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坦克装甲车辆

坦克装甲车辆

发布时间:2020-08-03 02:36:31

1、为啥有的坦克装甲车辆使用铝制装甲?铝虽然轻便,但是易燃烧,防护效果不如钢,容易被击穿。

铝合金并不容易燃烧啊。。。
而且铝的比强度也比较高的,超硬铝中,强度可以达到钢的一半,而重量只有1/3,同等质量情况下甚至要比钢还要强,但是带来的隐患就是厚度的增加。坦克是密集防护的,除了必须的部分外全部都是装甲防护的,他对体积要求很高,所以宁可牺牲机动性来换取战场生存率。而装甲车及快速机动性要求更高一些,所以铝合金反而有其生存空间。

2、装甲车跟坦克什么区别啊?

区别主要在:

重量不同,坦克即使是轻型也一般在数十吨。

坦克一般装载大口径火炮,一般是120或125MM,而装甲车一般只装载小口径速射炮,一些装甲车也可以搭载反坦克武器。

坦克装甲厚,一般可以达到数百毫米,而装甲车不过几十毫米。

坦克一般都是履带式,而装甲车有履带式,也有轮式,也有履带和轮式相结合的。

3、坦克有多少种装甲类型?工作原理是什么?

均质装甲:就是实心的金属装甲板,二战时期都是这种,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因为,防御效果不理想,而且,为了提高防御能力就要无限增加厚度,那是,坦克无法承受的。
复合装甲:指采用不同的材料配合使用,像三明治那样,这样的复合装甲,由于是多层的,所以,穿甲弹在穿透这样结构的装甲时,会损失大量动能!因此,他可以通过结构优化,来达到增强防御力。是目前使用的主流的装甲模式。
反应装甲:最典型的就是爆炸反应装甲,通过爆炸反应抵消动能弹的动能,达到增强防御的目的,由于一般是一次性的防御模块,所以,反应装甲一般都是,临时披挂的。目前是普遍使用的临时加强防御能力的主要手段。
空心装甲:他是通过人为的增加装甲板之间的距离,来达到抵御聚能弹的目的。一般聚能弹都是射出高温金属射流,这射流威力虽然大,但是射流的穿透距离却是一定的,所以就有空心装甲,这种伪装甲。现在在伊拉克经常能看到,美军车辆上都是那么多栅栏一样的东西,就是这个原理。
没有什么主动装甲之说,那应该算是主动防御系统,是苏联人最早投入实用的,包括,“鸫”“竞技场”等系统。以色列人目前也有一款投入实用叫“圣杯”。一般主动防御系统,都是软硬兼施,电磁干扰啊!激光干扰啊!火力拦截啊!总之方法多多,我就不细说了!

4、什么是坦克装甲车辆的主动防御系统?

随着反装甲武器的迅速发展,坦克装甲战斗车辆仅通过增加装甲厚度、改善装甲材料、加装反应装甲等,来提高自身防护能力的方法已近极限。为解决坦克装甲车辆的生存问题,主动防御系统应运而生。

主动防御系统,是指通过安装预警探测装置获得来袭弹药的运动特征,然后通过计算机控制对抗装置,使来袭弹药无法直接命中被防护目标的一套系统。主动防御系统分为干扰型、拦截型和综合型。干扰型主动防御系统是采取施放烟雾、抛射干扰诱骗弹等方式使来袭弹药无法直接命中。拦截型,即采用激光、电磁、导弹等更为可靠的硬杀伤拦截手段摧毁来袭弹药。综合型即综合采用以上两种方法。


主动防御系统示意图

目前,俄罗斯、美国、以色列、德国、中国等多个国家都在积极研制主动防御系统。


俄罗斯T14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示意


德国豹-2A7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示意


以色列梅卡瓦-4型坦克上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主动防御系统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它只能对各国现役的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筒进行拦截,对超高速飞行的弹药(如坦克炮发射的脱壳穿甲弹),主动防御系统无法有效探测、发现和拦截。其次,主动防御系统对来袭弹药告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情况复杂、形势多变的近距离陆战场上。未来,坦克主动防御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扩大告警范围、提高探测器件的精度和相应速率、探索新式探测手段、寻求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

5、关于坦克装甲车辆的书

如果想看的话你可以买几本
《简氏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中文版里面有超过500种坦克和装甲车加个60元内
另有《苏联坦克发展史》(全套,还有其它国家的)一本好像是20元,《陆战之王—坦克装甲车》 20多元

前面比较专业,后面只是科普级别,国内互相抄来抄去,好多错误都特别可笑,比如坦克倍径抄成同型号突击炮的倍径,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非军事专业的编辑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基本都是拿出来骗钱的……

此外有两本本不太符合你要求的,但是很全面的书籍
全英文书籍:JANE`S ARMOUR AND ARTILLERY 1984-1985 很全很专业的关于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的书籍,售价300以上

中文的有一本翻译的
书名:《坦克与装甲战车:900多种坦克与装甲战车的详细解读 》售价200多,有900多种坦克、装甲车。除此之外,真的很难找了……

6、坦克装甲车辆怎样做到三防

主要是通过增压风扇和过滤装置
增压风扇在车内形成轻微的超压
这样在战场环境上车辆总是处于排气状态
外界的毒害物质就很难通过微小空隙进入车内
而车内主要进气管路都带有过滤装置
以上主要是防化学和生物的手段
针对气溶胶雾化之类的效果比较好
而防原子主要是防辐射衬层来完成的
这种衬层有临时披挂在车内的也有整体嵌合在装甲上的
我国三防主要是以俄国技术为基础,当然也有自己的一些符合国情的改动
随着技术提高,也开始讨论个人防护装置来加强
以前主要是以整体防护为主

7、坦克和装甲车以及战车有啥区别?

战车是陆地上用于作战的车辆,坦克和装甲车都是战车。
而坦克与装甲车严格意义上说,坦克属于装甲车的一种,是一种将火力、机动、防护性等特点集于一身的武器。根据上述原则,其通常装有大口径的主炮。厚重的装甲以及大马力的发动机。
而通常所说的装甲车一般是指除坦克外的其他装甲车辆,通常不具备坦克的厚重装甲,可完成作战、输送、侦查、武器装载/发射等多种任务,范围较广不好明确定义。
以下列举几种装甲车队的类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自行火炮(排除法国凯撒一类)、装甲侦查车、装甲指挥车、坦克/装甲抢修车、坦克/装甲架桥车、各类导弹发射车(通常为重量较轻的短程防空导弹或反坦克导弹,如我国的红箭-9、俄罗斯的“道尔”等),等等。区别主要在1、重量不同,坦克即使是轻型也一般在数十吨2、坦克一般装载大口径火炮,一般是120或125MM,而装甲车一般只装载小口径速射炮,一些装甲车也可以搭载反坦克武器
3、坦克装甲厚,一般可以达到数百毫米,而装甲车不过几十毫米
4、作用不同.坦克的目的有二,一是利用其强大的防护掩护来撕裂敌人的阵地防御,二是在突击过程中重点摧毁敌人的坚固火力点和装甲装备.而装甲车主要是运送士兵,并掩护步兵进攻,其装备的武器目的主要在于压制敌人火力,为步兵进攻创造条件
5、坦克一般都是履带式,而装甲车有履带式,也有轮式,也有履带和轮式相结合的

8、坦克装甲车步兵战车的区别是什么详细的定义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就是火力、防御、机动一个都不少。而且最贵。

步兵战车是供步兵机动作战用的装甲战斗车辆,在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等方面都优于装甲人员输送车,并且车上设有射击孔,步兵能乘车射击。步兵战车主要用于协同坦克作战,其任务是快速机动步兵分队,消灭敌方轻型装甲车辆、步兵反坦克火力点、有生力量和低空飞行目标。火力、防御低于坦克,机动性与坦克差不多,一般驾驶员3人,载员7人。使用机关炮比较便宜。

装甲车包括装甲汽车、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等的统称,它是装有武器和拥有防护装甲的一种军用车辆。这里单独指装甲运输(兵)车。
装甲运输车:设有乘载室的一种轻型装甲车辆。主要用于输送兵员,也可用于战斗。有履带式和轮式两种,大多数为水陆两用。由装甲车体、武器、通信设备、观察瞄准装置和推进系统等组成。动力装置位于车的前部。车后部为乘载室,其两侧和后部均有射击孔。车上武器有机枪,有的有小口径机关炮。主要用于战场上输送步兵,也可运输作战物资和器材.利用装甲输送车底盘可改装成装甲指挥车、装甲侦察车、装甲通信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救护车、装甲供弹车、和坦克架桥车、坦克保养工程车、坦克修理工程车、坦克运输车等多种变型装甲车。
与上两种车相比,攻击更低,一般只有机枪,防御更低,较少奋战在第一线。只运送东西和人员。驾驶员3人,成员10人。

9、现代坦克防御装甲

最初的坦克装甲都是在不断加厚装甲厚度的理念下进行技术革新。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明显的,坦克总重越来越重,以至于发动机技术和桥梁、路面的承受能力都接近极限。特别是破甲弹、碎甲弹等炮弹种类的完善和反坦克火箭技术的发展,要求坦克装甲必须寻找其他的强化途径。于是,“反应装甲”的理念提出了。现代的“反应装甲”是以色列首先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装甲车辆上采用的,后来苏联学习并完善了这种技术。

“反应装甲”其实就是在装甲车辆(主要是坦克)的装甲上,安装惰性炸药,惰性炸药对小一点的冲击不会作出反应(如子弹,小口径炮弹),当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动能弹,还有聚能破甲弹这些可以击穿坦克主装甲的武器攻击坦克时,他们一旦接触到了坦克装甲上的惰性炸药块,惰性炸药就会向外爆炸,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些反坦克武器的破坏效果,达到保全坦克的目的(由于穿甲弹或破甲弹所产生的金属射流的速度高达8000-10000米/秒,此时也只有炸药爆炸才能产生与之速度相同的爆炸物去高速切割金属射流,从而减轻其对坦克的破坏),所以你如果留心现在坦克照片的话(主要是东方的坦克),你可以看到坦克的前面装了很多排列地整整齐齐的小方块,那就是惰性炸药块,也就是反应装甲,当然反应装甲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只能使用一次,使用时容易把己方步兵炸伤,装甲车辆的装甲如果太薄的话,就无法使用反应装甲,因为反应装甲还是会对自身的装甲板造成损害,所以大部分使用反应装甲的都是坦克和重型步兵战车。

首次应用
1982年,以色列在入侵黎巴嫩的战斗中首次使用反应装甲。这种装甲以结构简单、廉价和显著提高抗破甲弹能力等特点,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此,反应装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一种新型装甲。此后,英国和前苏联等国相继把反应装甲应用于坦克装甲车辆。但是,反应装甲也存在着一些重大问题,例如:特种枪弹的诱爆和自身殉爆,使其失去效力;爆炸力伤害友邻步兵及车内的乘员与设备;不能有效对付穿甲弹;随后发展的多级串联空心装药破甲弹对反应装甲构成威胁等。

不断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以色列、英国、俄罗斯、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展和应用了新一代反应装甲。例如,美国陆军将采用美国和以色列合作生产的主动/被动混合式反应装甲单元,装配175辆“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每辆车装配195个反应装甲单元)。法国陆军正用GIAT工业公司生产的Brenus反应装甲,装配两个坦克团的AMX30B2坦克。该反应装甲单元重10千克,其中钝感炸药重400克,尺寸为300×150×75毫米,在遭受20毫米以下口径弹药攻击时不会爆炸。它们相当于400毫米以上轧制均质装甲钢抗60°倾角入射破甲弹,以及100毫米以上轧制均质钢抗穿甲弹的防护能力。

下面介绍的是国外新一代反应装甲的一些研究、发展趋势和近年研究的若干新型反应装甲。

发展防殉爆的反应装甲
俄罗斯全俄钢研所发明了由多个相互连接盒单元构成的反应装甲,可有效抗破甲弹和穿甲弹。这种盒单元的特点是:四个侧壁采用声阻抗变化的三层或四层复合材料,即从接触炸药的侧壁层开始,每相邻两层材料的声阻抗之比不小于2,从而衰减和消耗了爆炸冲击波,使相邻的盒单元不会发生殉爆。

无炸药的反应装甲
美国原FMC公司发明了一种无炸药的被动式箱形反应装甲单元。其特点是,在一个单元中设置若干飞板层,它们由许多独立的飞板(嵌入反应装甲单元的小钢块)构成。

穿甲弹或破甲弹射入该单元时,飞板被烧蚀和破碎,从而干扰和破坏射弹的侵彻能力。把炸药爆炸力变为机械侵彻抗力。

这种箱形反应装甲单元重量轻,体积小,用于保护装甲车辆的倾斜前端、尾端以及两侧。

美国陆军发明了一种对付弹芯的盒形反应装甲单元,其特点是把一个爆炸反应构件以隔板方式安装在该盒腔的中部。该构件面板的下侧边铰接在盒下壁上,其上侧边为不固定的自由边。该构件背板的上侧边铰接在盒上壁上,其下侧边为不固定的自由边。当长杆弹芯穿透盒外壁进入该爆炸反应构件时,其中的炸药爆炸,使该构件的面、背板以铰接固定边为轴心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作旋转运动,对弹芯产生一个扭转力矩使其偏离侵彻方向和破碎。

反应-被动式复合装甲
以色列研制出一种复合结构,可有效防穿甲弹和破甲弹。其基础结构是:钢面板+炸药层+惰性材料层(由铝、玻璃或陶瓷等材料构成)+钢背板。在惰性材料层和钢背板之间可设置第二层炸药,组成另外一种结构。增加这一层炸药,可改善炮弹以锐角攻击时的防护性能。还可在基础结构中再增设两层炸药,组成另外一种新的结构。德国研究出的一种结构是:反应装甲单元(面板+炸药层+盒盖)+钢盒(内装用环氧树脂粘接的陶瓷砖)。当面板厚5毫米、Al2O3陶瓷砖的表面尺寸为15×15厘米、其总厚度为射流侵彻深度的1/5时,这种复合结构可抵抗侵彻深度为340毫米的60毫米口径反坦克破甲弹。如果要对付更大口径和侵彻深度的破甲弹,可增大钢盒的尺寸和陶瓷砖的总厚度。

具有隐身功能的反应装甲
美国陆军研制了一种内装多个爆炸反应构件的箱形反应装甲单元,其特点是:外箱全部用S2玻璃/环氧复合材料制成,或者外箱的顶板用该复合材料,其余部分则用钢制造。

S2玻璃/环氧复合材料的平均密度为2.20克/厘米2,平均弹性模量为0.317×106千克/厘米,可使外箱的刚性、耐用性和重量达到最佳化。S2玻璃/环氧复合材料外箱顶板和一薄层磁性吸波材料相复合,可吸收雷达波,防雷达探测,避免使用射频制导的弹头寻的攻击。

主动反应装甲系统
为了使反应装甲更有效地抗穿甲弹和破甲弹,近年,国外积极研究传感器与反应装甲相结合的主动反应装甲系统。美国陆军正投资,研究把反应装甲同短距离传感器网及一台计算机集成到一起的主动反应装甲系统。该系统将计划用于M1主战坦克上,抵御120毫米动能弹。这个系统较轻,也可设计安装到“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上,防50毫米口径动能弹。德国莱茵工业有限股份公司克服了一些研究中的主动装甲防护系统价格昂贵、系统太复杂和易受干扰等缺点,发明了简便的主动反应装甲系统。其从外向里的结构是:防枪弹的被动装甲板+上、下表面覆盖传感薄膜的被动装甲板+防空心装药射流的抗弯曲板+设置在坦克装甲表面上的多个“<”形爆炸反应组件,它们被隔板隔开。上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两片传感薄膜分别通过导线与车内的电子监视系统(例如微处理机)相连接。该电子监视系统通过多根导线分别与“<”形爆炸反应装甲组件中的各个爆炸反应块相连接,并通过一根导线与车内的中央控制系统(例如车载计算机)或射击控制系统相连接。当炮弹触及被动装甲上、下表面上的传感薄膜时,立刻有信号传送到电子监视系统,该系统根据这两个信号确定炮弹的飞行方向和位置,并把引爆信号输送到相应的爆炸反应块上,使其提前爆炸,以最佳方式拦截和破坏炮弹。在传送引爆信号的同时,电子监视系统根据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数据,计算炮弹的速度和发射位置,并把这些数据传送到射击控制系统中,使其控制车载武器向炮弹发射点射击。用两块平行的被动装甲板代替这个主动反应装甲系统中覆盖传感薄膜的被动装甲板和抗弯曲板,可构成另一种主动反应装甲系统。这两块装甲板由多块小装甲板组成。在每个独立的小装甲板中都安装着一个冲击传感器或加速传感器,以便精确传送炮弹射入位置的信号。

10、坦克和装甲车的区别

坦克装甲厚,防护能力强,进攻能力强,运输能力弱
装甲车装甲较薄,防护能力弱,进攻能力弱,运输能力强


与坦克装甲车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