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过户必须要买卖合同吗?
一定得有买卖合同,这是为了证明车辆的来源是合法的,房屋买卖与车辆是一样的,没有买卖合同是不可能给办理过户手续的。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买卖合同中机动车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认定买卖合同中机动车财产所有权转移时间问题的复函法研[2000]121号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陕高法[2000]50号《关于如何认定买卖合同中机动车财产所有权转移时间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关于如何认定买卖合同中机动车财产所有权转移时间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后才能作出规定,但请示中涉及的具体案件,应认定机动车所有权从机动车交付时起转移。
附: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请示的内容提示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00年4月向最高人民法院报送了《关于如何认定机动车财产所有权转移时间的请示》。该请示中涉及的案件大致情节是:
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前,被告就其所有的汽车与第三人达成了买卖协议,并且在第三人支付款项后将汽车交付给第三人。虽然未到车辆管理部门办理过户登记,但第三人”接受该车后在工商管理的汽车交易市场上办理了交易手续,并将该车投人运营。原告起诉后,要求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扣押被告已卖掉的汽车。对法院是否可以对该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产生了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虽然被告与第三人就该车达成了买卖协议并且被告交付了车辆,但未到车辆管理部门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买卖行为无效,车辆仍属于被告所有,原告提出的财产保全措施有道理,法院应当支持。
另一种意见认为,尽管被告或第三人未到车辆管理部门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但目前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未规定车辆管理部门的登记是机动车买卖行为生效的必然条件,既然被告收受了第三人支付的车款并将汽车交付给第三人,该车的财产所有权应当已转移到第三人。如果法院扣押第三人的汽车,就属于扣押案外人的财产,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故法院不应当支持原告的财产保全要求。
3、签定车辆买卖合同,车款已经付了,但对方又把车卖给别人了,这是什么行为?
属于一物二卖
一物二卖处理规则如下:
1、如果一物二卖后,两份合同均未履行时,应坚持签订在先的原则;如果有一份合同已经履行,包括两种情况:
(1)出卖人先后与两个不同的买受人订立合同后,对后买受人履行了合同义务的,后买受人取得物的所有权,前买受人可以向出卖人请求损害赔偿。
(2)出卖人将物售与前买受人并办理了产权过户登记或交付之后,又与后买受人成立同一标的物的买卖合同的,属于无权处分行为,因无权处分并最终导致合同无效的,由出卖人向后买受人承担信赖利益的赔偿。
2、如果后买受人明知出卖人已与前买受人就特定车辆订立买卖合同,仍与出卖人订立买卖合同的,属于恶意串通或侵权行为,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合同无效。
4、私下签订的车辆买卖协议有用吗?没过户
机动车不过户,私下写份转让协议,协议成立,但是不生效,不动产必须登记过户,动产要交付,汽车属于拟制不动产,所以按照法律规定是要过户的,协议对外无法律效力。
简单地说,汽车只要交付,达成买卖的合意就是转移所有权了。
只是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原来的车主再次把车子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对方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是可以取得汽车的,你不能取得汽车所有权,只能要求车主承担违约责任。
而你们之间达成的协议,只要符合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是合法有效的。
5、车辆买卖合同如何签
签署车辆买卖copy合同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确定卖车人是否对车辆享受所有权;
第二,车辆行车证、所有权登记证书(绿本),保险等需要核实真伪;
第三,合同中注明购车款的数额,给付时间,以及给付方式;
第四,约定办理过户手续的时间;
第五,车辆过户前车辆违章的处理;
第六,违约责任
6、车辆物权法,车辆过户与交付,车辆责任判定?
1、与乙签订书面的买车合同,双方签字画押。找当地公证处对买卖行为进行公证,也可在签订合同时,找到2个以上的见证人,并签字画押,并说明知晓这一买卖行为。
2、合同约定:待交通事故处理完毕过后,即刻过户给乙方;将车交于乙方后,该车所发生的侵权责任由乙方承担。当然,这个约定属于你与乙的内部约定,不能免除第三人对你的追究,但是你可以在承担责任后,向乙方追偿。
3、监督乙方按时检验、购齐相关的保险,留下相关证据。
4、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你只要能证明车辆的实际控制人已经不是自己,且对车辆管理没有错,即可免除该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的责任。
欢迎,路者、高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