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后勤车辆

后勤车辆

发布时间:2021-06-30 11:14:44

1、后勤是什么意思

一、后勤工作的内涵
“后勤”,是后方勤务的简称。它源于军队,是一个军事概念和军事术语。现代汉语词典中述:“是指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也指机关、团体中的行政事务性工作”。
后勤是什么?或者什么是后勤?要科学的解释还是颇费一些口舌的。探究“后勤”一词的产生和使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与军事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同时也有助于科学的认识后勤,给后勤一个精确的定义。
克劳塞维茨(1780-1830,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在他的《战争论》中说到:任何理论首先必须澄清杂乱的、可以说是混淆不清的概念和观念。只有对名称和概念有了共同的理解,才能同读者常常站在同一立足点上。
自从“后勤”一词出现后,后勤的定义至今仍在争论不休,主要原因是在后勤一词的使用上不规范的简化用法和随意的口语用法较多,因而显得含义广泛,理解起来常生歧义。鉴于后勤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深入发展的需要,本着逻辑原则和人们的习惯给后勤下一个定义:后勤是通过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从物质和技术方面保障军事需要的工作和组织。
在过去的战争年代中,后勤系统的组织机构和隶属关系的变化是最多最快的一个系统。这种情况给后勤理论研究带来麻烦,以至于人们在确定后勤定义时,陷于迷惘而踌躇不前。美国有一名主管后勤工作的助理国防部长,但是有很多属于后勤范围的工作却分给另外一名助理国防部长和副部长负责。苏联国防部的组织机构也有类似的情况。解放之前和建国初期,特别是解放以后我军的后勤系统的组织机构也曾经历过多次的变动,使原来归属后勤部门的成为独立的机构或隶属于作战指挥部门。可见,后勤理论的研究过多的考虑组织结构的状况,使后勤这一术语变的混乱不堪,自相矛盾。随着战争和军队的发展呈现出军队愈是现代化,后勤事务愈加复杂扩大,当某项事务扩大到原有机构不便实施管理和控制时,就会引起机构和隶属关系的变动。
纵观世界军事后勤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后勤的理解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人员、物资、设施,构成后勤工作的本体;二是补给、运输、维修、其它勤务,构成后勤工作的职能表现;三是组织、计划、协调、执行、监督,构成后勤工作的过程。
由于各个国家和国家集团所处的情况不同,通常使用不同的术语表达,其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因而对后勤工作的范围和机构设置、指挥的对象与隶属关系也不尽相同。美军实行的是军令和军政分开的双轨制,其后勤指挥与后勤保障是分离的。后勤指挥由参谋部执行,后勤保障由各基地和各部队的司令部执行。原苏军后勤概念和我军的基本相同,因为是实行的是一长制,除战略后勤外,战区以下的后勤均同副指挥长负责后勤工作的组织、计划和协调。由于美国是实行的全球争霸战略,其后勤大体分为国际后勤(或盟军后勤)、国家后勤。我军的后勤部门,主要包括后勤组织指挥和财务、军械、军需、军交、车船、油料、卫生、营房、物资等专业勤务部门。通过后勤的实践,可以对后勤的概念可做按指挥层次、专业内容、任务性质、存在时间、存在的形态、面临的环境、军种的划分,以及国家后勤、民事后勤、军事后勤的区分。与此同时,又延伸出后勤思想、后勤理论、后勤体制、后勤历史等其它的概念。
二、后勤工作的历史沿革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后勤”一词的使用已从军队扩展到机关、学校、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组织。
恩格斯说过:在氏族社会中,“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私毫没有今日臃肿复杂的管理机关”。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和私有制的产生,社会分裂为两大不可调和的阵营,即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建立起一套特殊的暴力组织,以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这个暴力组织就是国家。作为国家强制机关的一部分,行政机关也建立起来。行政机关的出现,使行政管理工作日益专业化。为了实现机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完成机关的工作任务,就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生活保障。这样,就产生了机关后勤工作。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机关后勤工作经历了奴隶社会、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个社会阶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后勤工作机构的名称、建制、级别、规模、制度、方式等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夏代,就设有管理车辆的车正,管理畜牧的牧正,管理饮食的庖正;商代和周代,后勤官吏增多且分工明确;春秋时代,设太仆,为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秦首行“三公九卿制”,以太仆掌管宫廷车马、仪仗,将作少府掌管宫廷建筑,宗正掌皇族事务等;汉承秦制,至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后,三省两部制渐趋形成,行政机关中设有专门管理后勤事务的机构。如唐代中央政府中以殿中省掌衣食车乘,以光禄寺掌酒醋膳食,以太仆寺掌厩牧马舆;至于清代,后勤管理机构更趋分化,如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太仆寺掌牧马,先禄寺掌饮食荐饷之事,内务府掌理帝室事务,銮仪卫掌帝室仪卫之事,并管理乘舆、供奉、秩序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演变中,由于长期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物资供应的方法主要是封闭式的供给式服务。
民国以来,军事部门的后勤机构称为军需处(署),行政机关也有后勤服务的机构。新中国的机关后勤工作和后勤保障制度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1931年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就设有总务处管理后勤事务,并且规定在省、县、区的工农民主政府里都要设立总务科。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包括警卫部队)的后勤部门,不仅未严格区分,而且后期是合并在一起的。抗日战争初期,党中央机关设中央管理局;中央军委机关设军委后勤部,1942年与中央机关后勤部门合并为中央管理局,1945年又改称军委供给部。1949年改称中直供给部,1954年改称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建国初期,在管理体制上,后勤工作仍隶属于秘书部门。1951年,在《政务院关于各级政府机关秘书长和不设秘书长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任务和秘书工作机构的决定》中规定,“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工作的性质,既要参与政务,又要管理事务。……条件许可时,可把秘书业务研究工作、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划分开来。”随着秘书部门职能的发展,工作日益复杂,在五十年代中期,省级以上机关成立秘书长领导下的相对独立的后勤事务管理机构。新中国的后勤保障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从供给制和津贴制再到工资制(或称薪金制)的演变过程。
三、现代后勤管理与后勤工作
后勤管理与后勤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勤管理则是用科学的方法、手段,通过有目标的组织协调工作,搞好后勤的各项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一个运作过程。后勤工作是为保证生产、经营、科研和职工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所做的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本体和职能的表现。
后勤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后勤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和工作规范的总称。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原则,则要求从整体出发去研究管理中的问题,通盘筹划,实现最佳效应。二是整分合原则,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三是封闭原则,则是形成一个指挥、执行、监控、反馈的封闭回路。四是反馈原则,则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取得灵敏、准确、有力的反馈,形成新的决策。五是能级原则,则是要求管理者根据能量大小、强弱、实行分级管理。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六是动态原则,要求管理者要有善于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七是效益原则,则是既考虑需要,又考虑能力和条件;既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又考虑合理性和效益性。八是动力原则,则是要充分利用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发挥后勤职工的积极性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后勤管理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人、财、物的素质和水平,这是它的自然属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反映了服务对象的客观要求,这是它的社会属性。
后勤管理具有的特点,一是社会性——后勤服务门类齐全、无所不包,离不开社会上所有物资的供应;二是服务性——后勤工作并不直接体现一个单位的职能,而只是为其职能活动服务的;三是时间性——后勤服务工作必须按照职能活动的程序要求进行工作;四是复杂性——表现在政策性强、任务繁多、涉及面广、内外关系复杂等诸多方面;五是群众性——后勤大量的工作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六是综合性——后勤管理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很多学科的,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和交叉性;七是先行性——“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说明了后勤工作的先行性;八是事务性——后勤部工作事多、杂,十分琐碎,吃喝拉撒睡,桌椅床凳柜,生老病死退;九是突发性——后勤管理中有一些突发性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正确处置,避免被动;十是政策性——后勤工作不仅仅头绪繁多,而且涉及到许多政策性的问题。
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决定了它在单位工作中的作用,一是为职能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二是可以提高对人、财、物的利用率;三是可以体现组织对职工的关怀;四是可以促进单位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五是可以稳定职工队伍和生活秩序

2、北京后勤汽车技术兵

看你在哪个后勤部队?我知道两个朋友一个是海淀万寿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比较轻松。还有丰台正阳桥北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分部,累点。但比起其他兵种,后勤部是最轻松了!

3、车辆使用及管理属于后勤还是行政

首先,车辆使用,绝大多数都归后勤管理。

其次,要看你们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怎么设置的?
如果,后勤是在行政下面的一个职能部门,如下:
公司--》行政部--》后勤
那么车辆使用就是归后勤直接管理,同时也归属与行政。

如果后勤和行政是分开的,那就是归后勤管。

4、车辆管理公务接待后勤服务个人总结

1、开端回顾过去一年,概括简述工作经历,例句“过去一年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取得了一些成绩”等等。适当照顾领导的阅读口味。
2、接下来具体列举各方面工作花费的力量和取得的成绩,例句“在与该单位人员火热厮混打成一片中,取得了xx报道的成果”。重点体现自己付出的繁重劳动。
3、对工作的不足略加陈述,先大量描述客观不利因素,再把帐算到自己的主观因素头上。例句“当然,我自己也是一部分原因”
4、展望明年一年的工作,列举雄心壮志一二,不管能不能做到。例句“请同志们和领导们看我的实际行动吧!!”后附若干加黑惊叹号更体现决心。

5、什么叫后勤,具体干什么,岗位重要吗?

职业分类中的后勤,是指以后勤保障为主要工作的部门。该部门直接作用于团体内部其它部门,对其它部门的正常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团体目标任务起间接作用;简言之,后勤部是为其它各部门职能能够顺利实现提供物质服务的一个部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里,后勤部是师以上单位后勤机关部门,是主管部队后勤工作的机构。当前军队后勤保障主要有“指挥、保障合一型”与“指挥、保障分离”型两种。前者指的是后勤领导机关与后勤部队合而为一,后者则是后勤领导机关与后勤部队相互分离。
而后勤人员,则是指在后勤部门中工作的工作人员。后勤工作是相当重要的,甚至有后勤决定胜负的概念!
“后勤”一词源出希腊文Logistikos,意为"计算的科学".19世纪30年代,拿破仑·波拿巴的政史官A.H.若米尼在总结征俄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最先使用"后勤"概念,并以此作为军事术语。可见,后勤先出于军事上的用途。后勤工作最先是战争艺术中重要部分之一。

6、行政用车包括哪些

行政用车又称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配备的用于定向保障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包括机要通信用车、应急保障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以及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

2017年12月11 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如下:

1、机要通信用车是指用于传递、运送机要文件和涉密载体的机动车辆。

2、应急保障用车是指用于处理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或者其他紧急公务的机动车辆。

3、执法执勤用车是指中央批准的执法执勤部门(系统)用于一线执法执勤公务的机动车辆。

4、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是指固定搭载专业技术设备、用于执行特殊工作任务的机动车辆。

(6)后勤车辆扩展资料:

一般公务用车被取消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指出,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2018年8月28日,武汉市召开全市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部署大会,公布《武汉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正式启动武汉市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明确武汉市推行参改事业单位公务出行保障社会化,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实行按规定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为主的保障办法。市属事业单位车改工作应于2018年9月底之前基本完成,市垂管系统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与市属事业单位同步完成。

7、给后勤人员买工作用车辆记什么科目

1、各家企业不一样,记账类别应该一般是办公用途!

8、介绍一下机动白杨-M系统的组成.有几辆发射车.指挥车和后勤保障车辆.

白杨-M(SS-27) 白杨(SS-25)
PC-12M1 | PC-12M2 PC-12M
直径(m) 1.86 1.80
长度(m) 22.7 22.3
推进系统 三级固体+末助推 三级固体+末助推
制导系统 计算机控制的惯性 计算机控制的惯性
射程(km) 10500 10500
发射重量(t) 47.2 45.1
投掷重量(t) 1.2 1.0
命中精度(CEP,m) ≤350 ≤600
弹头(个数×kt) 1×550 1×550
部署方式 公路机动 | 地下井 公路机动
使用寿命(年) 15 10
据悉,俄军现装备的陆射型“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现役陆射型战略导弹中最先进的一种,分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种,不仅能以超音速按弹道导弹轨迹飞行,还可在大气层中自由改变飞行轨道,按所需高度和轨迹进行纵深机动,能十分准确地摧毁洲际弹道导弹目标。 同时,新系统具有超强的机动能力,能够躲开敌方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据称,该导弹是美国“NMD”的最大“克星”,并可突破未来25—30年内任何导弹防御系统。
发展“白杨—M”海、空基型。为增强俄罗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中主要组成部分——海基战略导弹系统,由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在近期研发了“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的潜射型——“圆锤”洲际弹道导弹。
该导弹为三级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将主要用于装备重新启动的潜艇工程。而正在建造中的955型“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据称是目前世界上效能最大、威力最猛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可专门用于对付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同时,俄为发展空天力量,还在开发空射型“白杨—M”导弹,主要采用改装后的图—95MC和图—160远程战略轰炸机发射。
发展“白杨—M”新陆基机动型。俄罗斯将进一步改进“白杨—M”导弹,使之更加先进。起初设计“白杨—M”导弹时,既可发射单弹头,也可发射多弹头(3—4个),而新改进的将采取分导式多弹头导弹,从技术上看,俄早已具备运载重型多弹头大推力战略核导弹的能力。据悉,新型导弹具有飞行速度更快、隐形和抗干扰能力更强外,还采用了灵活机动的发射方式,并增强了生存和反击能力,增大了射程,进一步提高了精度。有关研究表明,当弹头超过5个时,对方任何拦截系统都将难以抵挡。
据披露,"白杨"M导弹除具有飞行速度更快、隐形和抗干扰能力更强外,还具有以下4个显著特点。
一是采用灵活的机动发射方式。将导弹的一体化发射装置完全布置在一辆机动发射车上,可以在公路网上自由行驶,提高了躲避敌方核武器攻击的概率,增强了生存和反击能力。而且新型导弹预计部署在乌拉尔山区的博洛戈耶导弹团,这将使美国的预警系统更难发现其行踪,更难对其进行监测。
二是增加射程。据悉,新型导弹射程为1.2万~1.5万公里。这就意味着,这种新型导弹不仅能覆盖美国所有国土,而且,当它突破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时,可以避开美军重点设防的北极防线,能够随意地从东、西两个方向打击美国所有重要目标。其威慑和实战能力非同一般。
三是多弹头突防难以抵挡。“白杨”-M导弹的弹头为1.2吨重的单弹头,而新型导弹的弹头为10个弹头,弹头重达4吨,使新型导弹的突防能力更强。有关研究证明,当弹头数量超过5个时,拦截导弹基本上就失去效果了——面对铺天盖地的来袭弹头,拦截系统分身乏术,难有招架之功。
四是命中精度更高。这种新型导弹命中精度在100米以内,比“白杨”-M的命中精度高1~1.5倍。

9、后勤是什么意思?

负责组织行政、后勤、保卫工作等的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

公司日常行政管理的运作(包括运送安排、邮件和固定的供给等等

公司内部治安管理

行政管理的成本控制及水电管理等

配合部门经理制定公司行政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为公司所有业务部门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及其他后勤支持

负责公司车辆、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的调配及管理

负责办公室其他行政事务


与后勤车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