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攻击维和部队有什么后果
我个人认为啊! 首先攻击维和部队有这样的事情,维和部队中也有作战的部队,你要攻击了,维和只会防御,如果过分造成人员伤亡,或紧要物资损失才会采取特殊处理方法,可以理解为消灭。中国没有作战部队,一般都是工兵,很少有前线部队。前线部队费力不讨好。而且危险程度高。一般维和部队去的地方都是非洲那样的小国家。非洲那些小国家都是流氓国家,为了维持在世界的形象中国无时无刻的充当冤大头的角色。希望可以帮到你。
2、非盟维和士兵遭袭是什么情况?
4月1日,非洲联盟设在索马里南部的一处军事基地遭到极端组织索马里“青年党”袭击,造成至少4名士兵死亡、4人受伤。
索马里军方发言人哈桑说,4月1日上午,在农业小镇布洛马雷雷一处由乌干达士兵镇守的军事基地门口发生两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接着约100名武装分子使用手榴弹和机枪对基地发动进攻。基地里的维和士兵迅速进行还击。
乌干达军方发言人卡勒米尔说,4名乌干达维和士兵在袭击中身亡,另有至少4名乌干达士兵受伤,20多名武装分子被打死。
索马里“青年党”宣布制造了此次袭击事件,称有14人在战斗中被打死。
索马里“青年党”是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的极端组织,近年来在索马里及其邻国多次发动恐怖袭击。驻扎在索马里的维和部队经常成为该极端组织袭击的目标。
为了维护索马里安全并为索马里民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非盟2007年派遣特派团进驻索马里。
3、为什么俄罗斯的维和部队不戴蓝盔和联合国臂章还有他们的车辆为什么不涂白色涂装不写UN反而是军绿色
这个维和部队,是以联合国的名义派出去的么?比如,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的战争后,在南奥塞梯也有维和部队,但这个所谓的维和部队,其实是俄罗斯派出大军,威慑格鲁吉亚。
并不是联合国派出。
如果是联合国派出,应该有上述的图案和徽章。比如,非洲联盟,也有一些维和部队,也不是联合国派出的。
如果是联合国,则应该有。如果不是,可能就是军绿色,带着自己国家的国徽。当然,中国只在联合国的框架下,派出维和部队。
4、中国维和部队的国产战车叫什么名字
中国维和部队装备WZ551型轮式装甲车。
WZ551系列轮式装甲车辆是我军现装备的性能较为先迸的轮式装甲车辆,采用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56马力,最大速度每小时85公里,最大行程600公里.该车可水陆两用,车尾部有2个螺旋桨,当车辆在陆上行使时成竖立状态,而下水时,需将其旋转180度。该车战斗全重15吨,乘员2人,载员9人,车长6.65米,车宽2.8米,高2.89米,车体为焊接式,驾驶员在左前方,车长在其右侧;车体顶部有25毫米机关炮一门,位于可旋转的小炮塔内,炮弹基数400发,火炮两侧各有4个烟幕弹发射器,车长和驾驶员室与载员室用门隔开,车体两侧各有4个射击孔.动力室在车体后部,用门与载员室隔开。
5、为什么维和部队选用途乐这辆日系车?
维和部队选择途乐的三大原因:
1、便宜。联合国的会费经常有拖欠的情况,以美国最臭名昭著,美国分摊联合国会费最多,经常拖欠,曾经造成联合国工作人员工资都发不出,要裁员、精简机构,因为穷,工作用车只好买便宜点的了,作为全尺寸SUV,日产途乐比丰田陆地巡洋舰、路虎揽胜空间更大,比丰田陆地巡洋舰和大众途锐便宜,至于路虎揽胜、奔驰G系列那是豪华车,不太可能成为联合国工作用车。
2、可靠、越野性能好,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这方面除了丰田的陆地巡洋舰,秒杀欧系、美系越野车。日产途乐是自吸大排量发动机,比涡轮增压的途锐容易维护多了,对油品没那么挑剔。在维和部队最大量派驻的中东地区、非洲地区,无人越野能力、可靠性、容易维护方面,日产途乐已经被证明是最值得信赖的。
3、日本分摊联合国的会费部分可以用实物抵扣,汽车作为高价工具,联合国和日本都乐于用日本的汽车抵扣会费。
维和部队所在的地区,气候和路况一般都比较恶劣,所以对车辆的使用要求非常的严格,而日产的强大耐用性和途乐不俗的越野能力能够帮助维和部队完成各种各样的高难度任务需求。
6、参加过境外维和行动的中国兵有哪些?
1988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维和特委会,这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开端。
1990年,中国第一次向中东地区派遣了军事观察员。
1992年,中国正式组建了第一支维和部队,前往柬埔寨执行任务。
2001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
2002年1月,中国正式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一级待命安排,并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工程、医疗、运输等后勤保障分队,可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1个联合国标准工程营、1个联合国标准医疗分队、两个联合国标准运输连。
2003年2月,中国向刚果(金)派出首批维和部队175人,这是中国第二次成建制派部队执行联合国维和使命。
2004年,中国向利比里亚分三批派出维和部队共558名官兵,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
2004年9月17日,中国向海地派出首批维和部队125人,这是我国首次派遣成建制维和警察分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6年3月,中国向黎巴嫩派出首批维和部队182人,是一个中国维和工兵营,该营下辖一个排雷连、一个工程连、一个保障连和一个一级医院。
2006年5月16日,中国向苏丹派出首批维和部队135人。
另外,在东帝汶、波黑等地,中国也派遣维和警察多人次。目前,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维和军事人员总数达1300多人,正在进行的由联合国直接领导的维和行动中,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兵最多的国家
维和运输分队走出国门
中国正式组建第一支“蓝盔”部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是在1992年4月。2002年1月,中国正式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一级待命安排机制(一级待命机制规定所派遣人员和装备必须90天内部署完毕;二级为60天;三级为30天),并准备在适当时候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工程、医疗、运输等后勤保障分队,可提供1个联合国标准工程营、1个联合国标准医疗分队、2个联合国标准运输连。
中国政府决定向利比里亚派遣550人的运输、工兵和医疗三支维和分队后,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维和待命运输连在总后直属供应保障局某汽车团正式组建。维和运输分队共240人,军官30人、战士210人。编有3个运输排、2个特种运输排和1个保障排。据悉,这支维和运输分队是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唯一的专业运输保障部队,主要承担所有维和部队的物资、食品及人员的运输任务,在利比里亚的任务期限暂定为1年,根据形势发展,任务期限可能延长。这也是中国首支走出国门的维和运输部队。
维和官兵一年接受15项训练
出国前,维和运输分队的所有官兵都进行了轻武器、车辆驾驶、野战生存、外语和体能以及特种装备使用与维护、日常疾病预防等为期一年的强化训练,具备了履行维和使命的能力。
体能训练是官兵们面对的第一个考验。一人一天1个越野5公里,3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一位班长形容说,那些天大家都成了“瘸子”,上下楼梯都是扶着扶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挪动,有的战士吃饭时一只手拿快餐盘都拿不起。
语言是另一个难关。官兵们立下了死规矩:每天每人必须熟记30个英文单词,学会3句话;每天连队的集合、点名,值班干部必须要用英语下达命令;每天连长带头接受英语教员的考核。十个多月的英语强化训练之后,运输分队军官的英语水平基本能够进行日常会话和书面汇报,班长、士官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总后直属供应保障局局长王会军大校告诉记者,官兵们强化了射击、构筑防卫工事等战术训练和野外生存训练,并进行了各种条件下防御作战的演练,例如误入雷区时的处置、驻地遭袭时的处置等。官兵们经过训练,已具备了环境适应、独立执勤、野外生存、对外交往和自我保障能力,全面通过联合国考核,达到了执行维和任务的要求。
在总共15项的训练内容中,比较特殊的是心理素质训练。部队请来心理医生办知识讲座,利用广播、黑板报普及心理知识,组织过火障、过地雷阵、跳跃攀登、直立后倒等12个课目的心理训练,提高了官兵险恶条件下的心理承受能力。
目前,利比里亚3支武装力量各自控制一些地区,交界处仍有小冲突,全国范围内抢劫破坏时有发生。为确保官兵安全,维和运输分队装备了必要的枪支弹药等装备,以及防弹背心、钢盔、防毒面具等。运输连执行任务时也自行携带武器,遵守不开第一枪原则,但若遇袭可自卫。
国产先进装备武装维和部队
维和运输分队装备的179台各种车辆和通信指挥、保障维修、医疗药品及自卫装备等物资器材已通过海运于3月17日抵达利比里亚蒙罗维亚港。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国产高新运输装备首次大规模越洋过海走出国门。
据介绍,此次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装备的179台越野运输车、越野指挥车、通信车、救援车、运加油车及野战净水车、野战炊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