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八防"是指什么?具体措施落实要求
1、防冻
要为露天施工和野外作业人员配备冬季劳动防护用品及应急用品,定期对锅炉供热管网线、蒸汽伴热系统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管线盲端、盲头及液位计、放空管线等易冻易凝易堵部位。做到班前安全提示,告知岗位人员要严格按设备工艺参数操作,杜绝人为误操作,保证安全作业。
2、防滑
秋冬季施工作业面易结冰、结霜和易滑,进行高空、起重和机械操作时,要落实人员作业面和吊装部位的防滑措施,及时清理积水、积雪和冰霜,防止滑倒和跌伤。寒冷天气,人员接触金属物体时,应带好防护手套,遇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停止高处和起重作业。
遇到雨雪天气,对户外的台阶、坡道、道口等易滑倒部位定期排查,及时清扫积雪和冻冰,加强警示提醒标识。对所有载货车辆防滑链条完好配置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及时修复和配置。
3、防火
要建立健全各级安全防火责任制,根据现场实际划分作业区,设置明火作业区、可燃材料堆放区和危险物品仓库,重点加强对粮储区、酒精精馏装置、各辅材库房、成品库、罐区等重点防火部位的安全检查,对在库房、宿舍等易燃易爆场所吸烟实行“零容忍”。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火种和动火作业的管理,执行动火许可制,严格管控焊接、切割等作业行为,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在焊接点附近安装用非燃材料制作的隔离板,防止火花迸溅造成火灾。针对消防设施及器材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确保随时处在在用状态。
4、抓防爆
秋冬季空气干燥,容易形成静电积聚等造成爆炸的隐患,强化操作人员防爆安全知识教育,做好静电释放装置及设备、设施静电接地装置的检查及维护。
重点加强浸出装置、溶剂油储罐、淀粉生产装置区、淀粉包装区、酒精罐区、酒精装置区、装卸站台和混配站等部位的静电跨接和静电消除器等设施加强检查和管理,特别抓好油气区、储罐区等易燃易爆区域施工作业管理,加强可燃气体和粉尘浓度监测。
5、防触电
要加强秋冬季安全用电管理,加强对临时线路、生产区域、作业现场和生活用电设备设施的管理和检查,彻底清理乱拉乱接、闸刀保险等用铜丝、保护设施与设备不匹配等违章用电现象,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用电设施和电源线路。
要开展秋冬季用电安全专项检查,对各配电室、变电站等重点部位开展全面的检查,及时清理上述等部位的杂物,保证应急通道的畅通,严厉打击私拉乱接行为。严格执行临时用电审批制度,倒闸等作业要严格遵守票证制度,按照安全规程操作。
6、防中毒窒息
封闭的场所必须有通风换气措施,在设备,容器,地沟等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先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坚决杜绝未进检测盲目进入受限空间的行为发生。有毒有害场所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具,监护必须到位。
7、防交通事故
秋冬季天寒地冻,雨雾雪天气多,路面湿滑,加上岁末年初会议增多,车辆外出频次增加。要广泛开展秋冬季行车安全教育,根据秋冬季行车特点配配齐防滑链,落实防冻防滑防雾防火等具体措施,做好车辆的换季保养工作。
8、防异常天气
抓好异常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预判工作,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加强各级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防范水灾、雪灾、风灾、雹灾、霜冻等自然灾害,确保不因异常天气影响安全生产。强化建筑物安全巡查,及时清除厂房和操作平台的积雪和积水。
对堆放物品的建筑物进行荷载计算,严格控制数量和重量,对危房进行维修加固,预防坍塌事故。作业区域堆码的板材、立柱等材料必须堆放整齐,高度控制在安全高度内,在周围安装防护栏杆,防止堆码物倾覆。
2、车队党总支书记岗位安全工作存在哪些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
光从工作环境讲,党总支书记和一般的办公室人员的岗位安全风险一致。
但从其职责讲,他要对车队进行管理,现在讲党政同责,车队的党总支书记和行政一把手的安全职责是相同的,要对车队组织实施检查,其风险和车队乃至厂区(库区)风险一致。
办公室内的风险一般就是火灾和触电。办公室内火灾通用的控制措施就是物品整齐放置,不在电源、线路处堆放易燃物品,下班关电,不使用明火等。触电主要是使用合格电器、下班关电。定期检查和治理隐患是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之一。
至于车队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车辆伤害是最起码的。控制措施很多,基础的有厂区限速、定期检查、随时注意车辆行驶情况等等。其他风险和环境因素有关,比如是否存在危化品运输和仓储(中毒、爆炸风险)、是否存在物体打击、是否有吊装等特种车辆(起重伤害)都是要根据所在地的环境来判断。
3、粉尘,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相应防控措施是什么
建筑作业,相对粉尘浓度高的岗位,易患尘肺。
粉尘吸入后,对人体有害。严重的可导致尘肺等疾病发生。
科学选择防尘口罩,有助于预防尘肺。
科学选用经过GB2626-2006标准认证的防尘口罩,有助于预防肺部伤害发生。
1、选择复式半面罩型。一次性口罩由于漏气率高,不适合长期防护。
2、选择KN100等级防尘滤棉使用。由于粉尘对呼吸系统危害大。极易引发尘肺。低防护率将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3、选择硅胶材质的较为舒适。长时间佩戴,硬度高的口罩易造成面部压痕。
4、口罩分大小号,这点极其重要。不要购买那些所谓通用型号的口罩。易漏气。
5、口罩有覆盖口鼻,覆盖口鼻、下颌2种,建议使用后者,国际上高舒适度口罩均采用这个设计。
6、较低的呼吸阻力。有的口罩采用双面滤棉、双片设计,加上滤棉是静电吸附原理,因此,防护效果好,呼吸一样顺畅。
通过上述办法,选择硅胶材质的半面罩,采用KN100等级滤棉,常见有宝顺安、3M、生宝等。可以预防粉尘伤害。
为了身体健康,科学选择防尘口罩才是硬道理。
长期吸入粉尘,易导致尘肺发生。尘肺是肺部组织纤维化的一种致残性疾病,具有可防不可治愈的特点,且具有多种并发症和不断发展的特性,由于后期患者采取跪姿降低痛苦,因此被称为没有躺着死权利的疾病。因此,建议科学选择防尘口罩。
4、简述下列危害及预防措施,车辆,机械伤害、触电、爆炸、物体打击?
有一个国家标准叫GB6441-86,你可在网上下载看看。你说的二十条那个是事故类别。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5、车辆伤害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
1、行人与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争道抢行,超速行驶;
2、不遵守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无证驾驶车辆;
3、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车况不良,车辆带“病”行驶;
4、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我约束力差,行车中精神不集中;
5、因风、雪、雨、雾等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刹车制动时摩擦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变长,或产生横滑;
6、道路条件差,视线不良,指挥人员站位错误;
7、行人与车辆不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抢越铁路道口。
预防措施:
1、行人与车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不争道抢行,违章超车;
2、厂内机动车辆,必须由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核发号牌和行驶证,车辆必须按厂内车辆交通监理部门规定的时间接受检验,仅是限于厂内行驶。逾期未经检验的车辆,不能行驶。同时须办理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没有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任何人不准私自驾驶厂内机动车辆;
3、驾驶员应及时掌握天气、道路与车辆状况,集中精力安全行驶;
4、行人看见机动车辆或听到鸣笛声响,必须及时避让,不准明知车辆驶过来而不避让,也不准为了躲避尘土(刮风天)、泥水(雨后),突然从路的一侧跑到另一侧;
5、各外进料口上料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位置上指挥车辆上料,机动车辆没有停稳前,不准靠近车辆。冬季生产时,必须与机动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准离车辆过近,防止路滑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6、行人与车辆必须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不准抢越道口,道口堵车时,任何人不准从火车连接处跳过或从火车下面钻过。
6、公路工程安全事故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1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公路施工市场不断发展,竞争不断加剧,施工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利益分配等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因而增加了公路施工生产安全的复杂性。公路工程特殊的施工环境和作业技术,以及安全生产的空间、平面延展特性,
1.1 公路施工安全施工特点
1)事故类型分散。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五大伤害事故依次是坍塌事故、高处坠落事故、车辆伤害事故、触电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占所有事故总和的81%。公路工程伤亡事故主要分布于8类。
2)故发生集中。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涉及的工程类别分析发现,桥梁施工、路基施工和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相对较多,分别占事故总数的47%、29%和19%,占死亡人数总数的44%、27%和25%。
3)事故后果异常严重。公路工程建设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宏大,工程建设事故常常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
4)安全事故的多发性。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增加了安全事故预防的难度。但,统计发现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的类别具有重复发生或多发性,如坍塌事故,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等,由此,可以发现事故发生具有其内在规律性,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1.2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没有对安全事故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目前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下,施工主体大多追求的是直接经济利益,不注重施工安全管理,普遍存在安全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如:安全防护极其简陋,特别是连高空、水上、深基坑和高边坡下以及隧道开挖道坑内等高危施工作业区域的安全措施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3)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素质低。绝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劳务工,施工安全知识相当缺乏。即使采取了三级安全教育,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还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4)安全管理制度缺失。项目部编制的安全施工方案、安全保证体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往往是为了应付检查,东拼西凑而成的,安全管理方案没有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非常空洞,也无法落实。项目部不设专职安全员,没有人来做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的安全岗位由其他管理人员兼任,有的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起不到安全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7、在施工场地外的车辆伤害事故属于生产安全事故吗?
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突然发生的(包括与生产经营好活动相关的活动),导致人身伤害、死亡、健康损害,或者设备设施损坏,或者造成财产损失的,造成生产经营活动暂时停止或永久性停止的意外事件。
由于该企业在与生产经营好活动相关的活动时,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不到位,导致挖掘机侧翻,司机压死。造成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暂时停止。
8、车辆伤害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
1、行人与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争道抢行,超速行驶;
2、不遵守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无证驾驶车辆;
3、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车况不良,车辆带“病”行驶;
4、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我约束力差,行车中精神不集中;
5、因风、雪、雨、雾等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刹车制动时摩擦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变长,或产生横滑;
6、道路条件差,视线不良,指挥人员站位错误;
7、行人与车辆不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抢越铁路道口。
预防措施:
1、行人与车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不争道抢行,违章超车;
2、厂内机动车辆,必须由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核发号牌和行驶证,车辆必须按厂内车辆交通监理部门规定的时间接受检验,仅是限于厂内行驶。逾期未经检验的车辆,不能行驶。同时须办理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没有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任何人不准私自驾驶厂内机动车辆;
3、驾驶员应及时掌握天气、道路与车辆状况,集中精力安全行驶;
4、行人看见机动车辆或听到鸣笛声响,必须及时避让,不准明知车辆驶过来而不避让,也不准为了躲避尘土(刮风天)、泥水(雨后),突然从路的一侧跑到另一侧;
5、各外进料口上料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位置上指挥车辆上料,机动车辆没有停稳前,不准靠近车辆。冬季生产时,必须与机动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准离车辆过近,防止路滑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6、行人与车辆必须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不准抢越道口,道口堵车时,任何人不准从火车连接处跳过或从火车下面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