距已明显缩小。

3月份,丰田汽车在华销量为10.18万辆,相较去年同期降低15.9%,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丰田汽车是日系车企中生产恢复和销售恢复较为迅速的车企,且3月的销量已突破10万辆。另外,3月中丰田在华所有工厂均已复工,雷克萨斯的车型市场销量也在逐步恢复。

今年1月、2月中,丰田汽车在华销量分别为14.53万辆和2.38万辆,同比下滑了1.2%和70.2%,由此可见,今年2月中各个车企在华的市场表现均呈现大幅下滑的定局。从去年至今,丰田先后发布了亚洲龙、全新RAV4荣放、雷凌/卡罗拉改款等新车,这也将有助于丰田在今年快速恢复市场销量。

在海外市场上,由于疫情的影响,丰田在日本和美国的工厂陷入停滞状态,但国内大部分雷克萨斯车型均采用进口方式引入,目前日本丰田部分工厂自4月起已经暂停生产,包括进口至中国市场的ES、UX、NX、RX等车型均会受到影响,预计4月份的销量或呈现下滑趋势。

据本田汽车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本田汽车在华销量为6.04万辆,同比下滑50.8%,其中广汽本田3月终端销量为32205辆,同比下滑50.1%;东风本田3月终端销量为28236辆,同比下滑51.5%。

此次本田下滑明显的主要因素是3月中复工延迟的影响,好在随着本田在武汉市的工厂重启,各工厂到目前已恢复至正常水平,官方称,自4月开始东风本田将实行双班工作制,将产能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已缓解疫情所带来的市场压力。

在市场产品布局上,今年内本田还将推出全新四代飞度、凌派锐.混动、新思域两厢版、CR-V混动版等多款车型,随着新车的发布,年内本田在华市场表现或许更值得关注。

马自达今年3月的在华市场销量为12958台,同比下滑28.3%,其中一汽马自达销量为5314台,长安马自达销量为7644台。

从市场反馈的车型信息来看,目前的主力车型是由昂克赛拉主导,自去年上市以来,昂克赛拉连续3个月销量破万辆,由此可见其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随着市场逐步恢复,今年3月新车的市场销量达到了5669台,累计销量为1.73万台,市场表现不错。在今年的产品布局上,马自达还将国产CX-30小型SUV车型,产品技术方面将引入压燃技术Skyactiv-X发动机,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截至目前,日系车企日产暂未公布在华3月的销量数据,不过从当前的日系车企整体市场表现来看,日产的市场表现不尽人意,此前据报道称,2月日产汽车销量在华下滑了80%,日产轩逸、逍客、奇骏等车型市场下滑明显,日产或将推出削减成本计划。

随着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车市需求逐渐升温,但在车市寒冬持续的国内市场上,在华日系车企的市场竞争局面在今年呈现出的“马太效应”也将越来越明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3月车辆产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