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辆车的标准制动距离是多少?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是针对单一车型来判断的,要不你把你要测试的车型发上来,我帮你看看。 下面是针对制动距离的概述你看看。 是汽车在一定的初速度下,从驾驶员急踩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完全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制动距离越小,汽车的制动性能就越好。由于它比较直观,因此成为广泛采用的评价制动效能的指标。正确掌握汽车制动距离对保障行车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汽车在行驶中,当驾驶员发现紧急情况直至踩下制动踏板发生制动作用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此距离的长短,取决于行驶速度和反应时间,行驶速度越高或反应时间越长,反应距离就越长。反应时间又与驾驶员的灵敏程度、技术熟练状况有直接关系。通常的反应时间为0.75至1秒,假如车速为30公里/小时,反应时间为一秒,反应距离则为8.33米。
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产生作用至汽车完全停止时,轮胎在路面上出现明显的拖印的距离。制动距离的长短与行驶的速度、制动力、附着系数有关。行驶速度越高,制动距离越长,行驶速度与制动距离的平方成正比。制动力是指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阻碍并促使车轮停止转动的力。制动力的大小,除与踩下制动踏板的行程有关外,还取决于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系数,道路越光滑(如结冰路面),附着系数越小,制动距离越长。实验证明,机动车以同样的速度,在不同的道路上行驶,制动距离是不一样的。
如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在柏油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5.9米,在浮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17.7米,在结冰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35.4米。
各国的制动法规,都规定了各种车型在规定初速下的制动距离。超过这个距离的车辆,就是不合格车辆,不能在道路上行驶。交通管理部门在进行车辆检验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制动距离。
我国对汽车(空载时)制动距离的要求是:
(1) 不超过九座的载客汽车 初速度50Km/h时,不超过19m;
(2) 其它总质量不超过4.5t的汽车 初速度50Km/h是时,不超过21m;
(3) 其它汽车,汽车列车 初速度30Km/h时,不超过9m。
制动距离应由专业人员使用专门仪器进行测量.过去那种踩刹车,拖轮胎印的办法,既不科学,又不准确。制动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对制动系统进行检修,以防发生事故。
2、汽车的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是指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紧急制动,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它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最直观的参数。
3、汽车制动距离长?
1、制动距离是衡量汽车制动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是指汽车从制动开始到汽车以一定速度完全停止时的行驶距离;
2、这是汽车以一定的初始速度行驶的距离,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开始,直到汽车完全停止。包括两部分: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制动距离越小,汽车的制动性能越好;
3、由于其直观性强,已成为评价汽车制动效能的常用指标。正确掌握汽车的制动距离
4、车辆的制动距离是怎样构成的?
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abs)的车辆制动时
制动距离比没有安装此装置的车辆短。
5、什么叫制动距离
汽车在行驶中,当驾驶员发现紧急情况直至踩下制动踏板发生制动作用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此距离的长短,取决于行驶速度和反应时间,行驶速度越高或反应时间越长,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StoppingDistance,mm),是衡量一款车的制动性能的关键性参数之一,它的意思就是人们在车辆处于某一时速的情况下,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静止时,车辆所开过的路程。是汽车在一定的初速度下,从驾驶员急踩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完全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制动距离越小,汽车的制动性能就越好。由于它比较直观,因此成为广泛采用的评价制动效能的指标。
6、制动距离的国家标准
国标规定的刹车距离:
汽车的制动性能应符合GB 12676和GB/T 13594的规定。
(1) 不超过九座的载客汽车 初速度50Km/h时,不超过19m;
(2) 其它总质量不超过4.5t的汽车 初速度50Km/h是时,不超过21m;
(3) 其它汽车,汽车列车 初速度30Km/h时,不超过9m。
简单的说,一般情况100KM每小时的刹车距离在四十米左右,38米到42米都可以!超过的越多刹车越差!
7、汽车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
解释:
制动距离是衡量一款车的制动性能的关键性参数之一,它的意思就人们在车辆处于某一时速的情况下,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静止时,车辆所开过的路程。是汽车在一定的初速度下,从驾驶员急踩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完全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制动距离越小,汽车的制动性能就越好。由于它比较直观,因此成为广泛采用的评价制动效能的指标。正确掌握汽车制动距离对保障行车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标准:
汽车在行驶中,当驾驶员发现紧急情况直至踩下制动踏板发生制动作用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此距离的长短,取决于行驶速度和反应时间,行驶速度越高或反应时间越长,反应距离就越长。反应时间又与驾驶员的灵敏程度、技术熟练状况有直接关系。通常的反应时间为0.75至1秒,假如车速为30公里/小时,反应时间为一秒,反应距离则为8.33米。
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产生作用至汽车完全停止时,轮胎在路面上出现明显的拖印的距离。制动距离的长短与行驶的速度、制动力、附着系数有关。行驶速度越高,制动距离越长,行驶速度与制动距离的平方成正比。制动力是指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阻碍并促使车轮停止转动的力。制动力的大小,除与踩下制动踏板的行程有关外,还取决于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系数,道路越光滑(如结冰路面),附着系数越小,制动距离越长。实验证明,机动车以同样的速度,在不同的道路上行驶,制动距离是不一样的。如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在柏油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5.9米,在浮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17.7米,在结冰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35.4米。
8、制动距离是多少?
制动距离需要看情况而定,通常速度100km/h的货物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为900米到1000米。
但是汽车的制动距离需要根据实际的制动法规来决定,各国的制动法规,都规定了各种车型在规定初速下的制动距离。超过这个距离的车辆,就是不合格车辆,不能在道路上行驶.交通管理部门在进行车辆检验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制动距离。我国对汽车(空载时)制动距离的要求是:
不超过九座的载客汽车初速度50Km/h时,不超过19m;其它总质量不超过4.5t的汽车初速度50Km/h是时,不超过21m;其它汽车,汽车列车初速度30Km/h时,不超过9m。
(8)车辆的制动距离扩展资料:
影响刹车距离的因素:
刹车距离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要的就是制动力和车重。
其次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在没有抱死的情况下,是静摩擦,在抱死时,是滑动摩擦。虽然滑动摩擦力与车重以及轮胎的材质相关,但是通常情况下,静摩擦力是大于滑动摩擦力的。这就牵扯到目前汽车业很关注的一个话题:“刹车抱死”。由于刹车时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所以刹车时如果在轮胎不抱死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最优刹车效果。
于是,刹车防抱死系统“ABS”便应运而生。ABS的作用就是在车辆即将抱死的时候释放刹车,使得刹车力基本上一直都是静摩擦力。
9、汽车制动距离计算公式
车子刹车主要取决于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摩擦系数,假设摩擦系数为μ,则刹车距离S=V*V/2gμ(g=9.8m/s2)。刹车距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摩擦系数成反比。当摩擦系数一定时,刹车距离取决于车速,如果车速增加1倍,刹车距离将增大至4倍。
一般来说汽车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装置和停车制动装置两套独立的装置。制动距离的长短与行驶的速度、制动力、附着系数有关。行驶速度越高,制动距离越长,行驶速度与制动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9)车辆的制动距离扩展资料
各国的制动法规,都规定了各种车型在规定初速下的制动距离。超过这个距离的车辆,就是不合格车辆,不能在道路上行驶。交通管理部门在进行车辆检验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制动距离。我国对汽车(空载时)制动距离的要求是:
1、不超过九座的载客汽车初速度50Km/h时,不超过19m;
2、其它总质量不超过4.5t的汽车初速度50Km/h是时,不超过21m;
3、其它汽车,汽车列车初速度30Km/h时,不超过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