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轨列车的优缺点
优点
所占空间小。不来单是所占的地面自面积小,垂直空间亦较小。单轨铁路所需的寛度主要由车辆的寛度决定,与轨距无关。且单轨铁路多数以高架兴建,地面上只需很小的空间建造承托路轨的桥墩。相比其他架空铁路,单轨所占的空间较小,亦不大影响视线。单轨使用橡胶轮胎在混凝土路轨上行走,比较宁静。单轨铁路的攀斜能力,回转速度比普通铁路好。单轨因为在自己的轨道上行走,与其他交通工具及行人分开,因此比其他在路面上行走的铁路安全。跨座式单轨车辆以车身包围路轨,因此不容易出轨。单轨的造价及维修价格比地下铁路等为低。
缺点
必须另外兴建轨道。对于地面而言,单轨所占的空间较地下铁路多。单轨使用的转辙器令车辆有短暂时间必须悬空,故此是有出轨的可能。除日本外,单轨的路轨没有大小标准。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单轨铁路上的乘客没有逃生的地方。车的两旁没有可站立的路轨,而且离地面很高。头尾两端的路轨亦很窄。有些单轨铁路因此在路轨的两旁建有可供人行的紧急通道。亦有人担心单轨铁路的速度及载客量及不上其他系统
2、请教 关于跨座式单轨交通的限界
庆轨道交通二号线(重庆轻轨)采用高架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是一种方便、快捷、舒适、安全、准点的现代化交通系统。
其实跨座式单轨交通与地铁的区别也主要就是轻轨与地铁的区别 :
轨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称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当然,地铁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如建于地面上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之为轨道交通);而轻轨铁路同样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有人认为地铁肯定是建在地下的,而在地面行驶的则认为是轻轨;更有人认为轻轨铁路的钢轨重量要比地铁为轻,这些理解均是错误的。两者区分主要视其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如规划中拟建的莘庄~闵行轻轨铁路即是。而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10人/辆(超员为41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如上海地铁1号线及已建的地铁2号线即是。
目前,即将通车的本世纪申城最大的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明珠线的客流量为:建成期的日客流量为72.9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为2.04万人次;远期(至2020年)的日客流量为91.4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5.15万人次。列车编组为6辆,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初期为5.5分钟,远期为2.1分钟。因此,轨道交通明珠线严格地说,不应称为轻轨铁路,而应属于地铁制式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1863年英国建成第一条地铁线路,1888年美国建成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标志城市交通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经过诞生和初始发展阶段(1863年—1924年)、萎缩阶段(1924—1949年)、再发展阶段(1949—1969年)、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当今世界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都确立了公交优先、轨道交通是公交骨干的政策。
轨道交通优点多多
建设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是珠三角综合运输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快速轨道交通以其输送能力大、快速准时、全天候、节省能源和土地、污染少等特点,开拓珠三角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占地是公路的1/8
用地省,运能大。一条复线轨道交通线路与一条16车道的公路具有大体相同的运输能力。规划中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铺设方式以高架和地面为主,其占地仅为同等运量高速公路的1/8.珠三角人口密度大,人均用地少,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将为珠三角节省大量的土地。
造价是地铁的1/3速度是地铁的2倍
速度高,造价低。城际快速轨道的运行时速将达到160公里—200公里/小时,是地铁时速的2倍。以广州为中心,到珠三角的各城市均在60分钟以内。而地铁的造价高达4亿—6亿元/公里,轻轨的造价只是1.5亿元/公里,仅为地铁造价的1/3.作为珠三角城际间的快速轨道联络方式,采用地面或高架敷设,是最经济实惠的选择。比利时当年在城市轨道建设中,也没有首先去投资建设高昂的地铁,而是坚定地在旧的轨道交通的基础上逐步建设新型轨道交通。目前在布鲁塞尔、安特卫普和夏罗瓦等五个城市建设了轻轨铁路,同时还建设了一条濒临大西洋北海的沿海轻轨线路,成为比利时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和主体。
能耗是公共汽车的3/5
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每一单位运输量能源消费量,轨道交通系统仅为公共汽车的3/5,私人用车的1/6.轻轨列车使用的电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不像燃气机车那样有废油废渣产生。
噪音低于大卡车
减少噪音。轨道交通所产生的噪音易于治理,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如采用超长无缝钢轨,可以减少列车运行中的冲击噪音,采用弹性轮,可以减少磨擦噪音,通过城市规划和必要的隔音遮挡也可降低噪音。据监测,公路上大卡车的噪音达到94分贝,而轻轨列车能将运行噪音减低至70分贝左右。此外,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除了示警等特殊情况,一般不用鸣笛。
安全事故极为罕见
由于轨道交通采用了更高的技术标准和更严格的管理措施,比公路交通的安全性高得多,世界各国发生城市轨道交通的事故均极为罕见。
3、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转向架上有几个牵引电机
重庆的跨座式轨道车辆转向架采用日立的电机。动力转向架上斜对称布置两个电机。
4、跨座式单轨列车与地铁有何不同
关于世界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情况,可以看看逗轨道城市地中这两篇文章: 史上最全的单轨交通发展史(Ⅰ) | 图文及视频 史上最全单轨交通发展史(Ⅱ) | 一定有你不了解的历史 图文、视频太多,我就不粘贴过来了,自行去看吧,我把一张汇总表放答案末尾了。 说起单轨交通,其历史要比地铁更为悠久,世界单轨交通有近200年历史,首条单轨交通诞生于1825年,比世界第一条地铁(1863年 伦敦地铁)还要早近40年,不过这与地铁建设难度更大也关系。 目前世界上跨座式单轨要比悬挂式单轨(仅3条)多,跨座式单轨大约有32条(不包含一些游乐园的小型单轨)。 建设跨座式单轨的国家如下:
5、轻轨的重庆跨座式单轨(并不是真正的轻轨)
重庆轻轨(单轨)和重庆地铁都是重庆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庆运营的四条轨道交通线路中,一号线(重庆地铁一号线)和六号线(重庆地铁六号线)是地铁,二号线和三号线是单轨(俗称轻轨,并不是真正的轻轨) ,重庆轻轨即指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和三号线。 重庆轻轨二号线,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东起区商业中心较场口,西至大渡口区钢铁基地新山村全长39公里,设18座车站,一次规划设计,分二期建设实施。一期工程较场口至大堰村段14.35公里,设14座车站、两座主变电站、1座控制中心,初期配车84辆,采用架空跨座式单轨交通方式。一期工程投资概算35.51亿元,建设工期4年半,于2004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设4座架空车站,1座车场,于2005年建成通车。
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也称“轻轨二号线”或“轻轨较新线”,它是重庆的第一条轨道交通线,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轨道交通线,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条采用跨座式架空单轨。较新线途经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二号线南延伸段),线路全长39公里,服务于核心城区的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
二号线一期工程
从较场口至动物园,长14.35公里,2004年11月开始试运行,2005年6月正式运行,站点:较场口、临江门、黄花园、大溪沟、曾家岩、牛角沱、李子坝、佛图关、大坪、袁家岗、谢家湾、杨家坪、动物园。
二号线二期工程
从大堰村至新山村,全程4.7公里,于2006年7月1日开始运行。站点:动物园、大堰村、马王场、平安、大渡口、新山村。 二号线一期二期全线运行时间34分钟。
二号线走向
二号线南延伸段
从新山村至鱼洞站线路全长11.7km,设车站7座(新山村、新山村西、金家湾、茄子溪、白居寺、大江、鱼洞),全为架空车站,平均站间距1.743km;设茄子溪主变电站1座;设白居寺车厂(15.29公顷)1个;控制中心设在两路口(一、二、三号线公用)。
二号线中梁山支线
从新山村西站引出,向西经过曹家院子站、田坝站到达中梁山站,尚无建设计划。 三号线列车
轨道交通3号线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为南北方向的轨道交通骨干线,线路连接2个火车站(菜园坝站和龙头寺新火车站)、4个长途汽车站(南坪、菜园坝、红旗河沟和重庆北火车站)、2个城市商业副中心(南坪商业副中心、观音桥商业副中心),是缓解重庆交通难的重要轨道交通干线。3号线建成后,将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容量大、速度快的优势,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困难的矛盾。同时,3号线的建设将对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吸引客流、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公共交通环境、提高社会效益发挥重大作用。 3号线南起鱼洞,北至空港开发区,全长60余公里,分四期实施建设。一期工程为二塘~龙头寺;二期工程为龙头寺~江北机场,远期延伸到机场东航站大楼;三期工程(南延伸段)从二塘向南延伸至鱼洞;北延伸段从双龙东路延伸至空港开发区。
一期工程
两路口至鸳鸯,线路全长约18公里(包括两路口、建新路、龙头寺三个隧道),途经牛角沱、华新街、观音桥、红旗河沟、嘉州路、郑家院子、唐家院子、狮子坪、重庆北站、龙头寺、童家院子、金渝、金童路,设15座车站,1座车辆维修基地、1座控制中心、2座主变电站、7座牵引变电所。线路于2007年开工建设,已于2011年9月28日开通。
二期工程
北支线
鸳鸯至江北机场,线路长约15公里,设鸳鸯、园博园、翠云、长福路、回兴、双龙、碧津、江北机场共8个车站,远期规划进入江北机场东航站楼与举人坝。线路于2009年动工建设,已于2011年12月30日开通。
南支线
两路口至二塘,长约10公里,设两路口(换乘一号线)、铜元局、工贸、南坪、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二塘,共八座车站,已于2011年12月30日开通。
南延伸段
从南岸区二塘站至巴南区渔洞站,线路全长16.3km,设车站10座,全为架空车站,平均站间距1.743km;设板田湾主变电站1座,设道角车厂1个,控制中心设在两路口(一、二、三号线公用)。设八公里、麒龙、九公里、岔路口、炒油场、大山村、学堂湾、金竹、鱼洞,车站9座,计划于2012年建成通车,目前已通车。
北延伸段(空港开发区支线)
三号线北延伸段自双龙东路站向北延伸经双凤桥立交,穿空港广场沿空港大道至环城北路站,该工程拟于2012年开工,2014年建成通车。 三号线北延伸段在空港广场附近共设两个车站(空港开发区站和迎宾大道站),空港开发区站位于空港广场南侧双凤桥立交处,迎宾大道站位于空港广场东北侧空港大道路中。 跨座式单轨交通方式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在我国尚属首次引进,是重庆城市交通现代化的里程碑工程。
跨座式单轨车在道路中央隔离带架空运行,具有占地面积小、架空轨道梁透光性好、不影响地面绿化、有利于地面车辆废气排放等特点;且爬坡能力强(60‰)、转弯半径小(R=100),可以因地制宜,穿遂道、爬高坡、沿着江岸翻山越岭运行,非常适应山城的特殊地形。
单轨系统采用低噪声和低振动设备,车轮为充气体橡胶轮胎,并由空气弹簧支持整个车体,运行时噪声远远低于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75.8分贝。
车辆采用直流电(1500V)牵引,不产生电磁波。牵引变电站所产生的谐波数值很小,频率和无线电广播频率相差很大,不影响通信线路和电视收看效果。性能优良的中央空调使车内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特别是全线开通后将有效减少城区汽车废气排放,因此具有特别明显的环境保护作用。
其车辆和设备采用分系统交钥匙工程和国际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已经完成18个设备包的采购工作。 该线路建成后,可形成单向3万人次/小时的客运能力,年客运量能达到3亿人次,可吸收全市客流的21%,减少50%的线路区域交通压力,较大程度地缓解沿线区域交通紧张矛盾,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和乘车环境,同时也起到改善投资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积极作用。
为了让重庆这一座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以环境美、质量高、形象新的面貌吸引国内外的客人,重庆市人民政府将把这条线路建设成为展现巴渝历史风貌的文化长廊和极具观光与观赏性的流动风景线。 票价政策
重庆轨道交通实行里程计价、递远递减的计程票价:乘客乘坐轨道交通1次,在180分钟内,按照乘坐里程计算票价。最低票价2元,最高票价10元。
票价标准为:起步价2元【0-6公里(含)】,3元【6-11公里(含)】,4元【11-17公里(含)】,5元【17-24公里(含)】, 6元【24-32公里(含)】,7元【32-41公里(含)】,8元【41-51公里(含)】,9元【51-63公里(含)】,10元【63公里以上】。
目前在票价标准基础上实行最高票价7元封顶的优惠票价。
车票优惠
一、宜居畅通普通卡、开通电子钱包功能的成人优惠卡,乘车可享受单程票价9折优惠。
二、开通电子钱包功能的学生卡乘车可享受单程票价的5折优惠。
三、年满70周岁的老人、残疾军人、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盲人和其他一级二级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可办理免费卡,凭卡免费乘车;三级四级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办理爱心优惠卡半价乘车;残疾人携带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应予免费。具体政策参照重庆城市通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四、1名成年购票乘客可以免费带领1名身高1.2米以下(含1.2米)的儿童乘车,超过1名的,应按超过人数购票。
车票种类
一、单程票:乘客购买后,限本站当日1次乘车使用,出闸时回收。单程票仅限单人、单次于车票发售当日限时使用,仅限于购票站进闸,不能挂失。乘客持票超程或超时出闸,需按规定补票。
二、纪念票:根据重大节日或有纪念意义的活动,有计划发行的车票,其使用规则以当次发行票卡规定为准。纪念票售出后概不退换,需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车票不回收、不可挂失。
三、定次票:发行时限定使用次数,在有效期内限单人使用。车票不回收、不挂失、不退票。
四、一日票:在有效时间内,可在任意站点不限次不计值使用的车票。采用不记名方式发行,一旦发售,不挂失,不退票,不回收,不可储值(次),每次仅供1人使用有效。
五、宜居畅通卡:由重庆城市通卡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包括宜居畅通卡普通卡、免费卡(含敬老卡和爱心卡)、爱心优惠卡以及需开通电子钱包功能后才可乘坐轨道交通的学生卡、成人优惠卡等。宜居畅通卡各类票卡购买及使用参照重庆城市通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6、中国首条实现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线路正式通车是真的吗?
刷脸坐车、无人驾驶……这些看似科幻的场景,如今在银川的云轨上都已成为现实。一列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比亚迪云轨,满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乘客”10日从空中徐徐驶过,标志着中国首条实现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线路正式通车运行,比亚迪银川云轨也就此成为全球首条搭载100%自主知识产权无人驾驶系统的跨座式单轨。
当天,在这列无人驾驶的云轨上,比亚迪与华为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整个会场宛如外太空,让人有一种星际穿越的幻觉,而这也是全球首个空中、移动、无人驾驶发布会。尽管户外天寒地冻,云轨车厢内却分外热闹,熙熙攘攘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和媒体,只为一睹首列无人驾驶云轨的风采。
据介绍,2011年,比亚迪组建1000多人规模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累计投入50亿元,成功打造出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座式单轨“云轨”。2017年8月,比亚迪首条云轨在银川投入运行。仅时隔4个多月,银川云轨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可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球首条搭载100%自主知识产权无人驾驶系统的跨座式单轨。
7、单轨能叫地铁吗__跨座式单轨可否能叫地铁吗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技术特征分为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单轨(独轨)、磁悬浮、自动导向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有轨电车通常为单节或两节编组,运送能力低,为5000~10000人/h。地铁是单方向高峰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h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轻轨是在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列车或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输送能力介于地铁和有轨列车之间,为10000~30000人次/h 。单轨主要分为跨座式和悬挂式两种,单轨运量5000~20000人次/h。划分“地铁”、“轻轨”等简单称谓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依据的是该线路远期的单向客运能力,而不是看其主要处在地下,地面或高架。相应的判断可以采用车辆的大小粗略判断。1、高运量:单向运能5~7万人次h,车辆A型,地铁;2、大运量:单向运能3~5万人次/h,车辆B型或(A型),地铁;3、中运量:单向运能1~3万人次/h,车辆C型或(B型),轻轨。所以单轨是单轨,地铁是地铁,只是都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8、跨座式单轨交通的介绍
跨座式单轨只有一条轨道,不像地铁那样有两条钢轨。特点是适应性强、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非常强。类似于“空中小火车”,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70公里左右。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为重庆轻轨2号线(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目前世界上最长最繁忙的跨座式单轨为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
9、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北京
“跨座式单轨交通”,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极低、环保性能好等特点,它的建成对缓解重庆城市交通紧张、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