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事故因素

车辆事故因素

发布时间:2021-08-25 19:58:00

1、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道路等级低。

2、车辆总体构成不合理。

3、一些客运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落实。

4、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

5、交通管理措施不到位。

2、造成车祸的车辆因素有哪些

一项统计表明,交通事故是造成4至14岁儿童非故意伤害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头号杀手”。

据公安部统计,2003年,我国中小学生交通死亡人数高达4104人,占总数的3.9%;受伤人数为19196人,占总数的3.88%。

根据调查分析,我国中小学生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分别为:骑自行车违规、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校车车祸事故等。

现象1 骑自行车违规

宝宝是个运动爱好者,骑独轮车耍特技堪称一绝,这也使得他在上学路上骑自行车时骑得飞快。一天,从胡同里飞速冲出来的小车将他撞倒在地,从此宝宝失去了双腿。像宝宝这样在路上飚车、飞速骑自行车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已成为城市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上学放学途中成群结队侵占路面、打闹、骑自行车搭肩、撒把、随意横穿公路,狭窄的路面、飞快的车速、互相追逐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葬身在车轮之下。

对策:据统计,学生交通事故90%以上是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无序行走所致。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全民教育应对汽车时代的到来。在我国,对于因此导致的交通事故,除了批评、教育、安抚以外,并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加以保证。

点评:在美国对待中小学生骑自行车有自己的规定和要求,由于美国涉及自行车交通的事故中,有60%的儿童是头部受伤。因此,许多州制定了配戴头盔相关法律。加州规定18岁以下少儿骑自行车必须戴头盔,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乔治亚、马里兰、田纳西等州规定16岁以下必须戴头盔。以上做法虽然没有起到杜绝事故的作用,却让死伤数明显减少。

现象2 行人违反交通规则

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在我国相当普遍,这也是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一项在8省市进行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调查的结果显示,违反交通规则是导致中小学生受伤害的首要原因。而上、下学路上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有对比表明,中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意识较成年人要高,经常会看到过马路时大人拉着孩子横穿马路,多数孩子此时会制止家长的行为,但也有不少孩子跟着家长跑,可见家长对孩子起到了不良的带头作用。有关专家建议,进行安全教育时应当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此外,尽管许多地方中小学生放学都有交警或教师负责护送,但学生在路上嬉戏、打闹并由此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不在少数。

对策:不久前山西沁源特大交通事故向人们敲响了警钟,由车祸引起的交通事故每年都会“残害”无数中小学生的生命。从某种角度而言,车速是事关生死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行人被行驶速度40mph(每小时车速40英里)的车辆撞倒,生还可能为85%。调查表明,校门口200米内是中小学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之一,而交通事故占了绝大多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在学校周边增设了许多禁速标志,画了人行横道线,优化了信号配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降低了校门口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点评:发达国家对于将儿童置于危险的司机都制定了予以处罚的相关法律。美国为了减少青少年驾车事故,许多州通过了逐级驾照颁发法律,根据此法,青少年要通过多个要求严格的步骤才能最终获得驾照。一些州还制定了更为严厉的法律,限制青少年驾车所载乘客的数量或是晚间禁止其驾车上路的法律。“上学安全路线”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项目,不仅在美国得到了推广,而且被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效仿。

3、引起汽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是疲劳驾驶。据调查显示,疲劳驾车是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三大原因之一;重特大交通事故中,因疲劳驾驶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达40%以上。
二是酒后驾驶。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大约50%至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开车有关。
三是车辆故障。
四是违反交通法规。

4、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交通事故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主观(内因)原因,有客观(外因)原因.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从我国交通安全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可从人、车、路、环境、管理五个方面.但人是主导因素。
(1)人的原因:人是指参与交通行为的所有的人,如驾驶员、骑自行车的人、行人、乘车人等。这些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他们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文化程度等有关。
(2)车辆原因:主要是指车况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道路原因:路况差、混合交通、路面障碍多和道路建筑本身就不符合标准。
(4)文通环境原因:主要表现在交通秩序混乱、道路通过能力低,碰撞机会多,车辆的速度差大、道口标准不符合要求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
(5)交通管理的原因:对现有交通法规执行不严;对道路交通的监控、管制、指挥、通讯设备不适应当前交通发展的需要.

5、什么是汽车碰撞事故?产生汽车碰撞事故的原因有那些?

就是说两车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失导致相撞的局面,
原因1、车速高,驾驶人的视觉变差,容易发生追尾事故。2、不同车型的驾驶视野差异,造成追尾事故3、车辆自然减速,自然加速的差异,导致追尾事故4、驾驶员的操纵特性造成车辆追尾事故5、车速判断上的失误,导致车辆的追尾事故6、安全行车距离不够,导致车辆追尾事故7、不按规定的路线或速度驾驶,导致追尾事故8、对警示标志视而不见,导致追尾事故

6、发生车辆事故的原因

发生事辆交通事故一般是由几种原因综合造成的,有道路(路口、窄路、标志、道路起伏、障碍物阻挡视线等)因素,有个人(驾驶员有违法行为、说话开小差、个人技术不好、没注意观察路况等)因素,也有车辆(制动或机件失灵、轮胎气压不足、方向盘损坏等)因素,总的来说就是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二大类,客观因素要看驾驶员的技术和经验来及时规避,主观因素造成事故往往是由于驾驶员个人有违法行为或者其他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造成的,这种事故是很可惜的,那就要交警来处罚而让驾驶员长记性了。

7、车辆伤害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
1、行人与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争道抢行,超速行驶;
2、不遵守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无证驾驶车辆;
3、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车况不良,车辆带“病”行驶;
4、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我约束力差,行车中精神不集中;
5、因风、雪、雨、雾等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刹车制动时摩擦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变长,或产生横滑;
6、道路条件差,视线不良,指挥人员站位错误;
7、行人与车辆不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抢越铁路道口。
预防措施:
1、行人与车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不争道抢行,违章超车;
2、厂内机动车辆,必须由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核发号牌和行驶证,车辆必须按厂内车辆交通监理部门规定的时间接受检验,仅是限于厂内行驶。逾期未经检验的车辆,不能行驶。同时须办理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没有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任何人不准私自驾驶厂内机动车辆;
3、驾驶员应及时掌握天气、道路与车辆状况,集中精力安全行驶;
4、行人看见机动车辆或听到鸣笛声响,必须及时避让,不准明知车辆驶过来而不避让,也不准为了躲避尘土(刮风天)、泥水(雨后),突然从路的一侧跑到另一侧;
5、各外进料口上料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位置上指挥车辆上料,机动车辆没有停稳前,不准靠近车辆。冬季生产时,必须与机动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准离车辆过近,防止路滑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6、行人与车辆必须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不准抢越道口,道口堵车时,任何人不准从火车连接处跳过或从火车下面钻过。

8、车辆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超载超速为主,车辆超载会延长制动距离,超速不用说了,紧急情况刹不住车。还有一些是日常保养不当,导致车辆存在行车隐患。如轮胎未按要求进行更换,使用老化胎容易爆胎等。还有的是车辆部件存在故障隐患,导致车辆行驶途中非正常熄火等。

9、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有哪些

开车上路最怕遇上交通事故,但是你知道导致发生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吗?一般来讲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可归为司机因素、车辆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司机因素。

司机因素

司机因素有很多,比如技术不行、酒后驾驶、心情不好等等,但是最主要的因素是超速行驶。有一句俗话叫:“十次交通事故九次快”,那么超速行驶为什么会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呢?

很多老司机都有超速行驶的经验,关于超速的危害大家可能并不是很清楚,下面重点介绍下超速行驶后带来的不一样的驾驶体验。超速行驶最主要的危害就是视野变窄,清晰度下降,对一些前方路况难以辨认,临近发现时已措手不及。超速行驶后制动距离明显变长,特别是高速公路行驶时,当发现前车紧急制动时往往不得已只好撞上去。超速行驶还会影响汽车的操控性,特别是超大货车时,明显感觉方向盘不由自主地偏向大货车一侧,其实这也是因为大货车速度过快时对周围气流产生了影响。超速行驶时还会导致驾驶人易疲劳,极端例子是高速上真有司机超速行驶还睡着的奇葩现象,如果高速行驶时看见前车走S曲线,大概率前车司机在打盹。超速行驶时人的心理会不由自主地紧张,特别是遇到复杂路况时,极易慌乱而操作失误。微信关注国晖律师事务所,掌握更多法律资讯!

车辆因素

车辆因素一般有灯光问题、制动失灵以及爆胎等车辆自身故障,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关于轮胎的故障问题,这也是高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爆胎原因一般是由于车主平时不注意保养,包括气压过高或不足、以及轮胎磨损严重。另一方面,正常保养的轮胎也可能因为行驶路况恶劣而潜伏爆胎危险,最常见的是轮胎被铁钉或其他尖锐物刺扎而暂时没有扎破,轮胎后续会出现漏气现象,进而引起爆胎。最后一种爆胎原因就是轮胎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爆胎,这既包括环境温度过高(比如夏季),也包括高速行驶时长时间超速行驶致使轮胎温度过高。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一般包含气候原因、路况原因以及行人车辆违章等外界因素,环境因素最怕遇到的就是行人违章,因为开车的人最怕遇到的事故就是撞到人,发生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往往机动车都难逃其咎,法律只规定一种情况机动车不负有任何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这样就算行人主动撞上机动车总结

上面列举的因素很多情况下司机无法避免卷入交通事故中,但是我们可以避免的情况是控制人为因素,特别是控制好车速,大多数情况只要不超速行驶,都可以避免很多重大交通事故。

10、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交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建设的动脉.每个人每天都在以不同形式参与交通活动.人、车、路、环境和交通管理构成了道路交通一个大的系统,交通事故就是这个大的系统中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超出正常情况而达到系统不能容纳时导致的产物,是交通活动过程中的附属物.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相当宽容的系统,它允许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在系统失灵或发生交通事故前有较大范围的变化.也就是说,系统某个因素失调不一定会造成交通事故,但发生交通事故一定是系统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不协调造成的.
道路交通的安全与否,取决于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道路交通综合系统的各个环节连续的协调工作
.所以说,交通事故可以反映出道路交通系统中各个环节是否协调.
下面从人、车、路、环境和管理五个方面,宏观地简述交通事故的原因.
一、人的原因
这里所说的人,是指驾驶员、骑车人、行人、乘车人等参与交通活动的人.
1.驾驶员的原因
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很大.1988~1992年全国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情况分析表显示
,由于驾驶员的过错造成死亡人数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0%以上,加上无证驾驶的约达到70%.从造成事故的违章行为作用来看,由大到小排列是:超速行驶、违章操作、违章超车、逆道行驶、违章装载、酒后驾车
.这些违章行为反映了驾驶员法制观念淡薄,没有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2.骑车人的原因自行车交通是我国交通的特色.据统计
,我国现有非机动车大约3亿多辆,在交通死亡事故中,因骑车人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3%.骑车人违章发生交通事故主要表现在机动车道内行驶、猛拐和抢行.
3.行人的原因
据全国交通死亡事故情况分析表显示
,因行人过失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行人违章发生交通事故主要表现在不走人行道,无视交通信号和交通警察指挥横穿马路.
4.乘车人的原因
乘车人违章导致交通事故主要表现为,将身体伸到车外以及车辆没有停稳就上、下车.
二、车辆的原因
车辆造成事故主要表现在车辆性能差、机件失灵.每年全国因机动车机件故障发生交通死亡事故次数约占全部死亡事故的2%以上.
三、路的原因
道路原因主要表现在混合交通、平面交叉、标志不全、路面障碍和道路不符合标准.
四、交通环境方面的原因
交通环境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交通秩序乱,通过能力低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
五、交通管理水平的原因
我国交通管理水平基本上停留在经验型和行政管理型上,缺乏科学管理
.虽然在几个大城市引用了国外的交通监视控制系统,但还没有被人们接受.目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工具、通讯等比较落后,致使大量路面失控,大部分违章行为得不到纠正,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鹕锁0604惪 2014-11-05


与车辆事故因素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