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一下汽车类这三个研究方向哪个以后更好就业?1.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2。车辆设计理论及方法3.汽车电控
电控算了吧 都被国外垄断。。。。
我选1
2、考研【车辆工程专业】的疑问
01 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你觉得ABS,EBD怎么样?很有前途,为现在所有的电子控制,提供 控制策略
02 车辆结构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计算机中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分析。就是你感兴趣的CAD。什么Catia、UG、ADAMS。具体就是把一个实物--零件啊,机构啊,(不一定是哪个部件)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仿真模型,然后分析其强度和运动特性。我也比较感兴趣,感觉就是在玩电脑游戏,很有意思。
03 车辆动力传动及其综合控制——和01差不多,只不过对象不一样,主要是对传动系的控制策略,比如混合动力方面的。
04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的控制策略和性能评价
05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 ——不了解。
06 车辆试验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 ——这个很实用,在设计研究的最后阶段,调试样车时很重要。实验部也是技术中心的大部啊。
07 汽车污染控制与清洁燃料技术 ——我去过一汽大众的车间,技术工人告诉我,他那里最贵的是排气管。不是瞎掰,是因为里面有一层膜,能达到排放要求就靠那东西,贵就贵在膜上。不过似乎和物理方法没关。
08 汽车安全理论与技术——很广泛
09 智能交通系统 ---这个在国内。。。有点勉强吧。不过出国深造的话,很厉害
10 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及其控制-----就目前来看,VVT和直喷技术很实用,不过烧油的发动机早晚是要被淘汰的,可能也就这七八十年的事。
你是要考研究生?你在研究生阶段学什么研究什么方向是要看你找的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他手里的项目是哪个方面有关的。不是说你在报考的时候你添以上的哪个就是哪个,你喜欢什么方向要和自己的导师商量好。而且他列出来的这些方向有些是交叉的。最主要就是找导师的时候,问好他的研究方向,并和他沟通,告诉他你喜欢研究什么。反正吉大是这样的。
3、想知道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学院的博导喻凡老师怎么样,我想考她的博
喻凡: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导师性别 女
职务职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招生院系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所属学科 车辆工程
研究方向 1.车辆动力学2.车辆控制系统研究
个人简介
1961年出生。分别于1982年和1987年于吉林工业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1992年留校任教。1992年由国家教委选派赴英国留学,1996年于英国利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至2000年在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做访问教授。2004年2月至2004年5月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和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汽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车辆振动与控制、车辆悬架系统控制、车辆稳定性控制、车辆制动系统控制、智能车辆等方面的研究。负责完成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等有关课题多项,获吉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会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悬架专业委员会理事。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研究论文七十余篇。《汽车工程手册》参编,《车辆动力学及其控制》合著作者,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汽车系统动力学》主编。 目前正在负责研究的项目包括总装备部 “十五” 预先研究课题、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五项。 研究方向:1.车辆动力学,2.车辆控制系统研究
4、推荐电动汽车方面的书籍、资料???
电动汽车技术应该是主要以电气知识为基础,加上电池(特别是锂电池)技术结合,掌握这两个方面的知识会很快了解电动汽车原理了。电气方面的书籍很多的。供参考吧。
5、学汽车技术有哪些专业?
太多了,举几个例子
车辆强度理论与系统可靠性、结构优化设计、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计算机仿真与可靠性研究、车辆结构分析与安全性、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车辆振动噪声控制技术,这些专业其实与汽车关系不大,做这些研究工作的一般都是机械或数学专业人员。
汽车动力学及其控制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车辆总体理论与现代设计车辆传动系统理论与技术车辆安全与人机工程车辆系统动力学及地面车辆力学工程车辆动力学这些专业都是典型的车辆工程专业方向。
车身设计及空气动力学属于工业造型专业。
新能源车辆与电驱动技术主要研究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技术,是一个交叉学科。
6、车辆工程专业考报考的研究所有哪些
你好
招收车辆工程的研究所只有一个:(83107)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招人人,难度有点大。其他招收的都是院校,有名的如: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等。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2015的招生简要介绍如下:
2015年计划招收车辆工程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人,可接受推免生。全部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培养,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本专业所招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指导、课程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制2.5年,基础理论课程学习1年,目前在北京理工大学代培完成;完成硕士学位论文1.5年,在研究所内完成。
研究生毕业证书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颁发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为“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颁发的工学硕士学位证书。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费全免,提供月均1300元左右助学金,享受研究所职工医疗、节日福利待遇,优秀毕业生可推荐留所工作。
考试要求: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政治、数学一、英语三门基础课由国家统一命题。初试时间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日期一致。初试地点在各报名点进行。现代设计方法、车辆动力学及其智能控制技术两个研究方向初试专业试题为《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7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系统控制技术方向初试专业试题为《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邱关源主编)。
3、复试按照教育部及北京市相关文件要求的复试内容组织差额复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专业课复试方法:初试时参加《理论力学》考试的考生复试时加试《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吴克坚主编),初试参加《电路》的考生加试《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余孟尝、杨素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