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推进好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制度
实施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是开展企业精益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全面管理规范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精益机关建设的突破口,也是挖掘管理潜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当前公务用车管理现状,影响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推进的因素,推进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具体做法及效果体现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推进公务车辆精益管理。
一、公务车辆精益管理现状
(一)精益效果不明显。当前行业上下把全面推进精益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公务用车精益管理工作亦不例外。但推进效果并未完全达到理想指标,燃油费、修理费、车杂费、过路过桥费等车辆运营费仍居高不下,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精益成效不均衡。虽然各单位都在大力推行公务车辆精益管理,但体现出精益成效良莠不齐。有得单位成效明显,费用下降幅度较大,但有得单位车辆运营费用下降幅度较小。以安徽省六安市局(公司)为例,在燃油费单项中,2015年1-6月份同比下降幅度最大单位为73.9%,最小为29.47%。
(三)精益方法缺乏创新。多数单位能够严格执行上级制定下发的公务车辆精益管理相关规定和制度,但在执行制度和规定的同时,没有认真研究分析本单位公务车辆管理流程和公务车辆。往往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意识,未结合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具体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措施。
二、影响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推进的因素
(一)制度执行不力。虽然公务车辆精益管理顶层设计已指明了方向,省市局均制定下发了《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规定,但部分单位未立足实际按要求制定相应的配套公务车辆实施细则,导致此项工作进展缓慢,推进不力,严重影响了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推进进程。
(二)重视程度不高。个别单位未成立相应的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推进领导小组,未明确公务车辆管理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工作职责与任务,也没有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层层有责任的公务车辆管理体系。缺少纵向推进,横向推开,覆盖相关员工的管理机制。
(三)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推进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自认为本单位公务车辆管理已十分到位,已经没有潜力可挖和持续改进的必要,也无压缩车辆成本费用的空间,导致行动缓慢,思想懈怠。
(四)精益管理意识不强。部分单位缺乏员工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思想培训,相关人员没有养成车辆精益管理习惯,仍按原来的老方式,老方法,老步骤开展车辆管理。导致员工参与度不高,精益管理意识不强。
三、推进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具体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流程
1、成立组织机构。为加强公务车辆精益管理组织领导,安徽六安各县局成立以局长(经理)为组长、分管车辆副局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车管部门负责人任主任,具体负责实施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推进工作。
2、全面梳理车辆管理流程。对照《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实施方案》,结合县局实际情况,制定下发《县局(营销部)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实施细则》。同时对以前的车辆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梳理,在原基础上再造流程,找出影响车辆精益管理的关键点和切入点,以点寻线,以线导面,从点、线、面三方面消除浪费,提高效益。重新梳理修订了《车辆管理制度》,明确了车辆管理日常要求。完善车辆派车、加油、修理费管理等流程,使车辆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优化公务车辆管理模式,突出向管理要效益,向细节要效益的精益管理思想。
3、加强公务用车精益管理制度执行力。在梳理公务车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制度建设,保证车辆管理工作的每一项内容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以培训教育为抓手,组织员工学习,做到知制度、守制度、护制度,奠定制度执行的坚实基础。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反复查、查反复,增强制度执行的驱动力;以强化惩戒为约束,对违反制度的情况,加大处罚力度,保证制度执行到位。
(二)营造精益氛围,增强精益意识
1、开展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培训。自推进公务车辆精益管理以来,县局陆续开展4场公务车辆精益管理知识培训,认真学习省市局制定的《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实施方案》及公务车辆精益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利用县局每月举办的“知识分享大讲堂”,由车管部门负责人向全体员工讲解公务车辆精益管理目的意义及实施方法。积极开展“我为车辆精益管理献一策”活动,发动全体员工集思广益,为公务车辆精益管理献计献策,在全局上下营造浓厚的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氛围。
2、开展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创新活动。虽然顶层设计已明确,但精益创新更多来要源于基层,才能自下而上的有效改进。为此我局发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公务车辆精益管理,由车管部门牵头,成立公务车辆精益管理QC创新小组,从日常车辆管理细节入手,确定创新课题,组织车辆驾驶技术骨干开展课题攻关。同时开展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使每位员工都有机会、有兴趣参与到公务车辆精益管理之中。如:针对基层员工提出驾驶员即当驾驶员又是送货员(稽查员),劳动强度大,不利于提高驾驶员工作积极性和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推进的情况。今年9月份,市局据此制定了《驾驶员安全行车补助发放管理暂行规定》,为推进公务车辆精益管理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三)建立油耗精益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公务用车燃油管理
1、建立统计公示机制。每月在市局(公司)内部网站政企务公开平台发布《县局(营销部)公务用车单车用油情况公示表》、《县局(营销部)车辆用油量汇总分析表》,对县局(营销部)当月单车行驶里程、用油总量、平均油耗等内容进行公示,通过“晒油耗”促使各序列发现问题,缩小差距。
2、建立分析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单车、同排量车辆、同车型同排量车辆的油耗分析机制,采用散点图、折线图、平均值-极差控制图等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油耗水平离散度、趋势、均值分析,来确定车辆油耗控制水平。通过建立车辆油耗水平评价模型,运用差分法、加权法等方法,引入路况系数,消除排量、车型、路况对油耗的影响并均衡考虑各因素对油耗的影响程度,计算得出“单车油耗综合成绩”和“各序列油耗综合成绩”。通过分析评价,确定了以行使总里程、用油总量、百公里油耗及同排量车型百公里耗油等指标最低水平为标杆的年度公务用车油耗对标指标。
3、建立用油考核机制。县局(营销部)将车辆用油管理纳入车辆管理人员及驾驶员的考核。针对车辆管理人员,县局(营销部)完善其绩效合约书,将车辆加油、登记、核算、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纳入月度考核。针对驾驶员燃油考核,根据不同车型、使用性质、使用频率、行驶路况等因素,设定百公里油耗标准。县局(营销部)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核算本季度驾驶员百公里油耗,节约或超出耗油考核标准10%的,按实际油价进行奖罚,列入当月的工资核算,在当月工资中兑现。
(四)突出公务用车精益管理重点 加强车辆燃油行政环节管理
1、实行定人、定点管理。定人即办公室指定专人管理加油主卡,由持卡人本人负责随车监督加油、登记台帐、办理油费的报销与结算等工作。同时每辆车办理一张独立副卡(一车一卡),根据不同车辆使用情况给副卡充值,驾驶员持副卡加油,加油完成后及时将加油卡交车辆管理人员保存。定点即县局(营销部)机动车辆原则上在本辖区内实行定点加油管理。如车辆在外出差确需现金加油的,严格按照市局(公司)车辆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2、加强车辆派车单和“三交一封”管理。驾驶员必须持派车单方可外出。派出车辆无特殊原因必须按照派车线路行驶。车辆返回单位后,驾驶员将车辆钥匙交车辆管理员处,并在车辆“三交一封”登记表上登记,驾驶员和车辆管理员共同签字,出车时驾驶员凭借派车单在车辆管理员处领取车辆钥匙,双方签字确认。节假日放假前驾驶员将钥匙、行驶证、上岗证统一交车辆管理员处,车辆管理员对车辆进行封存或者对车库进行封存。
3、严格单车单次登记管理。车辆管理人员严格依据加油小票如实登记单车单次加油的时间、数量、里程等信息,按月根据行车里程及耗油定额进行核对。车辆行驶里程和实际耗油单独核算,严禁车辆管理人员登记不及时,用油耗推算行驶里程,或者用行驶里程推算油耗,如经发现,一律按照《员工违规违纪处理暂行规定》严格处理。
4、开展车辆省油方法培训。县局(营销部)组织驾驶员开展专项培训,通过保持合理的行车速度、正确的冷车起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怠速运转、行驶中应尽量避免突然加速和减速、正确使用空调制冷系统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提高驾驶人员节能减排的意识和降低油耗的技术。
5、加强车辆维修环节管理。车辆维修方面,县局(营销部)在维修审批流程中设立三人以上的维修鉴定小组。针对我县只有一家符合资质的汽修厂,采取了单一来源的采购方式,定期会同纪检监察部门调阅维修痕迹化资料,加强车辆维修后续监督管理。对维修更换的零部件实施痕迹化管理,通过可视图片、更换旧件集中保存的方式来完善维修的后续管理。
6、压缩单车出车频率。县局(营销部)为进一步提升公务车辆精益管理效益,从细节入手,尽量压缩单车出车频率。在机关序列,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县局(营销部)机关封存一台公务车辆;在专卖管理方面,城区专卖管理所结合市管线路及区域的远近程度,为负责城区的市管员每人配备一辆自行车,在日常市管工作中原则上不使用公务车辆开展市管服务;在物流配送方面,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合理规划配送线路,科学安排配车计划,提高单车满载量,最大限度减少运输次数,努力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2、如何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想要更好的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对他所涉及到的具体流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针对性的实施安全科学的管理措施。
3、如何做好车辆管理
先和一把手商量一下关于车辆配备问题,哪个领导有车哪个领导自己负责.至于其他办公用车谁用谁找你签字由你开派车单,如果司机擅自开车出去你就可以采取措施!我再单位就是这样的
4、车辆管理好的经验与做法
“中智汇服装网”的企业学堂里有车辆管理方案!免费下载!
5、有谁知道车辆管理措施的吗?谢谢!
一、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在手续完备、系统网络畅通的条件下,车辆管理所在受理业务后在规定时限内尽快核发号牌、《机动车行驶证》和《机动车登记证书》。
二、扩大机动车登记业务窗口:允许具备条件的县级交警大队办理进口汽车以外的汽车登记业务;具备条件的交警中队办理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摩托车登记业务。
三、在设区的市,车辆管理所可将业务窗口延伸到具备条件的汽车销售商,方便群众办牌办证。
四、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被盗窃、抢劫的,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凭公安机关刑侦部门的立案证明、返赃证明到车管所申请减免车管规费,车管所核实后不再追缴车辆丢失期间的车管规费。
五、车辆管理所或县级交警大队车管机构每月定期深入到没有设立交警中队的边远乡镇,上门为群众办理车管业务。
六、车辆管理所在办理县与县之间的机动车所有人变更住所地址或转移登记时,凡不涉及机动车档案迁移、进口汽车专用号段或出租车专用号段的,是否继续使用原机动车登记编号,由机动车所有人自行选择。
七、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涉及选号的,由原来的两次选号增至三次选号。
八、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特种车辆使用证下放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按有关规定审批办理。
九、在同一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内,机动车所有人可以自由选择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检验车辆,车辆管理所对本辖区任何一家已与车管所联网的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都必须予以认可。
十 、在设区的市,试行由县级交警大队核发机动车定期检验合格标志。
十一、加快补建机动车电子档案的审批,对一次补建60辆以下机动车电子档案的,由总队车管处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审核岗的录入。
十二、对于强制报废车辆以及逾期未检验车辆、换领驾驶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车辆管理所提供查询服务,供机动车所有人、机动车驾驶人查询。
十三、外籍人员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在进行科目一考试时,可以选择多种语言之一考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
十四、车辆管理所在组织对申请驾驶证人员的考试时,在桩、路考试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应完成当天预约考生所预约的考试科目。
十五、车辆管理所每月应安排一天双休日进行机动车驾驶人考生的考试,切实方便群众特别是“上班族”参加考试。
十六、驾驶人申请换领驾驶证及转入换证业务的,在手续齐全、系统网络畅通的条件下,车管所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办结并核发驾驶证。
十七、在有条件的县级以上车管机构设立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办理能在车管部门处理交通违法的业务,减少群众办理驾驶证、机动车定期检验等业务时多次往返。
十八、机动车驾驶人因服兵役、出国(境)不能按期提交身体条件证明或换领驾驶证的,可在驾驶证到期前向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提出延期申请,最长可延期两年。
以上便民利民措施从2005年8月1日实施
6、如何加强车辆管理
一、 存在的问题
(一) 修车审批
制度中对是否修车,是由运输部进行把关的。随着公司机构职能的变动,运输部已经不可能履行是否修车以及对具体修理项目的技术把关了。为此,现已调整为由综合部向分管领导汇报审批。
(二) 修车质量
车辆修理后,用车部门对修理质量不满意的反映较多;而综合部负责修理的人员又对现场野蛮用车的现象较为担忧。由于跨度大,监管难,综合部已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是落实起来难度较大:一是专兼职保管司机落实难,由于人员变动频繁,专兼职司机难以相对固定;二是要求专兼职司机对修车质量进行跟踪修理,对修理厂的修理质量进行验收,对修理质量监督负责。但许多专兼职司机,尤其是境外的专兼职司机由于种种原因做不到,难以确保修理项目的彻底完成。三是部分专兼职司机对车辆性能不了解,只会开车,不知道如何修理,如何监督修理。四是专兼职保管司机对车辆保养不够。五是受当地修理技术的制约,修车质量难以保证。
在修车过程中,由于境外车辆出海关监管库到中旗修理有一些困难,现在有部分车辆是由口岸业务部在口岸修理的。客观说,口岸的修理技术不如中旗;据了解,一些修理项目在口岸是不可能完成修理任务的。
(三) 制度执行落实不够
制度在设计时因对现场情况了解不够,存在缺陷;在执行过程因落实不够,更使车辆管理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
1、没有依据实际情况及时变更专兼职保管司机,致使车辆管理责任不清;
2、对专兼职保管司机的车辆保养没有进行细致监管,各部门及工作人员没有对专兼职司机的责任进行检查监督,如:保管司机应该填写车辆运行记录、保养记录,遵守加油规定、修理程序等。
3、非专兼职司机违规驾驶车辆的现象较多;
4、在车辆管理中所发生的过路费、停车费、洗车费、燃油费、修理费等报销时较为宽松,没有归口审核把关。
(四)车辆违章罚款
公司办公车辆在执行任务中,违章罚款情况较多,集中体现在车俩年审的时候。
二、 加强办公车辆管理的建议
公司办公车辆的燃油费、过路费、洗车费、修理费等涉及金额较大,管理程序繁琐,为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办公车辆管理工作,在保证工作需要的同时,尽可能节约开支。这需要各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具体为:
(一)各部门要督促专兼职保管司机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利用配备的随车工具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修;
(二)督促专兼职司机做好车辆保洁工作,利用空闲工作时间自行进行保洁,不能完全依赖外部洗车;
(三)重视各车辆相关资料和工作的交接,各部门负责,综合部监督。
(四)禁止随意非专兼职司机驾驶车辆;
(五)对原车辆使用费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可行的费用包干基数,进入部门包干费用,并对专兼职司机进行考核。
随着车辆使用时间的延续,车辆使用的费用将有增大的趋势,请公司领导就车辆使用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会诊,提出与实际相宜的管理思路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办公车辆专项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