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刮蹭,能找到嫌疑肇事者,应如何进一步处理
提供证据,由警方确定事故责任,追究肇事者并对您进行赔偿。
分两步进行:
1、爱车被刮蹭后,在被刮蹭现场不管能不能找到肇事车辆都要先报交警,如果能确定嫌疑肇事车辆的最好,责任全部是对方的,对方赔,或者是对方车辆保险公司赔;
2、马上报保险公司,一般情况下,所有车辆都是有参保的,不管能不能找到嫌疑肇事车辆,保险公司都是要赔的,说的直接一点,万一找不到肇事车辆,就说是自己不小心刮蹭的,保险公司也是一样要赔的啊,反正是不用自己出钱。
2、有肇事嫌疑的车辆,扣留期是多久?
1.1个月
2.半月
3.能
3、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相关知识: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
4、交警用嫌疑人将肇事车辆开到交警队是否违法?
交警又嫌疑人驾肇事车辆开到交警队是否违法?我认为它不属于违法,但是他违反规定,因为肇事嫌疑人,他已经造次了,所以呢,就不应该用他去开超市车辆,只能说是的,违反规定
5、机动车肇事逃逸该怎么判定
甲方全责,肇事逃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拓展资料: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因先前事故后果的大小所承担的责任就有所不同,构罪的起点是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达到就要负刑事责任,相反则属于轻微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只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7中不同的类型:
按行为人肇事后果的大小为标准,将逃逸行为划分为轻微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和构罪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
按行为人在肇事后是否仅实施了单一的逃逸行为为标准,将逃逸行为划分为单纯逃逸行为和转化逃逸行为。
逃逸行为是否造成了新的危害结果为标准,将逃逸行为划分为导致新的危害后果的逃逸行为和未导致新的危害后果的逃逸行为。
按行为人的逃逸动机为标准,可以将逃逸行为划分为逃避抢救义务的逃逸行为、逃避责任追究的逃逸行为、既逃避抢救义务又逃避责任追究的逃逸行为。
按调整对象的范围大小为标准,将逃逸行为划分为狭义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和广义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
根据逃逸行为在定罪量刑中的不同价值,可以将逃逸行为分为作为定罪情节的逃逸行为和作为量刑情节的逃逸行为。
按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调整规范的规定为标准,将逃逸行为划分为定罪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加重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逃逸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和指使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
6、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求助
建议你和交警协商处理!
如果根据证人证言。结合监控录像。基本是可以确定肇事车辆的
7、交通肇事后警方查扣一辆嫌疑车,但我方又没有足够证据,请问怎么办?
你可以看看当时出车祸的地点是否有监视器,看看能否从此下手找证据
8、发生交通事故逃逸嫌疑车辆如何处理
发现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时,应积极配合协助公安管理部门做好工作:首先应迅速记下车辆的号牌,如果来不及记下车辆号的,应尽量记住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装载情况、行驶方向、人员等车辆特征。并及时向工安管理部门报警电话110 122。
9、交警扣留肇事嫌疑检验鉴定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五章中规定:第三节中第34条规定,“发现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车辆或者嫌疑车辆的,应当予以扣留,依法传唤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人或者与协查通报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这项规定中明文规定了,交警队在发现你有肇事嫌疑后,可以暂扣你的车辆,对你的车辆进行检验鉴定。
但是,本规定的第四节第三十七条又明文规定: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同时,又在第三十八条进一步明确检验、鉴定的期限和时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所以,从你上面所讲到的问题,可以得知,交警队的做法是合法的。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赋予了交警部门的职权,可以为查缉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对其怀疑的嫌疑车辆进行暂扣,进行检验和鉴定,目前也没有超过时限。
六十日是自然日,不包含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