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营运车辆规范

营运车辆规范

发布时间:2021-08-07 00:40:39

1、对营运车辆大小车在高速限速如何规定

限速并非是限制汽车的什么,而是而是综合考量的规定,比如可以降低发生事故时带来的伤亡,比如道路的承载能力,等等都是影响限速的原因。
【影响限速的因素】
1,交通事故发生情况。这也是确定最高限速的一个重要参考要素。一般来讲,事故多发的路段应该在法定和设计数值内进一步降低限速。
2,特定道路的交通流量情况。流量越大限速就越低。
3,是道路的安全设施情况。安全设施不健全、不规范的路段,限速就越低。
4,是特定路段的交通环境。安全视距、道路宽窄、两侧情况以及特定气象条件等交通环境因素,也是影响速度限制的因素。
换句话说,就是特定路段的最高限速有法律规定的,则按照法律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就要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参考道路设计通行速度、交通事故发生情况、交通流量情况、安全设施情况以及交通环境状况来确定。一旦确定就应该成为认定超速与否的依据。

2、什么是营运车辆?营运车辆保险规定有哪些

1986年,我国出台了《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条例规定将公路运输分为两种,即营业性和非营业性。各种为社会提供劳务、发生各种方式费用结算的运输被归类于营业性运输,而其他的为本单位的生产生活服务的没有产生费用结算的运输称之为非营业性运输。用于营业性运输的车辆就是我们提到的营运车辆,比如说出租车就是其中的一种。对于非营业车辆,尤其是私家车,保险公司会有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平安网销车险私家车商业险多省15%,但是相对于非营运车辆来说,营运车辆使用频率较高,容易超载,所以发生事故的频率也比较高,对保险公司来说,它的赔付率也是很高的,投保时的保费也相对较高。因此车主遵循营运车辆保险规定非常必要。营运车辆保险规定其实耳熟能详,但却经常被车主们忽视。比如说第一条,要求车辆载客数和载物量不能违反规定,即不能超载;第二条,要求车主不能用运输货物的车辆运输旅客,要保障旅客的安全;第三条,要求载物车载的货物的长宽高不能违反装载的要求。这些规定即保障了车主和旅客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是为了保障保险公司的利益。做到以上几点,可以说是对营运车辆车主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这些简单的规定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没有完全落实,改善这种状况不仅需要车主们的自觉,也需要社会大众的相互监督。营运车辆投保,就要遵守营运车辆保险规定,这是车主们应尽的义务。即保护了保险公司的合法利益,但更重要的是保障了车主自身的安全。于人有利,于己方便。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登录平安车险网销平台,在那里会有专业人士为您解答。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如何界定营运车辆和非营运车辆

营运车辆是指从事社会运输并收取运费的车辆,以完成商业性传递或交通运输为目的的车辆也属于营运车辆。反之则为非营运车辆,如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自用的车辆或仅用于个人或家庭生活的车辆。
非营运车辆是指从事非营业性运输的车辆,而营运车辆是指从事营业性运输的车辆。
按照我国1986年出台的《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公路运输分为营业性、非营业性两种。营业性运输指为社会提供劳务、发生各种方式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非营业性运输则指为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不发生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因此,交通局某专业人士认为,发生了各种方式的费用结算,收取报酬的运输应属营业性运输,反之,则属非营业性运输。

4、什么是营运车辆?营运车辆保险规定有哪些?

1、按照我国1986年出台的《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公路运输分为营业性、非营业性两种。营业性运输指为社会提供劳务、发生各种方式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非营业性运输则指为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不发生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因此,交通局某专业人士认为,发生了各种方式的费用结算,收取报酬的运输应属营业性运输,反之,则属非营业性运输。
2、营运车辆投保,就要遵守营运车辆保险规定,这是车主们应尽的义务。即保护了保险公司的合法利益,但更重要的是保障了车主自身的安全。于人有利,于己方便。

5、营运车辆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什么,严格执行车辆的强制报废制度

(一)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2年;

(二)租赁载客汽车使用15年;

(三)小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0年,中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2年,大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5年;

(四)公交客运汽车使用13年;

(五)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大、中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5年;

(六)专用校车使用15年;

(七)大、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轿车除外)使用20年

6、你好 请问关于需要办理营运证的车辆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是出自哪里

道路运输条例第十条、第二十五条规定,决定向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人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时,向申请人投入运输的车辆配发的车辆营运证。

7、营运驾驶员在行车时的规范是什么?

1、严格要求营运驾驶员遵守有关安全行车的各项规定,做好出车前、专行车中和收车后车辆属检查工作,检视车辆的安全机构及各部机件连接的紧固情况,发现故障及隐患要及时排除。加强对 车辆的日常维护,保持机油、空气、燃油滤清器和蓄电池的清洁,防止漏水、漏油、漏气、漏电,保持车容整洁。 认真遵守驾驶操作规程,行车前做到预热起动、低速升温、低档起步;行驶中注意保持温度、及时换档、保有余力、行驶平稳、安全滑行、合理节油;车辆在通过危险的路段、渡口、桥梁和遇有临时开沟、设线、水毁、塌方、冰坎、翻浆等情况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保障行车安全。严禁超速行驶、强行超车、酒后驾驶、违章会车等。并建立营运驾驶员行车安全档案。

2、要确保营运驾驶员行车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杜绝疲劳驾驶。单程运距4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的车辆,必须配备2名以上驾驶员;驾驶员连续工作不得超过4小时,24小时内累计驾驶车辆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8、如何界定营运车辆与非营运车辆

界定:商用即是运营车辆,自用即是非运营车辆。

合法的营运车辆是指经过运管部门批准,可以从事营运的车辆。一般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专门货运的车辆。而非营运车辆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货运车辆,比如商店自用。

题目所说的情况就属于自用。不存在什么违法的行为。

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8)营运车辆规范扩展资料

【分歧】

对于如何认定车辆是否属于“营运”性质,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按照国家对营运车辆和非营运车辆的划分,“营运”车辆应该具备道路运输资格证、从业资格证,且在运管办理所登记为从事营利性活动的车辆。

第二种意见认为,按照现实习惯,只要车主将该车用于从事营利性活动,并取得相应报酬的车辆就应属于营运车辆,而不管该车是否取得行政法律法规上规定的资格要件。

按照1986年《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营运性运输是指为社会提供劳务、发生各种方式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非营运性运输是指为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不发生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由此可见,只要是能发生“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就具备了营运性质了。

至于是否按照行政规定办理了“营运证书”或者从业资格证的,是行政管辖的范围,不涉及到对“营运”性质的认定。


与营运车辆规范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