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预防车辆伤害

预防车辆伤害

发布时间:2021-07-08 03:09:33

1、如何才能避免车辆伤害

遵守交通规范,最好不出门

2、发货现场叉车,货车较多,如何预防车辆伤害的发生?

发现叉车比较多,你要么离叉车远一点,因为你碰不过叉车,所以为了预防车辆伤害的发生,你就需要远离叉车和大卡车这类的车,我们的私家车对于他们的车而言就是一层纸,只有远离,才能减少伤害。

3、车辆伤害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
1、行人与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争道抢行,超速行驶;
2、不遵守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无证驾驶车辆;
3、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车况不良,车辆带“病”行驶;
4、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我约束力差,行车中精神不集中;
5、因风、雪、雨、雾等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刹车制动时摩擦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变长,或产生横滑;
6、道路条件差,视线不良,指挥人员站位错误;
7、行人与车辆不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抢越铁路道口。
预防措施:
1、行人与车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不争道抢行,违章超车;
2、厂内机动车辆,必须由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核发号牌和行驶证,车辆必须按厂内车辆交通监理部门规定的时间接受检验,仅是限于厂内行驶。逾期未经检验的车辆,不能行驶。同时须办理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没有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任何人不准私自驾驶厂内机动车辆;
3、驾驶员应及时掌握天气、道路与车辆状况,集中精力安全行驶;
4、行人看见机动车辆或听到鸣笛声响,必须及时避让,不准明知车辆驶过来而不避让,也不准为了躲避尘土(刮风天)、泥水(雨后),突然从路的一侧跑到另一侧;
5、各外进料口上料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位置上指挥车辆上料,机动车辆没有停稳前,不准靠近车辆。冬季生产时,必须与机动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准离车辆过近,防止路滑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6、行人与车辆必须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不准抢越道口,道口堵车时,任何人不准从火车连接处跳过或从火车下面钻过。

4、公路工程安全事故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1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公路施工市场不断发展,竞争不断加剧,施工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利益分配等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因而增加了公路施工生产安全的复杂性。公路工程特殊的施工环境和作业技术,以及安全生产的空间、平面延展特性,
1.1 公路施工安全施工特点
1)事故类型分散。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五大伤害事故依次是坍塌事故、高处坠落事故、车辆伤害事故、触电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占所有事故总和的81%。公路工程伤亡事故主要分布于8类。
2)故发生集中。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涉及的工程类别分析发现,桥梁施工、路基施工和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相对较多,分别占事故总数的47%、29%和19%,占死亡人数总数的44%、27%和25%。
3)事故后果异常严重。公路工程建设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宏大,工程建设事故常常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
4)安全事故的多发性。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增加了安全事故预防的难度。但,统计发现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的类别具有重复发生或多发性,如坍塌事故,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等,由此,可以发现事故发生具有其内在规律性,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1.2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没有对安全事故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目前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下,施工主体大多追求的是直接经济利益,不注重施工安全管理,普遍存在安全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如:安全防护极其简陋,特别是连高空、水上、深基坑和高边坡下以及隧道开挖道坑内等高危施工作业区域的安全措施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3)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素质低。绝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劳务工,施工安全知识相当缺乏。即使采取了三级安全教育,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还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4)安全管理制度缺失。项目部编制的安全施工方案、安全保证体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往往是为了应付检查,东拼西凑而成的,安全管理方案没有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非常空洞,也无法落实。项目部不设专职安全员,没有人来做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的安全岗位由其他管理人员兼任,有的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起不到安全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5、简述下列危害及预防措施,车辆,机械伤害、触电、爆炸、物体打击?

有一个国家标准叫GB6441-86,你可在网上下载看看。你说的二十条那个是事故类别。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6、如何避免车间内车辆伤害?

遵守安全生产法规,认真执行作业规程。

7、车辆伤害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

1、行人与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争道抢行,超速行驶;

2、不遵守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无证驾驶车辆;

3、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车况不良,车辆带“病”行驶;

4、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我约束力差,行车中精神不集中;

5、因风、雪、雨、雾等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刹车制动时摩擦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变长,或产生横滑;

6、道路条件差,视线不良,指挥人员站位错误;

7、行人与车辆不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抢越铁路道口。

预防措施:

1、行人与车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不争道抢行,违章超车;

2、厂内机动车辆,必须由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核发号牌和行驶证,车辆必须按厂内车辆交通监理部门规定的时间接受检验,仅是限于厂内行驶。逾期未经检验的车辆,不能行驶。同时须办理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没有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任何人不准私自驾驶厂内机动车辆;

3、驾驶员应及时掌握天气、道路与车辆状况,集中精力安全行驶;

4、行人看见机动车辆或听到鸣笛声响,必须及时避让,不准明知车辆驶过来而不避让,也不准为了躲避尘土(刮风天)、泥水(雨后),突然从路的一侧跑到另一侧;

5、各外进料口上料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位置上指挥车辆上料,机动车辆没有停稳前,不准靠近车辆。冬季生产时,必须与机动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准离车辆过近,防止路滑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6、行人与车辆必须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不准抢越道口,道口堵车时,任何人不准从火车连接处跳过或从火车下面钻过。

8、粉尘,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相应防控措施是什么

建筑作业,相对粉尘浓度高的岗位,易患尘肺。
粉尘吸入后,对人体有害。严重的可导致尘肺等疾病发生。
科学选择防尘口罩,有助于预防尘肺。
科学选用经过GB2626-2006标准认证的防尘口罩,有助于预防肺部伤害发生。
1、选择复式半面罩型。一次性口罩由于漏气率高,不适合长期防护。
2、选择KN100等级防尘滤棉使用。由于粉尘对呼吸系统危害大。极易引发尘肺。低防护率将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3、选择硅胶材质的较为舒适。长时间佩戴,硬度高的口罩易造成面部压痕。
4、口罩分大小号,这点极其重要。不要购买那些所谓通用型号的口罩。易漏气。
5、口罩有覆盖口鼻,覆盖口鼻、下颌2种,建议使用后者,国际上高舒适度口罩均采用这个设计。
6、较低的呼吸阻力。有的口罩采用双面滤棉、双片设计,加上滤棉是静电吸附原理,因此,防护效果好,呼吸一样顺畅。
通过上述办法,选择硅胶材质的半面罩,采用KN100等级滤棉,常见有宝顺安、3M、生宝等。可以预防粉尘伤害。
为了身体健康,科学选择防尘口罩才是硬道理。
长期吸入粉尘,易导致尘肺发生。尘肺是肺部组织纤维化的一种致残性疾病,具有可防不可治愈的特点,且具有多种并发症和不断发展的特性,由于后期患者采取跪姿降低痛苦,因此被称为没有躺着死权利的疾病。因此,建议科学选择防尘口罩。

9、防止机车车辆伤害的内容是什么?

一、机车车辆停留的线路及地点 警冲标是指示机车车辆停留时,不准向道岔方向或线路交叉点方向越过的地点。到发线、调车线、货物线等线路停留机车车辆时,必须停在警冲标内方,以免影响邻线机车车辆运行。

10、劳动安全八防是什么内容

防止车辆伤害;

防止高处坠落;

防止触电伤害;

防止起重伤害;

防止物体打击;

防止机具伤害;

防止炸药、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伤害;

防止中毒窒息。


与预防车辆伤害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