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美国如何处理 机动车撞行人交通事故
优先保护行人并非一面倒 ——看美国如何处理机动车与行人相撞交通事故 “生命高于一切”、“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现在美国的交通法规中,如对无证和酒后驾车处罚严厉,一旦发生事故会按谋杀罪定刑。但即使如此,在美国处理机动车与行人相撞事故时,也不是简单地对行人一面倒。 美国交通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机动车行驶里程持续上升,但去年创下交通事故死亡率新低,每1.6亿公里死亡1.48人,总死亡4万多人,其中只有小部分是行人。 处理办法分三种因地制宜定法规 据美国一些交通事故专业律师介绍,全美50个州围绕路权,对行人与机动车发生事故的处理办法差别很大,大体可分为3类: 第一类是责任过半认定制,即事故一方一旦被认定应承担50%以上的责任,就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美国半数以上州采取这一办法。 第二类是责任比例分摊制,即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双方责任比例,但同时强调行人的路权高于机动车。实行这一制度的有加利福尼亚等13州。 第三类是简单多数制,即事故中承担责任比例最多的一方负全责。实行这一制度的有阿拉巴马等6州。 值得一提的是,各州交通法规对事故责任的认定与当地交通实际情况密不可分。拿两大城市纽约和洛杉矶来说,就有不小差别。 洛杉矶要求驾驶员必须充分尊重行人的路权。机动车右转时,如果遇到行人过马路,必须停车等候;在没有横道线的路口,机动车也要停车让行人。一旦违规被逮住,这张“危害行人路权”的罚单轻不了,少说要二三百美元。一旦发生事故,哪怕是行人违规,驾驶员也逃不了干系。 但在纽约,行人过马路,机动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转弯,遇到行人闯红灯或是乱穿马路被车撞到,也会根据情况区分责任。如果驾驶员可以证明当时是正常行驶,行人突然从自己的视角盲区窜出,也采取了紧急措施,那么往往可以免除责任。 洛杉矶的一名警官说,该市人口密度低,道路宽敞发达,公共交通相对落后,绝大多数人选择驾车出行,不多的行人就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以记者开车1年多的体验来看,除非是在市中心上下班高峰,平时路口往往没有行人,或只有零星几个,完全有时间等他们过完马路再转弯。 但在纽约曼哈顿等市区,道路拥挤,人口密集,而且由于生活节奏快,不少性急的人会乱穿马路,交通警察根本管不过来。一名在路口执勤的纽约交通警察告诉记者,如果像洛杉矶那样停车让行人,一个绿灯根本就走不了几辆汽车,道路交通就会瘫痪。 买车必须买保险遵守法规保费低 美国医疗费用昂贵,对人身伤害的赔偿额也相当高,常常出现天文数字,但完善的保险制度使大多数交通事故肇事方不必担心赔得倾家荡产。 在美国,所有汽车必须强制购买类似中国“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大型卡车和巴士还要购买最高保额好几百万美元的全额保险。买车时,如果不当场买保险或者提供当前本人有效的保险单(有些州法律规定,同一人拥有的旧车保险可以在短时间内适用于新车),车商不敢放你出门。不开车的人相当数量也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有的州还规定雇主必须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遇到交通事故,由承担全部责任一方的保险公司赔偿,或是双方保险公司根据责任划分比例赔偿。虽然责任方一般不用自己掏腰包,但保险公司会给他记上一个不良记录,保费立马就会涨,如果事故很多,最后很可能会被拒保。而连续多年不出事故的人,保费会下降到起初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这就鼓励行人和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尽量避免事故。 保护行人应渐进要待条件成熟时 南加州一所大学的道路交通研究专家史迪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交通法规对行人的保护是根据实际情况渐进递增,而并非一步到位。 史迪夫说,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几乎所有州对汽车行人之间的事故都按照责任划分认定,并没有行人路权高于汽车之说。后来,道路设施不断完善,社会文明程度提高,行人交通法规意识增强,机动车日渐普及,保险制度也日益完善,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些州开始修改法律,倾向于优先保护行人。其他几个州也曾经有议员建议修改交通法规,但是被议会否决了,理由是当地条件还不具备,如道路设施不够完善,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现象还比较多等。 他进一步说,保护弱者并没有错,但强弱的划分是相对的。当汽车刚发明时,汽车少而行人多,能说那时汽车就一定是强者,行人的路权就要高于汽车吗?法律的作用是调整双方行为,如果在不合适的时机非要过度偏向其中任何一方,那么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2、去年IIHS美国碰撞测试,最安全的56款车全解密!
不久前,按照往年惯例,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公布了最新一年度的最佳安全车型榜单。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车辆碰撞测试机构,IIHS的评测标准一直以来对于大部分车来说都是“魔鬼”般的存在,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对全球消费者而言,其对车辆的安全测试结果向来都具有非常高的参考意义。
在2019年,总共有111款车辆获得了IIHS TOP SAFETY PICK认证,而这其中又有56款车型获得了最高安全级别的TOP SAFETY PICK +殊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去年是哪些车通过了IIHS的“炼狱式”考核,一路过关斩将成为赢家的吧。
评选标准,“副驾25%小偏置碰撞”是亮点
IIHS的TOP SAFETY PICK认证始于2006年,从2013年开始又细分出更加严格的TOP SAFETY PICK +顶级安全认证,其核心测试项目——正面25%小重叠面碰撞测试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到了2018年,IIHS再次提高了碰撞测试标准,加入了“副驾驶侧25%小重叠面碰撞”测试环节——获得TOP SAFETY PICK+的车辆需要通过所有测试,并获得全部优秀(GOOD)评价。
TOP SAFETY PICK认证车辆的标准略有放宽,副驾驶侧25%小重叠面碰撞测试和大灯评级中获得良好(Acceptable)评价即可(依旧非常严格)。
另外,鉴于IIHS只针对美国市场在售车型进行碰撞测试评估,车型分类方式上与国内和欧洲都有所不同,这一点希望读者朋友稍微留意一下。
TOP SAFETY PICK+最佳车型
小型车部分(紧凑型):共计11款
整个榜单被日系与韩系给承包,其中韩系代表现代、起亚上榜5款车型,和斯巴鲁打个平手。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考虑到现代和起亚的海外版车型一般引入国内后都有较大改动,唯一具有一定参考性就是起亚2019款Forte(福瑞迪)这款车型。
中型车:共计7款
屠榜的依旧是日韩系品牌,在国内无人问津的斯巴鲁轿车成最大赢家,其中斯巴鲁力狮2019款、2020款均有上榜,传统日系三剑客则只有丰田凯美瑞在榜单上。而老款现代索纳塔、老款起亚Optima(K5)、马自达6、新凯美瑞在国内也属于主流车型系列,并且国产车型在品质方面也还算是在线,因此,IIHS这份榜单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豪华中型车:共计5款
在这一细分市场中,品牌开始呈现多样化,德系大厂开始发力,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所有上榜车型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宝马3系和奔驰C级国产版以及特斯拉Model3都属于热门车型,几个品牌的同款国产车型在安全性方面也有着较好的表现,而雷克萨斯ES350就更不必多说了,进口车型中的战斗机。
大型车:共计两款
比较可惜的是起亚高端系列Stinger4与国内消费者无缘,但采用了丰田TNGA新构架的亚洲龙,以及上面的新凯美瑞都证明了新平台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值得信赖。
豪华大型车:共计7款
这一细分市一直都是BBA为首的德系品牌天下,这一点从榜单上也有很直观的体现——奔驰E级、宝马5系、奥迪A6均有上榜。
另外,现代在美国市场推出的高端系列捷尼赛思也表现出了极高的车身安全素质,旗下三款车型G70、G80、G90全部上榜。反倒是印象中在这一领域表现还不错的美系品牌,只有林肯Continental(大陆)这一款车型。
至于日系豪华品牌,则是无一上榜。
小型SUV:共计8款
小型SUV市场,日韩系依旧保持优势,霸占了其中6个席位。其中,同样采用了TNGA平台的全新换代RAV4没有令人失望,也对得起它如今的爆款地位。
而像奥迪Q3、雷克萨斯UX这样的豪华品牌小型SUV,在品质方面还是延续了大厂该有的水平。另外,主打安全牌的沃尔沃在2019年推出的XC40也在品质方面也保持一贯水准。
中型SUV:共计6款
本次上榜的中型SUV里面,几乎所有车型都与国内消费者无缘——唯一有些关联的大众途观,也完全不具有参考价值(想想国产版在中保研那惨烈的碰撞测试成绩吧)。
亮点依然是韩系车,现代、起亚在2019年推出的全新中型SUV,在北美市场保持着极高热度的现代Palisade、现代圣塔菲表现亮眼,不知道相关高端车型入华能不能得到相应的高关注度。
豪华中型SUV:共计8款
豪华车型方面,大部分都是国内消费者熟悉的“老面孔”了,既有宝马X3、X5、奔驰GLC、GLE、雷克萨斯NX这样的热门车型,也有讴歌RDX这款小众车型。在榜单上还出现了即便在美国市场也属于极小众的氢燃料汽车——现代NEXO,看得出,不管任何车型,IIHS都是一视同仁,获得认可的只有硬实力。
大型SUV:1款
以往,消费者都认为大型SUV皮实耐造,在美国市场上更是主流车型,向来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但这次比较出人意料的是,IIHS将最佳车型这个奖项颁给了奥迪首款纯电SUV e-tron,看来,有着传统优势的美系品牌需要加把劲了。
最后说说
从这个获奖名单看下来,会发现韩系品牌在美国市场的认可度有着惊人的大幅提升——这跟韩系品牌这几年在国内的整体状况简直大相径庭。
而新能源汽车随着竞争力提升,也开始与传统燃油汽车展开了正面较量。美国本土品牌在本次榜单上极低的出镜次数已令人唏嘘不已,另外,像是斯巴鲁这样在国外风生水起,而国内叫好不叫座的进口品牌,表现也让人大跌眼镜。
当然了,作为国内消费者,IIHS的这份榜单中,高档进口车的参考意义会更大一些,而引入国产化的合资车型,也有少数品牌存在偷工减料、区别对待的黑历史,因此,相应国产车型还需综合中保研C-IASI的报告结果,进行比对参考。
但不管怎么说,IIHS这家测评机构对于很多车企来说就是一面“照妖镜”,于我们中国消费者而言,能够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尤其对于那些全球车型来说,如果经得起最为严格的IIHS测试,还在国内机构测试中不及格的话,那就真的会打脸打得很疼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在美国如果车被别人撞了怎么办
估计那个美国女人也看出来了,因此就形成了这种局面!
你是犯了撞车之后的大忌了!
在美国发生了车祸,第一件事是赶紧照相,取证
第二件事是交换双方的保险资料,互相做详细记录
如果对方有一点儿含糊,马上报警!
绝对不能私了,也就是中国人能想到私了
现在的局面对你是没有一点儿有利的地方了
她没有驾照?那么保险估计也是没有了!
这样的人,警察来了,先把她弄到监狱再说话!
甭说要钱了,估计你连这个人找都找不到了!
就是找到了,好的,人家两眼一翻,根本不认识你
再就是,完全是你的错儿,你撞了她,她不找你的毛病,就是大赦你了!
吃一堑,长一智吧!
在美国发生了车祸不是你这样解决的!
自己花钱买教训吧!
4、美国IIHS公布2020版最耐撞车型 大家又在问大众汽车去哪里了?
随着大家对国内什么中保研(有限公司)的各种碰撞测试的关心,不少品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特别是某众的车型。但有人质疑,其“中保研”也是已经以普通盈利性公司性质存在的企业。这样的“局”是否还有其他目的。这也显示了大家开始关心日常购买或者升级购买的豪华品牌车型的安全重视。
那么真正的一家不靠企业拿钱而纯在的协会,美国的IIHS(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高速公路保险协会,最近公布了他们的2020年度“最安全汽车精选+”。而这个名单里面的车型,按照美国的习惯和中国车市习惯的不一样相当于是,2019年到2020年上市的车型。
名单按照美国的车型大小级别来细分,和国内的分级略微有点不一样。我们凹凸之道现在为你详解。
国内的紧凑级(或者叫A级)
最大的赢家是本田和斯巴鲁。其中2020款本田Insight,和斯巴鲁XV Crossterk混动在国内没有卖的。而且我们最常见可以买到的就是马自达3昂克赛拉。这个级别里面我们的VW大众完全没有入围。
中级轿车(B级轿车)
这个级别是国内典型的改善型消费,特别是花钱买了一些比较差的小SUV的用户,很容易回头买这个级别的中级车,因为各方面都兼顾。但是我们惊奇的发现,国内市场常见的大众、奥迪、BMW完全没有出现在这个榜单,看来美国人民在“用车概念”上的确和我们不一样。
我们看到了我们熟悉的马自达6 阿特兹,丰田的凯美瑞。而斯巴鲁的2020款力狮和傲虎在国内市场都是小众车型,卖得比较惨淡。而2020款的日产Maxima 就是打着运动牌上市的西玛,大家都要忘记了它的存在。
中级豪华车(比较便宜的豪华车)
这个级别的榜单大家终于能看到都能买到的了。雷克萨斯的ES在国内卖的非常火爆,而2020款的奔驰C级,也是很多女性的选择。相信这也是它能力压BMM的新3系的一个资本了。而特斯拉的Model 3同样上榜。虽然最近国产的魔豆3,被各种内饰质量差,电池衰减成为新忧虑围绕,但碰撞方面仍然是“最安全”的。当然,我们要知道国产的Model 3 的电池供应商和美国车型不一样。
大型豪华车(国内的中级豪华车或者C级车)
再次体现出了汽车消费市场的文化差异。在多金级别的市场,我们熟悉的只有奥迪的A6。而后面的两款韩系的劳恩斯G70和G80,都属于国内的稀有动物!给你说了名字你都不觉得能想起是什么车!
小型SUV(国内的紧凑级或者小型SUV)
看了这榜单,我们要感叹美国人民是多喜欢马自达和斯巴鲁!?其中CX-3和CX-5都是国内比较喜欢的车型。而且比较多人也喜欢他们的颜值。而2019款的森林人,其中是被中年阿姨和大叔喜欢的车型,没有想到也是“最耐撞”的,真的是车不可貌相!
中型SUV(国内的中大型SUV)
钱花到这个阶段,中美市场消费习惯的差异就小了。这个级别最耐撞的车,大家估计都比较认同。讴歌RDX现在也只有进口车,这点成了好事情。但国内市场的销量太小。而重要的凯迪拉克XT6,是在国内市场中已经崭露头角,还需要市场销量作为背书。但他是唯一出现的榜单中的美系品牌。
现代的Nexo在国内基本没有机会购买到,因为大部分是氢燃料版,在国内你买得到都没有地方支持您去加氢气。
雷克萨斯NX系列倒是有钱就能买,但这个级别的竞争太激烈。价格差不多的竞品沃尔沃的XC90,居然也没有受到IIHS的青睐,看来新车就便宜那么多,还是有点什么其他原因的。最后作为国内售价100万左右,最人们的豪华SUV,奔驰GLE也是榜上有名。而天天和它打架的BMW X5,这次没有上榜!
下面让我们再看看一些图片,这些车你都能认识或者看过吗?
奔驰GLE的这个颜色,国内还没有太多人买。
还好又奥迪A6,但国内都是A6L,喜欢加长的文化还在盛行。
雷克萨斯真的厉害,国内的RX都还有加长的版本,而美国同学普遍更高,为什么不喜欢加长的呢?
国产的特斯拉,也是特斯拉。就是之前买的人,感觉车价垮得……另外现在的新能源车前往不能卖到二手车市场,贬值率让人吐血!
奔驰C级全面换装1.5T发动机+轻混后很多人有意见,这还是大奔的思想在作祟。
美国人民怎么那么喜欢SUBARU,而国内斯巴鲁的经销商现在什么样,我想我们不用多说了吧?
怎么又是日系车?美国人民真的懂车嘛?现在抱着“日系皮薄,一撞就完全吸能”,最安全的车就是坦克这样的不能溃缩,又重又大的思想的人还很多。为什么IIHS的最安全榜单只有这些车呢?你怎么看呢?希望和我们互动。
对了!国内最火的神车VW大众呢?这个问题似乎严重了?也请发表你的开发,并关注我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为什么美国IIHS的碰撞测试汽车撞完后得滑入停车场?
因为可能他这个膨胀测试之后的路段设计就是这样的。
6、同及别的美国车,日本车,德国车,韩国车各自正面相撞后,结果怎样?
按常理来说,美国车把德国车的保险杆撞了一个坑,韩国车的保险杆不知踪影,发动机移位,日本车的发动机舱不见了,小日本从车上走出来说:“我们这车就是好,比美国车省油不说,还不会伤到对方!”
7、美国汽车碰撞保险公司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背景前提:在美国,所有的机动车必须配有行车保险,没有保险的汽车上路属于严重违法;驾车的司机必须持有并随身携带美国某个州颁发的有效驾驶执照,或者持有获得认证的国际驾照;司机没有酒后驾车,车内也没有开启了的酒精饮料。如果不能满足以上三个先决条件,交通事故的性质就会有变化,警察介入后会导致更多的环节。
另外,很多留学生喜欢在假期时间结伴租车出行。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购买某种车险,让自己后顾无忧。最方便的是在租车当时购买车行提供的保险,负担在车辆使用期间任何交通事故和伤亡的理赔。自己有车且有车辆保险的同学们如果选择另外租车,需要向自己的保险公司提前询问自己的保险是否在自己开租车的时候仍然管用。另外无论几个人合租车辆,只要是计划参与开车的学生都应该保证自己的姓名在租车保险的名单上。
检察伤势:在交通事故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镇静。首先要进行自查,看看自己有没有受伤。之后要检查确定通车的人没有受伤。如果自己所在汽车里的所有乘客都没事,同时又有其他车辆卷入此次事故,则需要确认其他车辆的司机和乘客的伤势状况。一旦发现任何严重的伤情,必须马上寻求帮助,普遍的常识是拨打911。
如果车被撞得不严重,并且没有人员伤亡,那么请将自己的车移到路边停好,避免阻碍交通和诱发后车的碰撞。如果车辆的损毁极其严重,那么请打开紧急停车的双蹦灯,坐在车里等候警察的到来。
打电话报警:如果没有呼叫急救车的需要,那么就拨打当地的警署电话报告交通事故。报警时候要简单叙述事故地点,涉及人数,严重程度,是否有人员伤亡等。在警察到来以前不要和任何人解释协商事故的过程和责任人。记得好莱坞大片里经常提到的“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将作为法庭证词……”这句经典台词吧?如果事发后你急于表态或者向对方当事人道歉,很可能在理赔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当警察赶到后,直接向警察报告事故过程,同时一定要记得索要警察的姓名和事故纪录。
现场取证:当等待警察到来的时候,请用相机或者手机拍下自己车辆以及其他所有有关车辆的图片。在一些州,警察可能不会对没有人员伤亡或者车辆损毁严重的事故进行特殊处理。因此,在事故报告中详细记录撞车的细节和损失,并且通过当地警察局或者交通管理局填写州交通事故报告就尤为重要。这份报告是你履行了法律程序的证明,是向保险公司报告事故和理赔时候的依据,是你送车辆去修理厂时候的备用文件(有些修理厂会拒绝给没有向警察局报备的事故车辆修理),也是你在完成汽车修理之前被交通警拦住时候的保护伞(比如你撞掉了一只大灯,在事故单上会给你一定期限去进行修理。如果在你修车之前在街上因为缺大灯被警察拦住,出示了事故报告后不会因为驾驶不合格车辆而受到处罚)。
交换信息:根据事故的轻重程度,警察可能很快就处理完现场调查和事故报告并准许当事人离开。当你离开现场前,记得索要其他当事司机的姓名、地址、电话、交通保险公司信息(包括保险单号码、对方司机的驾照号码、车辆牌照号码、以及机动车拥有人的姓名)。同时,要记下事故地点的街道和位置,以及目击者信息。
联系保险公司:不论撞车事故的严重与否,你必须立刻通知自己的保险公司。你的车里保存的那张车辆保单(美国各州要求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将自己车辆保险单的一联原件随车携带)上会有事故报告电话或者客服电话。在电话报告的过程中你会被询问到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详细车辆人员损失信息,以及是否报警等内容。你的车辆保险公司之后会根据你报告的时间地点等内容以及拟从警察手里获得的事故报告单编码直接联系当地警察局获得进一步的认证以及责任人信息,之后开始理赔处理。
说句题外话,美国开办车辆保险的公司众多,价格也有差异,选择车辆保险属于司机自己的选择。但是一定要咨询周围的人,选择服务和条款好的公司,不要只图便宜,购买劣质服务。同时,即便是同一个保险公司,也分为不同的险种。比如相对便宜的事故责任险,只负责投保人为事故责任人时对对方车辆的理赔,不负责投保人本身的车辆损失。另一种比较贵的事故全险,不论投保人是否为责任人,投保人及对方车辆的修车理赔和人身伤害都可以得到赔偿,即便是投保人开车撞坏了邻居家的邮筒也会由保险公司负责。但是,一旦投保人成为交通事故的责任人,之后的保险费就会被抬高,并且在几年内都会保持这个水平,直到投保人若干年内无事故后才能获得重新评估,降低投保费用。
私了:留学生在美国人生地不熟,特别害怕“摊上事”。真正遇到车祸,不论是自己还是对方的责任,都下意识地希望赶快解决,花钱免灾。小奔强烈反对留学生私了车祸。首先,如果是对方责任,对方提出私了大多数是因为没有驾照或者没有保险。但是,留学生对美国的车辆修理行业不熟悉,不知道其中花销可能大的惊人。一个保险杠的喷漆可能就几百甚至上千美金,车辆越好越贵。如果贪图私了的几百上千块钱,可能导致日后自己蒙受更大修车损失。并且更关键的是,自己的车辆可能因为没有警察的事故记录不被修理厂接受,或者被怀疑。如果自己是事故责任方,那么私了后可能被对方电话骚扰,敲诈高额赔偿,甚至会在扯皮过程中被告上法庭。
长期出门在外难免有个磕磕碰碰。虽然我们无法预期和阻止事故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从精神和物质上尽可能地准备自己,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才能遇事不慌。最后套用那句很流行的横幅,希望大家“高高兴兴出门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8、美国休斯敦两名司机碰撞当街掏枪互射了吗?
12月6日下午,美国休斯敦西南区发生枪击事件。两名司机在发生车祸碰撞后,一言不合当街掏枪互射,导致一名司机受伤,流弹也击中一名路过的无辜民众头部。
据现场目击者表示,枪战发生在6日下午2时40分左右,车水马龙的Kirkwood Road和Westheimer Road交叉口附近。两名司机疑似发生车辆擦撞后起了口角,竟各自掏出枪在大街上互射,在警方赶到前,双方至少击射超过12发子弹。
其中一名司机中弹受伤,先被送往Ben Taub医院接受治疗,另一名没有受伤的司机则被警方当场逮捕。
这场突发的大街枪战也波及一名站在对向停车场的非裔女性,流弹击中她的头部,救护车赶到后紧急将她送往医院救治。
据目击者表示,现场枪声不断、子弹到处飞窜,两人在当街拿枪对峙情况令许多经路过民众看傻了眼,枪声大作时纷纷找地方掩蔽。
警方于现场拉起封锁线,将两条车道封锁,封锁造成Kirkwood Road和Westheimer Road大塞车,许多车辆被迫绕道,就连路旁的主流超市停车场也一度因许多车辆驶进绕道而回堵;现场地上放置超过12个警方用来标记子弹的标志,可见当时枪战之激烈。
休斯敦(Houston),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第一大城,全美国第四大城市,墨西哥湾沿岸最大的经济中心。面积为1,440千平方公里,市名是以当年德克萨斯共和国总统山姆·休斯敦(Sam Houston)命名的。
休斯敦是哈里斯县(全国第三大县)的县城。休斯敦在密苏里市的东面,西南部分伸入福遍县,东北一小部分伸入蒙哥马利县。
休斯敦创建于1836年,合并于1837年,是美国成长最迅速的大城市之一,也是全美最大的一个没有规划法的大城市。
大休斯敦都会区是美国第五大都会区(9个县),2014年7月1日人口6,490,180人。
休斯敦以其能源(特别是石油)、航空工业和运河闻名世界。休斯敦港是世界第六大港口,美国最繁忙的港口,外轮吨位第一,不分国籍则居第二位。财富500强总部仅次于纽约市。休斯敦是德克萨斯医疗中心的所在地,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研究和治疗机构的集中地。休斯敦还是美国27个超过170万人口的重要大都会地区中生活消费和房价最低的。休斯敦被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组和网络(GaWC)称为“全球城市。
9、美国关于机动车与行人发生碰撞
生命高于一切”、“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现在美国的交通法规中,如对无证和酒后驾车处罚严厉,一旦发生事故会按谋杀罪定刑。但即使如此,在美国处理机动车与行人相撞事故时,也不是简单地对行人一面倒。
美国交通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机动车行驶里程持续上升,但去年创下交通事故死亡率新低,每1.6亿公里死亡1.48人,总死亡4万多人,其中只有小部分是行人。
处理办法分三种因地制宜定法规
据美国一些交通事故专业律师介绍,全美50个州围绕路权,对行人与机动车发生事故的处理办法差别很大,大体可分为3类:
第一类是责任过半认定制,即事故一方一旦被认定应承担50%以上的责任,就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美国半数以上州采取这一办法。
第二类是责任比例分摊制,即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双方责任比例,但同时强调行人的路权高于机动车。实行这一制度的有加利福尼亚等13州。
第三类是简单多数制,即事故中承担责任比例最多的一方负全责。实行这一制度的有阿拉巴马等6州。
值得一提的是,各州交通法规对事故责任的认定与当地交通实际情况密不可分。拿两大城市纽约和洛杉矶来说,就有不小差别。
洛杉矶要求驾驶员必须充分尊重行人的路权。机动车右转时,如果遇到行人过马路,必须停车等候;在没有横道线的路口,机动车也要停车让行人。一旦违规被逮住,这张“危害行人路权”的罚单轻不了,少说要二三百美元。一旦发生事故,哪怕是行人违规,驾驶员也逃不了干系。
但在纽约,行人过马路,机动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转弯,遇到行人闯红灯或是乱穿马路被车撞到,也会根据情况区分责任。如果驾驶员可以证明当时是正常行驶,行人突然从自己的视角盲区窜出,也采取了紧急措施,那么往往可以免除责任。
洛杉矶的一名警官说,该市人口密度低,道路宽敞发达,公共交通相对落后,绝大多数人选择驾车出行,不多的行人就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以记者开车1年多的体验来看,除非是在市中心上下班高峰,平时路口往往没有行人,或只有零星几个,完全有时间等他们过完马路再转弯。
但在纽约曼哈顿等市区,道路拥挤,人口密集,而且由于生活节奏快,不少性急的人会乱穿马路,交通警察根本管不过来。一名在路口执勤的纽约交通警察告诉记者,如果像洛杉矶那样停车让行人,一个绿灯根本就走不了几辆汽车,道路交通就会瘫痪。
10、国外车企在美国的碰撞测试的车架和中国一样吗
基本框架一样的,钢板质量肯定有不同的,这就是分进口和合资的区别,现在网上说的奔驰新E,就是个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