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辆工程专业与工业工程的联系?
车辆工程主要重在对汽车火车机车方面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等,而工业工程则重在管理方面,培养既懂机械又懂管理的双重人才
2、车辆工程专业具体包括哪些
车辆工程专业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上述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力学》、《车辆工程》、《计算机技术》。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内燃机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
3、请教清华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四个专业的比较。谢谢~
清华电气全国第一。。xxoo
4、东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
东南车辆是机械下面的,机械下面有机械制造,机械电子,机械设计,车辆,工业工程
机械制造最难考,机电次之,机械设计和车辆比较好考,一般都不刷人,基本上过线就要。不过因为是机械几个方向统一划线,所以分数也不低,一般要365左右。就业也还不错。感觉最近势头比较猛,今年听的讲座大多都是车辆方向的。
5、车辆工程和工业工程这两个专业的哪个专业好
车辆工程相对好。
目前汽车工业是朝阳行业。
你若喜欢,
便是晴天。
6、车辆工程与工业工程那个好
相对来讲,车辆工程要好一点,但是这个跟学校有关,有点学校车辆工程得到社会的认可,自然就好,有点 学校工业工程口碑好,自然工业工程就好一些
7、数学专业的可以转车辆工程或工业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吗
只要具备学士学位,通过研究生(硕士)考试,都能够进入相应的研究生专业
车辆工程 :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 或 日语③数学一④工程力学
复试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汽车理论与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应用电子学。
工业工程:
初试科目:政治理论 ;201英语;数学;
运筹学;微观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报名时在3门中任选一门作为该单元考试科目)
复试专业:统计学原理
8、能源与动力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工业工程和车辆工程那个的就业前景好点,薪酬更高
能源与动力比较好,都是高大上的单位。车辆工程要是学校不咋地那就业前景就比较渺茫。金属材料现在也不是很好了,机械行业现在都不咋地了。工业工程的就业面比较广,单位也有好有坏,一般台资、合资和独资企业比较重视,民营的几乎不设这一科室。
9、重庆理工大学里装甲车辆工程与工业工程各指什么
两个不同专业,工业工程是机械学院的专业,装甲车辆工程是车辆学院的。车辆工程学院有工业设计专业(车身设计方向),搞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等。装甲车辆工程搞地面武器机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比较靠近车辆工程。
10、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是什么?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目前有7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低温与制冷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工业工程、环保装备及环境监测、工业设计;6个工程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工业设计工程;4个高校教师系列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环保装备及环境监测工程,其中机械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有机械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A类)、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5个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绿色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业车辆重点实验室(共建)、安徽省汽车NVH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共建)、安徽省低温与制冷重点实验室(共建);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安徽省汽车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VNH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锻压数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学院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已有近60年的历史,也有部分是新兴学科专业。
学院设有11个系:机械设计工程系、机械制造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工业设计系、车辆工程系、交通工程系、真空与过程装备工程系、动力机械及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工程图学系;有机械实验教学与研究中心、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还有摩擦学研究所、噪声振动研究所等二十几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全院有教职工26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教授45人、副教授近97人、讲师(助研、工程师)有博士学位的61人、读在职博士的59人。有在读的博士后4人、博士生164人、硕士研究生717人、工程硕士研究生577人、本科生4052人、成人教育学生240人。
科学研究一直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院的组织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科学研究无论在承担的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取得长足的发展。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100多项,研究经费3000多万元。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是学院的科研特色之一。与多家企业联合成立研究中心和研究所,承担横向课题300多项,研究经费约1.3亿元。近5年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形成了若干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学院的主要研究机构有:
噪声振动研究所、摩擦学研究所、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研究中心、CIMS(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特种加工研究所、安徽省汽车技术及制造装备工程研究所、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制造系统工程研究所、新型机电传动研究所、数字化家电研究所、数字化管理与管理可视化研究所、绿色设计与制造研究所、电动汽车研究所、汽车底盘研究所、汽车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汽车车身技术研究所、交通研究所、真空科学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所、制冷空调技术研究所、能源与动力研究所、液压气动技术研究所、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研究所、汽车装备工程技术研究所。
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Ø 振动及噪声测量方法与技术
Ø 摩擦学及摩擦设计
Ø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Ø 现代设计理论及数字化设计
Ø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Ø 安徽省自动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Ø 节能环保汽车设计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Ø 区域及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
Ø 高效节能环保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
Ø 制冷与低温工程
Ø 环保装备
Ø 制造过程监测、控制与管理
希望我们可以成为校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