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洗消中心

车辆洗消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12 18:43:08

1、附近有车辆消毒定点吗?

现在的车辆要消毒的话,你不管你出入各个路口有检查站的地方,都要给你的车辆进行消毒。

2、洗消中心操作流程

<

3、汽车内部消毒一般如何消毒

1、使用空调滤芯:

空调滤芯是空调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当空气通过风扇进入到车内时,空调滤芯会过滤掉空气中的污染物,比如尾气、灰尘、粉末、细菌以及颗粒等等,为车内提供干净、清爽的空气,为车内乘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2、使用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抗部分病毒和灰尘等颗粒物进入车内。但需要注意的是,病毒的传播方式更多的是飞沫传播。当咳嗽、打喷嚏,甚至说话时都有飞沫从口鼻处喷出,所以仅仅靠车载空气净化器过滤有害物,并不能达到完全阻隔病毒的作用。

3、保持通风:

中国疾控中心对于疫情期间私家车的防护给出如下建议,在空旷的场所内,要保持通风换气,在密闭环境内,关闭门窗的同时,空调也要开启内循环。但在冬天开窗通风时,需注意防止车内外温差大而造成感冒等不必要的情况。

4、消毒湿巾:

当司乘人员进入公共场所返回车辆后,建议先用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有亲友(身体健康状况不明)搭乘后,及时开窗通风,并对车内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5、碘伏:

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或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

4、专家:对车辆轮胎消毒属于过度消毒

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现在有的人存在过度消毒,引发了不必要的恐慌。

冯录召介绍,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脂溶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

但是现在有的车辆进小区和单位的时候,对车辆的轮胎进行消毒,或者对着马路喷洒消毒剂,这是没有必要的,属于过度消毒。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手段,但不宜过度。我们还是要按照规范来做,并且注意潜在的风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复工陆续开启,私家车如何进行消毒与防护

 目前,全国进入防控疫情阶段,不少企业也陆续开启有序复工。此时除了要做好个人防护之外,私家车消毒和防护也至关重要。如何科学的对车内消毒,保障驾乘人员健康,本篇文章给你答案。

中国疾控中心早前发布了关于私家车日常应该如何预防肺炎病毒相关的临时指南。在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进行特殊消毒处理。但早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监测中,在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

因此,暴露在空气中的门把手也有可能残留新型冠状病毒,乘员接触门把手开车门就有可能会将病毒带入车内。为以防万一,车内外也需要进行适度的消毒,对于车辆的消毒主要采用擦拭、喷洒消毒的方式。

 车外消毒

首先建议大家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或酒精棉片,便于消毒。在上车之前,首先用消毒湿巾擦拭车钥匙、四个门把手和后备箱开关。尽可能减少把细菌带入车内的概率。

 车内消毒

进入车内,用酒精湿巾擦拭方向盘、档把、手刹、中控常用按钮等。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酒精、84还是消毒液,都不能直接擦拭内饰。这些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会给皮革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佩戴口罩

有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即使一个人开车出行也需要戴口罩吗?交警部门给出的建议是一个人开车也要戴口罩。即使在车内开启内循环,车厢也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仍有一定感染风险。

 合理使用内外循环

在疫情期间,疾控中心对于内外循环如何使用也给出了相应的方法。比如在空旷的场所(国道和高速路等),更建议是通风换气,选择外循环功能改善车内空气环境。而在密闭环境诸如地下停车场或者隧道,车内空调可采用内循环。

 手部消毒

其实对于我们来讲,手部消毒比汽车消毒本身要重要得多。因此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上车之前都应对手部进行卫生消毒。尽量使用洗手液,消毒湿巾擦拭手部之后再进入车内。

虽然消毒很重要,但安全消毒更重要。希望大家可以在消毒时车辆处于熄火状态,并尽可能在阴凉处操作,且车内不要放置酒精等易燃物品。最后,防疫期间我们要做到不传谣、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平安度过疫情的非常时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抗击疫情 应急不退 利津县外来车辆防疫洗消忙不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利津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处置工作小回组有关部署答,利津县应急系统、卫生系统、消防大队抽调45名骨干力量组建外来车辆防疫洗消突击队,集中对外来车辆进行病毒消杀处理,及时消除外来车辆疫情隐患问题。利津6处外来车辆洗消检查站24小时不间断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共清洗和消毒过往车辆756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五菱产口罩、比亚迪卖消毒液的背后:再不复工,全球车企都停工!

2020年伊始,中国车企们不是在穿越车市寒冬,也不是在策划今年新车推出计划。而是在四处找口罩,抓紧从停产的困境中爬出来。

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么在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口罩已经成为比石油更重要的战略物资。当下,口罩就是中国经济的血液。

不造汽车造口罩

车企们“不务正业”

“口罩打败猪肉,成了春节最抢手的年货。”

新冠肺炎疫情之际,全国各地市面上的口罩渐呈供不应求之势,不过也有一个问题困扰了诸多网友: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且春节期间也在加急大量生产,为啥口罩还是不够用?

早在8日,工信部官微@工信微报曾转发了一则央视采访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的新闻,针对大家非常关心的“口罩不够用”问题做出了回应。

刘敬桢表示,近期口罩的需求缺口陡然大增,口罩看起来做工很简单,但其实生产流程是很复杂的。

“比如说中间捏紧鼻子的那个钢圈,就不是口罩厂自己生产,而得是上游的生产厂来给它配套;再比如说挂勾耳朵的绳子,也需要其他的协同厂家来配套生产,这就相当于一个链条。”

实际上,中国生产口罩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仅需0.5秒/只。然而口罩生产出来之后,还要走一个解析、消毒的流程,一般需要7天到半个月。“也就是说,大年初一加班生产的那批次口罩,可能今天刚刚上市!”刘敬桢说。

特斯拉上海工厂内部(来源:electrek)

当口罩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复工对于车企们是一大考验。

据汽车商业评论统计,广汽共11万工作人员,每天需要20万个口罩;比亚迪集团有22万人复工生产,需要将近50万个口罩;上汽通用五菱共有2.5万员工,按照每人每天两个计算,也需要约5万个口罩。

光是满足自己员工口罩需求,靠大批量采购来维持,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迟迟不能开工,企业将承受巨大损失。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疫情期间,员工和用户的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则说:“全国口罩告急,广州市也急需要口罩。广汽不能坐等,必须力所能及的有所贡献,有所行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传统制造商的车企,只能亲赴“战场”。

“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0天出产品!”2月9日,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在微博上宣布比亚迪援产口罩和消毒液。

而承接此次的口罩项目的是比亚迪电子,其事业群第九事业部,不仅拥有自有厂房和医疗器械体系认证,还长期代理生产医疗器械产品。

网传比亚迪口罩产品手册

而“比亚迪口罩”,预计2月12日试产、17日量产,2月底达成计划500万只/天的产能。比亚迪方面还表示,首批紧缺物资将定向捐赠给特定人群,如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的司机以及志愿者、机场及空乘人员等群体。后续将结合情况,对外平价供应。

除了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在2月6日也表示,将采取联合上游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生产口罩。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口罩专业生产设备将于2月26日抵达,车间将于2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预计日生产量将达到170万只以上。

上汽通用五菱生产口罩(来源:五菱汽车)

此外,2月8日,广汽集团也表示其正研究打造口罩生产线,这项工作将交由广汽集团零部件事业本部负责推进。

如果这三家车企如期投产口罩,按照他们的生产能力,每天生产1000万只口罩并非问题,而这将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口罩告急的局面,同时也能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阴影笼罩全球车企

“没有中国我们无法生产”

“就好像时间都停止了,过去的两周内,销售、生产及供应链都停了。”

沃尔沃首席执行官哈坎·塞缪尔森在谈及中国市场目前状况的时候表现得很无奈,他表示,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沃尔沃公司预计将损失至少两周在华的销量、产量以及供货交付量。

根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北京奔驰日前向天津市政府以及天津武清区发函,请求特批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应商提前复工。函件称,如果2月10日不能复工,其单日损失将高达4亿元。

不仅仅是沃尔沃和奔驰,全球车企都被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之下。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产汽车九州岛工厂的两条生产线将于2月14日停产,工厂另一条主要生产出口汽车的生产线也将于2月17日停产。

由于中国零部件供应短缺,公司汽车产量将在周五和2月17日受到影响。而该工厂年产能53万辆,美国最畅销的汽车Rogue SUV crossover也是出自于此。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在中国大规模采购的零部件线束出现短缺,韩国现代汽车宣布其在韩国的大部分工厂从2月7日起全面停产。现代也成为全球首个,受中国疫情影响,而暂停在中国境外生产的车企。

2月6日,FCA首席执行官Mike Manley同样表示,如果来自中国的零部件无法在未来2~4周内到达,FCA有可能会被迫关闭一家欧洲工厂。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在最新报告中预计,德国车企因工厂停产每日亏损至少7200万欧元(约5.48亿元)。如果中国五分之一的地区因疫情隔离,德国车企2月份将损失25亿欧元(约合190.44亿元)。

位于韩国的现代工厂(来源:纽约时报)

或许到这个时候,全世界才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

武汉是中国四大乘用车基地之一,汇集了美、日、法、英、国产五大车系,成为全国汽车产业布局车系最齐全的城市。2019年湖北的汽车生产达到224万台,占全国的8.8%。

此外,湖北还是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有统计,在湖北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共170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19家。

而全球汽车供应链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目前,中国共有10万余家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全球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和中国制造相关。

本田位于武汉的合资工厂(来源:KYODONEWS)

拥有60多项天窗专利的伟巴斯特,目前在汽车天窗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65%,其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就位于这次疫情中心区——武汉。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已经有7名员工染病,为此,伟巴斯特总部将在2月11日之前保持关闭,员工尽可能地转为在家完成工作。截止到目前,其武汉工厂的复工时间还在没有透露详细信息。

疫情目前仍然处于无法估量的阶段,中国各地工厂具体复工时间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此前,比亚迪方面向创业邦表示,疫情对公司确有影响,但仍是可以克服的。

例如,大量缺防疫管理用品:口罩、测温枪、酒精消毒液、84消毒液等采购非常困难。同时,发货物流受交通管制影响较大。

在供应商方面,湖北供应商到企业内部调试设备,需要在酒店内隔离14天,影响生产进度。湖北、浙江等地供应商未能开工,无法正常供货。

而香港关闭部分口岸,担心影响部分原材料进出口,进而大面积影响到生产和工厂车间的正常运作。此外,比亚迪也表示其主要核心零部件是自制,总体有一定影响,但还可以克服。

研发车载口罩

车企们的“战疫”反击战

在大家抢口罩的时候,最早拿出1个亿元驰援武汉的吉利,准备主动出击。

2月4日,吉利汽车宣布先期将投入3.7亿元人民币,启动研发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

“攻坚国内首个真正N95级车载净化技术,力争20天达到量产标准,抢先搭载于150辆嘉际,投入抗疫前线!”吉利甚至给自己下了“军令状”。

吉利旗下曹操出行的司机(来源:曹操出行)

据了解,“全方位健康汽车”不仅具备吉利汽车产品已有的隔绝外部空气中有害物质、快速高效净化车内空气等功能,还将重点突破车内病毒防范功能和技术,有效抑制并降低病毒对人体的侵害。

同时,车内所有材料不仅将拥有高环保性、低散发性,还将通过添加抑菌、抗菌物质的方式,具备抑制细菌或表面杀菌的能力,实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全方位健康”。

同样提出健康车概念的,还有T3出行。

司机在给车辆消毒(来源:T3出行)

由一汽、东风、长安三家车企共同发起,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共同参与打造的T3出行,近日宣布,将把其武汉特别行动车队的防控标准与模式,逐步推向全国所有运营城市,并推出“T3出行健康车”。

据悉,疫情爆发之初,T3出行第一时间组建武汉特别行动车队,为司机配备防护服、一次性医用手套、护目镜、口罩、消毒液、医用消毒片等全套合规的防护装备和消毒装备。

其中包括,车辆端:全车辆消毒通风、司机端:全方位司机防护、平台端:全时段行程监控。

另据了解,T3出行还将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和测试车内雾化消毒模块。测试通过后,该模块将应用在每一台T3出行运营车辆上。

此外,广汽传祺近日也提出将研发“健康车”,并将对座椅面料增加抗污防污要求,搭载车内防过敏、抑菌、防病毒等技术的车型也正在研发中。

写在最后

在2月10日复工日当天,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写道——“这段话非常贴切我们当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加油吧,中国制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私家车防疫消毒实操,很简单,但有些细节官方未必提及

毫无疑问,“防疫工作”已经是目前绝大多数国人的头等大事。尽管目前全网推崇的防疫打法是“没事千万别出门“,但若有要事必须外出,那么私家车还是要比公交/的士等更为安全——今天本人就汇总来自不同交警官宣内容,以及医学官方资料,再结合自己的实操感受,给各位说说车内消毒。

第一步,先从消毒液稀释做起

经查阅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资料,车内涂抹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等能够有效防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中我们生活中常见的84消毒液便是交警宣传视频里提及的其中一种,近期买不到也不要紧,其它选择还有健之素、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各位不妨去附近药店或超市问问。

因为84消毒液有较强的腐蚀性,所以务必要兑水使用。卫健委发布的《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里,需采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而由于本人的马自达3内饰基本都是搪塑材质,所以采用了专家建议的1:250的比例。

尽管我们没办法精准控制好比例,但这个比例还是得心里有数。此前有网友直接拿整瓶消毒液操作,不慎将消毒液洒落皮质座椅,瞬间腐蚀的例子,这也是为什么交警官方里建议稀释后采用喷壶的原因。

同样由于腐蚀性,各位操作过程中是必须戴手套保护皮肤的;此外本人消毒时亲测消毒水“酸爽到窒息”的味道后,相信哪怕不是特殊时期,你也会自觉带上口罩……还需要注意的是,车内消毒过程中车窗要保持打开,这个是交警宣传里有强调过的。

接着重点说说近期很红的“75%酒精”。此前卫健委有发布消息称: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可能产生剧毒气体氯气,人体吸入后易感染呼吸道和肺部。所以各位采用了84消毒液涂抹后,千万别多此一举再喷洒酒精上去,实操过程中也别轻易用酒精洗手。

当然,酒精还属于易燃物,各位千万别在使用过程抽烟或接近火苗。就在不久前某小区里发生了“纯属巧合”的意外,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第二步,全车消毒注意细节,“手干净”最重要

准备好口罩、手套、稀释过的消毒液后,我们开始全车消毒。外观部分其实很简单,喷洒后擦拭门把手、门框等常触碰部位不用多说。另外补充一些交警教学里没有的,比方说门把手内侧,以及拉开后易藏细菌的把手内部,还有后备箱开启按钮甚至油箱盖等。

来到车内部分,同样也是喷洒常触碰的位置,如方向盘、档把、各种旋钮及按键、档把及手刹、升窗及锁门键等。基于织布和皮质两种不同材质的座椅包裹,消毒水还是尽量往比例低的去调,以确保万无一失。

此外由于仪表盘及遮光板等位置正对着驾驶员的口鼻,所以专家建议是一并消毒这些部分,哪怕平常我们触碰不多。

当然,根据卫健委的《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指示,我们双手的卫生才是阻隔关键。相信各位现在已经很难买到75%酒精,但不要紧,卫健委提及的还包括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碘伏、过氧化氢消毒液等都是可以对双手进行消毒的。日常里下车办事,或买东西、拎个包裹什么的很常见,总之养成上车前双手消毒的习惯,基本才能万无一失。

我本人就因为懒所以常备着速干洗手液,各位也不要忘了许多消毒湿纸巾,本身就含酒精,备着日常开车擦擦脸还能提神醒脑。

第三步,空调滤网也是消毒关键

在不开车窗的情况下,空调滤网是唯一车内跟车外空气有流通的地方——但大部分车型由于行车中气流的影响会将阻断挡板掀起,尽管切换了内循环还是会有少量外界空气进入,所以在空调滤网上做消毒就尤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交警都呼吁“开车也得戴口罩”的原因。

一般车型的空滤都在手套箱下方,各位可以对照汽车说明书或逛逛论坛,看看怎么拆卸。以昂克塞拉为例,手套箱的支撑杆可以脱离出来,然后箱子后面就是空滤了。

如下图,空滤简直脏得不行,车内空调就是从这个脏脏的网里吸进空气的……其实建议日常也可以多做空调滤芯的清洁,哪怕路边拍拍灰尘也好。本人的空滤上,碎叶子、虫子残渣、碎石子都不少。

最后喷洒消毒水,重新安装回去即可。温馨提示一下,空滤的两面都要消毒,且装回去的时候千万不要搞错正反面,否则余留的灰尘,就全往车内吸了……

此外跟空调相关的当然还有出风口,建议耐心对叶片进行仔细喷涂;此外有后排出风口的车型,记住不要忽略了后面的乘客。

最后一步:行车中通风/内循环按需切换

最后说说行驶中的防疫细节,同样是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和卫健委《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的建议——在车内所有人员都需要戴口罩,在快速路、车流稀疏的道路上要时常开窗换气通风,而在地下停车场、人流密集处,则必须关窗且切换空调内循环。

补充一个情况,有些车出于健康考虑的设定,内循环一定时间后,系统是会自动切换到外循环的,我朋友的F-PACE就会这样,所以各位车主在特殊时期,也请密切关注一下自己车子的设定,看看系统能否调节,不要刚好在人多的地方,被车机系统给坑了……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写在最后,还是近期最流行的叮嘱:没事尽量少出门。上述的这些建议尽管结合了交警官方、疾控官方和本人实操的经验,但面对病毒肯定不是天下无敌的,只有不断提高我们自己的卫生意识,才能尽量避免病毒传播。而当每个人都将防疫工程做全了,才能日渐接近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养殖场车辆消毒用什么消毒剂?

推荐用DCW次氯酸,这种次氯酸是盐和水电解生成的高浓度次氯酸,不仅杀菌快速、广谱,同时无毒、无腐蚀,高效、环保。


与车辆洗消中心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