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特征点

车辆特征点

发布时间:2020-09-05 17:52:59

1、汽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每一个车系问题:日本车:“皮薄馅大”,配置较欧洲车丰富,价格比欧洲车略低,省油,热衷于混合动力车的研发,注重人机设计。安全性较低(虽然碰撞测试也能拿高分),车漆软,一刮就花。德国车:设计精密,工艺精湛,可靠耐用,技术先进,安全性高,车漆硬。整备质量大,油耗较高,人机工程设计不如日本车。造型低调,不十分前卫,稳重大气。法国车:设计优雅、大胆、前卫、浪漫,质量好,工艺精湛,油耗一般,安全性中等。但是过于浪漫的前卫设计很多不被人接受。保养维修上有自己的一条独特的体系,和国际通用的标准不太一致。英国车:英伦设计,富有绅士情调。后期的英国汽车江河日下,更多的采用了德国技术。小毛病多。意大利车:富有激情,强调运动性,盛产超级跑车。设计前卫,注重性能,但是可靠性不如德国车和日本车。美国车:大排量,低速高扭,大空间,高油耗,悬挂很软。松松垮垮,不修边幅,内饰做工粗糙。韩国车:外表光鲜,经济型好,油耗较低,保修期长(就在咱中国短,在欧美超长)电子产品一类的小零件多。车漆软,安全性差,不耐用,保值率最低。中国车:国有企业不作为,自主品牌起步晚,发展快,和国外差距在8~10年。鲜有完全掌握的先进技术。售价低廉,质量一般,不耐用,安全性参差不齐。

2、汽车标志,特点

您好,什么意思呢?【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3、汽车具有哪些特征?

车辆主要特征集中在五个方面,分别是车辆的动力性,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还有车身设计等。

4、什么是汽车?有什么特点?

汽车是指以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燃料或者以电池、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由发动机作动力的运输工具。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

5、各系汽车特点

日系车的特点
日系车的普遍特点是:看得见的东东应有尽有,模样精致;看不见的东东能省就省,省不了就换上垃圾凑数。前段时间,有位DX说日系车就好比暗媢,外表光鲜,方便实惠,开(用)起来很爽,但内质肮脏,总让人有不安的感觉,一不小心,就会小命不保。----我完全赞同这一说法,据笔者多年查考研究:在中国,日系车车祸率最高,特别是车祸死亡率极高。------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源于日系车卑鄙阴险的成本核算,也就是偷工减料。根据本人的了解,其成本运作一般有六大伎俩。
第一招,在发动机上偷梁换柱,更换劣质或过旧的发动机。
如威驰: 日本原装威驰使用VVTI发动机,一汽丰田威驰使用夏利2000发动机;又如雨燕:作为雨燕精髓的1.3升 91马力 DOHC VVT 发动机没有引进,而是采用国内羚羊使用的1.3升 85马力 SOHC 发动机。从发动机先进性,经济性,及动力输出各个角度来说,都比原装落后很多,但要号称世界同步,价格加倍.这实在是一个败笔,也是人为的故意。

6、各系列汽车的特点?详细

欧系车:

优点:发动机功率大,马力强,驾驶非常有乐趣。 (例如:凯迪拉克)
缺点:油耗太大!

日系车:

优点:省油,安静,舒适。
缺点:车皮太薄,而且偷工减料极其厉害!日本所谓的吸能技术可以把你的驾驶室挤扁,驾驶员或乘坐人员死亡!车要段成俩半非常容易(例如:本田-雅阁)。日本人的口号就是:“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

韩系车:

优点:加速性好,安静,舒适,很适合家用轿车。 (例如:现代-索纳塔)
缺点:节油方面有待提高。

7、各种汽车的特点?

1 W型发动机排列紧凑,鉴于大众的四轮驱动汽车几乎都是在前驱车平台上发展的所以需要开发像W8、W12、W16这样纵向体积小的引擎,而对于旗下宾利和布加迪来说因为有现成的W12和W16就不需要开发V12和V16了

2 宝马所生产的汽车整车配重比几乎都是完全的50:50黄金比例,驾驶者位置处于车的中心,这就意味着对抗重力加速度就有先天优势。宝马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悬挂系统,调校和技术都与其他厂商呈现差异化。宝马对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研究造诣了得,现在宝马则是通过低增压的双涡轮实现过去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水平并且确保涡轮增压迟滞的通病控制在最小范围

3 奔驰的舒适性主要仰仗于其在底盘与减震系统的开发上,现今在豪华轿车中广泛使用的空气悬挂系统本身就是奔驰首创的科技,空气悬挂可根据地面起伏自动调节底盘高度使车辆适应不同地波。而在普通奔驰车上则是通过对减震器的阻尼设定来实现其舒适的优势,另外现在低级别的奔驰开始通过配备选择性减震器来达到手动机械化调节悬挂设定从而达到高级奔驰中自主调节空气悬挂设定的能力

4 如今林肯的唯一优势只有各车型比同类车尺码大一号了,克莱斯勒车在同类型中价格优势大,雷克萨斯的优势在于车内静音和音响,英菲尼迪一直试图成为与宝马比肩的日本运动车品牌在车辆操控性上很接近宝马,本田的优势是车内人体工程学设计,丰田在新能源开发和混合动力技术上是做得最好的,凯迪拉克现在也是把宝马作为主要敌人并且造型设计个性在国内的优势是付费客户服务项目

5 保时捷的特点是其独有的后置后驱/后置四驱技术,兰博基尼的特点是驾驶时几乎没有电子系统干预的纯粹的人工驾驶感觉,玛莎拉蒂的特点在于将豪华轿车与跑车结合塑造高档氛围化的跑车,捷豹现在的特色是外观将英伦皇室风与现代化的结合还有其V8发动机技术,布加迪的特色是花昂贵的价格体验世界最速汽车直线超暴力加速的感觉

6 奥迪Q7在车内乘坐空间方面做得很好而其整体技术来源是大众途锐和保时捷卡宴,宝马X5在于将轿车的操控感植入进全尺寸SUV的身体,路虎揽胜仰仗其品牌在越野车方面的造诣其野外全地形通过能力是市面上大多数SUV达不到的

望采纳

8、汽车的特点是什么

好车是外观流线型像飞机(少风阻省油)内饰高档
排量小动力大
省油
内部空间大
装备齐全(什么卫星导航了 什么助力了什么DVD 什么空调什么暖风)
最最主要的是密封的好 降噪音做的好 最好是进水里不漏 呵呵开个玩笑i

9、汽车的特点和优势

汽车行业特点
1 汽车工业
生产各种能自行驱动供客运和货运使用的无轨车辆的工业。汽车工业主要包括发动机、底盘、车体等主要部件的生产,并组装成车,或购进零部件组装或改装成车或生产汽车的备品、配件以及修理汽车等。
它是综合性的制造和组装工业,汽车工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中起着重要支柱作用,主要原因是:汽车工业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汽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它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汽车生产过程集中着许多领域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高技术。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推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建成了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5%,载货汽车品种和产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轿车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得到了缓解。我国已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形成了几家初具国际竞争规模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品种和数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有部分进入国际市场。
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国汽车行业共有企业2391家,其中整车企业118家,改装车企业546家,摩托车企业136家,发动机企业51家,零部件企业1540家;汽车行业拥有职工18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9万人;行业总资产508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2243亿元,净值1556亿元;国家批准的轿车建设规模为112万辆,其中国家已经验收或建成的轿车生产能力91万辆。1999年全行业实现总产值3411亿元(90年不变价),销售收入3115亿元,工业增加值749亿元,利润总额106.5亿元。
200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911亿元,利润177亿元,比1995年分别增长80%和107%;生产汽车207万辆,其中轿车60.5万辆,比1995年分别增长43%和86%;生产摩托车1153万辆,占世界摩托车产量的44%,比1995年增长45%;汽车工业出口额为25亿美元,进口额为36亿美元。
世界汽车业已出现了八大新趋向,即零部件采购全球化,生产装配模块化,汽车底盘通用化,目标成本控制化,开发周期缩短化,生产管理精益化,汽车销售租赁化和汽车发展生态化。

2 汽车生产
2.1 分类
汽车按运输对象分为客运汽车和货运汽车
简称货车)两大类。客运汽车按座位多少可分为客车和轿车。一般乘坐9人以上的为客车,9人以下的为轿车。货运汽车分公路用和非公路用两类。按特种用途,汽车又可分为专用汽车、越野汽车和农业用汽车。汽车由汽车车身和汽车底盘两部分组成,可与挂车和半挂车组成汽车列车。

2.2 汽车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
汽车能成为普通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主要原因是采用了专业协作的生产系统,采用了标准化、互换性、流水线加工和装配的大量生产方式,使汽车的产量和质量都能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在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能不断及时地相应地改进和更换车型。汽车的生产批量大于一般的机器,有利于采取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工艺。将若干个汽车制造厂所用的某种零、部件合并在一个厂生产,生产批量就更大,能采用更高效率的工艺。

欧美各国在开始生产汽车时,某些部件如板簧和车轮等即由专门的工厂生产,这是制造马车时就已经有的分工。最早作为汽车零部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的是轮胎和汽车电器。20世纪初大批汽车厂并入大公司后,有的厂即转为专业公司,一些未并入的汽车厂也有改产汽车零部件的。也有一些中小专业厂合并成集团,专门生产汽车的零部件(其中一些大的集团也有跨国公司),如离合器、传动轴、变速器、转向机、驱动轴、散热器、制动器和车架等。日本10家主要的汽车生产厂与8000余家零部件厂和材料厂协作,汽车厂本身的劳动量只占30~40。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则从3万多个工厂取得零部件、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这些工业称为汽车的协作工业或横向工业。

美国等国的汽车专业化和协作体系,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其杠杆是质量和价格。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组织制订汽车零件的试验方法和联接尺寸等标准,对于促进专业化和协作起了很大的作用。欧洲的柴油机喷油系统仅由3家公司供应,美国年产上千万辆汽车所用的活塞环、轴瓦和火花塞也只由3家公司供应。这些专业公司的经营成就,表明了专业化生产的优越性。零部件的发展推动了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大大缩短新车型从研制到投产的周期并减少生产费用。

日本在50年代后期形成汽车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体系,这是日本汽车工业能与美国竞争的基础。美国等国的零部件厂是通过竞争、转业、甚至停闭等过程而形成的体系,日本则依靠政府用经济手段来扶植汽车工业的发展。

2.3 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和推广
汽车的生产技术和所用的材料发展很快,常向其他机械制造部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其他领域中的新技术、新材料也往往首先移植到汽车工业中。

汽车生产用材料 汽车生产使用大量材料,如自重1吨的典型轿车,约耗用厚薄钢板500千克,钢材180千克,铸铁110~130千克,轻金属4千克,橡胶36千克和塑料32千克。

由于大量生产的零部件必须有稳定的质量,汽车生产对材料的要求十分严格。例如对于钢材,不但要求一般的机械性能(拉力、冲击强度和疲劳强度等),还要求金相组织(如晶粒等、夹杂物和淬透性)、深拉延性能和切削加工性等符合一定的标准。

汽车还使用多种特殊材料:制造活塞的高硅铝合金、制造轴瓦的铝基合金、铜铅合金、含石墨的塑料、制造气门的含氮奥氏体钢、制造构件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和多种工程塑料等。1960年以来,原用于航空和航天技术的蜂窝夹层材料、玻璃纤维或碳素纤维增强塑料和陶瓷材料等已用于汽车。

新技术和新工艺
20年代初,汽车工业根据流水生产的时间节拍,将一些金属切削机床用辊道等联成加工线,继而发展成为组合机床,这是切削加工设备的一大发展。组合机床的出现,不但提高了汽车的生产率,还促进了机床工业的发展,而且也推广到其他机械制造部门。

1970年以来,为了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要求,又发展了柔性制造系统,其中一种方式是用加工中心和计算机数控装备组成,由计算机指挥,把毛坯和在制品送到各个加工中心加工,可以同时加工多种零件。在有一些零部件专业厂和某些汽车厂中,将结构外形,以至工序相同而尺寸不同的零件编为一组,由计算机操纵在同一生产线上加工,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效率。

70年代初发展的工业机器人,最早用于比较复杂的车身焊接生产线上。这种焊接机器人,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几十个至上百个精细的焊点的焊接工作。以后工业机器人又应用于喷漆、机械加工和部件装配等工序。

制造汽车车身需要使用大吨位压力机和深拉延性能好的优质冷轧钢板,这就促进了大型冲压设备、大型模具加工技术和机床的发展,也促进了深拉延冷轧薄钢板的大量生产以及半连续、全连续的热轧和冷轧钢带机的发展。车身是由骨架和蒙皮焊接而成的,这就促进了多点焊机的发展。车身要求应用良好的防锈处理技术和美观而耐久的油漆和镀层技术,又促进了这些工艺和材料的发展。这些设备和工艺适于制造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所以促进了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有的汽车公司则兼制这些产品。

为了节省原材料和减少加工量,汽车工业的毛坯生产趋向精密化,采用了压力铸造、精密铸造、粉末冶金、模锻和冷镦等生产毛坯的工艺。而拉削和硬齿面高精度齿轮加工,尤其是弧齿锥齿轮、双曲面齿轮的加工艺和设备,以及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和硫化等新工艺,也都是在汽车工业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这些工艺设备往往相当复杂,例如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12000吨热模锻机械压力机的自动生产线,每分钟能生产汽车前轴锻件一根。这种压力机不但生产率高,模具寿命也比模锻锤高两倍。

2.4 新汽车的发展研究和生产设备
汽车的结构复杂,多数汽车是大量生产的产品。如果汽车生产后在复杂的使用条件下发现早期损坏或不适应使用要求,就会造成用户和制造厂的巨大损失。因此,20年代以后,逐渐总结经验,形成产品投入生产前的设计定型程序和生产准务工作程序。

发展研究 发展产品之前先经过技术预测和市场预测,确定发展方向,然后按照技术经济分析的结果和零部件的系列,选定产品的主要参数和结构方案。设计完成后,试制样车,进行定型性试验。

生产准备 经过试验定型的汽车,在投入生产前需要对工艺、设备和工艺装备(工具、夹具、模具和量具等)进行准备工作。只有一些小批量生产的重型汽车和专用汽车,才不需要工作量很大的生产准备。大量生产的汽车,工艺装备系数(每个零件所需工艺装务的平均数量)往往达5~5,总的制造工时达数百万。在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家中,工艺装备都由专业化的工厂制造,汽车厂只提出定型的产品图纸和生产纲领。这些专业工厂可以在很短时间内(1年左右)配齐工艺装备和专用设备,因此汽车生产厂更换车型比较容易。

轿车由于竞争激烈,几乎每年都要改动外形,主要部件如发动机等往往隔数年更换一次型式。虽然有可能迅速更换车型,但各公司考虑经济效益,大多采用逐步改换车型的办法,只有在十分迫切的情况下才发展全新结构的车型。

在专业化协作的生产体系下,汽车生产厂的发展研究和更换车型需要得到各行业、各工厂的配合和支持。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汽车工业才得以不断进步并保持在机械行业中的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3 汽车行业CIMS特点
根据产品结构及生产批量的特点,属于大量流水生产
3.1 基本特征
·根据市场预测或某种指标组织生产。
·产品结构简单、品种少、更新慢。
·生产工艺稳定,制造周期短。
·设备投资高。
·生产计划以日产量、旬产量或月产量下达。
·生产具有明显的节奏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

3.2 生产管理的重点
由于大量流水生产类型的企业以市场预测和用户订单组织生产,并采用库存适应市场变
化,因此,其生产管理的重点是:
·保证原材料、能源连续不断的供应。
·加强设备维修,保证不出故障。
·集中制定计划,大量应用经过优化的标准计划。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保证均衡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
3.2 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
为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与均衡性,宜采用在制品定额法和JIT生产方式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其中,在制品定额法是以预先规定的在制品占用量为依据确定车间生产的一种方法。用在制品定额法确定车间生产任务的主要计算公式为:
其中 ——车间I的计划期出产量;
——后续车间I的计划期投入量;
——车间I的外销半成品量;
——车间之间库存在制品占用量定额;
——期初预计实际库存量;
——车间I的计划期投入量;
——车间I允许的废品数量;
——车间I内部在制品占用量定额;
——期初预计车间内部在制品实有量。
用在制品定额法确定各车间生产任务必须按反工艺顺序先计算出产量,再计算投入量。最后车间的出产量根据总的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来确定。


与车辆特征点相关的内容