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为满足车辆的安全运行路面

为满足车辆的安全运行路面

发布时间:2021-08-19 20:05:31

1、为满足车辆运行要求,路面应该具有什么性能

为满足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路面应具有以下性能:强度、刚度、稳定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和耐久性等。

2、为保障骑车时骑车人的安全,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请答出5条.

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它车辆或手中持物骑车;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它车辆牵引;不准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骑车不准带人,带学龄前儿童时须遵守有关规定;拐弯时要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超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车的行驶;禁止在人行道,人行过街通道或横过人行横道时骑行;车辆须停放在存车处或指定地点,不准妨碍交通安全畅通;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不准在车行道上滞留;不准进人非机动车禁驶区等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它车辆或手中持物骑车;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它车辆牵引;不准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骑车不准带人,带学龄前儿童时须遵守有关规定;拐弯时要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超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车的行驶;禁止在人行道,人行过街通道或横过人行横道时骑行;车辆须停放在存车处或指定地点,不准妨碍交通安全畅通;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不准在车行道上滞留;不准进人非机动车禁驶区等

3、安全驾驶车辆,应采取哪些必要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正常驾驶车辆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驾驶轿车,货车,客车的基本要求:
1. 汽车驾驶员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和技术要求,持有车辆监理部门发给的驾驶证件,熟悉车辆性能,方可单独驾驶。
2. 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驾驶证、行车证及养路费票证。不得驾驶与证件规定不相符的车辆。不准将车辆交给不熟悉该车性能的人员驾驶。
3. 驾驶新类型车辆,必须先经过专门训练,熟悉车辆各部的结构、性能、用途,做到会驾驶、会保养、会排除简单故障。对技术状难度较大的车辆,应在考试合格后,方可单独驾驶。
4. 学员必须在取得交通管理部门的学习证后,方可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在指定路线上学习驾驶。5. 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根据任务单行车,并对车辆的正确运行、安全生产、完成定额指标负有直接责任。
6. 驾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颁发的交通安全法令和规章制度,服从交通民警和交通管理人员的指挥、检查,积极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7. 驾驶车辆时必须精神集中,不准闲谈、吃食、吸烟,不准做与驾驶无关的事情。
8. 车辆不准超载运行,如遇特殊情况需超载时,应经车辆主管部门批准。
9. 车辆不准带病运行,在行驶中发现有异响、发热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查明原因,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行驶。返回后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0. 发动机未熄火,不得加添燃油。
11. 油料着火时,不得浇水,应用灭火机.、砂土、湿麻袋等物扑救。
12. 电线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电门,拆去一根蓄电池电线,以切断电源。使用含有四乙铅的汽油时,不得直接用嘴去吸或吹通油管及汽化器的各量孔,附件,以防中毒或损伤皮肤。

4、为规范厂区车辆安全驾驶要求怎么写

最新的只有《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厂子里的道路,可能用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工业园区内连接各个工厂的道路如果设计说明中编制依据里没写明采用哪本施工验收规范的话,按面层用 GBJ97-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或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5、机动车安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常规检验资格许可技术条件

为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以下简称“安检”)机构的常规检验资格许可,保障安检机构有序运行和规范安检机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87号,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本技术条件。
安检机构获得常规检验资格许可,必须满足本技术条件的要求。
1. 法人资格
安检机构应当依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依法经营
安检机构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其企业的经营范围、事业法人和社团法人的业务范围应涵盖机动车安检。
3. 计量认证
安检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合格,获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在计量认证有效期内和认证合格范围内从事安检活动。
4. 人员
安检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检验、设备维护检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4.1安检机构应设有机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报告授权签字人(或称“主任检验员”、“总检”),同时还应设有引车员、外观检验员、底盘检验员、登录员等检验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从事安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汽车常规检验安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应不少于12人,摩托车常规检验安检机构应不少于6人。
4.2 安检机构上述岗位人员要求。
4.2.1机构负责人,应当熟悉机动车检验业务,了解与安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4.2.2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报告授权签字人,应当具备以下要求:
⑴熟悉安检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⑵具有机动车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工程技术职称;
⑶熟悉机动车的理论与构造,熟悉各检验工位业务、流程及相关专业知识;
⑷有3年以上的机动车检验的工作经历;
⑸熟悉安检机构资格许可技术条件。
4.2.3 检验人员,应当具备以下要求:
⑴具有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
⑵了解机动车性能、构造及有关使用的一般知识;
⑶熟悉检测仪器设备的结构及性能,熟练掌握检测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⑷了解本机构的检验工艺流程及相关标准。掌握检验项目的技术标准;
⑸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登录员应能熟练使用、管理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
⑹引车员应持有与检测车型相对应的有效机动车驾驶证;
⑺外观检查员和底盘检查员还应当熟悉相应的机动车性能、构造及有关使用的专业知识。
4.2.4 设备维护人员要求:
⑴具有相关专业中专或相当于中专(含)以上学历和技术员(含)以上职称;
⑵掌握机动车构造和原理的一般知识;
⑶掌握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要求,具备检测仪器设备管理知识,能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校准。
5. 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5.1 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安检机构应具有下列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6)《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87号);
5.2 技术标准
5.2.1 安检机构应具有下列必备标准:
(1) 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2) GA 468-2004《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
5.2.2 安检机构应具有与车辆安全、环保有关的相关标准,见附件1。
5.2.3 安检机构应具有的检测设备技术标准,见附件2。
5.2.4 安检机构应关注机动车安全标准的有效性,及时收集有效版本并采用。
5.3 管理制度
安检机构应当制定严格、完备的管理制度,必须包括:
(1) 安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2) 安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3) 安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
(4) 检测仪器设备(含标准气)的采购、验收、使用、保管、报废等程序或制度;
(5) 检验事故分析报告程序或制度;
(6) 检验记录、检验报告等技术文件和资料档案的修改、保存、销毁等程序或制度及保密制度;
(7) 检测车间管理制度;
(8) 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报告制度;
(9) 安检机构年度报告制度;
(10)检验工作管理制度。
6. 检测仪器设备
安检机构应当具备正确进行检验活动所需要的检测仪器设备,汽车主要检测仪器设备应采用固定式,摩托车检验可采用移动式。固定式的检测仪器设备通常组成检测线。
6.1 根据检验车型的不同,检测线一般可分为大型车辆、小型车辆及摩托车检测线。
安检机构配置的检测仪器设备应满足检验GA 468—2004《机动车安全检测项目和方法》中表1和表2所规定项目的要求。
不同车型检验应具备的检测线要求见附件3。
不同车型检验必备检测仪器设备、设施的配置见附件4。
6.2 检测仪器设备应结构先进、可靠,采用数字式二次仪表并具有数据通讯接口,能够进行联网控制。
6.3 检测仪器设备要通过合法有效的型式认定。
6.4 检测仪器设备上,应当有清晰的产品铭牌、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如有)等标志。
6.5 检测线检测仪器设备应采用计算机联网,实现自动检测、打印报告。计算机联网检测控制系统,不得改变联网检测仪器设备的测试原理、分辨率、测量结果数据的有效位数和检测结果数据。检测参数的采集、计算、判定应当符合有关标准。
6.6 在用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须经法定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周期计量检定、校准,并取得计量检定合格证、校准报告,且在有效期内。
6.7 检测仪器设备在以下特殊情况下要重新进行检定/校准。
6.7.1 检测设备修理后;
6.7.2 新购设备在使用前;
6.7.3 固定式检验设备在移装后;
6.7.4 日常设备检查或设备期间核查发现有设备异常时。
6.8 应有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表,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编号、检定周期、检定单位、最近检定日期、送检负责人。
6.9 检测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统一格式的标志。标志分“合格”“准用”“停用”三种,并分别以绿、黄、红三种颜色表示。标志的内容包括:仪器编号、检定结论、检定日期及下次检定日期、检定单位。
6.10 应建立主要检测仪器设备的档案,内容包括设备、仪器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检定证书或校准报告、安装基础图、电器原理图、履历书、故障及维修记录等。
7. 信息联网设施
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应在软硬件上具备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联网的能力,实现信息共享。
8. 总体布局
安检机构应当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其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检验、校准和检验数据、结果的真实、准确。
8.1 安检机构周边道路宽阔、交通顺畅、便捷、进出的道路视线良好。
8.2 安检机构的场地建筑必须能够满足安检现行相关标准(如GB 7258-2004、GA 468-2004等)规定的安检项目的实际需要,有用于安检的检验车间、试验车道、驻车坡道,有业务大厅、停车场、站内道路、办公区、微机房或室等设施。
8.2.1 试验车道:试验车道应铺设有平坦、硬实、清洁的水泥或沥青路面并设有规范的交通标志标线,路面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跑道长度大型车辆检测应不小于100m,小型车辆检测不小于80m,宽度应不小于6m,纵向任意50m长度范围内坡度不大于1%,横向坡度不大于3%。试验车道应设置有相应的助跑道路。
8.2.2 驻车坡道:用于在坡道上实测车辆的驻车制动性能。其设计要求,坡度分别为15%和20%各一个,一般设计比例对15%坡道为高1.5m,宽3.5m,长10m;对20%坡道为高2m,宽3.5m,长10m。能采用试验台进行检验时可不要驻车坡道。坡道路面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摩托车检验不要求。
8.2.3 停车场地:停车场地面积应与检测能力相适应,不得占用站外道路停车。停车场地应为水泥、沥青或其他硬地面,能承受车辆的碾压,并在场内划分停车线和车辆行驶通道,保持进出口畅通;要设置足够的消防、安全、照明设备。如检测站内安全性能检测区和尾气排放检测区分开设置,停车场应对应分开设置以避免检测车辆交叉干扰。
8.2.4 站内道路:站内道路应为水泥或沥青路面,并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引导牌。道路应视线良好、保持通畅。检测线出入口两端的道路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雨水不流入检测线内;但坡度不应过大,便于车辆进出检测线。道路的转弯半径、长度应能满足各类车辆出入的需要。
8.2.5 业务大厅:业务大厅应尽量从便民服务方面考虑:
⑴ 各业务窗口应分工明确,设置标牌;业务窗口设计上,应尽量采用开放式窗口。其数量能满足实际办公的需要。一般各种业务受理窗口每条检测线应不少于3个,每个办公窗口面积不少于6㎡。
⑵ 室内应宽敞明亮。
⑶ 大厅内应设公示栏,公示各种手续规定、收费项目及标准、各岗位职责。若为电子公示栏,则公示栏面积应不小于2m×3m。
8.2.6 微机房(室):应符合微机房建筑的有关要求。
8.2.7 安检机构应设置候检休息区、车辆检验流程图、监督橱窗等服务性设施,各设施布局应合理。
9. 检验厂房
为了保证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检测车间各工位要有相应的检测面积,厂房要宽敞,保证通风、照明、排水、防雨、防火和安全防护等设施良好。
9.1 车间内部尺寸
9.1.1 长度:机动车检测线检测车间进出口之间的距离,大型车辆检测线不应小于50m,小型车辆检测线不应小于40m,摩托车检测线不小于20m。如果检测线采用了能同时测量轮(轴)荷、侧滑等指标的平板制动检验台,则长度可视情况酌情缩短。
9.1.2 宽度:单条汽车检测线检测车间内部宽度,大型车辆检测线应不小于8m,小型车辆检测线应不小于6m;摩托车应不小于4m。
9.1.3 高度:大型车辆检测线室内最大高度应不小于6m;小型车辆检测线室内最大高度应不小于5m;摩托车检测线室内最大高度应不小于3m。
9.2 辅助设施
检测车间辅助设施包括检测车间出入门、排污要求、底盘检查地坑、电缆沟、人行通道、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等。
9.2.1 检测车间出入门:大型车辆检测线高和宽应不小于5m,小型车辆检测线高和宽应不小于4m。
9.2.2 排污要求:检测车间应充分考虑车间的空气流通,使空气污染尽量降低。若检测车间较为封闭,应设有排风装置,加快车间内的空气流动,使空气污染尽量降低。
9.2.3 底盘检查地坑:应有一定的操作空间,照明、通风、信号装置应齐全。
9.2.4 电缆沟:应便于打开检查,并注意防火、防水、防潮和防鼠。电缆沟应覆盖好,覆盖件应有一定的强度并能承受一定的重量。
9.2.5人行通道:一般用隔离栏与检测通道隔离,宽度不小于1m。
9.2.6 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应符合有关消防规定。
9.3地面:检测车间应铺设易清除污物的硬地面(如水泥、水磨石等),地面强度应满足被检车辆的承载要求,行车路面纵向和横向坡度不大于0.1%,制动性能检测工位前后大型车辆检测线6m内、小型车辆检测线3m内的行车地面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使用四板平板制动检验台时除外)。
9.4 微机房(室)的安全条件应按《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规定的防火C类、防水B类、防雷击B类、防鼠害B类综合执行。
9.5 其他
检测车间出入口应设引车道和必要的交通标志。检测车间照明应符合《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采光应符合《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防火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防雷设施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6、城市道路绿化应当符合行车视线的要求

 一、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行车视线要求符合安全视距、交叉口视距、停车视距和视距三角形等方面的安全。安全视距即最短通视距离:驾驶员在一定距离内,可随时看到前面的道路和在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以及迎面驶来的其他车辆,以便能当机立断及时采取减速制动措施或绕越障碍物前进。
交叉口视距: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辆在进入交叉口处前一段距离内,必须能看清相交道路上的行驶情况,以便能顺利驶过交叉口或及时减速停车,避免相撞,这一段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
停车视距:车辆在同一车道上,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及时刹车时,所需要的安全停车距离。视距三角形:是由两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作为直角边长,在交叉口处组成的三角形。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内侧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外侧机动车车道中线处路面标高1 米的树木,保证通视。

行车净空则要求道路设计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
二、满足树木对立地空间与生长空间的需要
树木生长需要的地上和地下空间,如果得不到满足,树木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因此,市政公用设施如交通管理设施、照明设施、地下管线、地上杆线等,与绿化树木的相应位置必须统一设计,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减少矛盾。
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灌、花卉、地被植物相结合,没有裸露土壤,绿化美化,景观层次丰实,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绿化对环境的改善能力。

7、行车中怎样做好安全行车工作

行车中要做好安全行车工作应注意:

1、不论坐在前座还是后座,乘客都要系好安全带,有小孩子最好购买安全座椅。

2、驾驶车辆要专心,不要被身旁的乘客干扰,或是被美丽的风景分散注意力,疲劳驾驶更是禁忌。

3、不要盲目地跟随路面标志及标线,在弯道或上下坡路段更要小心谨慎。

4、保持安全跟车距离,尤其不要紧跟在大型车辆之后,距前车越近,越看不到前方的路况。

5、不要只把视线盯着前车的尾巴,左右两边和更前方的视野也要顾及到。

6、要定期检查轮胎老旧磨损的情况,在湿滑路面,磨损轮胎的抓地力会大打折扣。

7、要经常查看后视镜,在改变行进路线或超车时,这是一定要有的动作。

8、别占用非机动车道。即使保持在安全限速范围内,在拥挤的非机动车道也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状况。

9、夜间行驶要特别小心,尤其是在没有路灯的路段,车速要慢,注意力更要集中。

10、学会正确使用车灯,雾灯、示宽灯、指示灯、转向灯都有不同的使用情况,光线不好的时候要及时打开大灯,其他时候记住关掉。

(7)为满足车辆的安全运行路面扩展资料

安全行车口决技巧

出车之前想一想,检查车况要周详;

马达一响想一想,集中精力别乱想;

起步之前想一想,观察清楚再前往;

自行车前想一想,中速行驶莫着忙;

要过道口想一想,莫闯红灯勤了望;

遇到障碍想一想,提前处理别惊慌;

转弯之前想一想,需防左右有车辆;

会车之前想一想,先慢后停多礼让;

超车之前想一想,没有把握别勉强;

倒车之前想一想,注意行人和路障;

夜间行车想一想,仪表车灯亮不亮;

通过城镇想一想,减速鸣号切莫望;

雨雾天气想一想,防滑要把车速降;

长途行车想一想,劳逸结合放心上;

停车之前想一想,选择地点要适当。

参考链接  人民网  安全行车有口诀

8、运营车辆所需证件

运营车辆所需证件包括行驶证、驾驶员驾驶证、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十一条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  

第十九条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第九条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第一点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1年以上。 

第五点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件。  

第十条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第一点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 

第五点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件。

(8)为满足车辆的安全运行路面扩展资料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中规定:

第二十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成绩有效期为1年,考试成绩逾期作废。  

第二十一条申请人在从业资格考试中有舞弊行为的,取消当次考试资格,考试成绩无效。  

第二十二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档案。  

第三十四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周期为12个月,从初次领取从业资格证件之日起计算。诚信考核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分别用AAA级、AA级、A级和B级表示。在考核周期内,累计计分超过规定的,诚信考核等级为B级。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每年的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供公众查阅。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9、山西高速公路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5分,共27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高速公路里程长度排在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2.世界上第一条现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建在德国的( )
A.科隆-汉诺威
B.慕尼黑-柏林
C.柏林-汉堡
D.科隆-波恩

3.载重汽车的交通量换算成小客车交通量时的当量系数为( )
A.1.0
B.2.0
C.3.0
D.4.0

4.关于运行车速,理解正确的是( )
A.是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安全车速
B.受设计车速的制约
C.在一定道路几何条件下某种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
D.是运输成本最低的车速

5.车辆换算的当量系数主要考虑了车辆的( )
A.汽车轴重
B.自重和载重
C.外廓尺寸和行驶速度
D.道路等级

6.我国公路的服务水平分为__________个等级。( )
A.三
B.四
C.五
D.六

7.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属于基本建设的__________,是基本建设程序中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
A.前期工作
B.准备工作
C.预备性工作
D.指令性工作

8.山岭区越岭线布设主要是解决好垭口选择、过岭标高和__________这三个问题。( )
A.河岸选择
B.线位高低
C.隧道位置
D.垭口两侧路线展线

9.为公路测设提供的技术中,GPS表示( )
A.地理信息系统
B.数字地形模型
C.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D.辅助设计系统

10.平面线形设计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间最小长度(以m计)宜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__________倍。( )
A.2
B.3
C.4
D.6

11.乘客在通过公路弯道时,其舒适感或安全感取决于( )
A.横向力
B.横向力系数
C.弯道超高横坡度
D.车速

12.平面线形设计时,可能需要用临界半径作出判断的线形组合是( )
A.同向复曲线
B.C型平曲线
C.复合型平曲线
D.凸型平曲线

13.当平面上转角α<7°时,属于小转角,此时平曲线最小长度( )
A.仍以6s行程计算
B.应与α成反比例增加
C.应不小于2倍的缓和曲线长度
D.应满足圆曲线部分不小于3s行程

14.高速公路当设计车速为100km/h时,其设计容许的最大纵坡度为( )
A.2%
B.3%
C.4%
D.5%

15.竖曲线最小坡长,以不小于设计速度行驶__________的行程为宜。( )
A.3s
B.6s
C.9s
D.12s

16.硬路肩宽度( )
A.包括右侧路缘带宽度
B.包括爬坡车道宽度
C.包括在行车道宽度内
D.包括在右侧路缘带宽度内

17.三路互通式立交最常采用的设计方案是( )
A.苜蓿叶形
B.全定向形
C.喇叭形
D.环形

18.立交区合流点前的车道数合计是5车道,合流点后道路同方向的车道数应不小于( )
A.3
B.4
C.5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9.我国以高速公路为主的“五纵七横”规划中,经过浙江省的线路是( )
A.京珠(海)线
B.同(江)三(亚)线
C.京福(州)线
D.沪蓉(成都)线
E.沪瑞(丽)线

20.确定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时主要依据的是( )
A.基本通行能力
B.可能通行能力
C.最大车速
D.设计交通量
E.服务水平

21.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论证项目的( )
A.设计可行性
B.技术可行性
C.地方协作性
D.经济合理性
E.效益最大化

22.山岭区沿河线布设主要是解决好河岸选择、__________这三个问题。( )
A.工程经济
B.线位高低
C.隧道位置
D.跨河地点
E.平面顺捷

23.在判断同向复曲线中间是否设缓的问题时,可能涉及到的半径指标有(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E.推荐最小半径

24.在立交区的变速车道长度设计和渐变率控制上,通常是( )
A.加速车道长度大于减速车道长度
B.加速车道长度小于减速车道长度
C.加速车道渐变率大于减速车道长度
D.加速车道渐变率小于减速车道渐变率
E.渐变率大小与变速车道长度没有直接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5.高速公路所具有的优势有( )
A.行车速度高,通行能力大
B.交通事故低,安全性较好
C.运输效益高
D.对环境影响小
E.建设周期长,投资大

26.为保证行车连续性,对同一条高速公路的设计,如需要变更设计车速,应注意做到( )
A.相邻路段的设计车速之差不大于20km/h
B.设置过渡段
C.分段长度一般不宜小于20km
D.变更处环境容易判断
E.行车道宽度及净高相应调整

27.采用曲线法平面定线时,设计模型可归纳为( )
A.直线与回旋线的连接
B.直线与圆弧间的连接
C.两同向圆弧间的连接
D.回旋线与圆弧的连接
E.两反向圆弧间的连接

28.公路纵断面上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是在考虑了__________这些因素后确定的。( )
A.缓和冲击
B.夜间行车的停车视距
C.变坡点停车视距
D.跨线桥下的停车视距
E.对应的平曲线半径

29.高速公路硬路肩的作用主要有( )
A.提供行车道的侧向余宽
B.临时超车
C.应急车辆临时通行
D.改善路面排水能力
E.引导视线,增加行车安全性

30.在一个四路立交设计中,在以下方案中,只需要设置一处收费站的是( )
A.苜蓿叶形
B.双喇叭形
C.环形
D.单喇叭形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高速公路的定义中包含汽车专用、各行其道和__________三项基本特征。
32.我国公路设计车型包括__________。
33.在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时,建设项目折现基年是项目开工的__________。
34.高速公路的超高横坡度过渡方式有__________种。
35.按交通功能的不同,立交分为_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6.净现值
37.凸型平曲线
38.合成坡度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某平面曲线,交点处转角αy=24°20′,圆曲线半径设计为600m,当缓和曲线参数A=300时,试计算平曲线要素。
40.某段公路纵断面设计,在K95+900设一变坡点,标高为56.740,该变坡点前后的设计坡度为i1=1.8%,i2=4.8%,当设计的竖曲线半径R=10000m,试计算变坡点处的设计标高和K96+000处的设计标高。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高速公路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2.重丘区选线一般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43.高速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确定主要考虑了哪些控制因素的影响


与为满足车辆的安全运行路面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