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遇雷电

车辆遇雷电

发布时间:2021-05-26 09:18:38

1、雷雨天气,躲在汽车里防雷击真的有用吗?

关于这个问题,著名汽车节目《TopGear》曾经做过雷击汽车的疯狂实验:主持人坐在一辆大众高尔夫(参数|图片)汽车内,通过高压放电装置用60万伏的高压电击汽车,来模拟汽车遭遇雷击时是否会对驾驶员和乘客有所伤害。实验显示,在受到高压电击之后,车辆只有仪表盘的指示灯受到了影响,其他各种仪器正常,车体也完全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坐在车内的主持人更是安然无恙。从《TopGear》的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汽车确实是“不怕”雷击的,车内的乘客更不会受到伤害。

法拉第笼是一个由金属或者良导体形成的笼子,由电磁学的奠基人、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明,并以他的姓氏命名,是主要用于演示等电势、静电屏蔽和高压带电作业原理的一种设备。1836年,法拉第发现带电导体上的过剩电荷只存在于其表面上,并且不会对封闭在其内部的任何物体产生影响。为了证明这一事实,他建造了一个金属箔外壳的房间,并通过静电发生装置用高压电去电击房间的外壳。验电器显示,在房间内没有出现多余的电荷。房间的金属外壳对它的内部起到了“保护”作用,使它完全不受外部电场变化的影响。这就是法拉第笼效应。利用这一原理,高压带电操作员的防护服就是用金属丝制成的,当接触高压线时,形成了等电位,使得作业人员的身体没有电流通过,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说到这里,我们对汽车“不怕”雷击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汽车外壳是金属制作的,这十分接近于法拉第笼的条件。有了这件“铁布衫”,当驾驶员在雷雨天行驶时,即便很不幸地被雷电击中,由于法拉第笼效应的存在,汽车内部的电磁环境基本不受影响,车内的人就可以安全待在里面。同时,雷电流会借助雨水通过车体表面达到车轴的位置,通过潮湿的轮胎很快就会将电流传递到地面。所以,车内是在室外较为理想的避雷场所。

法拉第笼在飞机防雷和建筑防雷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据统计,每架正常运行的飞机几乎每年都要遭到一次雷击,但大多不会导致灾难性后果。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商用飞机外壳为金属材料,对雷击具有良好的屏蔽效应,飞机内部的人员和设备相对比较安全。高层建筑很容易被雷击,而利用法拉第笼的原理制成的笼式避雷网可以有效地降低雷击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比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其主体钢结构中的钢构件以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方式进行有效连接,这样“鸟巢”自身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避雷网,而“鸟巢”的钢结构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接收闪电的装置,能把闪电迅速导入地下,从而保障了场内观众的安全。

然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汽车、飞机等在室外防雷并不是绝对安全的。汽车被雷电击中时,瞬间的高压电也有可能会损坏车内的电子元件,造成车内的电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还会发生火灾。

有业内人士提醒,汽车比较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大多集中在汽车的顶篷、车轮的金属圈部分,因为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闪电击中汽车后电流会迅速向地面发展,而在潮湿情况下,雷电流会通过车体表面达到车轴的位置,由于车轮橡胶是非导体,所以雷电流会在车轮的金属部分留下电流疤痕,当车轮潮湿的情况雷电会通过车轮接地;而在车轮干燥的情况下或者敞篷车雷电就会危及人身安全。汽车是金属物品,但潮湿的轮胎则成为了车体与地面连通导电的关键部件,即便是车辆受到了雷电的袭击,电流也可以通过车体外壳、轮胎,传递到地面之上。

雷雨天行车比较容易碰到路滑,马路的积水使高速行驶的车辆造成单边阻力突然增大,车辆被突然抢胎,严重者使车辆打圈或失去控制等问题,所以应降低车速,扶好方向盘,并留意路面积水。真的遇到车子打滑,也无须太慌张。一定要保持冷静。如果是前轮侧滑,应当将方向盘朝侧滑的相反方向纠正;如果是后轮侧滑,则要将方向盘朝侧滑的相同方向纠正。如遇特大暴雨,能见度极低时,应开启大灯及前后雾灯和危险警告灯,最好能靠路边停车,待形势好转再行。

2、汽车会不会被雷劈?

【题干】打雷下雨天,在车子里会被雷劈到吗?
【解答】就此,记者采访了省气象局防雷办副主任唐宝均。唐主任说,行车途中遇到雷电天气,关好车门车窗,呆在车内是最为安全的。根据法拉第笼的电磁屏蔽原理,在汽车中的人不会被雷击中。
唐主任介绍,法拉第笼原理说的是高压作业人员带电工作的原理,高压带电操作员的防护服是用金属丝制成的,当接触高压线时,形成了等电位,使得作业人员的身体没有电流通过,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汽车就相当于是一个法拉第笼,由于汽车外壳是个大金属壳,形成了一个等电位体,当驾驶员在雷雨天行驶时,车里的人不用担心遭到雷击。
“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汽车即使不幸被雷电击中,在潮湿情况下,雷电流会通过车体表面达到车轴的位置,通过潮湿的轮胎很快就会将电流传递到地面,所以,车厢是躲避雷击较理想的地方。”唐主任同时提示,遇到雷雨天,首先要将车窗关好,在车内禁打手机、禁听收音机,关闭音响系统,因为雷击可能浸入电器设备,导致损坏或发生火灾。
【结论】汽车可能被雷劈,但只要关好车门车窗,人就是安全的。

3、汽车可以防雷吗

不可以防雷。

由于汽车外壳是个大金属壳,形成了一个等位体,车里的人不用担心遭到雷击。车辆本身是容易吸引雷电的导体,如果雷电击中车辆,在车辆附近走动,可能会触及经过地面传导的电流。

遇到雷电天气,应该尽量不要使用手机,因为打雷时手机的信号磁场会发生变化,强大的雷电对地释放过程将在周围产生很强的电磁场。因此,建议车主在雷电天气时收起车外天线,暂时关闭汽车音响,以避免汽车被雷电击中后将电流引入车内,造成电器电路故障。

汽车被雷电击中时,瞬间的高压电也有可能会损坏车内的电子元件,造成车内的电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另外,千万不要贸然下车检查车辆状况,因为车外比车内要危险得多。

(3)车辆遇雷电扩展资料

如果车辆投保了车损险,根据车损险保险责任第一条第四款:“洪水、海啸、地陷、冰陷、崖崩、雪崩、雹灾、泥石流、滑落”造成保险车辆的损失,保险公司将会理赔。车辆在遭遇雷击后48小时之内,车主应立即报案,以便保险公司及时进行现场堪查和定损,否则很可能会为理赔带来麻烦。

被雷击的车辆,雷击部位的外观会有烧过的痕迹,车内电器以及相关零部件会损坏,严重的还会引起自燃。所以,为了保护车,也同时为了保护你自己,在雷暴天气时还是尽量少开车或者不开车。

4、雷雨天气躲到汽车里防雷击,到底靠不靠

汽车是不怕雷击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在车内的乘客不受伤害。
汽车的金属车身相当于“
法拉第笼
”。当闪电击中汽车之时,车身的“法拉第笼”结构,可以起到“
静电屏蔽
”的作用,从而可以保护车内乘客不受电击。
雷雨天气
尽量减少外出,室内最安全。当然,如果不能避免开车,比起室外,待在车厢内相对安全。
虽然汽车不怕雷击,但雷雨天开车,我们还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待在车内,不要站在车辆附近
由于汽车外壳是个大金属壳,形成了一个等位体,车里的人不用担心遭到雷击。车辆本身是容易吸引雷电的导体,如果雷电击中车辆,在车辆附近走动,可能会触及经过地面传导的电流。
2、在高速上、空旷地带尽量降低车速
按雷击概率来说,相比静止的车辆,行驶中的车辆更容易被雷电击中。因为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空气流动会造成局部电场变化,也就是说,车速越快,变化越大。这就解释了
新闻里
被雷击的车辆大多是在高速上发生的。
3、打雷时尽量不要在车内打电话和听收音机
遇到雷电天气,应该尽量不要使用手机,因为打雷时手机的信号磁场会发生变化,强大的雷电对地释放过程将在周围产生很强的电磁场。因此,建议车主在雷电天气时收起车外天线,暂时关闭
汽车音响
,以避免汽车被雷电击中后将电流引入车内,造成电器电路故障。
4、不要将车辆停在大树下或建筑物广告牌下方
雷电天气下,停车时车主也需要格外注意,在城市停车时应注意不要将车辆停靠在大树或建筑物广告牌下方,突如其来的闪电如果碰巧击中这些物体,可能会导致其倾倒砸向汽车。在郊外时,更不能将汽车停放在靠近大树等危险场所,可以选择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停车,等待雷雨过去。

5、汽车会被雷电击中吗,后果严重吗,为什么呢

相比静止的车辆,行驶中的车辆更容易被雷电击中,虽然这二者的概率都相当小,因为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空气流动会造成局部电场变化,也就是说,车速越快,变化越大。不过,这也是概率问题,毕竟被雷电击中是个极小概率事件。

汽车被雷电击中时,瞬间的高压电有可能会损坏车内的电子元件,造成车内的电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被雷击的车辆,雷击部位的外观会有烧过的痕迹,车内电器以及相关零部件会损坏,严重的还会引起自燃。

(5)车辆遇雷电扩展资料:

被雷电击中待在车上最安全:

电流具有趋肤效应。车子是一个由金属形成的封闭体,雷电的泄流会通过车子的外部移动,这期间,车子会将雷电部分消除掉,剩下的则会通过轮胎排入大地。”

这时候,车子内部就比较安全了,只要车内的人不要触碰车辆的金属外壳,就不会发生大事。而车轮则比较危险,外部的电流要流入大地,就会经过车轮,使轮胎气体膨胀,从而导致爆炸。

不管是高速公路还是市中心,被雷电击中的概率都存在。不过,雷电本身也会选择尖端放电,所以,路面上的路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避雷的作用。在雷电天气,在车内听录音,或者用手机打电话,几乎不会增加被雷电击中的概率。

在雷雨天行车,不必太过紧张。另外,一天当中,12时至19时雷电活动最为活跃,多加留意。当然,当雷电发生时,要避免待在树下,这时候,躲进室内是最安全的。

6、如果在车里,遇到雷电,假如被闪电击中了,会不会没命

呆在车里被雷击中,结果会如何,这主要看雷电的强度。
所谓雷电,是天空中带正电的云团与带负电的云团相遇,发生正负电中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雷电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放电不是因为正负带电云团相遇,而是单独的带电云团因为距离地面较近,把电量向地面释放,这更容易使地面建筑物、树木、空旷地面的人畜受到雷电击伤。
被雷电击伤的程度受两种因素影响
第一,雷电放电量的大小,不同规模带电云团相遇时释放的能量有大有小,当然大的雷电可能会把人烧成灰烬,小的可能和一般触电相同
第二,雷电中心距离,如果直接被击中,就难以存活,如果距离放电的区域越远,可能被击伤的程度越轻。

7、打雷闪电了可以开车吗?如可以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可以开车但是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 关闭所有车窗,使车辆形成一个密闭整体。封闭的车辆属于中空而封闭的导体,如果被雷电击中,电流会经车身表面传到地面,这种特性叫做肌肤效应,车内乘员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根据物理学静电屏蔽的原理,封闭中空的导体,其内部的电场为0、电位为0。

2. 关闭收音机、GPS、车载电话及其他车载电子设备,并收起相应的天线。因为天线属于导体,其尖端的电荷密度比较大,更容易吸引雷电。

3. 在车内避雨,不要下车走动。车辆本身是容易吸引雷电的导体,如果雷电击中车辆,在车辆附近走动,可能会触及经过地面传导的电流。

4. 减慢速度行车。如果雷电击中引起车辆失控,车速慢可以减少危险。

5. 路遇积水可主动将车轮沾湿。使轮胎的导电性能更强,避免被雷电击中后因电流传导不畅引起对车辆电子设备更大的危害。

6. 雷雨天尽量不要在旷野中高大的树下停车。 一般的雷电天气,对车辆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不同车辆车体的干燥程度、外壳材料、结构不同,抵抗雷电的效能也不同。所以,如果雷暴天气,最好还是找个地势较低的位置停车等待。

8、行驶中的汽车会被雷电击中吗?

雷电天气待在汽车里很安全,没有必要担心!正是由于汽车是由导电性质优良的金属做的,所以汽车能够对闪电起到屏蔽作用。
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有关电场屏蔽的原理。
把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放入电场中,在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移动,结果使导体的一端带上正电,另一端带上负电,这就是静电感应现象。当导体的两端积累了正负电荷后,它们就产生了一个附加电场,该电场与原电场方向相反,此时导体内部的总电场处处为零,自由电荷便不再移动,此时导体内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整个空腔为等势体。实际上,导体的空腔并不需要封闭得很严实,用金属网制成的外罩也能起屏蔽作用,这也就是“法拉第笼”的原理。
当带电的云层接近地面上的汽车时,因为汽车外壳主要由金属构成(不能是敞篷车或上半部为非金属材料,如帆布的车),在静电感应的作用下,汽车表面带上异号电荷,汽车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车内电场为零,汽车内部各点的电势相等,电势差为零,是一个等势体。因此关好车窗,在车内通常是安全的。当然,汽车被强大的雷击中,可能会造成车辆的某些损坏,如爆胎,但车内的人是不会被雷击中的。
同样道理,当飞机在雷暴天气里飞行遇到闪电时,里面的乘客也是安全的。一位摄影师曾经抓拍了一架空中客车A380在伦敦上空被闪电击中的场景。之后,该飞机完好无损地降落在伦敦希斯罗机场。

9、开车时遇到雷电天气是应该马上停车下车,还是继续行驶?

夏天来了,雷我们经常会碰到雷雨天气。雷电是非常可怕的,通常我们都会避免打雷天气外出,但是如果在外面行车,在车里真的安全吗?


其实雷雨天气分两层,一点是雷,打雷在车里相对会安全很多的。但是如果雨下的太大,成了暴雨,那就要注意不要被水淹了。

为什么说打雷在车里安全,这就要说到法拉第了。这可是电磁学的大人物。在1836年,法拉第建造了一个房子,这可不是普通的房子。因为这个档子是一间金属箔之称的,但是内部却可以隔绝电。这就是著名的“法拉第笼”。房子外面的金属箔就像聋子一样保护着房子内部,而里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空间,不受电的影响。


而汽车也是这么样的道理。汽车是金属物品,但它自身封闭的形式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法拉第笼”。车外部是金属,而内部却隔绝,外部潮湿的轮胎则成为了车体与地面连通导电的关键部件,即便是车辆受到了雷电的袭击,电流也可以通过车体外壳、轮胎,传递到地面之上,不会对车内的人员造成伤害。

当然这,如果在外开车遇到雷雨天气,一定要注意,管好门窗,千万不要把头或者肢体伸出窗外。同时最好关闭车内的一些电子设备,因为同为电子设备有电流通过,万一被雷电击中很容易损坏。

所以汽车之所以不怕雷击,并不是因为他是汽车,而是因为他是法拉第笼。


与车辆遇雷电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