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样的车才算是事故车
其中,经严重撞击的车辆如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即属事故车:一是全车大梁是否有被撞击痕迹(即使经修复),检查方法看整个底盘脏污程度应大致相同,不应有部分特别干净,大梁也应平直;二是水箱支架是否有碰撞损伤(即使经修复或更换);三是车身后叶子板是否被切割更换。叶子板与车厢及车体的连接处应平整,其上的焊点应略呈圆形及略微凹陷,若是焊点呈凸出状则为重新烧焊的痕迹。
2、什么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定义?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4)有事态发生。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5)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6)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7)当事人心理状态是过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
3、事故车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是应该以具有评估资质认定的专业单位,确定的实际损失价格为准;
二是应该以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损失价格为准。
同一保险公司不同理赔点定损结果不一样,即使同一理赔点不同的定损员定损结果也不一样,大都靠眼睛估计后定出车损的价格,缺乏权威与标准。
(1)因为保险公司不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依法认定的、有合法资质的定损单位。所谓保险公司的定损;,只不过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为确定理赔数额提出的一个参考依据。而这个参考依据只有在投保人认可的前提下,才产生相应的法律约束力。
(2)肇事司机作为保险公司的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关系,保险公司定损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承担赔偿数额的多少,其公正性依据不足。
保险公司作为事故受损车辆的理赔单位,不能既评估车辆损失,又进行赔偿,有的还进行维修,全部垄断了车损赔偿市场,一家说了算,从法律上失去了与投保人的平等关系。
(3)保险公司把预估损失的价格,作为受损车辆恢复原状的实际费用,其准确性依据不足。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怎样给车定损呢?除了事故双方认可保险公司定损的情况以外: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 【交通事故责任承担主体赔偿顺序】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车辆损失鉴定
(1)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和物品,由公安机关同一保管,经检修、鉴定后,委托价格事物所进行损失价格鉴定。进行车物价格损失鉴定时,各方当事人应到场,涉及保险的车辆和物品,当事人还应通知保险公司派员到场(无端不到场的,按缺席论处)。
(2)道路交通事故车物损失价格鉴定,原则上在事故发生后7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如情况特殊,经批准可延长7日。
(3)当事人对经确认后的鉴定结论不服或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车物损失价格鉴定书》后5日内,向交警支队交宣处事故科申请重新鉴定;并在10日内作出重新鉴定结论。
(4)道路交通事故车物损失价格鉴定结论经公安交通治理部分确认后生效。
4、百度百科中对事故车的定义,是否具有法律依据?
参考来源:书名: 《二手车鉴定与估价》 作者: 章小平主编;樊富起,吴刚副主编;罗超,项菲菲参编
5、事故车认定标准
严格来说,只要是发生过事故的车,不管事故大或小,都属于事故车。只不过平常俗话所说的事故车,通常是指发生了重大事故的车辆。像是一般的小剐蹭(小事故),都不算事故车。
至于事故车的判定,通常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如果车辆损坏的是能更换的零件(例如前保险杠损坏、大灯损坏、前翼子板损坏等),就是小事故。这样的车辆不是俗话所说的事故车,但是会贬值一些,一般在3000~5000元。
第二种:如果车辆坏的是不能更换的地方(例如纵梁、底大边、ABC柱等),只能通过整形、切割、焊接等方法修复,这种情况,就是严重的事故车了。如果是事故车,修复后强度会下降很多,并且回来卖二手车会贬值很多。事故车是指由非自然损耗的事故,造成车辆伤损,导致机械性能、经济价值下降的车辆为事故车。事故车一般是指存在结构性损伤的车辆。泡水车、火烧车等也都属于事故车,只不过属于“特殊事故车”这一类。
6、一般交通事故的定义是什么?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4)有事态发生。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5)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6)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7)当事人心理状态是过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
7、交通事故中车辆的定义
1.1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
道路交通事故一般指在人和物的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事件。
世界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道路交通状况、交通规则以及交通管理规定不同,对交通事故的定义也不相同。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民情和交通状况提出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为:在道路上所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有害的或危险的事件。这些有害的或危害的时间妨碍着交通行为的完成,其原因常常是由于不安全的行动或不安全的因素,或者两者的结合所造成的。
在日本,交通事故定义为:由于车辆在交通中所引起的人的死伤和物的损坏,在道路交通中称为交通事故。
8、事故车的定义是什么?
事故车是指经过严重撞击、泡水、火烧等,即使修复但仍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这类车统称为事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