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型车定员数
你知道的定员是 950 定员的意识就是可以做那么多有那么多的座位。但是人多了允许超员百分子多少的。就象春运的时候。火车的定员是114允许百分子40--50的超员而实际上他们都是允许100%的超员的。所以这个人数是没的考究的。
2、什么是车辆定员?
1.
定员,是指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确定各单位应配备的工作人员数量(以编制部门提供的各单位编制数为依据);定额,是指在定员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客观因素确定每一人员的资源消耗补偿额。
目前,人员经费的定额项目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及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等8个子项目。公用经费的定额项目包括办公及印刷费、水电费、差旅费等12个子项目。
什么是定员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10-05-27 17:23:05来源: 智库百科
企业的定员,是指根据企业既定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规定企业应配备的各类人员的数量标准。合理定员能为企业编制劳动计划、调配劳动力提供可靠的依据;能促进企业改进工作,克服人浮于事、工作散漫、纪律松懈的现象,以提高效率。
定员的要求
1、定员要按照先进合理的原则
即既要考虑到现实的技术组织条件,又要充分挖掘劳动潜力,尽量应用先进工艺技术,改善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形式;既保证满足生产的需要,又避免人员的窝工浪费,尽量精简机构,减少不必要的人员,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的办法来完成更多的任务。
2、定员要能够正确处理各类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
要合理安排直接生产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关系,提高直接生产人员的比重,降低非直接生产人员比重;要正确处理基本工人和辅助工人的比例关系,做到合理安排,配备适当,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可能,正确规定人员比例;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重要逐步提高。
定员工作的作用和任务
定员工作也是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其主要作用是,用组织措施保证企业合理地配备人员,以达到节约人力、避免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具体表现在:它是企业编制劳动计划的依据;是调配劳动力、检查劳动力使用情况的依据;是改善劳动组织,遵守劳动纪律的必要保证。
企业定员的范围应该包括所有部门和岗位,即包括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全部人员。但不包括,与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无关的其他人员,或临时性生产和工作所需的人员,不能独立定岗的学徒工不列入定员范围。定员工作包括确定企业总人数、各部门的人数、各岗位的人数、掌握各种技能的人员的人数,以及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员工一般分为两类:
1、是从事生产和技术工作的人员,他们是直接生产人员;
2、是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为非直接生产人员。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各类人才从事各项专门的活动,在客观上各类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其中主要是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的比例,直接生产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
传统的观点认为非直接生产人员比例不能太大,中国曾经为国营企业规定了17%的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但很少有企业能够达到。主要原因有:管理不善,造成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肿的不合理现象;各种比例与企业生产特点有关,很难为企业确定这种比例关系,这完全取决于实际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辅助生产工人的比例和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
总之,要从实际出发,服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需要,既要做到合理分工发挥工人专长,又要避免因分工过细而造成人力资源利用不足。在机构设置方面,要求机构精简,管理层次少,做到人有其事,事有其责,杜绝互相推诿,提高办事效率。
定员的编制方法
定员工作要求做到先进合理,要符合高效率、满负荷、充分利用工时的原则。如果是一个新建企业,在一开始就要做好这项工作。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劳动法律对员工的保护非常严格,哪怕辞退一名多余的员工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处理不好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员工的士气,会使企业陷入两难境地。所以选择科学的定员方法是很重要的。
定员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按生产工作量确定人数,劳动定额作为计算工作量的标准,在定员计算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只要有劳动定额的岗位都应该考虑使用劳动定额资料来定编。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都是以劳动定额为基础的。
1、时间定额定员
由于不同工种不同加工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比较,而时间定额是最通用的劳动消耗标准,一旦不同工种和对象的劳动量换算成时间量就能比较了。用时间定额可以计算企业所有的基本生产工人的定员数。这个方法适用于许多场合,当用来计算全厂的基本生产工人定额人数时,只要取全厂的生产任务总量;计算车间的基本生产工人定额人数时,生产任务取车间总量;同样地,如果计算某一工种的定员人数,生产任务取该工种的总计值就可以了。其余情况可以类推。
2、产量定额定员
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与时间定额法基本相同,只是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定额任务用产量定额表示。此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劳动对象单一的场合。如生产量大并且稳定的零件制造厂,可以按零件的加工任务量计算定员,总加后得到全厂的基本生产工人定员人数。
3、看管定额定员
根据机器数量、开动的班次和工人看管定额计算定员人数。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适合于实施多机床看管的企业。对于实行一人一机的劳动组织方式的企业,采用这种方法不一定合理。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生产任务必须饱满,机器没有停工时间,否则得出的定额人数会偏大。
4、岗位定员
根据工作岗位的数量、岗位的工作量、操作人员的劳动效率、劳动班次和出勤率等因素计算定员人数。按岗定员的方法与生产量无直接关系,与生产类型有关,它适合大型联动装置的企业。如发电厂、炼油厂、炼钢厂等。也适合于无法计算劳动定额的工种和人员。例如,辅助工、机修工、后勤服务人员等。用这种方法定员很难找到计算公式,工作抽样是比较适合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操作人员实际的工作情况抽样,分析工作量是否饱满,如果工作量不足,可减少人员或者增加看管岗位。
5、比例定员
就是按企业职工总人数或某一类人员的总人数的某个比例计算出其他人员的定员人数。企业中的卫生保健人员、炊事人员、某些辅助工人可以采用此法定员,使用的比例数是个经验数据,可以用工作抽样方法分析比例数的准确性。
6、业务分工定员
即根据组织机构、职务岗位的工作种类和工作量来确定人数。这种方法定性成分很大,又主要适用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这些人员的工作内容广泛,工作量不容易计算,工作效率又与每人的能力、工作态度和劳动热情有关,具体操作时有一定的难度。工作抽样也适用于处理这个问题。
企业的编制定员是企业人员数量及其构成的基本标准,是个相对稳定的劳动人事资料,企业不可能经常进行定编工作,有个较长的稳定期。但是,企业的生产量在不同季节不同月份往往变动很大,为了保证任务和人力相匹配,在每个计划期(年计划和月计划)都需要做人员需求计划,以指导劳动力的余缺调整和补充。这里指的主要是基本生产工人。如果生产任务减少,基本生产工人就应该等比例减少,减下来的人员可以临时安排一些其他工作,甚至可以参与产品推销,这比窝工要好得多。
3、北京地铁车辆定员每平方米六人怎么表示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地方标准
其中要求,地铁车厢内每平方米最多站5人,列车运行最小间隔在2.5分钟内,通道换乘行走平均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车站用空调时,站厅和站台温度分别按29℃、27℃设计,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
4、地铁列车编组形式
按照国内通用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车辆类型主要可分为:A、B、C、D及L(B2)五种。五种车型的主要区分是车体宽度。注意:这里指得是普通的侧面垂直的列车,不是鼓型车。
长度可以靠改变编组来随时变化,高度差别不大(因为人的身高都差不多),所以这些都不是车型的参考标准。只有宽度最重要,而且一旦成型就无法再改变,因此是区分车型的唯一标准。
(地铁编组数在地铁建设之初便确定,列车编组数量不能超过设计的长度,有预留则启用预留部分后不能超过预留的长度。虽有扩建的例子,但扩建并非可随意为之的事情。)
国铁也一样存在界限,这个界限和轨距是相关的,事实上很难想象轨距1067但是车宽3米3的样子,这也是很不稳定的。
中国国铁车宽一般是3米,铁路界限最多可以兼容3.4米也就是可以兼容到新干线的水平(3380毫米)。如果超过界限,就可能剐蹭行车设备造成事故。我国国铁因为和地铁概念被严格区分,所以他们主要面向长途,所以虽然容积大但定员远远小于地铁。
车辆长度跟车型有点关系,是因为类别高,线路标准相对稍高,此时车辆增长也是可以的。对比一下:A型一般在21-24米;B型19-21米;C型15-19米;D型(暂定)21-24米。有时候,尤其是像日本那种实行混跑的国家,因为国铁车辆入侵,车型的定义经常会失效,所以不必强求。
至于高度,对于三轨系统,目的就是减小隧道面积,如果做得跟高架线车辆那么高,意义就失去了。此外,单纯说乘客高度固定的说法不全面,因为乘客不是全部,车顶空调薄厚,安装方式,都直接影响了车辆高度。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方式主要分为3种。
1、由政府或自治团体来营运,被称为公营,在中国大陆较常见。
2、由民营企业营运,是为民营,在亚洲除中国外的国家较常见。
3、由公营团体出资,民营企业经营,在欧洲较常见。
5、地铁一列车能坐多少人
成都地铁现有运营线路采用的均为“6b”车辆编组,即每列车由6节b型车厢组成,车辆的定员为1259人。5号线首次采用的“8a”车辆编组,车辆定员为2144人
自己可以除一下,1259/6以及2144/8就可以知道这两种车型容纳人数了,正常情况差不多一百多
6、地铁列车的长度?
什么是地铁A型车,B型车,C型车?
地铁的ABC型三种车主要是车体宽度不同。A型车宽3米,B型车宽2.8米,C型车宽2.6米。注意:这里指得是普通的侧面垂直的列车,不是鼓型车。
长度可以靠改变编组来随时变化,高度差别不大(因为人的身高都差不多),所以这些都不是车型的参考标准。只有宽度最重要,而且一旦成型就无法再改变,因此是区分车型的唯一标准。
国铁也一样存在界限,这个界限和轨距是相关的,事实上很难想象轨距1067但是车宽3米3的样子。
这也是很不稳定的。我国国铁车宽一般是3米,铁路界限最多可以兼容3米4也就是可以兼容到新干线的水平(3380毫米)。如果超过界限,就可能刮曾行车设备造成事故。我国国铁因为和地铁概念被严格区分,所以他们主要面向长途,所以虽然容积大但定员远远小于地铁。
车辆长度跟abc有点关系,是因为类别高,线路标准相对稍高,此时车辆增长也是可以的。对比一下:a类一般在21-24米;b类19-21米;c类15-19米。有时候,尤其是像日本那种到处乱跑的地方,因为国铁车辆入侵,abc类的定义经常会失效,所以不必强求。
至于高度,对于三轨系统,目的就是减小隧道面积,如果做得跟架空线车辆那么高,意义就失去了。此外,单纯说乘客高度固定的说法不全面,因为乘客不是全部,车顶空调薄厚,安装方式,都直接影响了车辆高度。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有人以为,在地面以下行驶的叫地铁,在地面高架上行驶的就是轻轨;还有人以为,轻轨铁路的钢轨重量比地铁轻,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单向最大高峰每小时客流量的区别。地铁的铁路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每小时为 3 万 -6 万人次,轻轨铁路能适应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为每小时 1-3 万人次。轻轨与地铁的钢轨无轻重之分。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每辆 310 人,超员为 410 人,编组采用每列 6 辆;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 202 人,超员 224 人,编组采用每列 2-4 辆,轻轨铁路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而灵活变更运行轨道,有的建在地面,有的驶入地下,有的建成高架,具有投资省、见效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7、沈阳地铁车厢定员多少人
载客量:带司机室车:230人
无司机室车:245人
8、什么是列车定员数?
定员,是指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确定各单位应配备的工作人员数量(以编制部门提供的各单位编制数为依据);定额,是指在定员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客观因素确定每一人员的资源消耗补偿额。
目前,人员经费的定额项目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及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等8个子项目。公用经费的定额项目包括办公及印刷费、水电费、差旅费等12个子项目。
9、地铁列车车辆的主要尺寸的长宽高是多少
1)一般世界上有三种地铁列车车型 。A型车为3.0米,B型车为2.8米,C型车为2.6米。当然也有例外 如将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的超宽A型旗舰车,3.2米 。
A型车 基本尺寸:长22m、宽3.0 m、高3.8 m , 断面面积=11.4m@
B型车 基本尺寸:长19m、宽2.8 m、高3.8 m,断面面积=10.64m@
C型车 基本尺寸:长19m、宽2.6m、高3.8 m ,断面面积=9.88m@
2)这三种车型是世界统一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牌子(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日立。),都是按照这三种规格建的。目前唯一的特例是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的超宽AA型旗舰车,3.2米
3)中国北京五号线新车也是目前北京地铁车辆中最宽敞的,车厢宽2.8米,高3.8米,而普通车厢宽只有2.6米,高度为3.51米。我国地铁列车根据“体宽”可分为A、B、C三个型号,以A型列车宽度最大,载客量最多。 中国新下线的列车最大载客量为2460人;每辆车长度为22.8米,宽度为3米。
4)以DKZ5型车辆为例:
车辆高度(最大处):3695mm
车体宽度(最大处):2800mm 客室地板面距走行轨顶面高度:1100mm
A型车 基本尺寸:长22m、宽3.0 m、高3.8 m
B型车 基本尺寸:长19m、宽2.8 m、高3.8 m
C型车 基本尺寸:长19m、宽2.6m、高3.8 m
10、成都地铁一列列车正常容纳多少人
成都地铁现有运营线路采用的均为“6B”车辆编组,即每列车由6节B型车厢组成,车辆的定员为1259人。5号线首次采用的“8A”车辆编组,车辆定员为2144人
自己可以除一下,1259/6以及2144/8就可以知道这两种车型容纳人数了,正常情况差不多一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