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范本参考
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1
第一章 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范围. 2
1.4分类分级. 2
1.5预案体系. 3
1.6应急原则. 4
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 5
2.1企业概况. 5
2.2项目概况. 6
2.3危险辨识. 12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20
3.1指挥机构. 20
3.2救援组织. 21
3.3办公机构. 24
3.4咨询机构. 24
3.5组织体系. 25
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26
4.1危险源管理. 26
4.2预警行动. 26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27
第五章 应急响应. 28
5.1响应分级. 28
5.2响应程序. 30
第六章 信息发布. 30
第七章 后期处置. 31
第八章 保障措施. 32
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 33
9.1培训. 33
9.2演练. 33
第十章 奖惩. 34
第十一章 附则. 34
第十二章 预案编制领导小组及任务. 35
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 36
第一章 煤粉制备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36
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6
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8
1.3组织机构及职责. 39
1.4预防与预警. 40
1.5信息报告程序. 40
1.6应急处置. 41
1.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44
第二章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45
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45
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47
2.3组织机构及职责. 47
2.4预防与预警. 48
2.5信息报告程序. 48
2.6应急处置. 49
2.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53
第三章 触电伤害专项应急预案. 54
3.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54
3.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56
3.3组织机构及职责. 56
3.4预防与预警. 57
3.5信息报告程序. 58
3.6应急处置. 59
3.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62
第四章 机械伤害专项应急预案. 63
4.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63
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65
4.3组织机构及职责. 65
4.4预防与预警. 66
4.5信息报告程序. 66
4.6应急处置. 67
4.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0
第五章 高处坠落专项应急预案. 71
5.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71
5.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72
5.3组织机构及职责. 72
5.4预防与预警. 73
5.5信息报告程序. 74
5.6应急处置. 75
5.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8
第六章 锅炉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79
6.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79
6.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85
6.3组织机构及职责. 85
6.4预防与预警. 86
6.5信息报告程序. 86
6.6应急处置. 87
6.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91
第七章 汽轮机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92
7.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92
7.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94
7.3组织机构及职责. 95
7.4预防与预警. 96
7.5信息报告程序. 96
7.6应急处置. 97
7.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01
第八章 总降压变电站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102
8.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02
8.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05
8.3组织机构及职责. 106
8.4预防与预警. 106
8.5信息报告程序. 107
8.6应急处置. 108
8.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12
第九章 中毒窒息专项应急预案. 113
9.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3
9.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15
9.3组织机构及职责. 116
9.4预防与预警. 116
9.5信息报告程序. 117
9.6应急处置. 118
9.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20
第十章 窑头窑尾电收尘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122
10.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22
10.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23
10.3组织机构及职责. 123
10.4预防与预警. 124
10.5信息报告程序. 125
10.6应急处置. 126
10.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28
第十一章 油库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129
1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29
1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32
11.3组织机构及职责. 132
11.4预防与预警. 133
11.5信息报告程序. 134
11.6应急处置. 135
11.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38
第十二章 电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39
1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39
1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40
12.3组织机构及职责. 141
12.4预防与预警. 141
12.5信息报告程序. 142
12.6应急处置. 143
12.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45
第十三章 化学药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46
13.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46
13.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49
13.3组织机构及职责. 149
13.4预防与预警. 150
13.5信息报告程序. 151
13.6应急处置. 152
第十四章 雷电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155
14.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55
1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62
14.3组织机构及职责. 163
14.4预防与预警. 164
14.5信息报告程序. 164
14.6应急处置. 165
14.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68
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 169
第一章 锅炉房现场处置方案. 169
1.1事故特征. 169
1.2事故应急. 169
第二章 空压机房现场处置方案. 173
2.1事故特征. 173
2.2事故报警. 173
2.3应急处理. 173
2.4注意事项. 173
第三章 清库现场处置方案. 174
3.1事故特征. 174
3.2防范措施. 174
3.3应急处理. 176
3.4注意事项. 176
第四章 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178
4.1事故特征. 178
4.2应急处置. 178
4.3注意事项. 179
第五章 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180
5.1事故特征. 180
5.2防范措施. 180
5.3应急处置. 181
5.4注意事项. 182
第六章 触电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183
6.1事故特征. 183
6.2应急处置. 183
6.3现场急救. 183
6.4注意事项. 184
第七章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185
7.1事故特征. 185
7.2应急处置. 185
7.3注意事项. 187
第八章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189
8.1事故特征. 189
8.2应急处置. 189
8.3注意事项. 191
第九章 坍塌现场处置方案. 192
9.1事故特征. 192
9.2应急处置. 192
9.3应急方法. 193
第十章 烧烫伤现场处置方案. 194
10.1事故特征. 194
10.2应急措施. 194
第十一章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处置方案. 197
11.1事故特征. 197
11.2防范措施. 198
11.3应急原则. 201
11.4注意事项. 201
第四部分 附录. 202
4.1应急通讯方式. 202
4.2应急救援物资清单. 204
4.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5
4.4厂区平面布置示意图. 206
4.5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207
4.6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图. 208
4.7教育培训记录. 209
4.8应急演练记录. 210
4.9救援队伍行进路线. 211
4.10重点部位逃生路线. 212
4.11厂区周边环境卫星图. 214
2、基于风险评估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如何编制优化?
几年来,随着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及安全管理的发展,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政府部门在安全监管上对企业应急管理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3年10月1日,新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出台并开始实施,标志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入“从有到优”的新阶段,国家在对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已经将提升应急预案质量作为了工作重点。新《导则》针对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时缺少风险评估导致预案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这一问题,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明确将“风险评估”作为应急预案编制步骤之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2014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应急综合[2014]4号)中进一步提出应急预案编制需深入开展危险因素辨识,注重将风险评估报告纳入备案内容。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更是明确提出将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应急预案备案审查的必要条件之一。由此可见,风险评估对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性。目前,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时由于编制人员专业能力的限制,极少进行真正有效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事故风险描述部分,均是凭主观经验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宽泛的概述,在具体的应急预案编制上存在两个极端:一是不分主次,对所有危险源均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二是与风险描述相脱节,仅编制一个综合应急预案。
企业编制的各种应急预案,最终均要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编制之初,“要编制哪些预案”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进行风险分析,盲目的对所有危险源均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没有重点和主次,导致预案缺乏针对性、很多专项预案只是作为文本被束之高阁,而真正有用的专项预案也不能得到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重视,从而预案也就丧失了其有效预防、降低事故影响的作用。针对此问题,笔者在近期做应急预案咨询工作的基础上,以某地勘企业为例,阐述通过风险评估从而进行应急预案体系优化的过程,探讨风险评估对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意义。
2.应急预案体系优化
2.1风险评估前的应急预案体系及缺陷分析地勘企业属高流动分散的行业,其工作条件多变,环境恶劣,涉及的事故风险较多。进行风险评估前,企业仅凭经验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概述,包括火灾、人身伤害事故(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等)、野外作业事故(溺水、人员失踪等)、基坑坍塌、自然灾害等,并针对所有风险均编制了专项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企业在专项预案中按照常规模板将火灾专项预案放在了第一位,在具体的预案中分析了办公室火灾、施工现场火灾等,但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并没有分情况进行编制,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而火灾事故对该企业来说并非多发事故;野外作业事故专项预案中分析了溺水和人员失踪,但是考虑到该企业的作业活动范围,人员失踪的可能性并不大;人身伤害事故专项预案力求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类型,个体伤害类型和群体伤害等混在一起,没有分重点和主次,接下来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编制很难较好的进行;自然灾害专项预案中包含了暴雨、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而关于自然灾害方面,企业的主要职责是在灾害来临前做好防灾工作。
2.2风险评估根据该地勘企业作业特点,选择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法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该企业历年的事故情况分析及对同类企业事故情况进行调研,以“以往事故发生频率”。
风险评估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如何编制与优化,总的来说就是,根据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结果,现有的总预案和专项预案,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规范或标准,结合企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现场设备设施、所在位置、应急力量、物资等),编制/优化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专家评审。
针对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安全监管总局有关推动应急预案简明化、实现应急预案有用好用的工作要求,某些公司开展的应急预案优化试点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这些公司开展了基于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的应急预案体系优化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面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
来源:网络综合
3、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