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某车辆缓冲装置

某车辆缓冲装置

发布时间:2021-10-06 05:59:27

1、车辆缓冲装置注册商标属于哪一类?

车辆缓冲装置属于商标分类第12类1202群组;
经路标网统计,注册车辆缓冲装置的商标达349件。
注册时怎样选择其他小项类:
1.选择注册(车辆减震器,群组号:1202)类别的商标有8件,注册占比率达2.29%
2.选择注册(车辆车轴,群组号:1202)类别的商标有8件,注册占比率达2.29%
3.选择注册(带式制动器,群组号:1202)类别的商标有7件,注册占比率达2.01%
4.选择注册(车辆轴承,群组号:1202)类别的商标有7件,注册占比率达2.01%
5.选择注册(卷簧,群组号:1202)类别的商标有7件,注册占比率达2.01%
6.选择注册(刹车闸瓦,群组号:1202)类别的商标有7件,注册占比率达2.01%
7.选择注册(动力传动装置用带,群组号:1202)类别的商标有7件,注册占比率达2.01%
8.选择注册(车辆用液压系统,群组号:1202)类别的商标有7件,注册占比率达2.01%
9.选择注册(液力耦合器,群组号:1202)类别的商标有7件,注册占比率达2.01%
10.选择注册(连杆,群组号:1202)类别的商标有7件,注册占比率达2.01%

2、缓冲装置有哪些种类

液压缓冲器(shock absorber)依靠液压阻尼对作用在其上的物体进行缓冲减速至停止,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适用于起重运输、电梯、冶金、港口机械、铁道车辆等机械设备,其作用是在工作过程中防止硬性碰撞导致机构损坏的安全缓冲装置

3、车辆缓冲器的名词解释?

将车身结构分为乘员安全区和缓冲吸能区设计,乘员安全区应有足够刚度,不允许发生大的碰撞变形,以保证乘员的生存空间,且发动机、变速箱等刚性机构不得因碰撞侵入乘坐舱。缓冲吸能区在车辆碰撞时允许有较大的变形,以便合理的吸收撞击能量。使得作用于乘员身体上的力和加速度不超过规定的人体忍耐极限。

4、火车缓冲装置有什么用?

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

5、如图是某缓冲装置,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直杆相连,直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

BD

6、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

答:这是2012年江苏高考物理第14题
解:
(1)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弹力F=kx ①
且F=f ②
解得 x=F/k ③
(2)设轻杆移动前小车对弹簧所做的功为W,则小车从撞击到停止的过程中
动能定理 -f(l/4)-W=0-0.5mv0^2 ④
同理,小车以vm撞击弹簧时 -fl-W=0-0.5mvm^2 ⑤
解得 vm=√[v0^2+(3fl/2m)] ⑥
(3)设轻杆恰好移动时,小车撞击速度为v1
0.5mv1^2=W ⑦
由④⑦解得 v1=√[v0^2-(fl/2m)]
当v<√[v0^2-(fl/2m)]时,v’=v
当√[v0^2-(fl/2m)]≤v≤√[v0^2+(3fl/2m)]时,v’=√[v0^2-(fl/2m)]
上面是原题的答案,下面分析:
(1)问告诉我们:小车把弹簧压缩到x=F/k时,两者一起推动杆向右减速运动,这个过程中,杆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弹簧的压缩量x不变,直到杆的速度减为0,小车才被弹簧反弹。——这就是这个过程的物理过程模型。
(2)问告诉我们:轻杆移动前小车对弹簧所做的功为W(实际上就是弹簧存储的弹性势能)不变,与小车的初速度无关,所以两次W相等,这就是为什么有第一个问的存在(递进+引导)。
这样列两次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结果了。
(3)问告诉我们:先把最小的撞击速度v1求出(此时杆要滑没滑,处于临界状态),然后分情况讨论:若小车速度v<v1,则杆不动,由机械能守恒可知,小车原速率反弹,即v’=v;
若若小车速度v<v1,则杆动了,但为了安全,杆移动的最大位移不超过l,因此,约束了小车的初速度v,即v1≤v≤vm,这时,如图我在上面(1)(2)分析的一样,这时,小车、弹簧两者共同压杆,使之向右移动,直到杆的速度减为0,小车才被弹簧反弹,弹簧把开始存储的弹性势能W释放出来,变为小车反弹的动能,对应的速度v1即为所求。

7、城轨车辆采用缓冲装置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缓冲器其实就是一个起到一个阻尼作用的装置。
大家应该都学过简谐振动,再理想状态下是会不断往复运动的,汽车弹簧也是一样,当汽车经过坑洼后尽管路面很平整,但是汽车仍然会因为弹簧还在振动而跟着振动。为了避免这一种现象就有了这个阻尼减震。

8、车钩缓冲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首先说说车钩。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车钩按开启方式分为上作用式及下作用式两种。通过车钩钩头上部的提升机构开启的叫上作用式(一般货车大都采用此式);借助钩头下部推顶杠杆的动作实现开启的叫下作用式(客车采用)。车钩按其结构类型分为螺旋车钩、密接式自动车钩、自动车钩及旋转车钩等。螺旋车钩使用最早,但因缺点较多已被淘汰,密接式自动车钩多为高速铁路车辆所用。中国除在大秦铁路重载单元列车上使用旋转车钩外,现一律采用自动车钩。所谓自动车钩,就是先将一个车钩的提杆提起后,再用机车拉开车辆或与另一车辆车钩碰撞时,能自动完成摘构或挂钩的动作的车钩。中国铁道部门1956年确定1、2号车钩为标准型车钩。但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牵引吨位的增加,又于1957、1965年先后设计制造了15号车钩和13号车钩。客车使用15号车钩,货车则逐步用13号车钩代替2号车钩。

车钩由钩头,钩身、钩尾三个部分组成、车钩前端粗大的部分称为钩头,在钩头内装有钩舌、钩舌销,锁提销,钩舌推铁和钩锁铁。车钩后部称为钩尾,在钩尾上开有垂直扁锁孔,以便与钩尾框联结。为了实现挂钩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车钩具有以下三种位置,也就是车钩三态:锁闭位置——车钩的钩舌被钩锁铁挡住不能向外转开的位置。两个车辆连挂在一起时车钩就处在这种位置。开锁位置——即钩锁铁被提起,钩舌只要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转开的位置。摘钩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就可以把两辆连挂在一起的车分开。全开位置——即钩舌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当两车需要连挂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全开位置,与另一辆车钩碰撞后就可连挂。旋转车钩的构造与普通车钩不同,钩尾开有锁孔,钩尾销与钩尾框的转动套连接。钩尾端面为一球面,顶紧在带有凹球面的前从板上。当钩头受到扭转力矩作用时,钩身连同尾销以及转动套一起转动。旋转车钩现在只安装在专为大秦铁路运煤单元组合列车设计的车辆上。这种车辆的一端装设旋转车钩,另一端装设固定车钩,整列车上每组连接的两个车钩,两两相互搭配。当满载煤炭的车辆进入卸煤区的翻车机位时,翻车机带动车辆翻转180度,将煤炭倾倒出来。旋转车钩可以使车辆翻转卸货时不摘钩连续作业,缩短了卸货作业时间。 密接式车钩一般在高速铁路和地下铁道的车辆上使用。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两车钩连挂后各方向的相对移动量很小,可实现真正的“密接”;同时,对提高制动软管、电气接头自动对接的可靠性极为有利。

缓冲器用来缓和列车在运行中由于机车牵引力的变化或在起动、制动及调车作业时车辆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纵向冲击和振动。缓冲器有耗散车辆之间冲击和振动的功能,从而减轻对车体结构和装载货物的破坏作用。缓冲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于压缩弹性元件来缓和冲击作用力,同时在弹性元件变形过程中利用摩擦和阻尼吸收冲击能量。根据缓冲器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一般缓冲器可分为:摩擦式缓冲器、橡胶式缓冲器和液压缓冲器等。摩擦缓冲器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为螺旋弹簧(客车用)或环弹簧(货车用),后部为内、外环弹簧,彼此以锥面相配合,两部分之间有弹簧座板分隔。螺旋弹簧用来缓和冲击作用力,环弹簧两滑动斜面间的摩擦力用来起到吸收能量的作用。当缓冲器受力压缩时,使各环相互挤压,这时外环弹簧中就储存了大部分的冲击能量;同时各内外环簧的斜面之间因相互摩擦而将一部分冲击能变成热能。当外力除去后,各环簧之间又产生摩擦,将所储存能量的一部分再一次转变为摩擦热能而消散,因而起到了缓冲和减振的作用。橡胶缓冲器的头部为楔块摩擦部分,由三个形状完全相同且带倾斜角的楔块,压头和箱体等部分组成,楔块介于压头与箱体之间,整个缓冲器封闭在箱体内。橡胶缓冲器是借助橡胶分子内摩擦和弹性变形起到缓和冲击和消耗能量作用的。为了增大缓冲器容量,在头部装有金属摩擦部分,借助三个带有倾角的楔块,在受压时与箱体及压头间各接触斜面产生相对位移,因摩擦而消耗冲击能量。

9、(16 分)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

(1) x = f/k (2) (3)当 时, ,当 时,

10、车钩的缓冲装置

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与某车辆缓冲装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