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怎样做好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团圆,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认真研究道路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排查和治理的措施和对策,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结合辖区实际作以下浅析。
一、道路安全隐患成因分析
(一)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法制意识淡薄。不能自觉遵章守法,特别是机动车驾驶人忽视交通安全,驾驶人驾驶技术、对危险路段的重视程度和辨别能力都存在差异,驾驶陋习,这些主客观因素都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部分驾驶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根本就不把交通安全问题放在心上、记在脑中,经常利用民警的非工作时间从事违法运输活动。通过对辖区历年交通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95%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驾驶人超速、超载、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或机动车性能不良造成的。
(二)交通标志残缺、无安全防护设施。受交通标志标线制作材料的限制,加上常年风吹雨淋日晒,部分交通标志标线没能达到使用期限就被磨损、风化,导致很多事故多发点段、事故隐患点段交通标志、警示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旦出现险情,措施不及时而由此发生交通事故。此外,不少新建或改建的道路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在建设中忽视交通安全设施的配套,致使道路交叉口、信号灯、限速标志、减速带、标牌、标线等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不能及时对驾驶人预先警示。
(三)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存在缺陷,形成安全隐患。虽然道路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但不安全因素仍不同程度地增加,许多新建路在弯度、坡度、宽度等方面,都达不到要求。
(四)道路交通管理不到位。一是路面管控力度不够,由于基层交警部门警力缺乏,相当一部分危险路段存在失管漏管现象,有些乡村道路无法管理,不能进行有效监控,给司机造成无人管的错觉而违法操作。交通违法得不到有力纠正查处,二是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偏轻,违法者经济收益大于违法成本,不能从根本上触及违法者利益,使违法驾驶人感觉不痛不痒,因而一些司机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五)对事故多发点段和隐患点段整改工作责任单位不够重视,甚至有推脱责任的现象。很多时候危险路段排查和整治工作大都存在交警一家唱主角,由于角度不同,排查结果往往见解不一,交警部门逐级提交的整改报告上报政府后,整改工作缺乏落实监督力度。
二、怎样做好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和管理条件是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基本保障。1、对隐患点段和事故多发点段进行专项整治,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根据实际需要,科学的分析研判,该改造的改造,该完善交通管理设施的要想方设法加以完善,最大限度消除潜在的危险。2、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要加大维护力度,保证公路路况良好,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3、加大现代化警用装备尤其是执法装备的投入。基层交警部门要进一步推进“三项建设”。积极争取和协调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执法装备的投入,提高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效率,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二)加强宣传,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交通参与者是道路通行的主体,因此我们要拓宽宣传渠道,延伸宣传阵地,强力推进“五进”宣传活动,增强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减少道路安全隐患,共同营造安全良好的交通环境。
(三)加大路巡路查力度。要针对交通事故多发的路段、时段、合理科学调配警力,加大路面巡逻管控力度,大力开展路面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客运车辆、货运车辆和危化品运输车辆等超速、超员、酒后、疲劳驾驶、无证驾驶和报废车非法上路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执勤装备、测速仪、酒精测试仪等,加大对主干公路事故多发点段的巡查整治力度,实行定时、定岗、定路段、定任务的原则,层层落实巡逻勤务制度,确保巡逻到位,工作到位,保证路面“见民警、见警车、见警灯”,解决高峰与平峰、白天与晚上、工作日和节假日都一样的问题,最大限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及时把道路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发状态之中。
(四)完善排查建档工作。交警部门作为事故预防的主力军,应当摆正自己在交管工作中的位置,将事故多发点段和隐患点段的排查建档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力争将事故多发点段和隐患点段全部纳入掌控范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定期向地方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汇报,争得各级领导对整治事故多发点段和隐患点段的理解与支持。
(五)健全综合治理机制。交通事故危险路段和隐患点段的治理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因此,必须紧紧地依靠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发动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只有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并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将治理事故多发点段和隐患点段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去抓,建立治理长效机制,才能扎实做好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车辆隐患排查有哪些
车辆隐患排查主要是集中在关系安全行车的方面:
一、发动机系(是否有异响、动力和锁止装置)。
二、传动系(连接是否松旷、传动无阻)。
三、制动系(方向、横直拉杆、两轮转动是否合标准、传感器ABS)。
四、润滑系(油质、三清装置、部件转动、磨合情况,管道衔接松、冒、漏、滴)。
五、GPS终端、散热、灯光及电路(检查、察看实物及仪表盘)。
六、轮胎(规格、气压及磨损情况)。
七、底盘(裂纹、缝隙、错位、断裂、磨损等)。
八、外观(是否清洁、美观、走形、漏雨、漏灰、舒适)。
3、交通安全隐患排查
交通安全隐患排查
这项工作非常枯燥,艰苦,但却很有效,交警部门今年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有几类:
一是安全隐患路段排查,共排查了49处道路安全隐患。这类一般是完善交通设施,哪里需要加一个减速垄,哪里需要加一个警示灯,哪里需要修剪绿化树枝,避免遮挡信号灯,都需要详加考虑。▼
二是对农村地区的隐患排查。村里事故一般比较少,村口是车辆人流出入的地方,事故很多,所以今年交警重点完善了村口的设施建设,建设多少个“平安村口”呢?101个,这个数超额完成了省公安厅部署的工作任务。▼
三是对部分道路加装减速带和信号灯。把路口的秩序规范,把路段的超速压下来。他们给这项工作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千灯万带”。今年一年加了8组信号灯,32个减速带。这个方面也超额完成了省公安厅部署的工作任务。
交通隐患排查对交通安全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比如珠海大道北水路口弯道视线不好,车辆右转时容易看不清非机动车,交警把非机动车道的铁栏拆掉,还做了其他一些辅助措施,升平大道海泉湾路上车速太快,交警在这里加装了信号灯。▼
高栏港区发生的交通事故宗数较比去年下降了近30%,死亡人数减少了多少呢?23人!
四是重点车辆管理。这里的重点车辆,大家应该很熟悉,就是“两客一危一货一校”。交警对这些车辆的管理不仅仅是上路查车,更重要的是强化源头治理,车辆的检验、报废、违法处理率、驾驶员源头教育都非常严格。▼
珠海交警研发了一个重点车辆管理系统,对校车、危化品车等8类车辆数据全部进系统。重点车辆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被交警另类造册登记。每逢车辆年审,普通车辆需要车主自行记住年审时间。如果是重点车辆,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交警在年审前三个月发提醒通知。如果没有年审,一个月后会再发提醒,如果年审超期,就是整改通知书上门了。
重点车辆的年审项目比普通车辆多的多,平均一辆重点车辆年审所花的时间是普通车辆的5倍以上。重点车辆的行驶必须按照准行证上的行驶路线,驾驶员也有专门登记,人车对应。这类车辆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在交警部门的监控之下。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严格管理,2019年,营运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实现“零死亡”,泥头车事故宗数下降35%,死亡人数减少6人!6个人的生命是从泥头车轮下重回生命通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汽车的隐患?
你好,汽车的隐患就是有可能会有危险。但是优点大于缺点。所以汽车还是一个比较很好的发明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求采纳,谢谢。
5、交通安全隐患有哪些?
交通安全隐患:是指交通参与对象在参与交通活动过程中的交通违法行为,及周边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使车辆、行人能在一个安全、便捷、通畅的交通环境下进行有序的运行。
交通安全隐患主要表现:
(一)交通设施不配套
由于缺乏综合协调机制,道路建设部门在修建道路时,没有把交通安全设施作为道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有的道路修建完成后,相关的交通安全设施没有建设便交付使用,允许机动车通行,因设施不完善造成的交通事故经常发生。
(二)道路等级低,道路通行条件较差
随着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日新月异,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是,“村村通”道路建设的等级低,大多数公路在原有路基上修建,弯多、路窄,有的道路养护工作不到位,发生损坏现象后得不到及时维修,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三)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载客、接送学生,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农民出行及乘车需求增加,受经济条件限制,使用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载运进城务工人员和上下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给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带来了很大隐患。
这些车辆往往是满满一车,歪歪扭扭地行驶在公路上,险象环生,违法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加之一些道路状况差、地形复杂、加上车辆安全性能差,遇有突发情况,极有可能引发重大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