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济源车辆总量

济源车辆总量

发布时间:2021-05-27 07:22:27

1、济源市车辆免上线年检在什么地方?

济源市车辆免上线年检。应该是在车辆。管理所。

2、车牌号的第一个字母,河南各市都各为什么啊?车牌号有什么规律呢?

河南省(豫)豫A郑州,豫B开封,豫C洛阳,豫D平顶山,豫E安阳,豫F鹤壁,豫G新乡,豫H焦作, 豫J濮阳,豫K许昌,豫L漯河,豫M三门峡,豫N商丘,豫P周口,豫Q驻马店,豫R南阳,豫S信阳,豫U济源市

车牌第一位是汉字:代表该车户口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简称,比如:北京就是京,上海就是沪,湖南就是湘,重庆就是渝,山东就是鲁.......;

车牌第二位是英文字母:代表该车户口所在的地级行政区,为各(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字母代码,一般按省级车管所以各地级行政区状况分划排名:(字母“A”为省会、首府或直辖市中心城区的代码,其后字母排名不分先后);

(2)济源车辆总量扩展资料:

车牌,指车辆号牌,是两面分别悬挂在车子前后的板材,通常使用的材质是铝、塑料或贴纸,在板上会显示有关车子的登记号码、登记地区或其他的基本资料。车牌是对各车的编号,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车牌可以知道车所属省、市、县,车管所根据车牌可以查到车的主人。

参考资料:网络-车牌

3、济源机动车审车年检地点?有几个审车地点?

那里可以处理违章,济源共九个地方,一到六大队,鼎鑫,市民之家,高速大队。

4、济源概况?

济源概况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济源市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辖8镇4乡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6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8万人。近年来,济源的城市建设始终者以“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强化管理、争创一流”为指导思想,坚持不懈地开展“五创建”活动(创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文明城市),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1990年以来连续7次荣获河南省城市“三优杯”竞赛优胜奖,先后荣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

济源撤县建市以来,以老城为中心向外辐射,先后修建、改造城市道路20余条,架设了7座城市桥梁和2座立交桥,城市主次干道总长达110余公里,形成了七纵八横的中等城市框架。近年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济源境内修建,沁北电厂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进一步推动了济源经济的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自然历史

济源是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之一,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元月1日起,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济源市实行直管体制。
区位情况。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在区位上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气候状况。位于北纬35.05°,东经112.38°,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其特征是: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济源市山区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呈区域或立体相态分布。平原区光热水三要素配合协调;沿太行山南麓有逆温存在;西北部深山区温度低而不寒,光照随地形的不同而有差异。

交通条件。焦枝铁路和侯月铁路在境内交汇,形成“丁”字型的铁路枢纽。207国道由北向南穿境而过,省道温邵线横贯东西,向西直通山西省侯马市,郭木线向北直达山西阳城,向南直通洛阳。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济源至三门峡开航运输。目前,济源至洛阳、济源至焦作、济源至晋城高速公路已经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济源至运城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做前期工作。便利的交通条件,明显的区位优势,使济源成为晋东南、豫西北的主要商品集散地。
资源状况。山岭平川兼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和生存。全市动植物资源3200余种,动物中的猕猴、金钱豹、大鲵,植物中的红豆衫、连香树、银杏等均为国家或省级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较多,主要有:煤、铁、铜、铝钒土、石英石、白云石等,目前已查明各种金属、非金属、能源、水气等矿藏41种,探明储量有19种,已开发利用的16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黄帝祭天、黄帝战蚩尤等众多传说就发生在这里。王屋山为古代九大名山之首,五龙口景区活泼可爱的猕猴达3000余只,小浪底水库呈现北方千岛湖景观。
文化渊源。济源因系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夏二世曾在此建都,史称“原”。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境内文物保护单位达260余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4处,文物总数量列全省各直辖市第二。济源又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千百年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一直是激励济源人民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行政区划

济源市共有4个乡、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50个居委会、484个村委会。

经济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适时调整发展思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八五”之前,济源的发展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坚持发展“五小工业”。在此基础上,1987年,济源将发展路子定位于工业旅游城市。1990年,济源进一步提出了“以市属骨干企业为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路,把加快发展的主要增长点锁定在工业经济上。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出工业带动,坚持‘四轮'(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旅游业)驱动,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济源制定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十五”发展纲要,确定了12%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并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济源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一争一创”的目标,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争第一,城市品位在全省创一流”。2003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又结合济源实际,及时提出了在中原地区提前十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这一系列重要决策的指导下,济源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作为主题,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城乡、所有制、企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2004年济源市生产总值120.76 亿元,增长17.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7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83.51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28.38亿元,增长7.8%。

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产品销售收入、进出口总值等经济指标增幅位居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第一,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端。

济源农业

济源市丘陵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0%,水域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万亩;总人口66万,其中农业人口46万。

近年来,济源市农业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四个特色: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科技农业,重点培植六大基地:优质粮食基地、优质畜产品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亩鲜切花基地、优质果品基地、优质烟叶基地,大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4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为6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12.87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为44.2%。畜牧业的比重增加,畜禽产品、奶产品的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奶业持续快速发展。区域布局初具规模,特色农业基地发展迅速,农业产业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大。
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3406吨,比上年增长10.11%,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29606吨,增长9.8%;禽蛋产量28799吨,增长8%;奶类总产量4010吨,增长40.8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4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7.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6%;农用拖拉机13842台,比上年增长7.2%,农用运输车33660辆,比上年增长8.3%;农村用电量19976万千瓦时,增长8.8%;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773公顷,比上年下降3.4%。

城市建设

本着“建设山川秀美新济源”和城市品位在全省创一流的指导思想,以及“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原则,我市对城市进行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规模。“九五”以来,我市直接投资7.1亿元,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区道路已实现了供排水、路灯、绿化、慢车道和人行道全配套,部分道路供气、供热、弱电管线已实现地埋,架设了18座城市桥梁和4座立交桥,城市主次干道总长达160余公里,形成了“一环十纵十二横”的中等城市框架,城市框架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余万。

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了济源篮球城等一批文化体育设施;日处理污水5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垃圾300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建成垃圾中转站36座,水冲式公厕40座;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8万吨,日供气能力8万立方米,年供热能力60万吨。

园林绿化。先后建成了世纪广场、迎春苑、惠春园、滨河公园等15个广场公园和游园,并开工建设了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济渎园林苑等一批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并见缝插绿、腾地造绿,建成了30余处街头绿地,绿化街道125公里,建成公共绿地近15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14%,绿地率达到28.1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14平方米,2000年跨入“省级园林城市”行列。

现在,济源市将抓住被列入中原城市群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市区人口达到50万以上,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的目标。

5、济源有几个办车辆ETVC?

在济源市所有的四大行,包括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都可以办理车辆的etc。地方性的国有大行也是可以办理的。

6、济源的经济

2014年,济源市粮食播种面积41218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9600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5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81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6820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18476吨;棉花产量137吨;油料产量1505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81325吨;猪牛羊禽肉总产量52694吨;禽蛋产量29000吨;牛奶产量34026吨。
2014年,济源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113659千瓦;农用拖拉机21523台;农用运输车31264辆;农用化肥施用量24368吨;农村用电量21462万千瓦时。 济源是全国重要的铅锌深加工基地和电力能源基地、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矿用电器生产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河南省重要的盐化工和特种装制造基地。
2014年济源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35.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7.01亿元;产品销售率97.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商品混凝土177.11万立方米;盐酸8.17万吨;烧碱36.79万吨;锻件29.36万吨;生铁365.24万吨;粗钢355.23万吨;钢材357.09万吨;电解铅91.64万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78.69亿元;利润总额72.15亿元。 2014年,济源市固定资产投资412.5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6.23亿元,第二产业投资216.04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80.23亿元。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3.9:52.4:43.7。
2014年,济源市批发和零售业完成增加值24.86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7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95亿元。
2014年,济源市进出口总额17.2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30亿美元;进口总额14.98亿美元。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198个,合同总投资432.8亿元;开工建设外来投资项目186个,到位资金232.9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125万美元。
2014年,济源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1.2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5.39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9.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5.5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3.14亿元。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余额67.07亿元。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0.68亿元。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38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7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41亿元。全年赔款及给付1.9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35亿元,人身险赔付0.55亿元。

7、济源车牌号是豫什么?

济源车牌号是豫U。在我国车牌第一位是汉字代表该车户口所在地省级行政区,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简称,河南省的简称就是豫;而机动车第二位字母代表着所在地级行政区代码,济源就是U。

河南省车牌号代码如下:豫A郑州,豫B开封,豫C洛阳,豫D平顶山,豫E安阳,豫F鹤壁,豫G新乡,豫H焦作,豫J濮阳,豫K许昌,豫L漯河,豫M三门峡,豫N商丘,豫P周口,豫Q驻马店,豫R南阳,豫S信阳,豫U省济源市,豫V郑州增补。

(7)济源车辆总量扩展资料:

在我国汽车类号牌号码为上下两排结构,上排是机动车登记机构代号,下排是号牌编号;摩托车类号牌号码为左右结构,左侧是机动车登记机构代号,右侧是号牌编号。

机动车登记机构代号字符位数为2位,分别由汉字和英文字母组成。汉字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英文字母是车辆管理所的代号。汽车类号牌号码的机动车登记机构代号位于号牌上方正中,汉字和英文字母横向排列;摩托车类号牌号码的机动车登记机构代号位于号牌左侧,汉字和英文字母纵向排列。

8、河南省各县车牌号

豫A:郑州,豫B:开封,豫C:洛阳,豫D:平顶山;

豫E:安阳,豫F:鹤壁,豫G:新乡,豫H:焦作;

豫J:濮阳,豫K:许昌,豫L:漯河,豫M:三门峡;

豫N:商丘,豫P:周口,豫Q:驻马店,豫R:南阳;

豫S:信阳,豫U:济源 


与济源车辆总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