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车中G、Z、T、K分别代表什么车?各有什么特点?哪种车快?
1、K:快速、T:特快、G:高速、Z:直达特快
2、G最快
2、新老“绿皮车”,傻傻分不清楚?
?在高铁大行其道的今天,行驶在既有线路上的普速列车仍然是许多乘客出行的选择。经常乘坐普速列车的乘客可能会发现,旅客列车中的绿皮车最近多了起来。
以前,不同型号的火车客车车厢被涂装成了不同的颜色,而“绿皮车”则是没有空调的22型、22B型和25B型等型号的车厢涂装。这种车厢没有空调,夏天车厢内比较闷热,而冬天只能靠燃煤来取暖。车厢中的电能来源于车厢自带的小发电机和蓄电池,只能满足照明这样的基本用电需求。车厢内没有电茶炉等基本的饮水装置,乘客要喝水,只能等待餐车烧好开水后再分发到各个车厢中。随着空调车厢的增多,老“绿皮车”仅保留给一些停站多、速度慢的车次。虽然像南京-黄山的7101次列车这样票价低廉、速度慢悠悠的绿皮火车颇具“小清新”的感觉,但对于大部分旅客,绿皮车意味着要在夹杂着香烟、汗臭、方便面味的拥挤车厢中度过漫长的旅程。绿皮车俨然成了旅行体验糟糕的代名词。
为了改善旅客的乘车环境,铁路部门在高铁出现前,陆续研发了多种带有空调设备的客车车厢,而不同型号的车厢涂装成了不同的颜色。其中,最常见的要属橘红色涂装的25G型客车,这种客车的最高运行速度为120公里/小时,除了空调外还装备有电暖气设备,车厢的密封性能也做了改进,让冬夏季节的乘车环境变得舒适。淡蓝色涂装的25K型客车,是随着1997年铁路第一次大提速应运而生的客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140公里/小时,还使用了新的转向架技术,让旅客乘车时的感觉更加舒适。2007年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又和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合作设计制造了深蓝色涂装的25T型客车,最高速度达到160公里/小时,乘车舒适度也进一步提高。目前,25G型客车主要用于执行普快列车和K字头的快速列车,25K型主要用于T字头的特快列车,25T型主要用于Z字头的直达特快列车。随着空调列车的普及,没有空调的绿皮车逐渐销声匿迹。以北京铁路枢纽为例,目前无空调的绿皮车只有短途的4471次、6451次等,除了对绿皮车情有独钟的火车迷,已经很少有旅客喜欢乘坐这样的列车了。
那么,为什么最近绿色涂装的客车车厢又逐渐多了起来呢?
原来,为了推进铁路机车车辆的标准化、统一化,铁路部门从2013年开始逐步开展了普速客车的统型工作。考虑到“视觉效果”,统型以后中国铁路客车颜色将只有两种,即普速客车的墨绿色和动车组的白色。由于这一工作没有在对乘客进行广泛的宣传,导致不少旅客以为他们又坐到了那种没有空调的真·绿皮车。
要区分换了马甲的伪·绿皮车和没有空调的真·绿皮车,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客车车厢的型号了。在客车车门旁边,都会标有车厢的型号和编号,如果型号是22、22B或25B,则意味着这是没有空调的真·绿皮车,而如果是25G、25K、25T等,则是改换涂装的伪·绿皮车了。
3、绿皮车是什么机车
绿皮车属于电力机车。
“绿皮车”曾经是中国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典型的有22型客车、22B型客车、25B型客车等系列的旅客列车车厢。其中以22型系列客车生产量最大,最具代表性。
从2014年年底开始,北京、上海、郑州等铁路局所辖的客车(除动车、高铁和城际外)车体颜色将重新刷上绿色,全新概念的“橄榄绿皮车”将回归大众视野。
这次列车外皮油漆涂刷改造包括普客、快车(K字头)、特快(T字头)和直达特快(Z字头)列车车体。
此次改造粉刷的绿皮车基本上都是空调硬座、硬卧和软卧车体,这些车体不但在乘坐舒适度上比之前的绿皮车有所改善,而且电力供应和环境速度上也比之前有较大改变。
4、绿皮车是什么?
绿皮车,外表是墨绿色,故名,是一种对铁路客车的俗称。“绿皮车”曾经是中国旅客列车的代名词。这些客车车身通常为绿色底色和黄色色带的涂装 25B型客车。车身绿色底色和黄色色带涂装在颜色深浅搭配有所不同。
大多数的“绿皮车”建造年代久远,就是一种即将被淘汰的老式火车客车车厢类型,构造速度不一定很慢(要看车次的类别),但大多没空调装置(某些绿皮车改造成空调车;新型高原型“绿皮车”带有空调),价格和票价也因此而比较便宜。
“绿皮车”曾经是中国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典型的有22型客车、23型客车、25B型客车等系列的旅客列车车厢
5、火车中绿皮车,红皮车,蓝皮车是代表什么意思
绿皮车是非空调列车(普快,快速,普慢) 红皮车是空调列车(空调普快 空调快速)
蓝皮车是空调特快列车 还有白皮车是直达特快列车 还有少量双层空调快速列车是橙色车皮,进藏列车是深绿色列车
6、怎么从车次区分出是否是绿皮车?
现在不能单从火车车次代码就能区分出哪些是绿皮车的,以前车次没有字母的以纯数字代码的基本都是绿皮车,现在很多没有字母的车次也升级了,而且还有部分K开头的是绿皮车,所以不能光看是否有字母。
车次里字母K不是空调的空,而是快速的快。大致分辨方法是:
1、看列车类型:
①普快 即普通快速车,为绿皮车;
②空调普快 即空调快速为非绿皮车;
③还有看火车票上是否有“新空调”三字,没有三字的以绿皮车居多 。
2、如果一定要看车次的话,现在大部分列车都升级为空调车了,包括很多没有字母的车次;但长途列车基本上不是绿皮车,而部分短途车可以注意查下,这些是绿皮车的可能性偏大。
3、K开头的列车:快速旅客列车,简称快速,字母K是"快"字汉语拼音的简写。
这样的列车在行程中一般只经停地级行政中心或重要的县级行政中心,车底一般是25G(红皮车)25B改的空调车,是红皮的;还有少部分是22G型和25B型绿皮车,基本都是空调列车。2004年04月18日铁路第5次提速之前K系列车包括跨局运营和管内运营的快速列车,4.18以后由于K系列车次的增加,将跨局快速列车和管内快速列车分开,所以现在K系列的列车都是跨局运营的列车。
7、什么是绿皮车?
用于乘客运输,时速100以下的客车车厢。由于10年和更久以前,这样的车厢都是绿色的,所以又叫绿皮车,现在有橘红色的了。你在一些较老的电视剧或者春运相关新闻里可以看到~
8、k字头是绿皮车吗
k字头列车是快速列车,是绿皮车,但是绿皮车包括包括普客、快速(K字头)、特快(版T字头)和直达权特快(Z字头)列车车体。
快速列车速度适中,停站适中,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列车之一。快速列车属于传统铁路即普速铁路(普铁)里的列车分级,不等于快速铁路。这些快速列车(无论普快还是特快)都是单动力(只有一个动车即车头),并非动车组列车,最高时速160公里(就是直达特快列车的最高时速)。
绿皮车,草原绿色外表,中国铁路客车当中绿色涂装配黄条色带,无集中供电空调装置的车底的俗称。客车车身通常为绿色底色和黄色色带的涂装。“绿皮车”在中国客车空调化和中国铁路大提速之前,是中国旅客列车的标准外形。
列车外皮油漆涂刷改造包括普客、快速(K字头)、特快(T字头)和直达特快(Z字头)列车车体。动车组、货运/行包列车、国际联运列车车体不进行换色。之前Z、T字头的列车多为蓝白相间车体,而K字头和普快列车多为红白相间车体。
9、中国铁路为什么保留绿皮车?
与高铁相比,绿皮车的条件较差,但却是不少老少边穷地区出行的首选。面对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情况,中国铁路在大力推动高铁发展的同时,坚持在老少边穷地区保留公益性绿皮车,守住民生底线。
1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金沙江河谷的羊旧村又迎来番茄丰收季。“这些天每天都有羊旧村的村民挑着番茄来车站,乘坐6162次列车,到40多公里外的‘中国冬早蔬菜之乡’元谋县出售。为了让村民能将全部货物搬运上车,原本两分钟的停车时间经常要延长至半个小时。”羊臼河站站长杨学佳笑着说,蔬菜才是这趟车最主要的“乘客”,“一天最多得有十几吨”。
仅有7节车厢的6162次列车每天清晨从昆明出发去攀枝花,经停的20个站点多为云南的彝族聚居区,全程票价仅为39.5元,两站间最低票价才4元。
“村里有通往乡上的公路,但火车便宜、准点,村里人出门都坐这趟车,这趟车可是我们的‘扶贫线’‘生命线’。”羊旧村村委会主任李绍伟说,羊旧村多是彝族,种植番茄、四季豆、青笋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像6162次这样的扶贫列车,全国目前开行81对,每年有3000余万人次乘坐。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推出贫困地区精准售票服务,部分车次专门为贫困地区预留车票,以保证这些地区人民的出行。“2018年,铁路将优化公益性‘慢火车’开行方案,设立无轨车站,进一步方便贫困和边远地区人民群众出行。”陆东福说。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中西部地区(含东北三省)累计完成铁路基建投资3964亿元,占全国铁路基建投资的69.4%。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累计完成铁路基建投资4338.4亿元,占全国铁路基建投资的76%。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中西部铁路营业里程达9.7万公里,5年来新增近两万公里,在路网中占比达到70%以上,部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乡亲们也进入了高铁时代。“2018年,中西部铁路投资占比仍会在70%以上。”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将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把国铁企业公司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进入新时代、建立新体制、展示新作为’,让人民都能享受美好旅行生活。”陆东福说。
10、全国现在还有多少绿皮车在运行?
你要找的是普快 最老的25B型对吧?
开往拉萨的列车基本全部都是绿皮车,列车等级是很高的。
普通绿皮列车现在很少了,基本都是跑管内短途了。
如:东北三省的管内列车,云贵川的管内等
有媒体报道称,跨局绿皮车已全部消失,但记者盘点发现,这一说法并不准确:汉口站就还有一趟至威海的跨局长途绿皮车,线路横跨三省,运营距离达1268公里。
据记者昨天最新统计:全国范围内,跨三省及以上运行的长途绿皮车还有6对,分别是大连到齐齐哈尔2对,丹东到哈尔滨1对,宝鸡到阿克苏1对,信阳到深圳西1对,汉口到威海1对,其中在武汉局管内的目前有2对,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除了这些长途绿皮车,目前仍运行在各铁路局管内,运距在500公里左右的中短途绿皮车还有20多对。
武汉还有一趟长途绿皮车
绿皮车曾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代名词,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全国铁路线上的旅客列车都是清一色的绿皮车。
上月底,有媒体报道称,随着本次铁路调图,全国跨局运输的“绿皮车”将全面下线。此消息一出,引发网友一阵怀旧热潮:没空调、大煤炉、摇头扇和“脚收一收”吆喝声都将随着“绿皮车”远去了。
实际上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在汉口站,仍有一趟跨局运输的长途绿皮车:由汉口前往威海的K1068次列车,全程1268公里,连接着湖北、安徽、山东三省,单程开行近22小时。本次铁路调图中,该趟车仍被保留。
武昌客车车辆段证实,在本次调图之后,在湖北境内,已没有由武汉局担当的“绿皮车”,K1068次为济南铁路局担当客车。
“绿皮车”车票很紧俏
K1068次由汉口到终点威海站,硬座票价88.5元,硬卧票价173.5元。乘此车由武汉去麻城,仅需8.5元,同线路高铁票价则为31.5元。
由于票价低廉,此趟车很受外来务工人员、学生族等其他低收入人群欢迎:若购买学生票,硬座还能打对折。根据12306网站的票务信息,至7月14日,这趟车的卧铺都已售空,还有几天仅剩站票。铁路人士称,有几趟火车的部分线路跟此趟车重合,但上座率却不如绿皮车,确实是“一个便宜三个爱”。
去年底网络爆红的“一元火车票”也是“绿皮车”车票。由湖北麻城发往江西九江的6025次,从小池口站上车,至九江只需1元。此前,小池口火车站其实是一个货运站,位于京九线上,每天过往的火车很多,但是在此停靠的客车却仅有6025/6026这一列。该趟车受到沿线居民和菜农的欢迎,菜农乘此火车挑菜至九江去贩卖,价格比同线公交都便宜。
“退役”绿皮车用做春运临客
据武昌客车车辆段介绍,本次铁路大调图后,多条线路更换车体,上档升级。由武汉局担当的绿皮车已在湖北地区全面“下线”,连此前媒体多次报道的铁路职工通勤车都已升级成双层空调车。
铁路部门称,适度保留价廉便宜的绿皮车,是考虑不同消费层次出行旅客的需求。绿皮车只会“逐渐淡出”,不会“突然消失”,适当开行少量绿皮车,兼顾中低收入人群的出行需要。
“退役”的绿皮车都去哪儿了?武昌客车车辆段称,这些绿皮车将作为春运期间增开的临客“备用军”,最快可能在8月的棉农运输专列上再度“披挂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