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国标车辆碰撞

国标车辆碰撞

发布时间:2021-05-26 04:47:40

1、车辆内置碰撞功能是什么意思

检验汽车碰撞安全的法规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国家强制标准,例如GB11551《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20071《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20072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等,在国家指定的几个检测中心完成以上标准规定的试验并达标后,车辆才可以上公告,即可以上市销售
但是为了兼顾所有档次的车辆,国家标准对汽车碰撞性能要求较低,并且仅指出是否合格,并不做出评级,所以,为了给消费者购车提供依据,还有第二种办法,即独立第三方规则,C-ncap就是其中的一种, 全称是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其测定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市场上购买车辆,按照比国家标准更加严苛的规定对车辆进行碰撞试验,对结果进行评级,用以指导消费。
总之,所有要上市销售的车,都必须通过国标;C-ncap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汽车安全信息用以参考,不一定所有的车都要做,没做的安全性也不一定就不好。

2、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国家标准

高速行预警方法!防撞系统2.8!才是未来智能车联网时代的准则!同步共享高速行车位置路段是否安全信息!

3、请问中国从哪年起汽车碰撞标准里面有了侧面撞击这一项?现在有没有汽车被追尾的测试?

侧面碰撞:2006年1月18日发布/新车型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在生产车型自标准发布之日起36个月后实施。

后碰撞:2006年1月18日发布/新车型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在生产车型自标准发布之日起24个月后实施。

请参考(国标:侧碰_GB20071-2006、后碰_GB20072-2006)

4、我国汽车相关碰撞的国标,行标都有哪些?最好能把资料发一下给我,谢谢!!!!

比较主要的有GB11551《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20071《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20072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这几个。

5、现在国家出台新国标,现在发生电动车碰撞事故,新国标是不是不能用,

现在国家出台新国标,现在发生电动车碰撞事故,新国标是能用的。

6、汽车碰撞国标要求

C-NCAP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外NCAP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道路回交通实际情答况和车型特征,并进行广泛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实际试验确定的。
它把将在市场上购买的新车型按照比我国现有强制性标准更严格和更全面的要求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价结果按星级划分并公开发布,旨在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辆信息,促进企业按照更高的安全标准开发和生产,从而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伤害及损失。
C-NCAP要求对一种车型进行车辆速度50km/h与刚性固定壁障100%重叠率的正面碰撞、车辆速度56km/h对可变形壁障40%重叠率的正面偏置碰撞、可变形移动壁障速度50km/h与车辆的侧面碰撞等三种碰撞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各项试验得分和总分,由总分多少确定星级。
评分规则非常细致严格,最高得分为51分,星级最低为1星级,最高为5+。

7、什么是碰撞标准

中国汽车碰撞标准解读

8月24日,广州本田雅阁与奥德赛成功进行了国内首次车对车50时速公里碰撞试验。8月29日,在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中国新车安全评价——C—NCAP进行了第一次评价测试,此次所选车型为骐达DFL7161AB型轿车,碰撞结果将于10月公布。此前5天,广州本田在长春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功进行了国内首次车对车50时速公里碰撞试验,碰撞车型为雅阁与奥德赛。今年6、7月间,一汽奔腾轿车先后进行了国内首次侧面柱碰撞试验、真人实车侧翻试验和极限静压试验,都获得了成功。还有3月22日长城哈弗进行了正碰和侧碰试验,2月17日一汽丰田锐志的正面偏置碰撞试验……乘用车碰撞安全,已成为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话题。

安全成为乘用车入市门槛

2004年6月1日,《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正式实施后,国内新车上市前必须进行正面碰撞测试,并要满足国家标准。但据统计数据显示,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车内乘员的致死率明显高于正面碰撞。今年7月1日,《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乘用车安全标准逐步向国际惯例接轨。

“双碰”标准主要参照欧洲现有同类法规制定而成,测试发生侧面碰撞时,汽车对车内乘员的保护程度,以及后碰撞时油箱的安全性能。侧碰标准中明确规定,所有M1类车型(9座(以下)4轮(以上)载客机动车辆)和N1类车型(最大设计总质量≤3.5吨的4轮(以上)载货机动车辆),都必须满足侧碰的强制性规定。而在后碰撞标准中则规定,所有M1类车型都必须满足后碰强制性规定。

“双碰”标准将成为新车获批投产的基本标准,未达标汽车不能上市销售。同时,专家还会根据碰撞结果给未达标汽车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厂家采用提升安全性能的措施。对于已上市的在售车型,“双碰”标准给予3年的缓冲期,并自规定发布之日起36个月后开始实施,即到2009年1月18日后,未达标的在售车型必须退市。

去年10月起,欧盟国家新生产的乘用车都要求安装主动行人保护系统。据专家透露,“双碰”标准出台后,我国也开始研究对路上行人的保护。预计3年后国内关于行人保护的强制标准也将出台。

中国新车安全评价体系形成

国家强制性标准是政府部门对汽车产品安全性的最低要求,通过标准的汽车获得上市资格。但是对于我国消费者而言,在购车时候,仍然没有一套客观准确的数据对已上市的汽车安全性进行评介,以此作为选择车型时的参考。在发达国家,一项严格规范的行业性标准NCAP(NewCarAssessmentProgram),即新车评估规程,成为汽车业界公认的权威评价体系。其对车型的客观评价结果是消费者选车时的重要参考系数,也能促进汽车厂商提高汽车安全性能设计。

我国部分在售的合资品牌乘用车会提供该车型在本国的NCAP评测中的结果,但是车型引进以后,很多车辆会进行不同程度的适应性改造,可能已经简化了一项安全配置,这会对汽车的安全性能产生影响。而自主品牌乘用车由于只要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就能上市销售,标准水平较低,而且对其安全性能没有定量评价,车型之间无法进行比较。

C—NCAP的问世,填补了这一空白。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介绍,C—NCAP的具体实施细则是在中心研究和分析国外NCAP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车型特征制定而成的,为此已经进行了1200多次前期碰撞试验,今后细则还将不断完善。评价测试结果共分为六个星级。试验车辆是中心利用自有资金购买获得,即使是企业自愿进行的评价也采用同样的程序。今年中心将投入800万元作为C—NCAP测试成本,其中500万元用来购车,将能购买到12款测试车型。第一批碰撞评级结果将在10月份公布。

据介绍,近日,一项有关C—NCAP的调查显示,70%左右的被访者认为C—NCAP的建立很有必要或者有一定意义,52%表示购车时会参照C—NCAP的标准,近60%认为从长期角度看,C—NCAP的建立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

汽车碰撞测试的市场命运

安全性能检测不但成为国家标准、行业热点,也成为汽车厂商市场推广的重要手段。一向安全口碑不太好的日系企业对此尤其重视,广州本田的国内首次车对车碰撞试验、一汽丰田锐志的正面偏置碰撞试验,都在试图扭转消费者的偏见。而对于自主品牌,树立安全、可靠的口碑也是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环。一汽奔腾上市前的碰撞、侧翻等试验,以及长城哈弗的正碰和侧碰试验,都较好地起到了这一效果。

企业主动打出碰撞营销牌,且都采用了比现行国标更高的标准,足见汽车碰撞测试的市场潜力。在C—NCAP正式实施的同时,国内还有几家机构表示将进行NCAP项目。清华大学与北京大陆汽车俱乐部年初推出NCAPCHINA,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客观、公正是C—NCAP一直强调所要遵循的准则,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称,试验车辆以市场购买方式得到,对于企业的委托评价,也将严格按照选车程序从市场上购车进行。试验结果也将直接通过媒体向消费者进行宣传,从而达到指导消费的目的,并最终拉动汽车厂商重视汽车的安全性能,积极改进车辆安全。然而,测试机构的不断承诺似乎还是不能让大家放心,碰撞测试试验体制的健全才是保证公正性的有效途径。在国外,NCAP的实施过程往往有保险公司的参与,如美国保险非营利团体等。考虑到汽车安全性能与自身收益的相关性,保险公司加入后对碰撞测试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C—NCAP似乎也应该引入一个制约机构,以确保其客观、公正性。

NCAP是什么(链接)

NCAP即为新车安全评价规程,是由中立的第三方建立的一套车辆安全评价体系,可以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定量分析。它所规定的实车碰撞速度比政府制定的安全法规的碰撞速度要高,从而在更严重的碰撞环境下评价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根据头部、胸部、腿部等主要部位的伤害程度将试验车的安全性进行分级。

根据各国车辆构成情况、碰撞事故特点、技术水平等原因,每个国家所实行的NCAP在试验项目、试验条件、撞击速度和撞击形式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NCAP最早于1978年出现在美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NCAP体系,分别被称为美国的NHTSA—NCAP、欧洲的Euro—NCAP和日本的J—NCAP。其中欧洲的NCAP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它由欧洲各国汽车联合会、政府机关、消费者权益组织、汽车俱乐部等组织组成,是不依附于任何汽车生产企业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所需经费由欧盟提供,不定期对已上市的新车和进口车进行碰撞试验。

欧洲Euro—NCAP:碰撞测试有两个基本项目,即正面和侧面碰撞。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时速64公里,可变形壁障侧面碰撞试验时速50公里。碰撞测试成绩最高5星,最低1星。近年Euro—NCAP也将汽车对行人保护程度划分为四星级。

美国NHTSA—NCAP:对车辆的测试主要包括正面碰撞时速56公里、侧面碰撞时速62公里,以及抗翻滚测试等,评测结果也用星级来表示,最高5星,最低1星。

日本J—NCAP:试验项目主要包括正面碰撞、偏置碰撞、侧面碰撞、制动性能和行人头部保护。正面碰撞时速为55公里;偏置碰撞时速64公里;侧面碰撞时速55公里;行人头部保护试验是以时速35公里的速度用模拟假人头部的冲击锤碰撞发动机舱,测量伤害值。最高6星,最低1星。

中国C—NCAP:测试项目包括三项,一是正面100%重叠性壁障碰撞试验,时速不低于50公里;二是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时速不低于56公里;三是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时速不低于50公里。最高6星,最低1星。

8、完成一次汽车碰撞测试需要几台车?

做验证试验时,比如国标或者CNCAP,基本一个试验一辆车。试验数目并不是很多,可以接受,这个时候的试验车都是量产车,成本已经比较低了。真正成本比较高的是开发试验,都是试制车,所以各厂商都在努力发展CAE和台车试验,能不能重复利用试验车还要看试验车的损伤程度,比如做正面低速碰撞试验,对车的损伤比较小,把前面撞坏的零件换掉,还能做正面刚性墙试验,做过正面刚性墙试验的车也可以拿来做侧碰和后碰。即使是完全撞坏的试验车,有的零件还是可以拆下来继续用。

9、机动车撞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怎样划分,有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9)国标车辆碰撞扩展资料:

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办理。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与国标车辆碰撞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